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来自:Ursula
这本书真的是太好了,值得分享。
以下会按照页数来,主要以摘抄+感悟为主。
{引言}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的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伏尔泰 (p002)
【评:本书从头到尾,叔本华是有一种智者的傲慢的。当然可能是因为他在向一群俗人阐述一些智者再明白不过的真理。虽然刻薄,但真实有效。或许可以说,过于残酷。】
{第1章: 基本的划分}
#关于幸福:
“使我们幸福的,主要是我们自身之内的原因,而不是自身之外的原因。” (p002)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这是显而易见的。这直接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觉、意愿和思想的结果。”
“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是与他自己的想法、感觉、意欲活动直接相关。外在事物只有在刺激起他的上述东西时才能发挥作用。”
“每一个人到底生活在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因个人的头脑差异而相应不同。
“正是因为理解事物的禀赋,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在其描绘中才是那样耐人寻味。”(p003)
“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意识,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并且只是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p005)
【评:叔本华的观点和佛家、禅宗、等中国哲学,及心理科学的观点,在这点上比较一致。状况不代表结果,问题是每个人如何理解这个状况。从A—C,表象到结论。中间有一个不可缺少的B。B即是每个人对事情的解读。我们的解读是完全被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支配的。而改变事情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B,也只有B】
“这是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持续至为长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后文有具体阐述)(p006)
“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完全孤身一人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呆滞、麻木的人,接连不断地变换着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p007)
#方法论:
“我们这这一方面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循着与我们个性相符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p008)
【评:自我发展,切记顺性而为。读书的时候,可能因为不擅长某些学科,而必须补短板。但只要摆脱了考卷,我们就要发掘自己身上的天性使然。并扬长避短,发扬光大。那些昔日的短板,或是成为我们终生的短处。倒也无妨。人无完人而已。】
#关于财富
“苏格拉底在看到摆卖的奢侈品时,说到道:
我不需要的东西,可真不少啊!” (p007)
“财富除了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还能做的,对于我们真正的舒适和愉快影响不大。”
【评:有一大部分人会觉得暴富能让自己快乐,但过分的丰裕盈余,保管诺大的财产、会产生很多不可避免的烦恼。而我们通常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揍。】
“所以,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正因为在大多数情形下,人的自身内在相当贫乏,,所以,那些再也用不着与生活的匮乏作斗争的人,当中的大多数从根本上还是感觉到不幸福,跟那些还在生活中困苦搏斗的人一般无异。”(p010)
{第2章:人的自身}
“一个人本身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他自身所具备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一个人的自身个性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伴随着他,他所体验的一切都染上他的个性色彩。”
“因此,除了严重灾祸以外,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无论是好是坏,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人们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方式。”
“他的个性及其价值才唯一直接与他的幸福和快乐相关。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间接发挥作用,因此这些作用是可以消除的。”
“但个性发挥的作用却永远无法消除……人的个性每时每刻都在持续地发挥作用。”(以上p012)
【评:能否幸福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解读现象。这过程受到人们个性的严重制约。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会有特别迥异的看法。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好的性情、或者受到错误的价值观的指导,就会一直被囚禁于自己的困境。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自己,自我本身就是麻烦制造的机器。它时刻伴随我们,一直发挥错误的指导作用。】
“我们能够依靠的只是我们的本性,而不是金钱。”
“对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和关键作用的,是主体的好处,诸如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乐的性情、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一句话:
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 ——尤维纳利斯”
“一个人的这种愉快气质能够取代一切别的内在素质,但任何其他好处都不可以取代它。”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单开了一本旧书,赫然入目的是这样一句话:
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不幸的。” (p013)
【评:戴锦华老师在一次访谈中曾说:人的一生最终极的追求,应该是开心和幸福。是由衷的笑脸,和纯粹的爱。(大意如此)可我们偏偏拿最宝贵的东西去换取金钱等次要的东西。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我想此番话,应该暗合了叔本华所言。排除身体上的灾祸,在保证基本生存需求的情况下。开心愉悦,应该是我们的终极追求。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只要能保持愉悦和心平气和,在生活里他就是一个幸福且了不起的人。反观我们自身,是不是向外索取的太多,向内关照的太少。】
————2021.1.5日更——分割——
“高兴的心情直接使我们获益。它才是幸福的现金,而其他别的都只是兑换幸福的支票,因为高兴的心情在当下直接给人以愉快。”(p014)
“让我们幸福或者不幸福的事物不是那些客观、真实的事物,而是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爱币克泰德所说的:扰乱人们的不是事情,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p015)
“只需翻翻浏览一下生活,就可知道: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就是痛苦和无聊。还有我们成功远离了上述其中一个死敌的时候,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死敌,反之亦然。”
“精神迟钝的人也就较少感受到各种各样、强度不一的痛苦和忧伤。但是,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空虚,这种空虚就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一刻不停活跃地关注着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暴露出了这种内在空虚。你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这种人无时无刻不在向外面寻求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p019)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要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亦即争取过上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p020)
“相比之下,处于痛苦的另一极端的人,一旦匮乏和艰辛让他稍稍得以喘息,他就不惜代价寻找消遣和人群,轻易就可将就一切麻烦,逃避自己更甚于一切。”
“愚蠢的人饱受无聊之苦。” (p021)
----------------------1.7日分割线--------------------
“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者从自身之外任何地方期望太多。他们对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极为有限的。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孑然独立,最关键的就是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得返回自身。” ----《诗与真》第三卷 (p023)
【评:此段让我联想到时下热门的男女两性婚姻问题。有一小部分女性,未婚前可能会认为婚姻将给其生命带来很好的改变,对方也就是丈夫,应该为了自己与孩子承担起顶天立地的责任。某种情况下说,这种预期,正是之后摧毁婚姻的导火索。(lz女性,仅代表个人观点)“通往地狱的道路期待铺成。”没有指责任何人的意图,从本书的观点出发。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生活负全责。婚姻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全心交付,而是两个独立的成年人,抱着相同的愿景,从感情出发一起去经营生活。反之,对于男性,亦然如此。我们最终都要回归自身。】
“幸福属于那些自得其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
“不过,无论在什么年龄段,一个人的自身拥有都是真正的和唯一持久的幸福源泉。我们这个世界乏善可陈,到处充斥着匮乏和痛苦,对于那些侥幸逃过匮乏和痛苦的人来说,无聊却正在每个角落等待着他们。”(p024)
“这三种能力就变成了人的三类可能的快乐的源泉。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身上所突出的或这或那的能力而选择相应的一类快乐。第一类:是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的快乐,包括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觉。第二类:是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快乐,包括步行、跳跃、摔跤、跳舞、击剑骑马等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第三类:为实施感觉能力方面的快乐,包括观察、思考、感觉、写作、造型、学习、阅读、墨香、发明、演奏音乐和思考哲学。”(p027)
“感觉能力比人的另外两种生理能力更加优越,因为人在感觉方面的明显优势就是人优胜于动物之处。”(p028)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想法|《白夜行》书评:她的白昼,他的永夜 (心机很重的美女)
- 打卡|0426 (多看书少看剧)
- 读书是持久做感觉很舒心的事 (笑看恩仇)
- 书摘|每日一小摘 (清心)
- 打卡|我的读书记录:第四年 (太宰没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