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丛书】理想国译丛(关于艺术的部分书目)整理中
九七(大千世界是禅堂)
1、 《娜塔莎之舞 俄罗斯文化史》
【作 者】(英)奥兰多·费吉斯著;郭丹杰,曾小楚译
在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里,娜塔莎,这位自小接受法国教育的贵族小姐,爱唱歌、跳舞,不论苏格兰舞、英吉利兹舞,还是俄罗斯民间舞,她都能翩翩起舞,展现婀娜多姿、优雅动人的俄罗斯风情。奥兰多费吉斯通过“娜塔莎之舞”,重新诠释《战争与和平》这部巨作,介绍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契诃夫、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以散文般的优美笔触再现广袤质朴、包容一切的俄罗斯。《娜塔莎之舞》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讨论,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书中更进一步讨论“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与表现,揭示政治、国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细节、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
2、《我们后人类的未来 生物科技革命的后果》
【作 者】(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黄立志译
在这部著作中,对于快速发展的生物工程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福山提出了警告。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反乌托邦小说、大脑科学、神经药理学与行为的控制、寿命的延长、基因工程等。
3、《信任 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
【作 者】(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郭华译
福山以观察入微的笔触,逐一分析了美、法、德、意、日韩以及华人文化传统及其经济活动特色,详尽而细密地考察了社会信任度在各国经济生活上的角色,读者可以从中清楚地了解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真正重要性。经济行为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由各种习俗、规则、道德义务以及其他各种习惯连缀在一起,塑造着社会。本书将会证明,一个国家的繁盛和竞争力是由某一普遍性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即社会本身所固有的信任程度。对于想了解经济而又能体会经济乃是大社会文化之一环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向。
4、《日本之镜 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作 者】(荷)伊恩·布鲁玛著;倪韬译
强调礼节、秩序及仪式,温柔文雅、合群顺从的日本人,其大众文化中却处处糅合了极端病态的暴力与色情美学。以“家庭”为价值判断的核心,对“母亲”“父亲”形象的期望、幻想,造成日本人对性别的焦虑与矛盾。男性对“母性”的渴望、对女性力量的恐惧,以及对女性性欲的忧虑,通过谷崎润一郎、吉行淳之介、沟口健二、铃木清顺等人的作品展现无遗。而重视合群、强调集体的日本人,个人内心情感与自我主张在社会规范与社会期许面前毫无作用。群体和人际关系的束缚,造成在义理人情之前,道德、法律都需退让,进而说明日本人往往缺乏个人责任承担意识的民族性。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5、《大断裂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作 者】(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唐磊译
二十世纪中叶以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迈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在这一时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给经济和社会的传统运行模式和组织方式带来了重大的改变,旧有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也遭到严重的冲击,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普遍表现为犯罪率、离婚率、未婚生育率的大幅上升和社会信任度的明显下降,福山将此种种与“社会资本”有关的指标的恶化现象总结为“大分裂”。究竟何种原因导致了发达社会大分裂的出现?这是否是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宿命?它们又是如何走出大分裂的?本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在福山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尽管造成了传统权威和社会规范不同程度的消解,但基于个体理性和竞争关系自发产生的互惠利他合作仍然是形成各种形式社会联结和社会资本的基石。
6、《残酷剧场》
《残酷剧场》是伊恩布鲁玛多年来在《纽约书评》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精选。全书从纳粹德国谈起,并触及日本参战心理和战后执迷,之后聚焦各国艺术家,最后回到对当代社会的批判,每篇脉络承接且前后呼应。作者涉猎的话题广泛,举凡书籍、电影、艺术、历史事件、剧场、流行音乐、社会运动等皆信手拈来,字里埋针又鞭辟入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灭种事件。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纳粹,只等着适当时机爆发;但伊恩布鲁玛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他想问:有些动物出于竞争而猎杀自己的同类,但只有人类会为了满足变态的快感而行使暴力,究竟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为了追根究底,伊恩布鲁玛带领读者探索纳粹占领下的巴黎、被盟军轰炸成废墟的柏林、争议不断的《安妮日记》、神风特攻队等,从电影、文学、艺术作品、音乐的表现中,重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现场以及战后重建的世界,试图找出答案。艺术家为了回应强权的压迫与残酷的现实,在作品中揭露文明行为背后的黑暗面,直视人性中邪恶的冲动。马克斯贝克曼、乔治格罗兹、三岛由纪夫、横尾忠则、赫尔佐格、法斯宾德、黑泽清等,都曾受到法西斯主义的影响,承受其苦果。他们同时也见证了人类处境的深渊,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作者从不同的人物切入战争,结合对作品的分析、对历史的洞察,辅以敏锐的美学判断,提供读者一个理解人类当前处境的面向,让我们对生活中所见之美、暴力和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
7、《写真的话》
【作 者】(日)荒木经惟著
《写真的话》分成三个章节,以“早晨”到“夜晚”比喻荒木经惟的摄影生涯。他精心挑选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摄影的修业时代”开始,风趣幽默地向读者叙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并且穿插许多对于“摄影是什么”的精彩见解,最后则以“摄影的绝顶时代”作结。
【理想国译丛还有很多书,本序列主要关注艺术、文化等相关可直接作研究引用的书目,未完待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建立了一个精神分析与艺术理论的群组 有喜欢拉康的可以进来 (oral)
- 求问有系统性的讨论伦理学与美学的关系的著作吗 (连城雨)
- 问/推荐书单 (llll)
- 关于写论文时引用古籍,大家平时考证时习惯用的软件及网站都... (小蛮蛮头)
- 北大文化理论参考书目 (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