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收纳和极简不是一回事儿 | 上次搬家反思 看了几十个日本收纳视频
来自:Knolling
昨晚看了b站上的一个日式收纳美学系列,差不多60个小节。记了一些反思,关于整理收纳,和极简的本质不同。
个人目前的看法是,前者是分类,后者是做减法。
还有我为什么在上一次整理物品后,依然没有解决物品困扰的反思。写在文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b411c7cs 看的这个,随手贴一个化妆品补妆盘的收纳。
它切分了不同的区域,比较细致。比如冰箱,分为冷藏层,冷冻层,和一些橱柜里的食品收纳。电脑区的插座线。男士杂乱卧室before & after。
有些我现在房间没有的part,玄关那些直接跳过了。
它的风格,其实就是先是一堆杂乱,然后把它收纳到不同的白色的盒子里面(我合理怀疑他在给人种草muji收纳盒)。
最开始看时是觉得赏心悦目的,因为都是白色的、透明的muji盒子。
分类好叠整齐——放进白色盒子里——再拿标签机/打印机——打印名称的标签,贴在盒子上。
就完事儿了,其实60多集,都在重复这个事情。
看完这个视频,回想了一下。
想在我以前有一次非常大的决心和精力去收拾房间,把所有的物件都倒出来,进行了分类,
也买了不同的收纳盒和袋子,也有一些是白色的,都整理了一遍。
那次整理结果其实还不错,地面干净,摆放的也挺好,我舒了一口大气 。当时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整理技能。
但为什么我这次搬家后再次出现对物品强烈困扰的感觉?
我也整理了一下逻辑。
整理和收纳,它可能它是两个分开的东西。
整理,
比如说你有30个,五彩缤纷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各种颜色的。
整理收纳,就是把它按照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功能,分类放在不同的盒子里。
但是,你的总数是没有变的。
极简,
是说你总数有30件,最后需要极简到只剩1~2个或者是5个之内。
你要去不断的判断,最后留下哪个,放弃哪个,你要做这个减法。
极简是做减法,必须舍弃,优中选优。是去繁从简的一个过程。
整理它是分门别类的一个过程。
那我上次的大整理,在我之前的那个熟悉的空间,长期摆放着,也挺好的,
但是当我把它们装进箱子里(当时打包比较着急因为疫情影响,是请一个很利落的保洁阿姨帮我一起的,我说装哪个箱子她来执行,速度过快,其实我也记不太清每个箱子里装进的细节,只知道大概)

之后我去了其他城市,等我大半年后从仓库里接回这些箱子,到一个新的空间,我意识到了这些物品又乱了,好烦啊,我为什么有这么多东西啊?这么多箱子?搬家师傅说你东西真多,我这车塞的满满的。
当时满脑子都在想这么多物品何去何从?
因为我的移动状态是常态的 ,还要面临再次出发。所以我只能带必需的物品离开时,我意识到物品严重困住了我。
之前做过的整理,并不能一劳永逸。
因为物品的总数是几乎没有减少的,当时只是花了精力,把它们分类到不同的箱子里。
之后,如果你到了一个新的空间,它的排列组合是不一样的,你有一些东西是用不上的,那你就会再次出现混乱。
而向我之前那种,没有极简意识,和低消费主义的意识,一个正常生活的普通人,你在保持的状态下,也还会有添加的东西。不会是一出一进,是不断+1……
反正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其实在上次整理过后,以为我彻底解决了总在找东西的困惑。
但是东西太多,远远超过了我能够掌控的数量。
这次才醒悟,有太多几乎用不上的东西,记不清的东西。即使上一次我亲手把它们装进了一个美貌的收纳盒里,也可能一年没有打开过,想起过。
所以,经过反思和对比,目前我这种状态的,就适合极简。
留下的物品都是高频使用的,生活必需品,我愿意留下的想起来心有欢喜的。
这个过程里还需要不断的动手,和学习。
在想以后睡前routine可以多替换一些极简视频看,视觉舒适,
也可以让对极简主义有更多的沉浸状态。
在沉浸状态里,我会有更足的动力,和敏锐的思考。

ps.说下昨晚观看感受
我没想到我能看完,在收藏「我的家空无一物」时推荐了这个,当时以为是一个大型装修节目,与我关系不大,昨天看了大部分还是吸收到一些收纳技巧。
以为需要花几周去看。偶然点开,就看掉了大概四十多个小节,一个有效信息就是三分钟左右,两个小时就基本上把我想看的部分看完。
就是这个视频你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开头是地址。
昨天我睡前的routine把美剧换成了这个,欢迎大家推荐看过的收藏的此类优质视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经验分享区|极简的我,极繁的妈 (旷野人)
- 每次看到我的房间都好舒服 (梦想小可爱)
- 你们关于极简的定义和边界是什么? (再见)
- 盖楼打卡区|物尽其用 记录📝 (菠萝菠萝-)
- 大四医学生搬n次校区后总结的宿舍极简分享 (班尼布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