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活
Saijou Hideji
人质之子
嬴政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父亲是秦公子异人(有一说其真实生父为吕不韦),母亲是赵姬。 由于秦昭襄王采用了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将近攻的对象选定为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停战。按照当时的惯例,秦赵两国需要互换人质(质子)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质子是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又名子楚,即秦庄襄王),异人当时是被秦昭襄王立为太子的安国君(即秦孝文王)的其中一个庶子。异人有20多个兄弟,加上他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因此他继承王位的机会很低。更不幸的是,由于秦赵两国已发生数次的军事冲突,因此异人在赵国的待遇并不好。 异人就这样成为赵国的人质,但是濮阳大商人吕不韦却改变他晚年的命运[古 11]。吕不韦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觉得异人“奇货可居”,很快成了异人的朋友。当时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已即位为秦王,华阳夫人被立为王后,但华阳夫人无子,吕不韦便亲自游说华阳夫人之弟阳泉君,指秦王年事已高,如无意外子傒便会登位,必重用士仓,阳泉君的权势就会烟消云散。阳泉君大惊下问计于吕,吕不韦巧施簧舌,指异人才德兼备,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王后倘若能立异人为太子,异人肯定会感念华阳夫人的恩德,作为国舅的阳泉君,在权势方面也就得到保障。 阳泉君被吕不韦说服,同意游说王后,王后便要求赵国将公子异人遣返秦国。
安然返秦
异人返国,吕不韦不得不亲自游说赵孝成王,指秦国不会因为一个质子而放弃攻赵,但若厚礼相送异人返秦登上王位,便可以赢得未来秦王的友谊,而且吕不韦更称现时秦孝文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赵国尽管以异人为质,秦国也随时可以另立秦王,赵国只会一无所得,最终赵王同意异人返国。 自返秦后,吕不韦便让异人穿着楚服拜见王后,王后大悦并替异人改名为“楚”,史称“子楚”。其后子楚在秦王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秦孝文王大悦,在丞相面前称儿子们没人比得上子楚,同时在华阳王后劝说下将子楚立为太子。
秦孝文王在位时间很短,先是服丧一年,正式称王后仅仅三天便驾崩,享年54岁。随后太子子楚即位,也就是秦庄襄王,他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兼封文信侯,赐食邑蓝田十二县,并继续秉承“远交近攻”的国策,对三晋(韩赵魏三国)开战,以确立秦国的强势地位。不过庄襄王在位时间也不长,三年后便驾崩,享年35岁,时年13岁的嬴政因而正式坐上秦王的宝座。
身世之谜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是秦庄襄王子楚与赵姬所生。但《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吕不韦将赵姬馈赠给子楚时,已经知道她怀孕,亦即是说嬴政很有可能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东汉史家班固亦引用此说法,在他的著作《汉书》中称嬴政为吕不韦之私生子。 “奇货可居”的故事是作为秦始皇嬴政身世的主要证明,分别记载在《战国策》及《史记·吕不韦列传》中,但即使是同一个故事,在细节上仍有不少出入,现摘录如下:
《史记》版本
吕不韦的籍贯- 阳翟人
吕不韦与子楚的初次会面- 秦昭襄王在位后期
吕不韦游说对象- 华阳夫人之姊,未提及秦孝文王之子子傒
子楚返秦经过- 于邯郸之围期间逃亡赴秦
吕不韦所封食邑 -河南雒阳十万户
吕不韦献姬一事 有详细记载
《战国策》版本
吕不韦的籍贯-濮阳人
吕不韦与子楚的初次会面 -秦孝文王在位时
吕不韦游说对象- 华阳夫人之弟阳泉君,并提及若秦孝文王之子子傒登位,必重用士仓,阳泉君的权势就会烟消云散。
子楚返秦经过- 吕不韦成功游说赵孝成王使其放子楚回国。
吕不韦所封食邑 - 蓝田十二县
吕不韦献姬一事 - 没有记载
历代史家均相信《史记》所载,其中以清人梁玉绳为之辩论最力,但梁却跟很多文人,包括明人王世贞及汤聘尹一样,质疑“不韦献匿身姬”的说法;在他所著的《史记志疑》中,根据唐初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所云:“十月而产,妇人大期”,但《史记》却以十二月作大期,此外亦指出若赵姬未足月就生下嬴政,子楚绝无不知的道理,而且修史很多时候服务于政治,为了证明本朝得位“顺天应人”,对前朝故事总有曲笔、污蔑之辞,可信性存疑,由于汉承秦祚、恶尽归秦,司马迁总不能公然在史书中翻案,故此特意记下生秦始皇的年月,至于一般人相信“不韦献匿身姬”一事应为误读《史记》的缘故。翻译《吕氏春秋》的外国学者约翰·诺伯洛克(John Knoblock)教授及杰弗瑞·瑞杰尔(Jeffrey Riegel)教授认为这种说法是用以诽谤秦始皇及吕不韦,而按照现代医学理论,“吕不韦生父论”中所谓的赵姬“怀胎十二个月”,根本就不可能成立,这是因为人类的妊娠时间只有266天(不足九个月)。
近代治先秦史名家马非百不但质疑“不韦献匿身姬”,更指《史记》中“奇货可居”的版本实属伪造,其中最重要一点是吕不韦封邑的记载。据《汉书·地理志》所言,秦代并无河南之名,庄襄王元年初置三川郡,至汉高祖时,始改名河南郡。吕不韦之采邑显然不会是河南郡,而是《战国策》所记载的“蓝田十二县”。此外,马非百指司马迁在记述六国史事时,多数引用《战国策》,惟独“奇货可居”一事别据他说,令人奇怪。此外,“不韦献匿身姬”一事只在《史记》记载,并没有其他同时代的文献记录,按照郭沫若在《十批判书》的说法,在史学上属于“孤证”,可信性成疑。
另一方面,郭沫若亦在《十批判书》提及其他疑点: 1.“不韦献匿身姬”一事与春申君将怀有身孕的李园之妹,献给无子的楚考烈王的情节雷同,过于巧合。 2.《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前文“赵姬乃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