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和原著结局的讨论(不是我写的)
来自:晏丞
原作者在这里,我认为写的很好。

说真的,为了过审修改穿越设定能理解。为了剧情连贯加上一个男女主幼年相遇我也能理解。
但是电视剧把小说内核全盘否定的,我真的是第一次见。
知否在本质上,是一部言情小说。
这本言情小说,用大量的篇幅,无数的人和事,塑造了盛明兰和顾廷烨这两个人,然后写他们如何相知相守。
而全文最大的爆点,应该是盛明兰和顾廷烨的三次交流
第一次,顾廷烨拿沈国舅和他原配邹家大娘子,质问盛明兰和齐衡的关系。
盛明兰说:“有些事情越是明白,心头便越是荒凉。”
盛明兰说:“就因为有人喜欢我,我就一定要喜欢他吗?哼!天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
盛明兰说:“我心虚,是因为,当一个人待我真心真意时,我却只想着自己。”
“他待我很好,不计较得失脸面,没因我是庶出就瞧不起我,只是想待我好。并真心想娶我,为此辗转耗力。可我……我只顾着自保。只要自己能安安稳稳的,我从不曾顾惜过他半分。”
“你疑我的没错。这辈子,我从来只爱自己。”
“我对不住你待我得好,我确是个没有心肝之人。”
第二次,老太太被下毒,盛明兰和盛家撕破脸要杀康王氏,顾廷烨再次要求盛明兰交心。
顾廷烨问,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重罚曼娘,让她心生芥蒂。
原著是这样写的。
“于曼娘的处置,平心而论,侯爷做的极恰当,既绝了外头人的闲话,不叫那有心人借机生事,又不使我为难。便是我事后反复思量,也没有比这更妥当的安排了。可是,你知道么,心里惦着一个人,就会急中出错,所谓关心则乱。像祖母那样……”
顾廷烨心头茫然一片,沉默无语。
明兰泪盈于睫,以袖捂面,哀哀道:“我知道,这说不该,可是……我总觉 着,真心所爱,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聪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
顾廷烨不是齐衡,不是贺弘文,不是任何轻狂无知的少年,他经历过欺骗,背弃,几乎灭顶,正因如此,他的‘关心则乱’,才更显难能可贵。
放下袖子,她满面泪痕,眼中竟是哀求:“我们会白头偕老,一生互敬互爱。我一定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就这样好好过罢。”
第三次,是本书结尾,顾廷烨带着盛明兰到无望亭,讨论两位穿越前辈。
原著的结尾说:
就外形而言,无望亭和静安皇后的陵寝,就好像贫乳和波霸一样没有可比性,可就像两个女子后来的结局,和这两座建筑恰成呼应——幸福,大多是平凡,甚至不起眼的;而悲剧,往往才是壮丽辉煌的。
明兰摇摇头,她一点不想辉煌。
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眼里,知否原著是悲剧结尾的。甚至事实上,电视剧里的盛明兰和顾廷烨,也是悲剧结尾。从康王氏刺杀到顾廷烨救驾,一桩桩一件件,仔细想来,是不是一个又一个局?
而盛明兰在结局是怎么回答盛爹的?
“他也跟我赔了好久的罪了。不过朝廷之事,即是天下事,他瞒着我我也是能明白他的。”
“有些事情越是明白,心头便越是荒凉。”
“没有比这更妥当的了。”
“我知道,这说不该,可是……我总觉 着,真心所爱,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聪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
“我们会白头偕老,一生互敬互爱。我一定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就这样好好过罢。”
俗世夫妻,纠缠太多容易伤,平静含糊的过完一生,才是最好的。
知否的大结局,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真的是喜剧吗?
行文先立意。
全书剧情,所有角色,都是为了这个“立意”准备的。
你可以让明兰去插手淑兰的婚事,可以把王大娘塑造的惹人喜爱,可以把墨兰在结尾洗白。
但是会让人看着看着,觉得哪里不对劲。
是的,盛明兰不是那种出头到插手别人婚事的人,王大娘本质上是杀人未遂,墨兰也是从犯。
很多残酷阴暗的现实,都是不可能用一句“阖家团圆”了结的。就算编剧极力的想避免激烈的人物冲突,就算背景音乐极力企图调节气氛,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句“一家人”,就能解决的。
道歉有用的话,要法律干什么?
顾廷烨,既然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想盛明兰索要真心,那你的真心呢?
皇帝尚且会把全部事情告诉皇后,顾廷烨,你把什么告诉过盛明兰吗?
“他也跟我赔了好久的罪了。”
道歉有用的话,要真心干什么?
甚至,我更加相信原著里盛明兰和顾廷烨的感情。至少原著的盛明兰,是真真切切的把自己的原貌显现给顾廷烨看,连“这辈子,我从来只爱自己。”这句话,也能脱口而出。但电视剧里的盛明兰,面对顾廷烨的隐瞒,充其量,也只能说一句“他瞒着我我也是能明白他的。”
强行阖家欢乐,大概是这部剧最大的败笔了吧。
——————————我是作者起床续写的分割线————————
2.14
时差党,一觉醒来看见这么多赞,小透明受宠若惊。补充一点解释性的段落,上面的正文可以单看。
说“电视剧把小说内核全盘否定”的意思是,原著盛明兰和顾廷烨两人,都极力想要付出真心(即是盛明兰每次都拒绝,但那不是盛明兰的本意,而是她觉得顾廷烨并不爱她,自己交付真心非常危险且不划算),但是由于两个人都重重设防(特别是顾廷烨,但也能理解他,他比盛明兰经历的尔虞我诈多太多了),最后达成妥协,成为“俗世夫妻”,就如同书里的沈国舅与张桂芬,盛老爹与王大娘,墨兰和梁家六郎一样。
在书里,两人都经历了奋力挣扎,偶尔真情流露的争吵,战友一般的相互信任和牺牲,默契地不谈爱情,是“最优选择”下达成的共识和妥协。但全书结尾的“无望亭”,琉璃夫人和静安皇后的坟墓,无不昭示着主角二人在这种妥协下的绝望和无奈。
看言情小说很多年,看穿越也很多年。小说从女主角会把自己的穿越身份告诉男主角开始,到《知否》《妃嫔这职业》这种,女主从头到尾隐瞒自己身份结束。希望伴侣什么都不要问,大家做俗世夫妻,平静含糊的过完一生,只要不太过分,最差不过是像盛爹一样。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编剧觉得,正常人过日子,就是这样平静含糊的过。如果婚姻真的是这样,我可能会非常绝望。
大家共勉,努力生活吧。
——————————————————————————
加一点对网络小说的看法。
很多人一提到网络小说,就是低俗,没有内涵,不是正规军,写出来什么玩意儿。
甚至《知否》被交到“著名编剧”手里的时候,看了网络小说十几年的我,也会有所希冀,会不会改编超越原著。
但是事实证明。
有人说《知否》的服化道多么细致,还原宋朝境况多么写实,这些我都承认。
但是,看宋朝境况,我去博物馆就够了,为什么要看电视剧?
网络小说的写成,也有许多读者在为其出力。《知否》连载的过程中,作者几次三番写几百上千字的解释,为什么这个角色会这样选择,为什么这个角色的下场是这样,读者们也会写几百上千字的书评,指出这个角色崩了,那个情节有漏洞,然后作者再修修补补。
我不相信,《知否》原著连载时成千上万人(大多是二十多三十多岁的成年人)的出谋划策,最后写成的会是“低俗,没有内涵,什么玩意儿”的作品,也不相信这部小说的“立意”就那么值得摈弃。
至少我想看盛明兰能对顾廷烨说出“你疑我的没错。这辈子,我从来只爱自己。”
————————————————————————————
写一点这部剧的悲剧性吧。我看评论里有争论,就在这里写一点自己的想法。
盛明兰的爱情观,和她的世界观,应该是高度统一的。
当作为姚依依的时候,她可以像琉璃夫人,静安皇后那样,度过辉煌灿烂跌宕起伏但充满悲剧的一生。但是她选择成为盛明兰,选择和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同流合污,选择与顾廷烨永不交心。
与顾廷烨永不交心=与封建社会同流合污=永远不告诉顾廷烨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言情小说会用“言情”解释很多东西,毕竟爱情观是反映人三观非常直观有效方式的一种。
当盛明兰发现自己爱情理想破灭的时候,也是她决定彻底成为一个封建制度下生存的女性,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与这个时代高度统一,重男轻女,生子为上。
你们以为“平静含糊”是那么容易达成的吗?只有你一个人知道重男轻女不对,只有你知道生孩子不是女性的唯一价值,只有你知道相对公平健康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
但是社会不允许,环境不允许,而你,谁都不能说。
这难道就不痛苦吗?
盛明兰永远不会对顾廷烨说自己是现代人,永远不会说类似“重男轻女不好”这种话,永远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永远,不会与顾廷烨相爱,这样“平静含糊”地,度过一生。
把姚依依杀死,成为盛明兰,认为重男轻女是对的,不生孩子的女人就是“盐碱地”。把现代人的思想毁给你看。
这才是和和美美,平静含糊的过一生,最好的办法。
而这或许就是这本小说,最大的悲剧性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听说比站正在下架知否的解说视频? (悬臂)
- 天气越发的暖和了。 (悬臂)
- 讨论|澜澜澜澜澜,你除了对女人重拳出击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晏丞)
- 分析|明兰和顾二,婚姻是两个人共同奔赴的一场冒险 (萝茉莉)
- 分析|顾廷烨真的比齐衡和贺家哥更适合明兰吗? (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