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医疗健康知识,科学、适度交流病情,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需以医务人员的专业意见为准,请勿在小组里问诊求方、交易药品,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必要时保留全部信息并及时报警。
从自身经历看NPD和BPD
来自:children
先是因为有了孩子,和妻子的一些矛盾不可调和的爆发出来。然后我就很痛苦,偶尔看到一个介绍bpd的书,看了一下,开始觉得她行为上很符合。
然后开始仔细看,然后加入了豆瓣的一些小组,开始逐步了解bpd,npd。这个文章,就算是对自己和她的一个分析吧。自己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帮助理清一下思路。
为了便于理解,我画了一个图,简单说明下,后面的分析也围绕这个图来说。核心红色部分的是NPD和BPD的一些核心特征,有两种共有的,同时也可以算作是“人格障碍”的范畴了,就是比较严重了。中间色带算是灰色部分,会有些特征,或者一些想法,但是能够自我控制的住,不会经常表现出来。最外环的,就是正常人了。
左边是bpd,右边是npd,红色部分算是共性,也是可以算作核心表现吧。

先说个人感觉吧。按照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我可能处于BPD中间环的左侧,偏白色部分。而她处于NPD中间环和红色环的中间。
本来想分析自己和她的,后来想想,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下来吧,个人分析放到最后吧。
无论是哪种,我认为如果红色圈内的行为已经经常性的表现出来,那至少这段时间内,这个人是处于人格障碍的。bpd和npd在表现上有些重合的地方,比如投射,诋毁,贬低别人,否认自己的问题,情绪的极端化和不稳定;对其他人评价的两极分化等等。但在本质上,这两种的出发点还是有区别的。
其中bpd的出发点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因为内心的恐慌,对自己的不认可,从而表现出来恐吓或者攻击行为,而nbp出发点来自于对自己的极度认可,完全处于对别人的鄙视和瞧不起而表现出攻击行为,因此nbp的内心可能更加“坚强”,因为nbp内心就认为自己具备足够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来攻击别人。如果一个npb在自卑人格主导时,配合部分bpd的特征,那基本是无敌状态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似乎bpd虽然对自我的认同不稳定,但在自卑与自大之间,一旦自大建立主导,这时bpd的自我认同是建立在自己的自我认知之上,而npd的自我认知,则是要靠外部赞扬建立起来的,从这点上看,npd和bpd在部分表现上相同,但在内在根源上,似乎刚好是互补的。
先分析自己。BPD的几个特征:
1.自我形象不稳定或不正常、自我感觉扭曲。
2.感到孤独、无聊和空虚。
3.难以体察别人的情绪,缺乏共情。(?)
4.难以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情感转变剧烈,从爱得要死到恨得要命。
5.恐惧遗弃和被拒绝,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场景。
6.情绪强烈、多变,这种状况可以持续数天或数小时。
7.具有强烈的焦虑、忧虑和抑郁情绪。
8.有冲动、冒险、自我毁灭和危险的行为,包括鲁莽驾驶、滥用药物或酗酒以及不安全的性行为。
9.敌意。
10.不稳定的事业计划、目标和抱负。
有的书上写8个,有的写9个,但基本判断是如果具备以上特征的一半,可能具有BPD,但我觉得也要看每个特征的程度,一些特征正常人也有,只是程度没那么深,那不能算作bpd。但这些特征里,有些解释貌似也不一致,挨个分析下,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一下。
前两个似乎比较好理解,我也有过。差不多工作了好几年之后,才能适应一个人出去吃饭,对自我形象的认可,也是近几年才逐步建立起来。
第三个共情这块,好像不是很准确,也有书上说BPD是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我自己体会同理心能力比较强,似乎很容易和别人共情。这里说的缺乏共情,似乎是主观上的,就是我可以主动选择不去共情,从而选择忽略别人的情绪。就我个人而言,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可能只有在和她争吵的时候会忽略她的感受,这也是近期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先做对方的情绪接纳和语言上的反馈,然后再说其他的。
第四个,还是有点明显的。回顾一下,我的朋友里面,似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情绪比较稳定,可能只有这样才能接纳我对朋友关系的处理方式,就是好的时候很好,但一旦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极端痛恨,想着再也不来往。这种想法似乎很孩子气,但实际上,直到不久前我还会对周围的朋友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从理性的角度上,自己能够识别这种情绪是错误的,也不会付诸行动。
第五、第六和第七,有过这样的感觉,但是现在已经能分辨出是一种情绪,并且能够安抚自己。毕竟当年刚工作不就就抑郁过,应该算轻度吧,自己调节走出来了。
后面几点,应该说都有过想法。但离实施还有距离。所以,应该还好。
总体来看,从外圈到内圈,如果只是停留在偶尔的想法上,或者能够清晰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是“愚蠢不合理的”,那么应该说都属于正常人的范畴。只有当这些想法已经影响了日常生活和行动决定,甚至已经主导了个人行为的时候,才算“人格障碍”这类,遗憾的是,bpd和npd都属于很难承认自我问题并寻求改变的类型。
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在红色圈内的bpd和npd患者,由于建立了一种病态的防御机制,因此会获得一种自我安全感,如果是在中间黄色环内,反而因为存在内在冲突,会觉得比较痛苦,这也是导致比较难以改变的原因之一吧。
就我个人来说,按照这个图的话,我严重的行为也就是黄色部分,红色可能有过沾边,比如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或者年轻的时候。现在也还能感受到内在感性和理性的冲突,但大部分能够知道要往外环的部分去发展,但也还是会有痛苦,希望自己能早点渡过。
下面分析她,今天去见医生也可以讨论一下,看看思路是否正确。
最早觉得她属于bpd,是因为她让我感到很痛苦,部分行为也很符合,但仔细想过后,bpd的部分特征她是完全没有的,比如忧郁,感到孤独,冲动和冒险的行为,维持稳定的关系之类的,而另外一些npd的特征她又比较明显,比如完全没有同理心,控制利用他人,善于表演等等。所以她可能大部分npd为主吧,兼有一些其他的特征。
说说她表现很明显的几个特征:
没有同理心。很早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是一个没有同理心的人。和bpd那种不同,她是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就好像有的人没有嗅觉一样。甚至她有段时间分不清同情和同理心有什么区别。其实没有同理心的直观表现就是双标,比如她自己上班迟到是个很严重的事情,但她觉得我上班迟到就没什么大不了。当然这也和自我为中心有关,这两个问题应该是有关联的。也和医生讨论过这个问题,医生的解释是,在童年到成年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发育同理心的步骤,导致现在人格上有缺失,需要弥补,但是很难。
善于表演。这点也是最近才意识到。以前总觉的是她情绪激动的时候说话容易过火,现在想想也属于npd的一种特征吧。其实这个表现在很多事情上。她在她家人面前所描述的,和实际上的行为,都是差异很大的,包括和外面的人起争执,都是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受害者,或者是以恐吓、有证据之类的方式去和对方交涉,但和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差异。比如她曾经因为地铁上和人争抢座位起争执,警察来了之后说对方非礼。。。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在表演吧。
利用和操控他人。这两点也是很突出了。她很少自己去从头到尾做一件事情。也和她姐姐从小的溺爱有关。她的学习、工作,乃至衣服,用的东西,基本都是她家人帮她弄。所以我们结婚好多年后,我才发现她自己一个人很难买到衣服,这种利用别人来实现自己目的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她相当成熟的做事方式。很多事情上她甚至不会自己主动表达出要求帮助,而只是说出自己的困难,甚至逐步发展成为对别人主动的帮助都会挑三拣四。比如我送她的礼物,她极少认可,大部分都是各种挑毛病。甚至于对现在她家长辈来帮忙看孩子,她还在说不是自己主动请对方来的,是对方自己要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生孩子这个事对她冲击那么大,因为这个事情她完全无法再利用别人。
这点再补充点,其实利用和操控他人,也表现出她的极端自我,把别人都看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没有边界感。比如她始终一厢情愿的认为我的父母不断的压榨我,向我提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我作为独生子,想要回馈父母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但她从来没有问过我的想法。另一个例子就是,凡是经过她认识的人,包括她的亲戚,她都认为我不能直接联系,否则她就会很不舒服。
严重的报复心理。她是一个非常记仇的人。到什么地步呢?我家楼下有个临建,有时候摆摊卖点东西,里面的住户跟我因为停车位起过争执,于是她年年打电话投诉临建,违章建筑,或者违法经营之类的事情,基本上打了好几年,直到去年临建被拆,她还在念叨这个事情。类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不会产生自我羞耻和负罪感。一个极端自恋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的。因为她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完全合理和正确的。比如她不让我父母来我家,甚至不让我父母来看孩子。这些最基本的事情上,她都可以找不相干的理由来阻止,但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大众的道德规范。要知道我们结婚十几年,她和我父母见面不超过5次。
先写这么多了。一会去见医生。回头再考虑下分析之后,怎么去应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和我bpd前男友的纠缠(限时帖) (土豆你个马铃薯)
- BPD 求助|想找病友交流 (MaverickPills)
-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 (已注销)
- 情绪零碎|向平静稳定的爱靠近 (meow)
- 情绪零碎|作为bpd你们最痛苦的是什么 (阿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