我上车了|魔都上车,二手房经验分享(更新装修图+模型见评论)
来自:想瘦腿的通通忘









户型做了小小更改,改成了实用双卫,主卧门改了朝向,在客厅做隐形门,分享一下效果图哈

有小伙伴询问我购房的评分模型,分享一下哈~


这个只是很简单的模型,我们自己鼓捣的,不要见笑啦。
——————以下为原内容——————
落好上海户口快三年了,今年终于上车了,因为预算实在有限,位置远一些,但在买房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分享一下~
先上个户型图

新房or二手:今年疫情缓和就开始看房了,上半年新开的楼盘蛮多的,对户型有要求又受预算限制,可选择的不多,户型看得上又买得起的基本离地铁就很远了,看房时走一次可能觉得没什么,每日通勤就受不了了,看了一个月新房后就以二手为主了。
在一线城市买二手房,感觉每一个卖家都有一个故事,什么半路夫妻离婚分家产,高额抵押贷款,老年丧子无钱修改产权,用老母亲名义购买担心遗产争夺急卖,等等等等…水深风险大,要仔细探究才行,总结了自己买房的心得:
1、理性决策,量化指标维度
我认为看房是一个很感性的过程,可能因为装修风格和整洁程度(并不重要)影响自己对房屋的观感,各方面都满意的很难找,在锁定区域后,盲目看了几个周末,我做了一套买房评价体系,选择了距地铁站、楼层、采光、户型、价格、税费六个维度,每个维度根据自己的认知赋予权重,再在每个维度里设置细项得分,形成一个简单的评分模型,再把所有看过的房子的关键信息输入,评分就是最理性的参考,最后我也是用这个模型买到理想的房子的~
2、多走访中介,费用可刀
大多数的二手房交易都要通过中介,现在市场上绿牌一家独大,而且抬高了挂牌价与佣金点数,但其实许多房源并不是由绿牌垄断的,而且绿牌是中介跟着客户,你找的中介也许并不熟悉你打算购买的区域,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对于并非独家垄断的房源,我建议可以多走访几个中介,就像前面提到的每个二手房都隐藏着一个故事,走访不同的中介,通过与中介闲聊,还能把二手房的故事逐渐拼凑完整,对自己心仪的房子更加有数,而且通常能了解到卖家对于哪一个中介更熟悉,这个信息卖家通常不会对潜在买家泄漏。
对于非独家房源,如果自己已看好,再去找认为合适的中介,这个时候因为中介付出的撮合劳动有限,中介费是可以刀的,具体能刀到多少,就要看话术与策略啦。我同学刀到0.9%,我是刀到0.7%,虽然我妈作为讲价达人认为还有空间,但我自己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啦!
对于我上车这套,05年建成(价格翻接近十倍),小区距离地铁五百米之内,户型南北通透,明卫,虽然位置距离市区有点远,但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啦,现在正在重新装修中,明年就要美滋滋的住进去啦~
入组第一贴,社畜不易,买房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大家要多跑多看多张嘴,希望组内小伙伴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形势讨论|我现在该不该换房 (MOMO)
- 总高八层的洋房顶楼可以买?户型不太好 (秋心)
- 不懂就问|高层1楼除了采光还有什么劣势吗 (楼下三花妹)
- 形势讨论|上海老破小怎么狂降价了 (时卿)
- 我上车了|喜极而泣 (乌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