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魔道祖师衍生作品 配音整理表
来自:木木🌈
组长
2021-02-25 15:29:06
已编辑
同道殊途剧情歌配音
片头路人 :图特哈蒙&阿杰729 |
小无羡:小连杀 |小江澄:muriko芜 |小忘机:山新
魏无羡:赵路 |蓝忘机:边江
蓝启仁:宝木中阳 |蓝曦臣:郭盛 |金光瑶:杨天翔
江厌离:菊花花 |江澄:郭浩然 | 虞夫人:张凯
金凌:西呱双(苏尚卿)|思追:柳川鱼
聂明玦:图特哈蒙 |温晁:清水浊流 |温宁:北炎 |温情:括号君
魔道祖师广播剧 中文配音版
魏无羡:路知行 蓝忘机:魏超
小蓝湛:山新 小魏婴:叶知秋
魏长泽:吴晛 藏色散人:沈念如
江枫眠:张震 虞夫人:张凯
江澄:彭尧 小江澄:赵小双
金子轩:刘明月 江厌离:乔诗语
蓝启仁:宝木中阳 蓝景仪:夏侯落枫
蓝曦臣:王凯 小蓝涣:阎么么
蓝思追:钱文青 金凌:李兰陵
金光善:笑谈 金 阐:林帽帽
金夫人:刘芊含 金子勋:赵毅
金光瑶:姜广涛 秦 愫:叶知秋
孟诗:括号君 安心:咩咩
温宁:藤新 温 情:山新
温 苑(小思追):俞舒涵
温 晁:郝祥海 温若寒:陈思宇
王灵娇:阎萌萌 温逐流:涂小鸦
苏涉:王晨光
聂怀桑:齐斯伽 聂明玦:图特哈蒙
晓星尘:陈浩 宋岚:吴磊
薛洋:惠龙 小薛洋:李佳怡
阿 箐:咩咩
思 思:李佳怡 碧 草:小连杀
姚宗主:郝祥海
莫玄羽/何素:瞳音 阿胭/绵绵:沈念如
莫子渊/其他/欧阳子真:李轻扬
莫夫人/女路人/小“聂明玦”:常蓉珊
阿童:张恩泽 阿丁:阎么么
报幕/莫老爷守夜人/学子甲/清河百晓生/导演/主持人/老头/水鬼/屠戮玄武/四叔:图特哈蒙
魔道祖师广播剧 日语配音版
旁白:三木真一郎 报幕:山本兼平
魏无羡:铃木达央 蓝忘机:日野聪
江澄:绿川光
蓝曦臣:森川智之
蓝启仁:新垣樽助 蓝景仪:下野紘
蓝思追:小林裕介 金凌:村濑步
江厌离:竹达彩奈 金子轩:高桥广树
金光瑶:石田彰
温宁:保志总一朗
聂明玦:津田健次郎聂怀桑:松冈祯丞
晓星尘:立花慎之介 宋岚:三木真一郎
薛洋:近藤隆
阿箐:下屋则子 苏尧:善财达也
何心君:日野聪 齐伽:北山恭祐
欧阳子真:青树鲇希
莫玄羽:中山和久 莫子渊:西村健志
莫夫人:大木加绘 莫老爷:市村徹
阿童:七种惠司 阿丁:夏怜
阿胭:平出まどか
魔道祖师动漫版配音:
角色:汉语配音 / 日语配音
魏婴/魏无羡:阿杰 / 木村良平
蓝湛/蓝忘机:边江 / 立花慎之介
江澄:郭浩然 / 绿川光
江枫眠:汤水雨 / 滨田贤二
虞紫鸢:季冠霖 / 本田贵子
蓝曦臣:金弦 / 森川智之
金子轩:谷江山 / 赤羽根健治
江厌离:李诗萌 / 早见沙织
金凌:苏尚卿 / 梶裕贵
蓝思追:陈张太康 / 土屋神叶
蓝景仪:王晨光 / 齐藤壮马
蓝启仁:刘琮 / 酒卷光宏
金光善:李龙滨 / 速水奖
金光瑶:杨天翔
金子勋——杨磊
聂怀桑:刘三木 / 花江夏树
聂明玦:音匣老鬼 / 白熊宽嗣
温宁:邵彤 / 岛崎信长
温情:乔诗语 / 川澄绫子
王灵娇:邱秋 / 阿澄佳奈
温若寒:严明 / 三宅健太
温晁:梁晓强 / 吉野裕行
温逐流:亚捷 / 酒井敬幸
薛洋:歪歪
晓星尘:钱文青 宋岚:刘康
阿箐:聂曦映 秦愫:钱琛
姚宗主:张磊
绵绵:徐佳琦
阿童:歪歪 / 冈野友佑
欧阳:谷江山
苏涉:孙路路 / 小畑正文
说书人:刺儿
旁白:商虹
罗青羊:沈念如 / Lynn
莫夫人:廖菁
莫子渊:赵益楷 / 佐佐木祐介
剧版配音:
魏无羡——路知行 蓝忘机——边江
小魏无羡、小江澄——沈良骏
抱山散人——刘曼
江枫眠——汤水雨 虞夫人——李金艳
江澄——王凯
金子轩——史泽鲲 江厌离——白雪岑
蓝思追——陈锦闻(锦鲤) 金凌——张思王之
蓝启仁——张闻天 蓝景仪——刘思岑
蓝曦臣——凌飞 蓝翼——陆庚宜
金光瑶——苏尚卿 金光善——杨默
秦素——刘清 苏涉——北辰
金子勋——王敏纳
温情——乔诗语 温宁——李昕
温若寒——刘琮 温逐流——常文涛(魅影之聲)
王灵娇——邱秋 温晁——文靖渊
温旭——钱文青
聂明玦——赵毅 聂怀桑——纪李原声
晓星尘——陈张太康 宋岚——卢力峰
薛洋——刘三木
阿菁——贺文潇 绵绵——张雨濛
姚宗主——孙金梁
其他配音演员:弋凡@Stone_弋凡 孟子焱、沈良骏@沈良骏Steven 杨磊、杨洁@CV小米 孙金梁、李宇峰、姜波、李娜@小二娜 王婧@王婧儿_Ivy 胡哲韵@一耳听妶 张惠霖@张恶霸霸 刘晴@溜溜溜溜晴 阿步@阿步灬Albo 苏俣、王宝顺、王子尧@沉然-YZS
日语吹替版
魏婴:木村良平 蓝
湛:立花慎之介
江厌离:早见沙织
蓝涣:森川智之
江澄:绿川光
-
木木🌈 组长 楼主 2021-06-28 23:28:25
个人感觉算是腾讯IP闭环的成功案例吧,猫耳和B站漫画财务并表,B站又有腾讯注资,反正它们都可以归为腾讯系吧。剧版的主要针对女性用户群体(也包括一些男性,我认识不少男的还看了),动漫针对喜欢动漫的群体(包括男性),B站影视剪辑,猫耳主要针对原著群体。 因为都是一个体系,所以每一个衍生品既为互相补充,也可以在更新过程中取其他衍生品的优点。比如动漫和广播剧在最早选择配音演员的时候,参考了更早的衍生品同道殊途版的配音,剧版在拍摄的时候演员也都听了当时更新的广播剧,剧版在配音的时候也都各从广播剧、动漫找了演员。 当然剧版的大火也给广播剧和动漫引了流,造了三个主要衍生作品的长尾效应比较强。当然了暑假动漫最终季要播出了,相信也能带动其他的衍生作品。 当然啦,如果从内容上来讲,这种侠义、同道疏途、正邪之交,对于从小看武侠小说的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同时我也是七八十年代港产武侠电影的爱好者,剧版导演团队也恰好都是香港的,我觉得剧版如果删掉加戏,武打动作全部快进,剪辑呈二十集应该会很精彩。
-
[已注销] 2021-06-29 09:03:30
个人感觉算是腾讯IP闭环的成功案例吧,猫耳和B站漫画财务并表,B站又有腾讯注资,反正它们都可以 个人感觉算是腾讯IP闭环的成功案例吧,猫耳和B站漫画财务并表,B站又有腾讯注资,反正它们都可以归为腾讯系吧。剧版的主要针对女性用户群体(也包括一些男性,我认识不少男的还看了),动漫针对喜欢动漫的群体(包括男性),B站影视剪辑,猫耳主要针对原著群体。 因为都是一个体系,所以每一个衍生品既为互相补充,也可以在更新过程中取其他衍生品的优点。比如动漫和广播剧在最早选择配音演员的时候,参考了更早的衍生品同道殊途版的配音,剧版在拍摄的时候演员也都听了当时更新的广播剧,剧版在配音的时候也都各从广播剧、动漫找了演员。 当然剧版的大火也给广播剧和动漫引了流,造了三个主要衍生作品的长尾效应比较强。当然了暑假动漫最终季要播出了,相信也能带动其他的衍生作品。 当然啦,如果从内容上来讲,这种侠义、同道疏途、正邪之交,对于从小看武侠小说的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同时我也是七八十年代港产武侠电影的爱好者,剧版导演团队也恰好都是香港的,我觉得剧版如果删掉加戏,武打动作全部快进,剪辑呈二十集应该会很精彩。 ... 木木🌈[内容不可见]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6-29 14:45:36
个人感觉算是腾讯IP闭环的成功案例吧,猫耳和B站漫画财务并表,B站又有腾讯注资,反正它们都可以 个人感觉算是腾讯IP闭环的成功案例吧,猫耳和B站漫画财务并表,B站又有腾讯注资,反正它们都可以归为腾讯系吧。剧版的主要针对女性用户群体(也包括一些男性,我认识不少男的还看了),动漫针对喜欢动漫的群体(包括男性),B站影视剪辑,猫耳主要针对原著群体。 因为都是一个体系,所以每一个衍生品既为互相补充,也可以在更新过程中取其他衍生品的优点。比如动漫和广播剧在最早选择配音演员的时候,参考了更早的衍生品同道殊途版的配音,剧版在拍摄的时候演员也都听了当时更新的广播剧,剧版在配音的时候也都各从广播剧、动漫找了演员。 当然剧版的大火也给广播剧和动漫引了流,造了三个主要衍生作品的长尾效应比较强。当然了暑假动漫最终季要播出了,相信也能带动其他的衍生作品。 当然啦,如果从内容上来讲,这种侠义、同道疏途、正邪之交,对于从小看武侠小说的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同时我也是七八十年代港产武侠电影的爱好者,剧版导演团队也恰好都是香港的,我觉得剧版如果删掉加戏,武打动作全部快进,剪辑呈二十集应该会很精彩。 ... 木木🌈国内网剧用香港团队的很多,主要是香港团队在保证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确实很厉害,当然港味武侠风也可能是一个考虑。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6-29 15:02:08
作为一个既不看耽美也不喜武侠的《魔道祖师》粉,我觉得《魔》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大原因,就是全书前面百分之九十的篇幅(如果算上番外也可以占到百分之八十)基本和耽美没什么关系,又没有传统武侠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油腻俗套,但让我入坑的要算是忘羡之间那种感情线的发展吧,作者写了悬念,写了政治斗争(很粗糙),但相比之下写感情最得心应手,主视角是魏婴,从无觉到起情到胆怯到最后得知当年真相后的急迫表白,层层递进,很能让读者get到,而蓝湛那边着墨不多,但留白反而更引人遐想。 反正忘羡感情这一点很抓我,让我可以无视其他很多方面的不通之处,后来又浏览速读了其他几部有名气的玄幻耽美,发现《魔》的bug硬伤扎眼程度已经很友好了。
-
[已注销] 2021-06-29 17:44:57
作为一个既不看耽美也不喜武侠的《魔道祖师》粉,我觉得《魔》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大原因,就是全书 作为一个既不看耽美也不喜武侠的《魔道祖师》粉,我觉得《魔》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大原因,就是全书前面百分之九十的篇幅(如果算上番外也可以占到百分之八十)基本和耽美没什么关系,又没有传统武侠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油腻俗套,但让我入坑的要算是忘羡之间那种感情线的发展吧,作者写了悬念,写了政治斗争(很粗糙),但相比之下写感情最得心应手,主视角是魏婴,从无觉到起情到胆怯到最后得知当年真相后的急迫表白,层层递进,很能让读者get到,而蓝湛那边着墨不多,但留白反而更引人遐想。 反正忘羡感情这一点很抓我,让我可以无视其他很多方面的不通之处,后来又浏览速读了其他几部有名气的玄幻耽美,发现《魔》的bug硬伤扎眼程度已经很友好了。 ... 海上的亞德里安[内容不可见]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6-29 18:55:34
可能这就是读者和作者的眼缘吧。我也不算墨香粉丝,只是魔道粉而已,但priest的文读起来总给我一种要断气的感觉,她的文风和叙述习惯不太对我胃口。 我对网文不苛求人性,反正再复杂也比不过严肃文学。我觉得priest更多把情节置于角色之上,她角色太过工具人属性,不够令人信服,更遑论人性思考。反而魔道里的角色,性格与处事逻辑都能自洽,当然也可以说墨香更讨巧一些,她觉得难以表达的干脆就留白不写,比如蓝湛的很多内心都是读者自行脑补的,但不妨碍我接受角色,相信他是个活生生的人。相比之下,她的《天官赐福》反而玩脱了,很多角色也沦为了推动情节的工具人。
-
Eclipse_阮 车间主任 2021-06-30 15:21:06
可能这就是读者和作者的眼缘吧。我也不算墨香粉丝,只是魔道粉而已,但priest的文读起来总给我一 可能这就是读者和作者的眼缘吧。我也不算墨香粉丝,只是魔道粉而已,但priest的文读起来总给我一种要断气的感觉,她的文风和叙述习惯不太对我胃口。 我对网文不苛求人性,反正再复杂也比不过严肃文学。我觉得priest更多把情节置于角色之上,她角色太过工具人属性,不够令人信服,更遑论人性思考。反而魔道里的角色,性格与处事逻辑都能自洽,当然也可以说墨香更讨巧一些,她觉得难以表达的干脆就留白不写,比如蓝湛的很多内心都是读者自行脑补的,但不妨碍我接受角色,相信他是个活生生的人。相比之下,她的《天官赐福》反而玩脱了,很多角色也沦为了推动情节的工具人。 ... 海上的亞德里安我以前也觉得我读不下p大的文 之前看《镇魂》《天涯客》都看不下去 但是后来《过门》就是一口气顺着看完了 《杀破狼》虽然没看完但是也觉得是可以抽时间继续读的 我的想法现在也变了 作者也是分阶段分作品类型的 也许我以后还是应该按作品来判断而不是单纯因为某些作品直接pass掉一个作者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6-30 15:48:26
被《魔道》拉进坑后,我也接连看了两三部P的文都弃了,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她在叙事上的习惯我始终无法消化。个人阅读虚构类作品不喜欢存在感太强的作者,但偏偏P总喜欢写着写着就刷存在感似的对角色各种品评。也许有人喜欢这样的叙事风格,但我不能忍。我对《杀破狼》那种大杂烩历史架空和古风蒸汽朋克题材完全没有兴趣,也get不到很多人觉得high的点,看了三分之一也弃了。 后来自己明白了,我本来就不是耽美粉,看不进去这些也没什么稀奇。偏偏《魔》能对我胃口可能确实是作品自己的命吧。
-
木木🌈 组长 楼主 2021-06-30 19:18:02
作为一个既不看耽美也不喜武侠的《魔道祖师》粉,我觉得《魔》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大原因,就是全书 作为一个既不看耽美也不喜武侠的《魔道祖师》粉,我觉得《魔》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大原因,就是全书前面百分之九十的篇幅(如果算上番外也可以占到百分之八十)基本和耽美没什么关系,又没有传统武侠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油腻俗套,但让我入坑的要算是忘羡之间那种感情线的发展吧,作者写了悬念,写了政治斗争(很粗糙),但相比之下写感情最得心应手,主视角是魏婴,从无觉到起情到胆怯到最后得知当年真相后的急迫表白,层层递进,很能让读者get到,而蓝湛那边着墨不多,但留白反而更引人遐想。 反正忘羡感情这一点很抓我,让我可以无视其他很多方面的不通之处,后来又浏览速读了其他几部有名气的玄幻耽美,发现《魔》的bug硬伤扎眼程度已经很友好了。 ... 海上的亞德里安《千古文人侠客梦》这本书里也把武侠小说分为很多阶段,从早期的报私仇,到后来话本小说里朝堂+公案+侠义,再到民国新武侠(还珠楼主、宫白羽、平江不肖生等等)。其实我觉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要结合时代来看,如果是最近几十年出生的作者这么写,就还挺搞笑的。但如果结合金庸所处的时代,这么写其实也没问题,看《巨流河》的时候写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一寸江河一寸血就还挺感动的,尤其是后来去了航空烈士墓看到那长眠的飞行员,很多都很年轻就还很感动。 其实有些作者莫名其妙的执念,结合他的经历则比较容易理解。我之前其实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金庸的小说,人物比较纠结自己的身份,汉人还是少数民族。后来结合他得经历才能理解,这其实是他们这代人身份的焦虑,以及有很多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立场在其中。 不过时代来看,个人意识的觉醒,五六十年代的武侠小说的很多套路和格局不能顺应当下的潮流是必然,也许古龙的作品比较有都市性,勉强还可以。但传统武侠式微应该是定局了~ 当然仙侠这块我也不是特别看好,毕竟发展了八九十年了,故事性和文学性俱佳的也没多少本。
-
木木🌈 组长 楼主 2021-06-30 20:09:23
在我看来耽美小说本身的社会性要大于它的文学性,比如女性群体写作,耽美小说大火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耽美小说受众群体的分析。我觉得如果有社会学者从这些角度来入手研究,要比单纯研究某些耽美小说更有意义。尤其是耽美小说投映女性对爱情的理想,以及对两性平等的渴望等等,也有一些被讨论很多遍的的比如“女性凝视”、“腐女是否厌女”等等。 我不认为感情和性别有关系,反正人类感情都是相通的,如果要描写感情本身,感情发展中逻辑的自洽性很重要。在我看来绝大多数耽美小说都过分强调男男爱情的绝美,但恰恰是越强调的东西越缺乏,很多耽美小说两个人的感情发展在我看来是不能自洽的。 造成这个原因可能是很多写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过于年轻,也没有能力对主要角色进行人物画像,导致了许多人物的成长轨迹和他所处的环境不能自洽,人物的行事也就看起来显得莫名其妙了。人物本身立不起来,后面也只能用事件堆叠来推动剧情,最后的结果就是人物塑造的全面崩塌。 所以,抛开所谓的“绝美爱情”的面纱,很多耽美小说看的时候还挺爽的,看完之后仔细一想,好像没有任何记忆点,甚至整个人物的成长线都很莫名其妙。我甚至觉得很多耽美小说删掉牵强的感情线,当普通的通俗小说出版,说不定情节性更强,故事更流畅。 (这句话说出来,估计会被打死,保命要紧,我没有我不是,最后还是要祝你们磕的每对CP都百年好合)~
-
花絮袭人 (our time is limited) 车间主任 2021-06-30 20:18:06
在我看来耽美小说本身的社会性要大于它的文学性,比如女性群体写作,耽美小说大火背后深层次的原 在我看来耽美小说本身的社会性要大于它的文学性,比如女性群体写作,耽美小说大火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耽美小说受众群体的分析。我觉得如果有社会学者从这些角度来入手研究,要比单纯研究某些耽美小说更有意义。尤其是耽美小说投映女性对爱情的理想,以及对两性平等的渴望等等,也有一些被讨论很多遍的的比如“女性凝视”、“腐女是否厌女”等等。 我不认为感情和性别有关系,反正人类感情都是相通的,如果要描写感情本身,感情发展中逻辑的自洽性很重要。在我看来绝大多数耽美小说都过分强调男男爱情的绝美,但恰恰是越强调的东西越缺乏,很多耽美小说两个人的感情发展在我看来是不能自洽的。 造成这个原因可能是很多写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过于年轻,也没有能力对主要角色进行人物画像,导致了许多人物的成长轨迹和他所处的环境不能自洽,人物的行事也就看起来显得莫名其妙了。人物本身立不起来,后面也只能用事件堆叠来推动剧情,最后的结果就是人物塑造的全面崩塌。 所以,抛开所谓的“绝美爱情”的面纱,很多耽美小说看的时候还挺爽的,看完之后仔细一想,好像没有任何记忆点,甚至整个人物的成长线都很莫名其妙。我甚至觉得很多耽美小说删掉牵强的感情线,当普通的通俗小说出版,说不定情节性更强,故事更流畅。 (这句话说出来,估计会被打死,保命要紧,我没有我不是,最后还是要祝你们磕的每对CP都百年好合)~ ... 木木🌈组长,武侠的巅峰是反武侠的《鹿鼎记》,所以你的话绝对是有依据的。哈哈哈哈哈
-
花絮袭人 (our time is limited) 车间主任 2021-06-30 20:30:23
是的是的,我小时候,武侠小说就相当于现在的耽美,要偷偷摸摸读的,但是大家都读。现在渐渐有的武侠已经入了庙堂,于是遭到年轻人的忽略(天知道我多么努力跟孩子安利武侠)。现在的好的耽美作品,假以时日也会有一席之地。基本上有生命力的东西,一开始总是粗糙和泥沙俱下的,包括现在很古典的“词”,当初只是花柳之巷传唱。一整个文学类型“小说”,当初根本就不入正统,连名字都叫“小说”。所以我们只要看自己喜欢看的就好了,不必妄自菲薄。
-
木木🌈 组长 楼主 2021-06-30 20:53:13
那时候武侠小说还被成为“四大毒”吧哈哈,还好我小时后周围玩电子游戏的比较多,加上我家和周围的人买电脑比较早,周围的人比较沉迷游戏。所以,家里人几乎不干涉我看书,小时后金庸、古龙还有卫斯理看的不少,梁羽生和温瑞安不是我的菜看的不多,还看过不少奇奇怪怪的书。尤其是我妈还在我们那职工图书馆办了借书证,我还看了不少类似陈墨之类研究金庸的小说。最近几年看的武侠小说也就是徐浩峰的?但真的像的说的很“庙堂”,感觉都是小圈子的文艺青年在讨论哈哈哈~ 等到有一天所有人都觉得LGBT群体和吃饭喝水那么普通,可能也就是耽美小说开始进入庙堂并开始式微的时候,不知道那时候又会流行什么哈哈哈哈~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6-30 21:23:25
《千古文人侠客梦》这本书里也把武侠小说分为很多阶段,从早期的报私仇,到后来话本小说里朝堂+ 《千古文人侠客梦》这本书里也把武侠小说分为很多阶段,从早期的报私仇,到后来话本小说里朝堂+公案+侠义,再到民国新武侠(还珠楼主、宫白羽、平江不肖生等等)。其实我觉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要结合时代来看,如果是最近几十年出生的作者这么写,就还挺搞笑的。但如果结合金庸所处的时代,这么写其实也没问题,看《巨流河》的时候写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一寸江河一寸血就还挺感动的,尤其是后来去了航空烈士墓看到那长眠的飞行员,很多都很年轻就还很感动。 其实有些作者莫名其妙的执念,结合他的经历则比较容易理解。我之前其实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金庸的小说,人物比较纠结自己的身份,汉人还是少数民族。后来结合他得经历才能理解,这其实是他们这代人身份的焦虑,以及有很多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立场在其中。 不过时代来看,个人意识的觉醒,五六十年代的武侠小说的很多套路和格局不能顺应当下的潮流是必然,也许古龙的作品比较有都市性,勉强还可以。但传统武侠式微应该是定局了~ 当然仙侠这块我也不是特别看好,毕竟发展了八九十年了,故事性和文学性俱佳的也没多少本。 ... 木木🌈武侠这种类型文学很难脱离甚至超越时代审美的,金庸是把自己的民族情怀和政治隐喻塞进武侠小说里,而且也算是那个时代的“网文”,毕竟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和现在的网文作者一样,看重读者反应。 仙侠也好不到哪里去,比武侠还要多一道过审的关。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6-30 21:59:47
类型文学自然是比严肃文学更流行的,但我不认为这些作品会经过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即使在LGBT文学的范畴内,青史留名的更可能是Allan Hollinghurst、James Baldwin、Sarah Waters这些作家的作品,而耽美只能是爽文性质的存在,如你所言,耽美文学的研究大多在新文学场域、女性审美新主体建构乃至消费主义的层面着墨,这也说明其文本上的价值并不高。
-
木木🌈 组长 楼主 2021-06-30 23:15:49
国内的LGBT群体目前经历了从1980-2000(如果不是李银河等一批性学家为之努力,那时候还有很多人都不认为国内有同性恋)年对自己性取向的认知,到2000年后互联网带动聊天室、以及网站、APP的普及LGBT群体寻找伴侣、谈恋爱变得容易,到最近这些年有人开始研究同性伴侣的稳定性,同性伴侣的子女教育、社会认同等等。LGBT群体从浮出水面,到不少LGBT群体的家长为子女争取权利,(虽然大环境无法改变,但小环境还是有一些改善),比如不征收社会抚养费,单身女性就可以上户口,还比如(具体记不清楚了南京还是哪里)有两个人可以签定类似共同养老的协议的政策,这个手术时是可以签字的。 对比如国外来说,国内的LGBT群体其实才刚刚开始聚集(甚至都没获得话语权),这个群体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我不觉得关于LGBT群体国外经验等同于国内经验,我看西方哲学史光是研究有没有上帝就能研究一千年,小说和电影光是讨论神性和人性就能给我看得云里雾里,但是国内的人完全没有这种烦恼。 目前社会的传统文化,差不多是儒释道三家的综合体,但这三家文化里貌似也没有明确反对同性恋,所以整个社会的态度对于LGBT群体来说也是很中庸(没有明确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并且暧昧不清的(当然也可能是承认一些团体和公益组织,是出于控制HIV传播考虑)。具体到个体而言,(虽然说身边即世界),很多家长也就是担心养老或者身体原因,解释清楚后,成功出柜的概率还是要比我想象的多那么一点。 如果没记错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母语人口最多的语言,虽然我认为耽美小说现在的社会性更强一些,但也不妨碍我认为随着LGBT群体的发展,随着社会学家的研究深入,随着越来越多LGBT群体人发声争取权利和自我书写。耽美小说乃至反映国内整个LGBT群体的小说,一定会有流传至后世的经典作品出现。更何况还可能有一些优秀作品已经写出来了,但因为其他的原因目前无法出版的情况。 PS:我之前在知乎关注了很多药娘,也看到B站有很多跨性别群体在为自己发声,有段时间想搜一些跨性别群体相关研究的中文出版物(问就是英语不好),结果发现相关的中文出版作品非常少。这还挺让我惊讶的,毕竟我亲眼都见过很多人。所以,这些群体总是真实存在的,这些人的叙事欲望也是真实存在的,当出版能够获得许可的时候,应该会有更好的作品来临。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6-30 23:46:35
国内的LGBT群体目前经历了从1980-2000(如果不是李银河等一批性学家为之努力,那时候还有很多人 国内的LGBT群体目前经历了从1980-2000(如果不是李银河等一批性学家为之努力,那时候还有很多人都不认为国内有同性恋)年对自己性取向的认知,到2000年后互联网带动聊天室、以及网站、APP的普及LGBT群体寻找伴侣、谈恋爱变得容易,到最近这些年有人开始研究同性伴侣的稳定性,同性伴侣的子女教育、社会认同等等。LGBT群体从浮出水面,到不少LGBT群体的家长为子女争取权利,(虽然大环境无法改变,但小环境还是有一些改善),比如不征收社会抚养费,单身女性就可以上户口,还比如(具体记不清楚了南京还是哪里)有两个人可以签定类似共同养老的协议的政策,这个手术时是可以签字的。 对比如国外来说,国内的LGBT群体其实才刚刚开始聚集(甚至都没获得话语权),这个群体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我不觉得关于LGBT群体国外经验等同于国内经验,我看西方哲学史光是研究有没有上帝就能研究一千年,小说和电影光是讨论神性和人性就能给我看得云里雾里,但是国内的人完全没有这种烦恼。 目前社会的传统文化,差不多是儒释道三家的综合体,但这三家文化里貌似也没有明确反对同性恋,所以整个社会的态度对于LGBT群体来说也是很中庸(没有明确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并且暧昧不清的(当然也可能是承认一些团体和公益组织,是出于控制HIV传播考虑)。具体到个体而言,(虽然说身边即世界),很多家长也就是担心养老或者身体原因,解释清楚后,成功出柜的概率还是要比我想象的多那么一点。 如果没记错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母语人口最多的语言,虽然我认为耽美小说现在的社会性更强一些,但也不妨碍我认为随着LGBT群体的发展,随着社会学家的研究深入,随着越来越多LGBT群体人发声争取权利和自我书写。耽美小说乃至反映国内整个LGBT群体的小说,一定会有流传至后世的经典作品出现。更何况还可能有一些优秀作品已经写出来了,但因为其他的原因目前无法出版的情况。 PS:我之前在知乎关注了很多药娘,也看到B站有很多跨性别群体在为自己发声,有段时间想搜一些跨性别群体相关研究的中文出版物(问就是英语不好),结果发现相关的中文出版作品非常少。这还挺让我惊讶的,毕竟我亲眼都见过很多人。所以,这些群体总是真实存在的,这些人的叙事欲望也是真实存在的,当出版能够获得许可的时候,应该会有更好的作品来临。 ... 木木🌈需要澄清一个概念,LGBT文学包含耽美,但用耽美代表LGBT文学太过偏颇了。
相关中文出版数量那么少,不是因为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写,而是因为有出版shencha制度的存在,也因此,不可能允许这种反映现实向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出现,我在出版业做过,太了解shencha的荒谬性了。
中西方的历史背景虽然迥异,但LGBT的当代经验当然可以互通,欧美在这方面走过的路我们一步都没法略过,而且更有难度,障碍不仅仅是观念上的,更主要是制度上和ZZ上的。同理,英美的相关文艺作品一样有借鉴作用,James Baldwin半个多世纪以前写出的同志小说Giovanni's Room,即使拿到现在的国内比照恐怕也没有过时。
靠耽美来冲锋陷阵显然太过于乐观了,先不谈这个圈子的相对封闭,其创作模式以及与资本的密切联系便决定了它很难有革命性的作为,当然,国内的出版环境也没法指望严肃文学,甚至以目前文字阅读日渐式微的态势看,还不如把希望寄托在影视上,但这也一样绕不过shencha。
-
木木🌈 组长 楼主 2021-07-01 00:46:53
需要澄清一个概念,LGBT文学包含耽美,但用耽美代表LGBT文学太过偏颇了。 相关中文出版数量那么 需要澄清一个概念,LGBT文学包含耽美,但用耽美代表LGBT文学太过偏颇了。 相关中文出版数量那么少,不是因为没有人关注没有人写,而是因为有出版shencha制度的存在,也因此,不可能允许这种反映现实向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出现,我在出版业做过,太了解shencha的荒谬性了。 中西方的历史背景虽然迥异,但LGBT的当代经验当然可以互通,欧美在这方面走过的路我们一步都没法略过,而且更有难度,障碍不仅仅是观念上的,更主要是制度上和ZZ上的。同理,英美的相关文艺作品一样有借鉴作用,James Baldwin半个多世纪以前写出的同志小说Giovanni's Room,即使拿到现在的国内比照恐怕也没有过时。 靠耽美来冲锋陷阵显然太过于乐观了,先不谈这个圈子的相对封闭,其创作模式以及与资本的密切联系便决定了它很难有革命性的作为,当然,国内的出版环境也没法指望严肃文学,甚至以目前文字阅读日渐式微的态势看,还不如把希望寄托在影视上,但这也一样绕不过shencha。 ... 海上的亞德里安我没用耽美代表LGBT文学啊,我说的就是耽美本身。 我中间罗里吧嗦说了那么多,就是在试图绕过你拼音打的那几个字。总结一下就是随着LGBT群体的影响,耽美肯定会有经典作品留下,也许现在还没写出来呢,哪怕只有一两部,哪怕甚至是同人文(这个观点你已经不同意了)。但至于以后冲锋陷阵的未必是耽美,可能就是LGBT文学或者其他的什么争取平权或者性别意识觉醒的文学。 当然你的观点是基于你从事出版行业经验以及阅读体验,而我的观点则是基于我之前工作生活接触LGBT群体,以及最近一年多飞速刷完了几百本耽美小说。我觉得都可能存在信息茧房的问题~ 你说的那几个小说我还没看过,等我以后看完了再来接着讨论~
-
海上的亞德里安 (éperdu) 2021-07-01 01:18:14
我没用耽美代表LGBT文学啊,我说的就是耽美本身。 我中间罗里吧嗦说了那么多,就是在试图绕过你 我没用耽美代表LGBT文学啊,我说的就是耽美本身。 我中间罗里吧嗦说了那么多,就是在试图绕过你拼音打的那几个字。总结一下就是随着LGBT群体的影响,耽美肯定会有经典作品留下,也许现在还没写出来呢,哪怕只有一两部,哪怕甚至是同人文(这个观点你已经不同意了)。但至于以后冲锋陷阵的未必是耽美,可能就是LGBT文学或者其他的什么争取平权或者性别意识觉醒的文学。 当然你的观点是基于你从事出版行业经验以及阅读体验,而我的观点则是基于我之前工作生活接触LGBT群体,以及最近一年多飞速刷完了几百本耽美小说。我觉得都可能存在信息茧房的问题~ 你说的那几个小说我还没看过,等我以后看完了再来接着讨论~ ... 木木🌈耽美领域内的经典当然可以有,但要上升至文学经典,这种类型文学本身的生产方式就决定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可能我们最大的分歧在于,我对耽美这种文学类型并不看好,评价也不算高。 实际无论是你工作经验也好还是我的从业经验也罢,解决这个问题最后都要殊途同归的,遭遇的最终障碍也是一样的,不存在什么中国特色的问题。 这个帖子楼歪得实在可以,先向楼主道个歉啦,我就不再继续聒噪了。
-
木木🌈 组长 楼主 2021-07-01 01:35:51
没事没事,理性友好地讨论有助于学习和进步,而且审视作品时的角度,以及阅读场景的不同,所使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也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也确实没看过你说的那些LGBT的小说,也算是长知识了~
-
Miss Bee (梦醒之后,才是人生~) 2022-02-06 17:58:35
哈哈哈真的是,我是被动漫版魔道祖师带入的这个天坑,我以前虽然也挺腐,但是居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耽美这种东西,也从不看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绝对是引路作品,我当时看动漫之后就去找小说看,被震撼到了😂再然后去听广播剧又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
月若流金 2022-02-07 21:31:02
琅琊榜这个属于以讹传讹,出现这个说法最初是因为它在红JJ上发过(据说),当时流传的版本是,它在红JJ上连载过14章,因为是当成耽美来写的,所以后来出书时修改删减了那14章。实际情况是,首先,JJ分家是06或07年的事,分家前红JJ可以发武侠玄幻甚至科幻,刚分家那阵也有很多人搞不清状况,所以05或06年在红JJ发过说明不了什么。其次,出书版删减了起点版的很多内容,有书粉经过对比后认为主要删减部分都在前14章,然后很多买了实体书的人到网上求前14章,就被讹传成耽美版了。其实这14章一直都能在起点网上看到,并没有什么特别,最多就是盗版中的少量“暧昧”描写在正版中被删了,被很多人当成是“一开始计划写成耽美“的蛛丝马迹,但连载时的真实情况是,读者们看过初稿后开始讨论梅长苏是不是女扮男装,于是作者删掉了那些容易让读者对主角性别产生疑惑的描写……拍剧前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拍剧后又跟风冒出好多添油加醋的说法,时间戳都在2015年或更晚,就不多说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作品讨论|花卷的六部商剧简单盘点~~跟我回家吧老婆们 (花絮袭人)
- 作品讨论|《江医生》第七集了,是时候开始我的夸夸楼了! (阿月)
- 新剧速递|《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第一季 郝祥海xDK 更... (擒川)
- 新剧速递|漫播广播剧 我的病弱老婆 云惟一✖️马洋 古... (Miss Bee)
- 闲聊|开一个因版权到期而下架的帖子~《北洋夜行记》全平台...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