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的某县城农村习俗
吾孰与徐公美
我们这里一般有人去世是要在家里停尸五天,有特殊情况的可延长到七天或者缩短到三天。从00:00开始到23:59这一时间段不管几点都算第一天,如果是生老病死在看着快要不行的时候就开始穿寿衣然后等最后咽气,然后停到客厅的位置首先要烧的是断头纸(本人年纪小,也不确定是不是这么叫,也可能叫倒头纸意思就是死了),然后本家人(指一个老祖宗的那种关系)帮忙捏打狗棒,上边用的是面团下边的棍棒用的是高粱杆,然后用火烤一下,用碗装满小米插上,碗要有缺口。然后用面再捏成小饼干的形状做成岁数饼,现在有用小饼干代替的,跟打狗棒一样在头顶的位置摆放。停尸一般用木板搭成床板的样子,下边用比较古老的板凳支起来。如果不是到了晚上是死在白天家里人要请血缘远一点的本家去报丧,其他人要在家去买上白布撕成一块一块的,有来吊唁的就要发。关于孝布侄女,侄女女婿,女儿,女婿等非常亲的给一丈五,孙女,外孙女等可能是七尺,具体我也没记清楚,种类太多。女儿侄女戴的是孝箍,也有讲究,这种的给七尺是最长的。然后孙女辈的是五尺,其他的就是普通尺寸了,然后男的是孝帽,大小都一样。
关于报丧,女儿一般在快不行的时候已经来了,但是确定死了,本家人报丧完了还要回去一趟,然后再准备一下孝衣再来哭,要走一下形式。这个时候有婆婆的也要来哭一下亲家。其他人接到报丧也要来吊唁,这个时候女儿要坐在停尸的板凳旁边也跟着哭。
一般如果是上午死了下午一点左右或者第二天就要去火葬场火化,火化完也是要在客厅放着,然后第二天晚上女儿去殡葬馆扎一辆车去烧,得等到夜深人静现在为了省事九点就可以了。去的时候所有人不能说话不能回头,儿子要拿着在死者身上披了一段时间的衣服(平时穿的衣服)背上背着以前那种放在床上的四腿方桌,然后用面粉筛筛点灰(一般用木柴灰)在桌子上,然后把衣服塞进车里,里边有岁数饼。烧完回去还不能说话等晚上十二点入殓,孝子要耳朵要夹一张火纸(男左女右)然后钉左边的时候要喊(对死者的称呼)往右躲,钉右边就要喊往左躲。然后完事烧纸哭。关于入殓也有讲究,棺材底要用新棉花垫上,新棉花要大儿媳妇儿一手抓起来多少就要用多少。然后铺好,铺好以后下边还要放硬币叫做垫背钱(小孩出生身上的淤青说是上辈子垫背钱硌的)。然后铺好棉花大儿媳妇还要撕下来一大块,女儿儿媳要用这些棉花团成一个球用个小木棍,绑好插在头上(这个叫做富疙瘩,撕棉花这个行为叫做扯富)。
然后从第三天开始每天在天亮前一般夏天四点冬天五点要烧天明纸,女儿儿媳要哭。第四天下午所有亲戚要来辞灵,来的时候要哭穿好孝衣,然后等吃晚饭,比较丰盛的席。吃完饭天黑了就要磕头,所有亲戚磕完就可以走了。一般第四天下午女儿定好的吃桌就来了,这个吃桌非常豪华不像有的地方只有菜和馒头。一般会有各种零食,饮料,米面油,馒头,鸡鱼,有的用整猪整羊,有的用猪头含着猪尾。因为女儿不随礼,所以要用现金100元的摆成字挂在灵前(一般是岳母/父千古,有钱的或者女儿多的就是岳父/母大人千古)整个桌拼起来得有五六米长,三米左右宽。有钱人还会请歌舞来唱歌跳舞表演。
第五天上午十点左右所有的亲戚就来了,这个时候有钱人会请鼓乐队,腰鼓队,舞狮,高跷表演。还是男左女右,男孝子在灵棚右边,女孝子在左边。然后儿媳妇儿和侄媳妇(如果死的是女性指老公这边的侄媳妇,娘家侄媳妇还是客人的)跪在灵棚外边,有人来哭就先磕头。
如果死的是女性,第五天上午如果女性的嫂子或者弟媳妇儿还在,得要长子三跪九叩去接舅妈。同样的娘家人不随礼,以前穷用饼干摆吃桌,现在用方便面代替,一般要摆16箱,然后用一次性筷子插在方便面箱子上,筷子上夹钱,说白了还是礼。
然后第五天上午所有的女婿女儿要吊唁,儿子儿媳也是,还有就是儿媳的娘家人要来给儿子和儿媳穿孝,穿好以后儿子要给娘家人拿钱。在出殡的时候娘家人要给自己的女儿(死者的儿媳)来压炕头(虽然现在都是床)要在床头装满满一碗米饭,然后插上筷子,点上一根摆蜡烛,有多少房间就要多少碗米饭,碗下边压上钱。在出殡前儿媳妇要拿着新苕帚把棺材上的灰扫下来,这叫扫富。一般坟坑在这个时候也挖好了,然后儿子要拿着簸箕在坟坑的四个角扫土然后头顶着回来,要倒在家里家具底下。出殡的时候长子摔盆,留在家里的人把枕头烧了。路上快到坟上了要谢孝,一般远一点的亲戚就可以回去了,如果是新坟,就是在这块地没葬过死者亲戚,女性除了女儿就要回去了不能跟着。在出殡的时候灵前的小馒头再弄点葱,所有去送殡的人要攥在手里,到时候要扔到坟坑里。在这五天里谁的孝帽丢了可以再拿提前备好的,一般来随礼的相亲客的给发一条孝箍或者孝帽,如果有剩下的,就要绑在女儿儿媳腿上。出殡后用拉车拉着棺材,上边盖着棺罩,女儿儿媳要把头伸进去趴着走,这叫趴财的,关于站位也有讲究。女性在后边,男性长子用一块白布拉灵,旁边长子的表兄弟一般是舅舅家的,要掺着他,这叫掺富的。其他人用两条长绳拽着点。到了坟上葱馒头剩下的布扔进去然后长子四个角埋一下,其他人就可以帮忙了。长子的灵幡最大最长,埋一会要往上拔一下,需要拔三次。然后顶上有个鸡头一样的,鸡头朝哪个方向第三天早上天不亮就要把它折断朝鸡头方面走一百步扔掉。埋好以后儿媳妇们要抓一把土往家跑,谁先到家谁有好儿。所有去坟上的人要回家家门口放着水盆里边一把刀,洗洗手然后翻一下刀。
第三天叫“原三”,亲戚们再来一趟穿着孝去上坟,到了以后要把孝盖在坟上。
礼节太多了,这都有很多没写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浙江桐庐丧葬习俗 红糖水 (因)
- 丧葬习俗|这是什么习俗 (关山衡岳)
- 推荐一本书有关丧葬的 (今天吃个奶芙)
- 湘西北|记奶奶的葬礼 (消化不良)
- 丧葬习俗|湘南葬礼 (关山衡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