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既然最近艾回有点讨论度,那我就从菊池一仁滨崎步盘一盘艾回的发家史(持续更新中)
来自:outernet
全部内容来自艾回官网,松浦胜人的博客,小室哲哉的传记《罪与音乐》,NHK电视台制作的小室哲哉的纪录片,以及各类媒体报道,因为楼主记忆力不好,所以可能会有一些错误,欢迎指正。
艾回的成立离不开两个人:统治了日本90年代流行音乐半壁江山的制作人小室哲哉,营销能力和包装能力都很强的猥琐男松浦胜人。

在说艾回之前简单聊一下小室哲哉,如果有老婆感兴趣我以后可以单独开个楼详细讲他。这篇你们只需要知道他特别牛就是了,在日娱的地位相当于内娱罗大佑➕李宗盛,制作的唱片销量加起来是亚洲制作人里的第一,作曲人的第二,作词人里的第四,还捧红了安室奈美惠,是滨崎步崇拜的偶像。
自1984年和宇都宫隆,木根尚登结成TM Network出道后,小室哲哉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事业,他除了为组合制作音乐,也为其他艺人供曲。在《My Revolution》和城市猎人主题曲《Get Wild》走红之后,小室哲哉暂停了演艺活动,前往英国游旅游放松。
小室哲哉发现当时的欧洲流行一种叫做Eurobeat(欧陆节拍)的音乐,他不停地吸收欧美音乐的特点(也包括创作和营销的手法)最后回到日本继续自己的音乐事业。
小室哲哉凭借才华走红的时候,松浦胜人还在横滨的一家唱片店打工。90年代初是日本泡沫经济的最后辉煌,日本著名的迪斯科夜店朱莉安娜东京开张,把迪斯科舞曲带进了日本,在唱片店上班的松浦也敏锐地嗅到了Eurobeat风潮的味道。
“我仍然热衷于舞蹈音乐,关于当时流行的Eurobeat,我自认为拥有着在日本排名第一的知识。”来自松浦胜人官方博客《工作是游玩、游玩也是工作》
于是松浦胜人拉上友人,在东京町田的一间小公寓里成立了一家进口Eurobeat舞曲的小作坊,这就是艾回的前身了。
他们与意大利厂牌合作,引进了一批Eurobeat舞曲,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逮虾户《Deja Vu》,并且和迪厅合作,发行了《Maharaja Night》和《Juliana's Tokyo》等舞曲合集。
回国后的小室哲哉继续发力,又制作出了很多畅销单曲,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作曲家和编曲家了,他希望自己成为欧美模式下拥有极高地位和话语权的“制作人”。
此时的日本歌坛也在经历着巨变,演歌和传统偶像开始衰落。being系崛起,J-POP的时代悄然来临。

在maharaja的代理商千叶龙平的介绍下,小室哲哉和松浦胜人认识了,二人一拍即合,当时的小室哲哉并不是自由身,他的经纪合约和作品版权属于当时的唱片业巨头Epic Sony(后来的索尼唱片),小室哲哉以让当时Epic Sony的社长丸山当自己经纪人的条件,获得了从事务所独立出来的机会,也拿到了部分自己的版权。
艾回请《deja vu》的作者Dave Rodgers对TM Network的单曲进行重新编曲,1992年9月23日,艾回第一张自己制作而不是进口代理的唱片《Tetsuya Komuro Presents TMN Songs Meets Disco Style》发售。

艾回作为一家唱片公司,其实非常年轻,不算小作坊时期,成立时间其实还不到30年。
上面那张专辑大获成功的同时,迪斯科舞厅开始衰落,卡啦OK开始崛起。小室哲哉萌生了制作“在KTV里唱的迪斯科音乐”的想法。于是trf诞生了。
trf其实就是tetsuya rave factory(小室哲哉锐舞工厂)的缩写,不同于以往的唱跳组合,trf的五位成员各司其职,主场YU-KI只唱歌,DJ KOO只负责现场打碟与和声,安室奈美惠的前夫Sam与另外两位女舞者Etsu,Chiharu负责舞蹈部分。

松浦胜人后来回忆到:虽然现在已经变得普通了,但是在当时是非常奇怪的组合构成呢。虽然有主唱,也有伴舞,但是舞者是主角,不知为何连DJ也一起站在舞台上,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没见过。全部都是小室先生的想法。
小室哲哉:从我想做TRF的时候开始,就有想让这样的场景更精彩的心情。舞者们和我的歌词世界有相通之处。虽然绝不是一本正经地活着,但是对于想做的事情一定会非常努力的吧。已经不在乎打扮了。但是,装作没关系却很帅。为了自己做的事情会很用心之类的。这一点和现在自己想描绘的人很接近呢。(果然很懂得抓住市场受众的心理)
由小室哲哉负责歌曲制作,打破了传统组合形象的trf组合靠着1993年12月16日发售的《寒い夜だから…》正式走红。之后的6张单曲里连续5张作品突破百万销量。
(楼主认为TRF的歌曲虽然是特意迎合市场口味制作的,但是并不是流水线化的生产,反而十分有实验意义,编曲也十分用心,但是现在的小室哲哉和现在的艾回都制作不出这种精美又让人上头的歌曲了)
同时小室哲哉在女高中生群体中拼命推广,利用电视广告和卡啦OK点唱进行宣传(后来小室哲哉改玩小众的trance便不在乎这个市场了,但松浦胜人和艾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实行这样的宣传战略),很快就大获成功,在涉谷女性的采访中甚至出现了:“只要是小室哲哉的作品就会去购买”的论调。

靠着旗下第一组艺人trf的走红,艾回分到了日本唱片市场的最后一块蛋糕,最终得以与东芝索尼哥伦比亚等老牌唱片公司竞争并一度称霸亚洲市场。
小室哲哉也因为trf和后来的筱原凉子华原朋美安室奈美惠等人,把“制作人”这个头衔带进了亚洲音乐市场,艾回优待制作人的传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只靠trf一组艺人肯定是走不长久的,艾回力推的小室哲哉旗下的hitomi虽然小红,但是并不足以接班trf,于是艾回开始寻找下一个爆爆红的苗子。
1995年,18岁的安室奈美惠还在EMI东芝唱片公司里当super monkeys的成员,因为长相和人气吊打组合里其他三人,于是组合更名为Namie Amuro with super mokeys(安室奈美惠和她的洗脚婢们)我印象中上一个这么干的是MJ的女神Diana Ross的the supreme组合。
松浦在和小室哲哉的合作中也逐渐开始接触音乐制作,当时的安室奈美惠对于EMI只是一个人气还不错的新人,于是把她的唱片外包给松浦胜人制作,松浦仗着手里垄断了Eurobeat的版权,就让安室翻唱了几首,安室凭借《Try Me ~Watashi o Shinjite~》小红了一把,松浦为安室制作的第一张专辑《Dance Track Vol.1》也卖上百万。

松浦胜人看出了安室的潜力,于是把安室的唱片合约从EMI带到艾回,小室哲哉在试音之后觉得安室不错就让她加入了自己的小室家族,由他全权负责音乐制作。

小室哲哉在《罪与音乐》中写到:“为女性歌手的歌曲写词的时候,经常会联想到涩谷。像是在涩谷发生的,或者说是看起来像是会在涩谷萌生的恋爱,与涩谷相称的词语,涩谷的香气等,在涩谷行走时为了不忘记这些而留心地用五官感受着一切。”

小室哲哉一直把女高中生当做自己重要的听众群体,因此在包装安室奈美惠时,他想到的是“走在涩谷街头的少女形象”,改头换面的小麦肤色少女安室奈美惠凭借《Body Feels EXIT》一炮而红,其形象更是引得众多年轻女性模仿,带起了“黑辣妹”风潮。接下来的专辑《Sweet 19 Blues》吸收了Janet Jackson代表作《Rhythm Nation》的营养,融合了雷鬼,爵士以及节奏布鲁斯的元素,是日音史上一张质量极高的专辑。这张专辑更是让当时才19岁的安室奈美惠一举打破当时的女性专辑销量记录。
20岁的安室却在事业巅峰期和前面提到的trf的男舞者Sam奉子成婚,暂别了演艺圈一段时间。不过这时的艾回并不愁,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大杀器,就是小室哲哉自己加入的globe地球乐团。
globe是小室哲哉倾注心血的乐队,说是乐队,其实只有小室哲哉在演奏合成器,然后有主唱Keiko(也是他的第三任妻子,最近刚刚离婚)和负责rap的Marc。

globe作为小室哲哉亲自加入的组合,凭借出道前的疯狂造势和前卫的区风出道即巅峰,代表作《departures》也是销量两百万的国民曲,globe实际活跃时间只有短短5年,但是却以两千多万的总销量位列历史前二十。给艾回带来了数不清的收入。
小室哲哉在给艾回带来超高唱片销量的同时,也在给其他公司的艺人供曲,比如他自己厂牌下面的华原朋美,索尼的筱原凉子,这俩都是他前女友。
公司此时虽然有个性少女相川七濑和MAX(也就是安室奈美惠的洗脚婢们到艾回后另组的组合)这样的非小室系艺人,但是绝大部分销售额依然依赖小室哲哉,这让松浦胜人非常不安(由于外部注资,此时的松浦已经不再是公司社长,而是理事之一),他担心如果有一天小室哲哉独立出去,那么他旗下的艺人也会离开,于是他决心捧起一批非小室系艺人,后面就是every little thing和滨崎步的故事了。
急于推出非小室系艺人的松浦胜人在1996推出了由持田香织,五十岚充,伊藤一朗组成的组合every little thing(小事乐队)
ELT98年初的一首抒情单曲《Time goes by》传唱全日本,也成为ELT首次销售百万张的单曲;98年4月的第二张专辑《Time to Destination》更是年度季军,一时风光无限。
但是到了00年前后,负责作曲的五十岚充开始灵感枯竭,于是选择退出组合,而此时的ELT第三张原创专卡九,新单曲在那个实体唱片很好卖的时代仅仅卖了9万张,艾回为了挽救ELT,让最近组里kswl的主角菊池一仁负责ELT的作曲,一首《fraigle》直接80万把ELT救活。

00年的菊池一仁不止给ELT写歌,这一年他还写下了(我认为的)也许是他职业生涯最厉害的歌《SURREAL》,与这张单曲同日发行的专辑《Duty》更是滨崎步整体性最好的一张专辑。
菊池一仁从1998年就开始为滨崎步供曲,贡献了无数了良曲,他也是教滨崎步作曲的两位老师之一(另一位是DAI的长尾大),滨崎步也在99年之后成为了艾回当之无愧的台柱子。
这里插一段,此时把本土唱片业务做得如日中天的艾回并没有放弃自己起家的进口舞曲业务,事实上艾回至今依然垄断着一些欧洲舞曲厂牌的代理业务,更是收购了许多欧洲厂牌在欧洲做舞曲业务,把Super Eurobeat系列CD做成了自己的代表作,成为了世界上持续发行时间最长,专辑数量最多的系列之一。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在溜冰场是不是经常听到一些欧洲舞曲,比如一直哼爱咿呀咿呀的《butterfly》,事实上这些舞曲就是通过艾回的一系列舞曲CD进入亚洲,最终靠着洋垃圾CD流入我国的一到十八线城市的。
摘抄自某☁️音乐:香港艾回1996年至2002年连续发行了精品选集系列专辑,对欧美音乐的欣赏产生了很大影响。专辑收录了当时欧美顶尖流行乐队的冠军单曲,当年风靡中国各地,也是舞厅迪场的必备佳品。专辑的经典曲目直到现在都耳熟能详,让人勾起许多回忆。
1993年,一个怀抱梦想的15岁福冈土妞闯荡东京,但是她混了久也没混出个样子来,签约哥伦比亚发了一张唱片之后也被放弃,最后她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松浦胜人,松浦看出她的潜力,于是把她送到美国学习了一年之后让她出道,这个小姑娘就是滨崎步。
这个故事的玛丽苏版本可以看
1998年4月8日滨崎步第一张单曲《poker face》发行,由此正式出道(值得一提的是十年后的4月8日,一位同样以造型闻名的女歌手Lady Gaga出道了,而且她也有一首叫做poker face的歌)

滨崎步一开始的路线是清纯少女偶像,但此时的日本乐坛也有一位少女偶像出道了,那就是索尼旗下同样由小室哲哉担任制作人的铃木亚美(她后期也移籍到了艾回),那时候的小室哲哉虽然不再有统治力并且在投资上被默多克坑了一把,但是对乐坛的影响力仍在,有这样一位强劲的对手,滨崎步一开始并没有大红大紫,只是一位表现勉强合格的新人。
滨崎步出道的前几个月并不算成功,不过小室哲哉留下的“涩谷战略”和“女高中生战略”为松浦提供了灵感,从1998年首次和菊池一仁合作的《Depend On You》开始,松浦对滨崎步的包装略微改变,从“纠结于恋爱中的少女”变成了“孤独迷茫的少女”,这个策略非常成功,不仅贴合滨崎步本人从小被父亲抛弃的背景,而且在当时泡沫经济破裂,平成一代引起社会讨论的时代背景下吸引了一批年轻听众。滨崎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她写的歌词时常常能引起听众共鸣。于是1999年的首专一经发售便斩获百万销量。
但是一张牌不能一直打,1998年麦当娜发行了世纪神专《Ray Of Light》,这张划时代的专辑融合了宗教,迷幻音乐,电子舞曲等元素,视麦当娜为人生偶像的滨崎步也捕捉到了一个重要关键词“新世纪”。
1999年,面对新千年的到来,人们有许多的期许也有潜藏的担忧与恐惧,面对人们这种微妙的期许,滨崎步以“世纪之交的希望与绝望”为主题推出了《Loveppears》,大胆的封面与前卫的音乐,树立了她“引领时代的女性”的艺术形象。

1999年滨崎步的事业开始快速上升,同时日本乐坛出现了一位16岁的天才少女——宇多田光,作为曾经的日本最高销量专辑拥有者藤圭子的女儿,她一出道就引得各方瞩目,而在美国长大的她把新式R&B带到了日本,首专《first love》更是创下了765万的销量神话。在这位自己全包词曲还拥有超前音乐理念的天才少女面前,只会作词的滨崎步似乎显得有点无趣,于是在公司的要求下,滨崎步开始跟随菊池一仁和长尾大学习作曲。
小室哲哉也在访谈中说过:“宇多田的出现终结了我的时代。”
小室家族整体衰败,安室奈美惠产后复出销量下滑,ELT难以为继,此时的艾回只有滨崎步能与宇多田光抗衡。于是在明知EMI东芝要在发行宇多田光新专辑的情况下,艾回紧急宣布滨崎步将在同一天发行精选专辑。2001年3月28日,“光步大战”打响了,在对打效应下产生了全世界首日销量前两位的专辑(后来第一名被阿黛尔打破),最终滨崎步以18万的差距落败。
当时的滨崎步并不想发行精选集,但是在公司的压力下她只好用流泪封面表示自己的反抗。从此“公司的商品”“唱歌的机器人”成为了滨崎步的艺术人格之一。后面更是推出了纪录片展现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话题度拉满。
滨崎步不断为艾回带来收入的同时,此时的艾回已经注意到了韩流的崛起,于是他们与韩国SM公司合作,把艺人BoA带到日本出道……
tbc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本组组员想要进隔壁的。。。关注我。。。申请中的取消申请。... (我不想去幼儿园)
- 句号要是没了窝组是不是会重新启用。。。。。 (⑤)
- 复活。。。复活。。。双一流复活。。。 (丨)
- 东出昌大出轨,我看到以前自己的贴被人翻出来…… (LeeJae浚)
- 观隔壁楼有感,我不服宫崎骏top2男主只有哈尔和白龙🙂,明... (真嗣(待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