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考古】记北大清华联合知识竞赛 by 南渝霜华
河流
by 南渝霜华 原文发布于《异度空间》第24期(2004.03) 12月7日晚,寒风凛冽,行人们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在北京大学电教报告厅,却是一番暖意融融、热闹非凡的景象。原来首届“北大清华科幻知识友谊赛”正在这里激情上演。来自近十所北京高校的百余名科幻迷会聚一堂,观看这场激烈异常的龙争虎斗——北大、清华的“对抗”由来已久,最近几年的“名校赛艇对抗赛”更激起了两校一争高下的心气,而对抗转移到科幻知识友谊赛的赛场上,则少了几分火气,添了不少笑声,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幻迷! 7点钟,主持人——清华冯晨、北大王瑶——开始向大家介绍两支代表队的队员(各五人)、到场观看比赛的兄弟科幻协会代表和比赛评委。著名科幻作家星河、杨平、凌晨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科幻文学专业研究生高福军、北京科技报记者阮帆应邀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然后主持人宣布比赛正式开始……且慢,大家突然发现电教报告厅没有投影仪!现场笔记本电脑里用powerpoint做成的题目展板如何显示给大家啊?
北大科幻协会会长李广益说:“检查赛场的时候忘了看天花板……”打他!科幻的魅力之一不就是让大家经常仰望星空神游宇宙么?清华的同学立马冲回实验室拿投影仪去了。多可爱的科幻迷!
投影仪还在路上的时候,先进行了一个趣味比赛项目:即兴超短篇创作。要求双方在三分钟之内构思一个科幻超短篇,必须包括积木、微积分、太阳、镜像、平衡等五个关键词。清华队的构思是:天,老师上课的时候让我们运用微积分的原理在虚拟空间里用巨大的积木搭建一组造型艺术。我们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建起一个宏伟壮丽的艺术品。没想到在网络之外的现实世界中,太阳黑子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大爆发,强烈的电磁波对电子设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虚拟现实被严重干扰。我们的造型艺术及其在镜像服务器上的备份都失去平衡,轰然倒塌了!”笑声和掌声中,北大队开始了他们的讲述,一个刘慈欣式的叙述:“为了庆祝微积分诞生一万年,人们准备运用自己掌握的巨大能量,在太空中移动恒星的位置,像搭积木一样组成微积分的宇宙通用语名称。这一切很快完成了,十多个太阳在黑暗广漠的太空中奇妙地排列在一起,十分壮观。然而,这样大规模的物质移动打破了时空的平衡,忽然间,在这十多个太阳的对面又出现了十多个排列方式一模一样的太阳!啊,原来那就是和我们所在的宇宙相对的镜像宇宙!”话音刚落,掌声雷动,评委们纷纷亮出高分,第一回合北大旗开得胜!
第二个项目则是观众一显身手的机会:一分钟限时答题。北大和清华的啦啦队各派出一位观众上阵,优胜者将为本校代表队赢得10分。这虽然是“重在参与”,但关系到本校荣誉,一时间竟无人挺身而出。经过一阵推举、起哄、鼓掌,两位勇士终于现身了! “预备——开始! “机器人三大定律由谁提出?“阿西莫夫! “请举出凡尔纳的两部作品 《地心游记》 《海底两万 里》! “老舍先生曾写过一部科幻小说,题目是 “……过!”惊心动魄的两分钟过去了,结果清华同学答对8个问题,北大同学答对6个问题,两校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时,清华的张婷同学拿着投影仪赶到了,赛场里欢呼一片。经过一番安装、调试,大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题目。第一轮必答题随即开始。这轮题目非常简单,大多数都是“凡尔纳是哪国人?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哪个作家的代表作?之类的小case,而且是二选一,算是供双方队员热身之用。两队均游刃有余,但在末尾北大队答错一道丢掉10分,场下观众一片叹息。
接下来是“电影片段大猜想”。出题人精心选择了十个电影片段,每段十秒,让大家猜都是从什么电影里剪下来的。队员和观众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大屏幕:《深渊》里美丽的外星人、《终结者》里酷酷的阿诺、《生化危机》里面脸色苍白的丧尸……哇哇,这是什么?怎么出现了在舍利子的光芒中傻傻地仰头看天的赵薇?场下爆笑一片……原来出题人别出心裁,把《天地英雄》那段舍利子大爆发的经典场景和九部科幻电影的片段混在一起当作题目。不过这点迷或难不倒场上队员,很快双方的答案就出来了。清华队答对了九道;而北大队全部答对,还给出了十部电影的英文名称(牛!),遂以一道题的优势险胜,将比分扳平。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势均力敌,接下来的题目才是真正的考验。第二轮必答题难度上升,选择项也变成了三个,好些题目让大家“卡壳儿” “库布里克导演的名片《发条橙》改编自英国哪位作家的同名小说?A.伯吉斯B.赫胥黎C.奥威尔”清华的同学棋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中文系出身的冯怡琳答出了正确答案:伯吉斯。而北大的同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下列哪篇作品没有获得2002年《科幻世界》银河奖?A.《马姨》B.《日光镇》C.《吞食者》 五个队员凑拢唧唧歪歪一阵后回答,“我们选B,《日光镇》 “恭喜!答错了! 《吞食者》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力作,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但在2002年的众多佳作中没能脱颖而出获得银河奖,可惜……
这轮下来,清华又取得了领先优势。虽然北大在接下来的科幻短剧表演中挽回一些失地,但分数上仍然落后。第三轮必答题——最难的一轮开始了。场上队员画阵以待,场下的观众手心里都捏着一把汗。题目真是难得出奇,队员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桌上的三道“救命金牌”分别是向场下观众求助、去掉一个错误选项和向嘉宾求助。
“星云是科幻小说中经常写到的天体下列小说中哪一部是美国科幻作品?A.《仙女座星云》B.《在里暗星云的那一边》C.《暗黑星云》D.《星云组曲》”一看题,大家都傻了,太——难一了。在请评委去掉一个错误选项之后,北大队还是答错了这道题。正确答案是B,而这正是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作品。星河站起来说:“这都是你们会长李广益出的难题,北大的同学,回去扁他吧。”场下的大批北大观众顿时想往亲爱的会长身上猛扔鸡蛋……当然,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很快清华的同学也遇到了“李氏难题”的挑战: ‘科幻小说描绘了现代异端和幻想的开创性的边缘,它与神秘时代——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时代搏斗。 我们的座右铭是没有奥秘,没有神祇。 这段话是谁说的?A.艾萨克·阿西莫夫B.西奥多·斯特金C.弗兰克赫伯特D.弗洛·文奇 清华同学苦思冥想一阵后,举起了“救命金牌”。 “A选项被拿掉了,那么正确的到底是……” “我们选B!” “确定吗?” “确定!” Wow,错了,是弗兰克·赫伯特,几年前风靡中国的电脑游戏《命令与征服》就是根据他的科幻名著《沙丘》改编的。这时候全场观众都想扔鸡蛋了…… 主场作战的北大落后几十分,形势严峻。第四轮必答题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给出的描述猜这是哪个作家,另一种则是将为五个作品片段找到对应的作者,划线连上。北大队和清华队都猜出了各自的题目指向的作家——叶永烈和罗伯特·海因莱因,但清华队在看完描述的第二部分后就猜了出来,略胜一筹。连线题双方都轻松搞定。清华又把领先优势扩大了一点。 这时只剩最后一个项目——抢答题了。虽然北大落后50分之多,但由于抢答题答对得20分、答错倒扣10分的规则,机会还是有的。观众们高呼“北大加油!” 而“远道而来”的清华啦啦队也不甘示弱,一边喊着“清华必胜! 边还亮出了加油鼓劲的标语,比赛的气氛已经白热化了。由于赛场没有抢答器,只得采用比较搞笑的办法:听主持人念完题目后,要抢答的队员就高呼本校的名称,先喊出来的获得答题资格。 第一题,《克隆之城》是谁的作品? 只听北大队员崔晨一声断喝:“北大! 然后从容答题, 。 …是潘海天的作品。” “正确!加20分!”场下顿时彩声如雷。双方你来我往,北大刚把差距缩小,清华立刻又在新的题目中抢分成功。当北大的张婧答出最后一道抢答题后,比分牌定格在460:500,最终“客场”作战的清华大学代表队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Yeah!清华的队员和场下的啦啦队员们欢呼雀跃。 比赛结束了,而科幻迷们激动的心情一时还难以平息。当清华大学代表队队长冯怡琳举起象征优胜的金杯时,报告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李广益在总结发言的时候,一上来就说,“今天由我们北京科幻大学主办的……”(全场爆笑,会长啊,你不要太心急嘛……)“比赛圆满结束了。我们希望能把这项比赛办成传统赛事,并希望更多的高校科幻协会参与进来。至于说是不是哪个科幻协会在获得三次优胜之后就永久保留这座金杯(再次爆笑),那要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银子……” “北大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主场输掉了比赛,不过大家不要泄气,比赛还会举行,我们一定有机会把金杯夺回来!北大的同学,有没有信心!“有!!! 场下近百名北大科幻协会的会员用雷霆般的声音响应了会长的慷慨陈词。 是的,亲爱的科幻迷们,明年今日再相会,为我们热爱的科幻欢聚一堂!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科幻世界》杂志2025年第05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姚海军:从伐木工到被查的“科幻大佬” (NightWing)
- 3月刊把我看吐了…… (Kaka)
- 长篇历史科幻小说《元素》开始在豆瓣连载,欢迎前往阅读 (胡行)
- 找一系列科幻丛书 (穷•库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