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失语现象的思考
考lalalalalala
所有现象的发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不断积累直到成为一个区域或者群体的共同特征。
所以看到失语现象,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提笔忘字,这个词是我最早是在五六年前听到的。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门语言必备的过程。写是语言表达的最高级形态(我认为的),而提笔忘字的出现,是否代表着“写”这种能力的退化。回到五六年前的背景来看,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短视频的流行,较早涉及短视频的app比如快手(2012)、美拍(2014)、抖音(2016)等的流行正好与提笔忘字提出的时间相近。在同一事物的表达来看,一个短视频与一段文字相比更有优势,文字会较为抽象化,比起视频来说,它需要再次转化才能输入到脑子里。也会有人说,视频的制作需要文案,但是视频的制作者与观看者比较,还是后者占的数量为大。写这一方面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并且短视频的中毒性强,理解门槛低,现在来看,此类软件占据了大部分人的时间。能够给写留出来的时间变得更少了。(“写”的减少)
上面我是针对群体来说的,第二个我是想针对个体失语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发展到现在,我们只要手中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但是在这之中,似乎只是点击-完成,日常的对话被高效率的线上运作给省去了。虽然网络可以让相距千里的人直接对话,让人有更多的表达机会,但是语言表达的必要性变低了。(“说”的减少)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没什么重要的,说和写的能力的缺失不算什么,至少还有听和读的能力。恰恰相反,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只要有环节缺失,这个系统都会崩毁,只是时间问题,失语只是第一步,也许我们连理解的能力都会失去,也许会从个人的失语演化为集体的沉默。
最后我觉得,在这个小组里我们帮助的不仅是人,更有可能是语言、是文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搜后求助|怎么形容半夜醒来遇到下雨 (屿珀)
- 搜后求助|口语中/微信聊天中如何表达“笑死我了”这个意思 (野孩子)
- 练习|请以你的风格翻译“我爱你” (小之嗷)
- 搜后求助|随手拍到的 (萝卜上)
- 搜后求助|怎么形容这种秋日感 (xin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