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钧天坊古琴官方博客【1.3664亿的孤独 古琴】
来自:qins
弹奏古琴的时候,对于音与音之间空白处的理解和控制,往往是真正考验琴家的地方, 那大片大片的空白,像生命最初和最后的孤寂,而古琴正是一种孤独美学的体现。伏羲是孤独的, 俞伯牙是孤独的,嵇康是孤独的,宋徽宗是孤独的,每个人的生命底色都是孤独的,当孤独成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只能通过数字去救赎。 1.3664亿的孤独 ——琴感对话、 1135年6月11日的一个晚上,一声幽幽的叹息从黑龙江宁安的一口深井里发出,很轻,却划破了沉寂的黑夜,随后,一切回归宁静。此时,代表中国文化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宋徽宗孤独的死在异乡。875年后,由他御制清乾隆御铭的“松石间意”古琴在保利成功拍出1.3664亿人民币,不仅刷新了古琴的拍卖纪录,也创下了世界乐器拍卖记录,同时成为内地市场首件过亿元的古董器物类拍品。 宋徽宗是爱琴之人,在他被掳之前,收藏古琴近万张,著名的“雷琴”也在其中。随着大宋王朝的灭亡,他不止为自己,也为中国文化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完美孤独者的背影。他在井底的一声叹 息,犹如古琴苍凉的音色,声音之外的心事,无人能懂。 在文化断层的六十年代,古琴是白送给人都不要的,之后好一点的时候,有些香港藏家到内地淘宝,往往一台彩电就可以换一张明代古琴。很长一段时间里,就连资深的古玩老板也大多不把古琴当一回事,在他们眼里,玉器、瓷器才值钱。 2003年是古琴拍卖的分水岭。2003年11月7日古琴“申遗”成功,9天之后的嘉德“俪松居长物”专场,有京城收场大家王世襄夫妇珍藏的唐琴“大圣遗音”拍出891万人民币,创出当时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而此前7月,同样的唐琴“九霄环佩”在嘉德拍卖会上被何作如先生仅以346.5万竞得。再之前,一把老琴的入货价几乎没有超过10万元的。由此可见,“申遗”是古琴价格背后的最大推手。 作为第二轮推手的是2008年奥运会,“广陵派传人”陈雷激先生的一曲《太古遗音》(所用琴为王鹏老师亲斫)让全世界知道了Chinese guqin的天籁之音。一年之后,嘉德宫廷专场“泽古怡情——清代宫廷艺粹”中,明琴“月露知音”以2184万元人民币刷新了记录,古琴的加个第一次由百万上升到千万。此数字仅仅维持了两年,即被宋徽宗的“松石间意”打破。 然而,古琴从来都是孤独的,即是它被拍到1.3664亿。 数字越大,背后的孤独越深。当初何作如先生拍得“九霄环佩”后感叹:“太便宜了!”这声感叹和宋徽宗井底的叹息遥遥相呼应,只有真正懂得古琴的人才能够理解“便宜”的含义。 采访巫娜的时候,她说“古琴的音频处在一个很奇怪的波段,而这个波段恰恰是最直入人心的”。有人把这个“奇怪的波段”称作苍凉,也有人把它叫做哭音,无论怎样的叫法,表现的都是一种灵魂的声音吧。 弹奏古琴的时候,对语音与音之间空白处的理解和控制,往往是最真正考验琴家的地方,那大片大片的空白,像生命最初和最后的孤寂,而古琴正是一种孤独美学的体现。伏羲是孤独的,俞伯牙是孤独的,嵇康是孤独的,宋徽宗是孤独的,每个人的生命底色都是孤独的,当孤独成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只能通过数字去救赎。 借蒋勋先生的话“没有聆听到生命的领悟,音乐其实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没有聆听到古琴的深意,再高的数字也是没有意义的。 THE LONELY 136.64 MILLION GUQIN,TALK TO WANG PENG.pic EXTEND 大圣遗音 “大圣遗音”,伏羲式,制作于唐代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原为北京著名琴家锡宝臣先生所藏。1948年,王世襄、袁荃猷夫妇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再加翠戒指三枚换得。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拍中,该琴以891万元人民币创出当时古琴拍卖世界纪录。在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5月22日晚,“俪松最珍——唐琴大圣遗音”专场中,最终以1.15亿元人民币成交。这个价格使得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旧藏、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这把唐代古琴,成为了继去年秋拍中以1.3664亿元成交的北宋宋徽宗御制“松石间意”琴之后的第二把“亿元”古琴。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远程古琴零基础线上课招生 租琴200起 (古琴师傅男青年)
- 稀世遗珍:德国柏林失落弦音百年后终回祖国怀抱,被录入《绝... (正麟殿古琴)
- 10分钟视频,教会你挑选一张合格的古琴 (天一琴茶)
- 我有一个梦 (我的护花使者)
- 回回堂-------还我丝弦 (天一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