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全球机场设计的新标准
总山
梦幻机场 1999年12月16日,西班牙政府公布了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扩建计划,在马德里举办的国际会议和进行公干旅游在最近10年里增长了4倍。2003年12月西班牙总理阿斯纳尔为新机场落成剪彩,比原定计划提早一年。看来,马德里人等不及了,他们急于看见自己梦想中的机场: 一个美观性、舒适度、登机效率最高的机场,一个能源消耗、保养成本最低的机场。 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以及众多世界一流的机场设计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暖通空调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能源、环保专家帮助马德里人实现了梦想。 新建候机楼约70万m2,加上新建的2条跑道及辅助设施,总耗资44亿欧元。使得这座位于马德里东郊16公里的机场,成为欧洲4大机场之一。其他3个分别在巴黎、法兰克福、伦敦。 阳光·电力·冷气 这座梦幻机场70万m2的候机楼奇妙之处仅仅是外表吗?不,马德里机场拥有强劲的内在机能。阳光透过巨型玻璃圆顶射入候机楼的每一个角落,替代了许多照明电力,并为冬季带来温暖。而夏季空调的能源,则来自机场自备的天然气发电机排出的废热,并采用零污染的冷媒(溴化锂+水)。是一幢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马德里机场能源公司通过全球招标,选中远大作为机场6台大型非电制冷机的唯一供应商。 远大中标理由是:产品的制冷效率遥遥领先于全球同行业。 标新立异的西班牙空调工程师 远大产品已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服务于各国用户的工程师们聚在一起时,会讨论到各国工程设计的特点,几年下来,大家形成了接近一致的看法:南亚工程设计简单,少有自动化装置,不注重运行成本。美国工程设计务实,为自动化(应该称之为信息化)不惜血本,但却不给冷却水管道刷漆,一分钱也不多花。德国工程设计追求长寿,甚至用不锈钢作冷却水管道。而西班牙工程设计,总是标新立异。 初看西班牙工程设计,似乎该复杂的地方太简单,做不到的事他偏要你做,不该做的东西却破费太多的钱和精力。但你如果想透了,会惊奇地发现,西班牙设计师是100%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从不看前人是怎么做的,不看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只求自己想象中的完美。 比如空调工程,西班牙HAVC工程师对于能源品种的选择总是绞尽脑汁,对能源效率(包括废热的效率)不惜代价地投资,对温度控制精确度的追求近乎不现实。而管路系统、控制系统总是别出心裁,没见过两个类似的系统(而美国的空调工程多数是千篇一律的)。 不过,完美终究是完美。我们做过的西班牙空调工程,几经周折,最终都实现了工程师的怪想法,都达到了节能、节省运行费用的目标——控制精确、计量精细,每一点效果、每分钱能源都不放过。一如马德里机场的屋顶,气势恢弘而丝丝入扣。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這裡有喜歡玩故事接龍遊戲的人嗎?感興趣的人就來接龍吧。題... (安隱)
- 飞机的故事 (东区)
- 英国航空公司 (角美)
- 22个2010经典笑话 (开心笑乐吧)
- 有架飞机从天下落下来了 (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