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否还是观看的主体
求知意志(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视觉文化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它已经从人眼分离,并在很大程度上变得不可见了。现在,绝大多数的图像是由机器为了其他机器制作而成。
图像只在人类眼前存在极短的时间,在屏幕熄灭之后,它又会恢复成非图片状态的编码文件版本。
我们不再盯着图像,而是图像在盯着我们。它们不再只是简单地展示事物,而是积极地介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人看人,变成机器看机器,观看主体改变,图像的意义也变化了。
问题是机器看到了什么,站在人类的角度来看,本身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用康德的话说,我们的先天认识形式决定了我们这样的观察世界表象的能力,而本质中的物自体,永远无法认识。
比如说4维空间,我们就没办法用感性认识去认识到,4维图形也只是4维在我们能理解的3维中的投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人共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Maggie.)
- 生命是过程,全程有意义打造 (学习者)
- 科技狂奔,灵魂何处安放? (成迦)
- 抽象与具体 (成迦)
-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Ca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