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益国:另一个更好的钱锺书

雪饮刀

来自:雪饮刀(闲读自娱见钱眼开)
2007-10-20 18:41:1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Kinase

    Kinase 2007-10-29 14:51:02

    完全赞同。

  • 晴朗

    晴朗 (剽悍的人生无需解释!) 2007-11-14 16:47:38

  • 武凌期

    武凌期 2007-11-27 19:23:51

    说钱先生为了免于自己被跟自己同样聪明的人识破而故意对自己的作品不甚挂心,我不大认同,我以为以钱先生的造诣,不至于此。 但是钱先生终究是站在天花板上看人,看不看的到自己也真是不知道了。 作者的分析总体上还是认同的。

  • 薛定谔的喵

    薛定谔的喵 2007-12-13 00:10:52

    我感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状态,在很多高手身上都存在。 钱锺书最可惜的是没有留下读书和记忆、以及整理资料的方法,我才不相信杨绛说的:他只是比别人勤劳。比钱锺书勤劳的人多去了。

  • 雪饮刀

    雪饮刀 (闲读自娱见钱眼开) 楼主 2007-12-13 08:59:59

    谢谢补充。又,前文已是全文。

  • 薛定谔的喵

    薛定谔的喵 2007-12-13 10:38:37

    谢,我的删了。好奇, 你的全文哪里来滴?

  • 雪饮刀

    雪饮刀 (闲读自娱见钱眼开) 楼主 2007-12-13 18:06:12

    龙源期刊网

  • 砺剑阁主

    砺剑阁主 2007-12-14 15:51:19

    《管锥编》与《谈艺录》都是开放的作品,从终极意义上讲,钱先生确是言有未尽的学者。

  • light talker

    light talker (开一辆拖拉机前往2026的太空游) 2008-04-29 14:51:27

    我们稍稍留心就可以发现,钱锺书有一种“被迫”状态下出版(或再版)自己文字的惯例。我们现在有幸能看到钱锺书的书,大多是一种被动状态下促成的。《围城》是“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槐聚诗存》也是杨绛“手写三册……幸免灰烬”,建议“宜自定诗集”,并助“选定推敲”的;《谈艺录》是“友人冒景璠……督余撰诗话”,此书后来“京沪出版社数请重印,皆敬却之”,最后还是中华书局“按读者来函,以《谈艺录》罕购为言,因申前请,固辞不获”;《宋诗选注》是“郑振铎同志的指示”;《写在人生边上》和《人兽鬼》的重印多有曲折,最后是柯灵要求,而“我一向听从我这位老朋友的话,只好应允合作”;《也是集》是“李国强先生要我编一本文集,交给他出版。我很为难,几十年前的旧作都不值得收拾”;《七缀集》出版干脆是遵从一个不知名的读者的建议:

  • vvvvv

    vvvvv 2008-05-22 16:07:14

    将钱钟书比成电脑,就让我想起文革时期有人号召年青人在史料的掌握上要共同超过陈寅恪,这样就不必怕那些号称“大家”的人了。殊不知真正的“大家”的脑子里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

  • Brasidas

    Brasidas (凝神息虑、诚敬谦和) 2008-05-22 19:32:56

    考虑到钱老的政治环境,李的评论,精确得说是对李的评论的"语用",似乎不太设身处地 .这可不只是学术风险的事情.钱老在一生中,其实没有太多的发挥.

  • 千上万下斋

    千上万下斋 (creamy-mami.com) 2008-06-01 21:15:12

    色以为李泽厚还不如我的家用电脑,与其那么大年纪还在跳草裙舞,不如靠一边挺尸去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078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