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律|讨好型人格只会受到爱占便宜/急需情绪价值的人的欢迎
来自:熊猫拉茶
讨好已成惯性的人很难注意到自己潜意识中“有所求”的那部分。他们就是希望通过低廉实惠的讨好来换取别人对他的好印象或者别的好处。
很多人认为讨好型人格属于爱默默吃亏的那一类。但其实不然,我这样说可能一大批急于训练自己更受欢迎的朋友不满意,认为我把“讨好型人格”这样老和温柔,老好人等标签挂钩的人群说的太功利和黑暗了。但是试想,一段关系的最开始,当然是从微末的小予小得开始的,几乎不可能一见面就提供非常大的价值。
比如,一个初次见面的聚会,讨好型人格忙前忙后,为这个挑菜,关心那个的生活。展显出很强的服务性,因为第一次见面能做到的几乎也就这些了,实质性的利益交换要待深入认识过后。讨好型人格正是深谙此道,所以希望前期就用小的好处稳固自己“爱付出”,“人缘好”的人设。他们的讨好行为高发期也正是在初次见面/聚众泛性交流中。
eg. “我明明很讨厌室友/同组的同学/同事,他们给我添了很多麻烦,但是只要在一起共事就是忍不住热脸贴别人冷屁股…”
“刚到一个新班级/岗位,总要装出一副自己很大方懂事讨人喜欢的样子,怕新团体不接纳我”
这有别于“自来熟”。我个人认为自来熟有两种,一种是单纯的傻白甜,牺牲了界限感,对陌生人的一切都好奇,想认识;另一种是王熙凤式的,你能感觉这个人对你好就是目的性很强,目标也设立得非常高,本人也非常精明,轻车熟路,早在对别人的关系中获取过自己想要的了。讨好型人格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那一类,也是最容易做无用功的那一类。经常为自己的殷勤感到价值低下,不受别人尊重,又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得到别人的正面评价。
然而事实是这些好处只会吸引到比他们能量更低,更没有自我的人,或者说自私的,只是需要他们垫背和做工具人的人。讨好型人格总是希望构建真正的自我,总是努力告诉自己,要成为“真我”:这回我不管别人了,自己高兴就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真正有自我的人却对讨好型人格提供的好处完全不感冒,甚至有时会认为他们虚伪,浪费时间,感到厌恶。而敏感的讨好型人格人群,能够非常迅速地察觉到这种不善,从而对自己更加失望。
听信谄媚的,比谄媚之人更可怜。
讨好型人格交到的那些为利而来的朋友,当然大部分不符合他的期望,过一段时间讨好型人格就会努力想逃离这段负上加负的友情,或者说是合作关系。所以他几乎永远也达成不了自己最初的目标——交朋友,让大家都喜欢他。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一般家庭不和谐的规律 (岁寒不改心)
- 讨论/管理|我发现变优秀不会让你得到爱 (momo)
- 校园单位|我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型比赛发挥出较好水平需要... (普通人一枚)
- 讨论/管理|我发现高敏感的人敏感只是因为能觉察出来别人微妙... (一公升的眼泪)
- 自然规律|当外界的输入和身体的反馈发生冲突,一定要以自我... (蜂蜜四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