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行本无常,诸法亦无我”----故事的历史原型和禅宗思想
来自:1472319
剧组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很多镜头和设定都是有典故和原型的,如同一场跨越千年之约。
褚赢原型应该是南梁第一棋手褚思庄,改名为褚赢和主题完美呼应,放下输赢。褚思庄的史料记载不多,基本都是和武帝下棋,所以它的作用应该仅是以此为引,为此还专门安排了一场和武帝的对弈镜头。
褚赢生活的南梁,正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本身自己就是参禅的头号大粉丝,大力推行佛教,自己多次舍身出家当和尚,人称”僧人皇帝”。
另一边,菩提达摩的师傅般若多罗临终时曾说,“东方国土有大气象,我寂灭后,你可前往中国,佛法将大兴于斯。”于是,菩提达摩费尽千辛万苦,冒九死一生之险,终于由南海来到中国,在广州登陆。(褚赢TP到现代)
菩提达摩初到南梁时,被梁武帝邀请去问法。
梁武帝虽参禅,但是却是浮夸之人(正史上是贤君),说:我不食荤腥,勤政爱民,清心寡欲,还花了那么多钱,建造了那么多禅寺,布施了那么多僧人(见皇帝赏赐褚赢金银,玉棋盘),我的功德该是不得了的吧?(我咋还不能得道?)”
达摩道:“没有功德(就你这样还想得道?)”
王不解又问道:“那啥才是功德?”
达摩“功德是不于世求的(原话是'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王又问“圣谛第一义是啥意思?”
达摩“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最后达摩见梁武帝并无慧根,便折一苇渡江,继续寻找衣钵继承者去了。
神,在于世是没有的,所以神之一手也是不于世求的。褚赢的千年执念便是寻找神之一手,而无法放下输赢。禅宗强调破执,“识自本心,见性成佛”只有放下输赢胜负,才能参透“神之一手”。
禅宗五祖和六祖本是同一所寺庙里面师傅和弟子的关系,最后六祖在五祖指导下大彻大悟,顿悟佛法。在河边渡口送行六祖的时候五祖问六祖,(我是南方人懂水性,你北方人不懂)现在是你渡我还是我渡你?
六祖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五祖顿觉慨然,回答说本应该是为师渡你的呀(可是现在却是你在渡我)。
故事的开始褚赢是以古圣贤的师者面目出现,最后点醒他大彻大悟的,却是他的“学生”.他们一个成就了他棋道,一个点醒了他人生。其实棋本没有道,道亦没有师徒,一切都是需要"只合自性自度",相信这也是褚赢最后顿悟的道理吧。
横纵十九道,千古无同局,
诸行本无常,诸法亦无我。
黑白既无常,输赢何难放,
大道不求世,神我须两忘。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引号部分引自<<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传法偈>>
-
懒羊羊 赞了这篇讨论 2023-03-25 14:59:53
-
陌路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2-16 19:54:38
-
痴痴狗狗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2-07 18:00:34
-
1472319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2-05 10:57:43
-
云霁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2-04 12:10:21
-
鹅蛋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2-04 10:21:52
-
文火慢炖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31 14:39:58
-
拉动内需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30 10:52:14
-
阳春白雪love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30 07:12:48
-
春雨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30 05:37:47
-
秋白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30 04:44:03
-
孤爪研磨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30 01:19:40
-
武功唯快不破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29 23:05:59
-
每天都开心 赞了这篇讨论 2021-01-29 17:16:28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5年在aqy轻轻一点,留我在光嬴痛苦一生 (巨型狐狸)
- 主角看的让人反胃 (风休住)
- 乱嗑|网盘里的棋魂同人文包,有人需要吗… (干饭的猹)
- 棋魂事件大致时间线整理 (飘零剑客)
- 时间线整理1997-2005(更新ing) (看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