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管理|思维的深度跟读多少书没有直接关系

不知道說什麽了

来自:不知道說什麽了
2021-01-23 14:09:23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都好说先给钱

    都好说先给钱 (与人间寥寥月色 长眠一场) 2021-01-23 14:21:25

    看什么书了。。有些人(比如我)读书无非是为了打发时间 所以我啥都看。。也不指望加深什么思维的深度 不过你说的那几点我都蛮同意的 我身边有很真实的案例 就是没读过什么书 但是本身经历比较坎坷 所以看问题也比较远

  • [已注销]

    [已注销] 2021-01-23 14:31:47

    [内容不可见]

  • LotsOfQuestion

    LotsOfQuestion 2021-01-23 14:33:24

    还是个智商问题

  • 已黑化

    已黑化 2021-01-23 14:38:36

    智商问题+1

  • 不知道說什麽了

    不知道說什麽了 楼主 2021-01-23 14:44:57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有点打快了,下面几个特征不是说明 了吗?要有这样的特征这些经历自己才会去思考,这些特征不就是自己在总结,思考吗?但是有些人没人这样的特征再多经历就只是经历,不会去思考。我想表达的是这个。当然你说的阅历也很对。但我没有去用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对于现在的写的这番话还算不上说是阅历。

  • 二傻吃炸鸡

    二傻吃炸鸡 2021-01-23 14:45:56

    同意楼主和上面一个网友说的,表述为“思维深度跟【阅历】相关更恰当一些。

    【读书】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意思,我想与思维深度有关的【读书】一应该是指,吸收书籍的知识并加以反思。如果读书只是【看文字】,那么这对思维的训练帮助不大。

    而【阅历】一词包括了【看书】,也包括楼主提到的经历、个人特征等。不过【读书】可能是提升阅历的很有帮助的手段,因为它的信息密集程度非常大。相比于去社会上摸爬滚打,【读书】对于思维提升的时间消耗是比较少的。

  • 漂亮江湖扁子

    漂亮江湖扁子 2021-01-23 14:55:47

    同意楼上all 似乎一个细心观察生活、感受当下的人必然是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辨能力的

  • 贰月晴雪

    贰月晴雪 2021-01-23 15:04:20

    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其实是平台。普通人靠一遍一遍的撞南墙总结经验去适应普遍社会规律,而那些少数人考虑的是如何制定规律。再说思维深度,普通人的深度更多的是思考自我人生,少数人的深度更多的是思考人性。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 豆友219462734

    豆友219462734 2021-01-23 15:05:59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1-01-23 15:14:32

    经历才是

  • Chill

    Chill 2021-01-23 15:16:02

    书也是经历的一个总结嘛,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产生大智慧但他可能连字都不会写,我小学也读了很多书,什么论语啊唐诗三百首啊之类的,可是我真能读懂吗?恐怕大部分小学生背完论语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 冰生酪拿铁

    冰生酪拿铁 2021-01-23 15:25:11

    书也是经历的一个总结嘛,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产生大智慧但他可能连字都不会写,我小学 书也是经历的一个总结嘛,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产生大智慧但他可能连字都不会写,我小学也读了很多书,什么论语啊唐诗三百首啊之类的,可是我真能读懂吗?恐怕大部分小学生背完论语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 Chill

    唐诗三百首背下来之后,在某个场景,想起某一句诗,感觉“原来就从诗里读过,今天看见真实的场景了”才算是真的领会了

  • Chill

    Chill 2021-01-23 15:26:46

    唐诗三百首背下来之后,在某个场景,想起某一句诗,感觉“原来就从诗里读过,今天看见真实的场景 唐诗三百首背下来之后,在某个场景,想起某一句诗,感觉“原来就从诗里读过,今天看见真实的场景了”才算是真的领会了 ... 冰生酪拿铁

    对的,那一瞬间的感悟真不是只读书就能懂的,尤其小孩子

  • 含灵巨贼

    含灵巨贼 (INFJ) 2021-01-23 15:26:49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冰生酪拿铁

    冰生酪拿铁 2021-01-23 15:29:15

    对的,那一瞬间的感悟真不是只读书就能懂的,尤其小孩子 对的,那一瞬间的感悟真不是只读书就能懂的,尤其小孩子 Chill

    举例说明,我上学的时候学岳阳楼记,说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当时只是背下来了,直到我家这边有一次下雨,雨滴细而且密,我就想“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应该就是这种雨吧……”这个时候我才算是真领会了

  • 豆友199637769

    豆友199637769 2021-01-23 15:34:53

    [内容不可见]

  • 三省九思🍀

    三省九思🍀 2021-01-23 15:55:17

    我也觉得。可能会有一定关系,但是没有绝对关系

  • 清风塘月

    清风塘月 (怀旧的未来) 2021-01-23 16:01:00

    楼主!标题真的是可以编辑的 我看着强迫症犯了

  • 不知道說什麽了

    不知道說什麽了 楼主 2021-01-23 16:34:22

    楼主!标题真的是可以编辑的 我看着强迫症犯了 楼主!标题真的是可以编辑的 我看着强迫症犯了 清风塘月

    我改了

  • Z

    Z 2021-01-23 16:50:02

    感觉你好厉害,我就是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成长不大,一个是输出比较少,还有就是很少反思,懒得思考,现在慢慢在调整

  • [已注销]

    [已注销] 2021-01-23 17:01:50

    [内容不可见]

  • 若钰彤

    若钰彤 2021-01-23 18:44:16

    那楼主的意思大概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密涅瓦骑猫头鹰

    密涅瓦骑猫头鹰 2021-01-23 22:37:03

    是的 读书多只是提升作用 真正重要的还是悟性 后天可以提升的但想要个质变不太可能

  • 密涅瓦骑猫头鹰

    密涅瓦骑猫头鹰 2021-01-23 22:38:03

    最重要的是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么

  • momo

    momo (AKA No Need) 2021-01-24 07:36:24

    这也得看读的是什么书,只看言情无脑文,看得破万卷也没有用。

  • 上山茉莉

    上山茉莉 (就当现实是个笑话。) 2021-01-24 08:27:43

    同意,我其实看的书根本不多,但是人家就觉得我肯定平时喜欢看书吧,其实我只是喜欢自主思考而已

  • soyo

    soyo 2021-01-24 08:44:33

    机械的理性,总是被受困于逻辑,在现有逻辑里推导,确实不会提高深度。很多事情,刻骨铭心了,痛苦到打破既往的逻辑性当然,自然就深远了。

  • Yuan

    Yuan 2021-01-24 09:46:26

    是!

  • 想喝冰阔落

    想喝冰阔落 2021-01-24 09:50:45

    我觉得就是阅历和本来的智商吧,两者缺一不可

  • 找不到兔子洞啦

    找不到兔子洞啦 2021-01-24 11:47:10

    对思维深度的定义?看什么书 怎样看?再是人生阅历的多少

  • 伽利略略略

    伽利略略略 (把麦克斯韦拉普拉斯都拖出去斩了) 2021-01-24 12:04:41

    而且我觉得读书,通常只能读懂自己本来就懂或者一知半懂的道理,是一个加深、巩固、梳理、总结的过程。现在回想很多书以前读的时候都是当作小画书一样读个乐~这样说来好像是读书无用了?倒也不是。拓宽眼界,触发思考,当你的信息带宽了,总会给你带来多多少少的一些改变。

  • my精神世界

    my精神世界 2021-01-24 13:09:18

    感觉你好厉害,我就是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成长不大,一个是输出比较少,还有就是很少反思,懒得 感觉你好厉害,我就是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成长不大,一个是输出比较少,还有就是很少反思,懒得思考,现在慢慢在调整 ... Z

    别担心,我觉得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喜欢看的书的类别。我直到从小一直到大二一直都读书的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道理我也懂,但是说实话我一直没有那种读了书,啊收获了什么什么,感悟了什么(比如看完一部电影我就会有很大收货,但是当时读书却没有这种感觉),我都是读完了就读完了。结果后来我慢慢发现自己喜欢读社科类的书籍,而且越读越有意思,就学会选择喜欢的读,读了而且都有很大收获。我以前都读各种经典名著,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哪种。你可以个个类别的都探索一下,很有趣的。

  • Z

    Z 2021-01-24 18:06:16

    别担心,我觉得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喜欢看的书的类别。我直到从小一直到大二一直都读书的习惯,书中 别担心,我觉得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喜欢看的书的类别。我直到从小一直到大二一直都读书的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道理我也懂,但是说实话我一直没有那种读了书,啊收获了什么什么,感悟了什么(比如看完一部电影我就会有很大收货,但是当时读书却没有这种感觉),我都是读完了就读完了。结果后来我慢慢发现自己喜欢读社科类的书籍,而且越读越有意思,就学会选择喜欢的读,读了而且都有很大收获。我以前都读各种经典名著,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哪种。你可以个个类别的都探索一下,很有趣的。 ... my精神世界

    谢谢你的建议,我比较喜欢纪实性小说,还有自传类,看完收获很大,多个类别我也积极尝试

  • 灵魂歌姬陆女士

    灵魂歌姬陆女士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女人) 2021-01-24 19:51:50

    跟读多少书没关系,跟读什么书有关系

  • moumou

    moumou 2021-01-24 19:56:30

    非常同意有了负面的经历后再去阅读一些书籍,即使只是一些浅显的书,也会有所感悟!

  • Cora

    Cora (设计师) 2021-01-24 20:21:41

    学以致用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阅读书籍,感觉获取的有效信息最多。

  • Cora

    Cora (设计师) 2021-01-24 20:25:32

    学以致用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阅读书籍,感觉获取的有效信息最多。 学以致用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阅读书籍,感觉获取的有效信息最多。 Cora

    好多人会在艰难的阶段选择靠书籍度过,我觉得应该也是有这层原因。

  • 豆友217851278

    豆友217851278 2021-01-25 02:09:57

    [内容不可见]

  • 老盐柠檬荼

    老盐柠檬荼 2021-01-25 11:39:31

    只有第一点第二点沾。但我脾气贼差…性格感觉也不咋滴。看来我这是与智慧绝缘了。

  • 南部珍妮

    南部珍妮 (一夜飞渡镜湖月) 2021-01-25 11:46:14

    是。 输入的东西无论是书籍、教育、个人经历是数据 自我思想是算法 数据可以迭代、强化、测试算法 但是不能直接生成算法

  • momo

    momo 2021-01-25 11:51:31

    我一直觉得“知识”和“智慧”不能混为一谈

  • 无二三

    无二三 2021-01-25 12:02:17

    是这样的。读十本书,有人是读其中好玩的案例和故事;有人是把其中的观点对照和融合,重视共通之处,忽略矛盾;有人是边看边挑战其中的假设,结果和不同,忽略共性。三个人能理出三种思维脉络

  • [已注销]

    [已注销] 2021-01-25 14:44:40

    [内容不可见]

  • Zoeyyyy888

    Zoeyyyy888 2021-01-25 23:58:41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所以说是因为经历的很多 使自己突然开窍了吗

  • bobo

    bobo 2021-01-26 02:18:46

    确实 (我认为)一个敏感但没读多少书的人在一件事情中 看到的东西会比一个迟钝但读过很多书的人多,这里先抛开各人理解的对错。

  • 豆友205123246

    豆友205123246 2021-01-26 16:43:57

    [内容不可见]

  • 干饭lady

    干饭lady 2021-01-26 16:57:03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 Mysterious

    Mysterious 2021-01-26 17:07:38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是怎么做到的呢?折中转变

  • 江湖老骗

    江湖老骗 2021-01-26 17:21:19

    有很大关系

  • 家有爱夫

    家有爱夫 2021-01-26 18:14:51

    拿我自己来说就是,阅读让我学会思考,经历验证或者打破之前的想法,这个过程会让思想更加深刻

  • suham

    suham 2021-01-26 19:35:20

    我个人认为不缺爱的孩子很少有敏感思考倾向哈

  • 小饼干爱蛋黄酥

    小饼干爱蛋黄酥 (Carpe diem) 2021-01-26 20:40:09

    是的,以前在读书的时候都感觉就是过一般脑子,经过了一些事情,现在读书呀看电影啥的都感觉会增进我的思维深度,都会有所总结有所感悟

  • 不知道說什麽了

    不知道說什麽了 楼主 2021-01-26 21:43:01

    我个人认为不缺爱的孩子很少有敏感思考倾向哈 我个人认为不缺爱的孩子很少有敏感思考倾向哈 suham

    是这样的。所以,既要有爱的底气也要有敏感的性格,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是多么可贵。缺任何一个都不行。

  • 冰淇淋🍦

    冰淇淋🍦 2021-01-27 08:25:44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

    。。。。。。。 2021-01-27 11:18:54

    我觉得更多的是在于能否引起参与者的共鸣,自身发生过的事,印象更深刻,也更能引发自身思考;而读书,即使是能颠覆思想的书籍,如果无法令参与者有深刻的印象,哪怕读书当时引发了思考,之后遇到相关的事情时依然不会在想起读书时激发的颠覆性的思维。

    不过我认为的读书和经历对于思想深刻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如果长时期,高频率进入思考模式,在联系事实进行验证,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两者的区别是:读书是被动性思考,而经历是主动性。但如果能够带着问题读书,或者举一反三的话,在印象深刻方面也会起到和经历类似的效果。

  • 楚门下船

    楚门下船 2021-01-27 18:03:24

    我感觉真的是智商问题。不管读书多少、经历多少,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自己的悟性,有的人经历一件事就能举一反三,有的人把书读烂也仅仅是拓宽了知识面。

  • ☝

    2021-01-27 18:20:45

    赞同你的观点

    先经历再读书会更有针对性,提升也会更精准

  • ☝

    2021-01-27 18:21:25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干饭lady

    没错👍🏻

  • ☝

    2021-01-27 18:22:52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干饭lady

    不过能不能读懂书也跟共情因素有关,初一的时候看出师表,就感动的流泪了,因为跟诸葛亮共情了😂

  • 干饭lady

    干饭lady 2021-01-27 18:43:09

    不过能不能读懂书也跟共情因素有关,初一的时候看出师表,就感动的流泪了,因为跟诸葛亮共情了 不过能不能读懂书也跟共情因素有关,初一的时候看出师表,就感动的流泪了,因为跟诸葛亮共情了😂 ...

    有共情能力的人,看书会有代入感,懂得反省自己身,从而变得更优秀

  • 国王长了猫耳朵

    国王长了猫耳朵 2021-01-27 18:45:37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死读书不去看看社会就是个书呆子。“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不读书,只想着混社会,可能就是古惑仔。思维的深度,读书是捷径,历练是途径。

  • 不知道說什麽了

    不知道說什麽了 楼主 2021-01-27 18:46:57

    我感觉真的是智商问题。不管读书多少、经历多少,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自己的悟性,有的人经历一件事 我感觉真的是智商问题。不管读书多少、经历多少,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自己的悟性,有的人经历一件事就能举一反三,有的人把书读烂也仅仅是拓宽了知识面。 ... 楚门下船

    有可能吧嘿嘿。看个人理解。😁

  • 广联

    广联 2021-01-27 20:36:12

    行吧,在座的都是学渣,鉴定完毕

  • HHHPresence

    HHHPresence (less is more) 2021-01-27 23:18:11

    思维的深度其实就是掌握世界客观运行规律的能力,然后可以把这个规律套在现实实际中解决问题。至于这个规律是怎么得到的可能有很多种方法,比如看书、生活中观察、从自身经历反思等等,但是不经过实践验证是不可能的。没有实践的“思维有深度”,遇到一点现实问题就散架了。

  • 三好学生

    三好学生 2021-01-28 17:45:36

    我觉得是的 在于思考 我不爱看书 但是对于生活想象 我都爱思考它背后的逻辑 所以文凭不高 但是想的通透

  • 茉莉

    茉莉 2021-01-28 20:20:58

    借用一个哲学家的话来说,经验是文本,书本只是注解。所以我现在也越来越注重生活中自己的实践哈哈哈

  • Momo

    Momo 2021-01-28 21:03:52

    我觉得跟小时候读的书有很大关系

  • s_yidaiiiiiii

    s_yidaiiiiiii 2021-01-29 00:01:23

    因为什么都没有经历读书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吧

  • 从Asuka到Rei

    从Asuka到Rei 2021-01-29 00:44:53

    书不在多在于读透,否则只是增加了一些常识,思想依然无法发生质变。

  • 心伤滴虚空夜半

    心伤滴虚空夜半 2021-01-29 07:13:23

    我觉着读书还是挺能开眼界的,不然没有知识就算经历了你还不一定知道意味着什么。

  • 孙颖莎亲姐

    孙颖莎亲姐 2021-01-29 07:51:44

    楼主对读书有误解,我们通常说的读书多,爱读书,这种人都是从小就博览群书的,包括各种有深度的书,这是童子功,对思维的深度帮助很大

  • 不知道說什麽了

    不知道說什麽了 楼主 2021-01-29 10:36:41

    楼主对读书有误解,我们通常说的读书多,爱读书,这种人都是从小就博览群书的,包括各种有深度的 楼主对读书有误解,我们通常说的读书多,爱读书,这种人都是从小就博览群书的,包括各种有深度的书,这是童子功,对思维的深度帮助很大 ... 孙颖莎亲姐

    后面要有经历才会把这种知识激发出来

  • 桃桃木

    桃桃木 2021-01-29 11:26:10

    同意

  • 唐皮约特。

    唐皮约特。 (还是个笨蛋 好奇就会问) 2021-01-31 02:18:56

    天赋吧。

  • 唐皮约特。

    唐皮约特。 (还是个笨蛋 好奇就会问) 2021-01-31 02:19:19

    天赋吧。 天赋吧。 唐皮约特。

    永远学不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

  • 唐皮约特。

    唐皮约特。 (还是个笨蛋 好奇就会问) 2021-01-31 02:19:50

    疾病的超人,尼采和陀。

  • 阳光小村

    阳光小村 2021-02-01 14:20:36

    思维的深度是由时间堆积出来的,只是有人堆积得快有人堆积得慢,这就跟用钱生钱一个道理,你生下来越有钱,你来钱的速度就越快,思维越有深度就越会去思考就变得更有深度,这也是为什么不人为干预一下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的原因

  • 无涯无涯亦无涯

    无涯无涯亦无涯 (一身清白) 2021-02-01 15:49:41

    认知层次与心相关 智慧来自一颗博大的心灵

    读书本身是格物致知,可以由致知通往行的路,就能提高认知 也可以死读书

    的确不一定成正比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5972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