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记录|送给组里正在追求自由的你
来自:山水居士
- 如果你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不知如何去面对人生的困苦和内心的迷茫,或者尚未建成足以应对世间险恶的思想体系,那以下这八条可以作为过渡期的“避险防身”工具,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并保护还未强大的你:
第一、隔绝任何会让你产生焦虑与负面情绪的信息源,包括:卸载让你焦虑空虚无聊的APP、取关这类公众号、拉黑一些跟你经常输送负面信息的朋友。不要小瞧这些信息源对你的潜在伤害,他们会像一只无形的手,慢慢地包裹住你、卷扯你,直到把你拉入深渊,甚至像吸毒一样无法逃离,并吸附在这种负面情绪的精神掌控上——越是接收这类信息越痛苦无聊,越无聊痛苦越离不开它们。相反,拥抱那些可以给予你心灵滋养的信息源(但不是极端的、疯狂的、鸡血的),在阅读或者聆听完相关的信息后,让你充实,没有焦虑,带给你反思与认知层次的提升,有类似这种感受就可以继续保留下去(但是不能保证这些信息源永远产出正面的信息,一旦发现让你产生焦虑的时候,也要及时切断)。而对一些你无法回避的信息源,例如父母导师领导或者一些至交好友,那你要学会建立起一层心理防御墙,在汲取相关有用的信息的同时,把一些对你产生焦虑的信息隔绝在外,如果你发现无法做到这种隔绝,那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完全屏蔽掉这些必须的社交通道。 第二、任何让你产生购物欲望或诱惑你购物的通道,要尽早删除或屏蔽,无论是APP还是文章视频还是直播带货等等,这些通道的商业目的非常明显,无非就是刺激你的感官神经和思想神经,最后达到他们出售服务与商品的目的。明码标价的商品或服务可以花钱购买(如果你需要的话),但当下社会中有很多是包裹着崇拜、信仰、精神鸡汤或利用你无知空虚的信息提供者,当发现TA们是以卖货为目的时,一定要学会及时屏蔽,因为TA们将为了吸引眼球不择手段地去编纂任何种类的信息与情绪故事(仔细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虚假的,而你阅读后所生成的某个感受与情绪也是早早被设计出来的)。不要成为羔羊被别人收割,只买你客观需要的、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与产品,在购买前可以给自己十天到一个月的思考周期,分析到底是否真的需要某件商品或服务,有没有现成的替代品可以避免花这些钱,或者在网上做做口碑调研等等,当然直接屏蔽这类信息通道是最好的办法,不要被人为地“制造出需求”,一旦“需求”产生,去消除它的成本依然很高。在退休年龄不断延迟、市场内卷、学历贬值的今天,避免被诱惑性消费、积极储蓄、拥抱简约生活,将会为你未来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与必要准备。你拥有的每一分钱都是这是市场争夺的对象,因为这些财富是通往社会性自由的唯一通道(即不再以出卖时间、体力、脑力、健康去从事支持生存收入的工作),保存好这些财富才能实现自由,而“出售”财富就是变相出卖自由(成功售卖给你服务或商品的人便获取了你这部分自由的权利,举个例子:如果200万【*注解见文底】可以使单身的你不用再上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那购买一辆20万的汽车就相当于你赠予了卖家1/10的自由权,在未来的十五年中,每年的油钱、保险、税、保养、修理、停车费、洗车费假设是2万/年,十五年则是30万,那你等于共出卖了1/4的自由权在这辆车上。而我们生活中真实的情况是那些你并不在乎的小额消费的累积,而它们也都可以用这种“出售自由权”的思路来换算,看看你在过去已经出卖给商家多少你的自由权了。(*注:只要你为对方做过支付行为,它就可以定义为“商家”,无论对方是谁或是什么)希望未来你每次在支付时都能用上这个思路。 第三、我们的任何认知、思想、情绪,其实都是一种思考习惯的产物。在每天的社会活动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获得外界以及他人的思想、信息与情绪,我们用接收来的这些思想、信息与情绪筑成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与情绪范畴——就好比它们是一块块砖头,而我们就是这些砖头的拾取者,也是使用者,我们用某些我们“偏爱”的砖头在我们的“思想平地”中盖成了一栋栋楼房,每栋楼房代表某一种固定的认知或一种思考习惯或一种感受习惯,除非是颠覆性的认知破坏或突发的人生事故,这些“坚固的思想大楼”很难消失。它们会一直左右及指导我们的行为、言语、思考的逻辑以及感受方向,从而导致你后面会做些什么,以及你人生的境遇与发展。所以我们要小心地去拾取这些“砖头”,也要小心地去使用这些“砖头”,我们所要盖的“楼”一定是对我们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有正面情绪帮助的。简而言之:我们的思想认知以及情绪感受都是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与情绪所直接或间接组成的,它们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我们的思考习惯、认知角度、性格与命运,在不同的人生节点或突发情况或机遇下能对我们造成或好或坏、或成就或毁灭的影响,所以务必要小心它们对你的潜在影响,从优择之。 第四、任何的投机性行为的本质都是极少数的人去赚多数人的钱,与聪明和愚笨无关,与经验的丰富和缺乏无关,与专业和非专业无关,与定力耐心决策判断也无关,它单纯是设套的人和踩套人的关系——即少部分人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去获取大部分贪婪者的财富的关系。所以在获取财富的途径上,你要明白哪些钱是你必须要挣的,哪些是你没有必要冒险去挣的,哪些钱是你发现了整个市场、机构没有发现的机遇而你可能要去承担一定风险才能挣到的。因此,如果你的抗风险能力与心理素质较差,就不要参与投机性行为,毕竟你看到的一夜暴富的新闻一大半是有目的包装出来的,一部分是在踩大坑之前的“回光返照”,还有一小部分叫做“幸存者偏差”(优胜劣汰之后,大部分的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真正亏的一塌糊涂的人是不会到处炫耀的,因为TA们在等着看更多人踩坑的好戏,这样心理才能平衡,人性恒古。记住:任何所谓的成功者都有理由质疑TA是否为真,同理,任何能致富的投机性信息都值得被怀疑。 第五、当你没有建成足以让你抵御社会对你的掠夺与奴役的壁垒时,不要盲目地去做决策,尤其不要因为社会父母或媒体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去做,比如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甚至是考研考博,这些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并不适合于所有人。人生已经非常艰难了,不要在你没有足够强大之前去背负更多的包袱、责任、债务或是更多人的痛苦(夫妻、亲人、朋友或后代)。 第六、任何负面情绪或空虚无聊的感受对你的伤害都是存在于你的精神思想上的,试着培养以第三方的内视角度看待自己的这些情绪与感受,把它们单独从你的精神上分割开来观察,不要把它们当做你的一部分(更像是外来的病毒或细菌),学会如何不去关注它们、不去给他们输送精神养料,你就会发现他们在你的思想感受与情绪中会慢慢地减弱并消失。由于你的性格以及整个成长的过程与经历,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塑造了你对于幸福以及痛苦的感受认知与感受惯性,这些感受认知与感受惯性在你每个人生阶段的小周期内使你的心境或抑或扬,而你要做的是去有意识地识别并控制这些情绪与感受:在上升期中,你感受到了快乐、幸福、幸运,那你要刻意地不让这种正面的感受奴役或驾驭你,在感受美好的同时,有意识地把它拉低一点,以防乐极生悲;而当你进入下行周期,你感受到了痛苦、抑郁、倒霉甚至暴躁的时候也要用同样的态度去控制它们,避免它们驾驭或奴役你,以防祸不单行,从而不让事情变得更坏。 第七、如果你想提升自己,或者甚至不想提升自己,只是想与世无争地活下去,那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到处去学习拜师求教,而是在生活、工作、社交的实践中优化自己的性格、纠正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在筑基阶段这可能比你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与金钱去学习知识或者技能,会更快地帮你产生出正面的社会价值。在做任何投入精力与金钱的决定前,首先要考虑被投入对象(知识、证书、信息、技能)的变现可能性以及变现的收益额(兴趣爱好除外),如果没有变现的可能性或ROI过低就要重新评估是否要去投入;相对来讲,优化性格缺陷成本低(不需要浪费钱或时间),而回报却是显而易见的(你要耐心去观察这种回报)。 第八、无论你是否认为你所从事的工作、付出的努力、以及你的人生有没有意义,都不要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不要放弃努力与奋斗的价值,不要放弃余生所带给你的惊喜与可能性,我们人类就是靠着“不服命运、追求幸福与自由、渴望更好自己的强大意志”走到现在的。相信你会有属于自己精彩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些时刻是需要等待与积极准备的。而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可能是平淡可能是迷茫也可能是不幸,因此在这些时段中去学会获取安静祥和的心境就是你同样要为之努力与为之修炼的事情了。 感谢大家的阅读,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发现当今社会对年轻人并不友好:商家把年轻人当绵羊来薅、APP把年轻人当流量当傻子来愚弄、资本使用金融工具把年轻人当韭菜来割、公众号和媒体又希望用年轻人变现、人生导师把焦虑贩卖给年轻人来换钞票、公司把年轻人当榨汁机里的果子、社会把年轻人当税收与养老金的钱口袋、偶像明星把年轻人当炮灰当提款机当随意愚弄的孩子、还没弄清子丑寅卯生活是咋回事呢又逼着年轻人结婚生娃买房贷款……弄得大家浑浑噩噩、抑郁空虚,眼睛也坏了身体也坏了钱也没了……希望写的这些“工具”能建起一道思想壁垒保护到你们吧。我想告诉大家那些人是错的,年轻人的问题它们有责任!年轻人得意识到这点,才能开始学会保护自己,才能真正踏上追求自由的大道。 *注:200万的计算方式:三线房租2000/月+社保1200/月+饭费(蛋肉果菜米油盐酱醋等)1500/月+水电费100/月+剪发通讯费宽带费100/月+厨浴用品100/月+物业费与其他100/月=5100/月,每年需要61200(利息所带来的收入),假设忽略通货膨胀且大额存单三年以上利率恒定为3%,那我们需要:61200÷3%=204万,且在你退休并有了养老金后这204万依然继续产生利息维持你的老年生活质量。 FIRE经验分享: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note/791151828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那些已经FIRE的人都在做什么?(整理合集) (冥王星上的Tang)
- 个人记录|可以工作,但绝不上班 (月半女古女良)
- 个人记录|与十多年朋友断交,谈谈无业对人性的改变 (奶茶只要三分糖)
- 不上班第四年睡遍全国的旅居报告(国内版 (林焰)
- 个人记录|95后小夫妻深思熟虑后决定fire (汉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