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分享,文字失语复建中
来自:MOOOOOOOON
之前因为抑郁症的原因在家休学,前后大概休学了两年,每天都不想看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整天下来就是在玩手机,很明显能感觉到自己失去语言组织能力了…
在此之前明明我是个很爱看书也很爱写东西的人,但两年自我放逐的休学经历让我慢慢地变回白纸一张,一度觉得非常痛苦,甚至还会有思维断片的情况。
为了改变,我去研究了一下原因,判断自己是因为总是在刷社交平台上的短文字/碎片信息而失去了长篇的逻辑能力,就决心戒掉手机上的社交app,比如微博/qq空间。
这部分大概是去年2-3月开始试着做的事,那个时候已经休学了一年多了,是我文字失语最严重的时期,也出现过对着长篇文字看不进去、觉得无法理解文字内容的状态。一部分是因为长期不看长文字,一部分也是因为抑郁症,可能大家的症状不会这么严重><
戒掉以后我还是不爱看实体书(因为生病原因觉得做起来看书很麻烦),就开始不停地看长篇电子小说,连着几个月都在不停地看书,把社交平台几乎彻底戒掉了,只会偶尔刷一下微博上的资讯以及有干货的长篇科普文章,也不通过平台和别人聊天。
之后心理问题和文字失语的问题在一起慢慢好转,但丢失掉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回不来……最近在做写东西的练习,每天写一写我的心情和思考的一些过程,会变成“写得很长的流水账废话”,但好歹可以写出一点东西来,哪怕写的很差😢
(一边写一边看上文,觉得我又在写乍看很长实际完全没有意义的废话流水账了。)
每次写完以后我会去重新读一遍,把一些逻辑不通顺的地方记录下来,思考该怎么用其他表达方式替换这个句子,一次会想好几种,从里面挑一种我觉得最合适地放进去。
另外会把我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也记录下来,比如“然后”,比如“真的”,比如“非常”,思考这些词如果删去会不会影响行文逻辑,可以删去的就尽可能删去,并且下次打字的时候会尽可能提醒我自己,要少用。不可以删去的就去寻找同义词来替代,尽可能做到不要重复用同一个词。
大概这样做两三个月了,我现在从“非常支离破碎的语句”变成了“相对繁琐,但好歹没有那么支离破碎的长篇语句”,下一步是继续做类似的练习,争取把文字变得更精简一些。
复建的过程其实有一点点痛苦,痛苦在于“我为什么逻辑和语句都这么支离破碎大脑空白”,但长期练习以后,觉得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在逼迫自己做逻辑与思考的练习。
我个人认为(个人观点)文字失语是源于放弃思考,放弃组织语言的能力导致的。(我的原因是这样,大家可能就不是这样了TT)为了重新说出有逻辑且便于理解的话,文字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其背后的思考和逻辑或许比文字更加重要。
能做的还是多看书多写吧,哪怕真的是非常支离破碎的句子,我也会强迫自己写出来,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完以后再看一遍,才能意识到究竟是哪里开始了这种支离破碎。
新的一年,目标是摆脱看实体书时的麻烦感,我一拿到书就会很入迷的开始看,所以看不进去并不是最大的困扰…能不能做到摆脱心理上打开书的抵触感,开始看一本书,才是我最重要的问题。
(写完以后觉得完全没有统一的观点TT 今天又是在写流水账的一天……与大家共勉!多看书多写作,写废话也比不写废话好,大家一起加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练习|童年的博士写真,如今我快毕业了 (土豆爱吃肉)
- 搜后求助|意识到路人不是npc而是各有各的生活,这种感觉怎么... (幾何糖)
- 练习|请问这张图片应该怎么描述啊 (停止内耗)
- 练习|春天真的太美好了 (芽亚鸭吖呀)
- 搜后求助|如何形容小雪花轻飘飘落在树顶 (夜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