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华石教授在北京大学讲座
撒马尔罕的金桃(ARS LONGA, VITA BREVIS)
密歇根大学包华石教授关于宋代官制座谈会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杜维明教授邀请密西根大学包华石教授(Martin Powers,艺术史教授,曾为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来校,包华石教授将于6、7分别进行一场座谈会和一次讲座。 具体信息如下: 7月6日15点到18点 讲座:主题是“宋代中国的官制与启蒙时代英国的政论”。 地点: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一楼会议室(文水陂、南极石下,未名湖旁,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亨利楼) 7月7日15点到18点 讲座:主题是“豪放笔触:四百年来的文化政治”。 地点: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2楼)。 座谈会和讲座的语言都是中文,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参加。 美国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包华石受聘为“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并到访人文学院历史系。包华石教授是目前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在欧美汉学界有较大影响,他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近代以来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与教学尤有特色,对于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与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学术意义。 包华石教授于1978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87年起在密歇根大学任教,曾获密歇根大学教职成就奖、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基金会研究奖、密歇根研究学会资深学者奖、约瑟夫莱文森奖两次(1991年度以及2008年度有关二十世纪前的中国的最佳著作奖)、密歇根大学人文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氏演讲奖等。主要著作有《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中国早期的艺术及政治表达),《Pattern and Person: Ornament and Social Theory in Classical China 》 (样式与人物: 古代中国装饰及社会理论)等。 讲座纲要:明代晚期和清代初期的文人认为具有表现力的笔触是中国艺术的特征,而欧洲画家只能邯郸学步般地跟着传统艺术规范的脚步亦步亦趋。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先进欧洲评论家逐渐以“书法性”的线条,即具有表现力的线条,作为欧洲现代艺术的特征,但丰子恺不以为然。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美国的艺术评论家反而声称书法性的,或禅宗性的,也可以说豪放的笔触原来就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特征。如此看来,中国、欧洲以及美国的画家都认为豪放笔触是自己国家的艺术的特征。该讲座企图探讨国际性的文化政治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并思考“豪放笔触”在不同艺术传统当中为何如此容易互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讲座】李凇:山西寺观壁画艺术 (撒马尔罕的金桃)
- 8th Forum East Asian Art History in Heidelberg (撒马尔罕的金桃)
- 理论与范式:中国美术史在20世纪的建构与书写 (撒马尔罕的金桃)
- 【12月5日讲座】李凇教授谈“艺术如何‘真实’——理解中国艺... (撒马尔罕的金桃)
- 2018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艺术史分论坛议程安排 (撒马尔罕的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