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里知识点记录
来自:watcher
〔乒乓球树状海绵〕


英文名是CHONDROCLADIA(这是它的属) LAMPADIGLOBUS(由lampadis(灯笼)和globus(球体)组成)
〔加拉帕戈斯〕 岛 上面同时存在南极企鹅与热带大蜥蜴 活的生物博物馆 各个生物在与外界隔离的条件下进化 达尔文进化论的灵感来源 属于厄瓜多尔 〔蛇鹫〕 可以飞,但是更喜欢走,蛇的天敌,又名秘书鸟,非洲许多国家的国徽,国鸟

〔贫齿目〕 下有食蚁兽、犰狳(像是披甲的食蚁兽)、灭绝了的雕齿兽 〔群居织巢鸟〕 织布鸟科下的单属单种的鸟,有最大的鸟巢,可以居住一百多对、好几代的鸟

〔箭毒蛙〕 会背着蝌蚪分别放进凤梨科植物积水的叶子里,叶子里有未受精的卵作为蝌蚪的食物(特殊的育幼行为,蝌蚪是肉食性的,放在一起回自相残杀),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毒性来源于它的食物,主要是蜘蛛,人工饲养一段时间就可以使其丧失毒性) 〔铁线虫〕 如果在水源里发现节肢动物的尸体,那么不建议去饮用它,因为里面可能有铁线虫,它的幼虫会控制节肢动物去找水源并将其裂解而进入水源 〔考拉〕 有育儿袋(第二性征,想后端开口方便幼儿吃母亲的排泄物,这样可以让幼体继承消化桉树叶的微生物),有两个欧金金,只吃有毒的桉树叶,竖瞳,威慑敌人时发出像打嗝一样的咆哮,一生都在桉树上度过,用许多时间睡觉(因为消化桉树叶这种很难消化的东西耗费了它大量的体力) 〔角〕 动物长角会导致骨质疏松,并且为了长出角这种奢侈的东西,他们通常会有好几个胃,以摄入大量钙质,它们维持这样一个无用的角,是为了像异性与对手炫耀,自己有维持角的能力 〔海豚〕 左脑与右脑独立,可以交替休息,眼睛长在侧边游动的时候不会疼,鼻子长在上方海水不会流进去,5000万年前,一种陆生生物一部分进入了水中,成为了海豚,留在陆地的变成了河马,海豚是吃乌贼的,因为乌贼可以逃入深海,所以海豚进化出了回声定位,不需要阳光就可以发现乌贼,其中大王鱿(大王乌贼)的天敌抹香鲸可以发出超声波束打击大王鱿使其昏阙,抹香鲸头部可以发出最大250分贝的声音(分贝数的计算是10倍的对声压平方与标准声压平方的比值取对数,所以声压的平方随分贝数的上升是程指数增长的,而在近处听喷射发动机的声音才约120dB) 〔乌贼〕 头足纲(头足纲全是海生生物),触手那边才是头,排泄物从头侧边排除,三个心脏让它的机动能力高,这样可以逃进没有阳光的深海里,可以通过改变身体颜色交流(如将精巢一块的颜色改变示意自己精力充沛,通常他们会将花纹显示的比自己的精巢更大来虚报尺寸),可以喷出黑墨和光雾,可以发光而隐与海绵的阳光中,可以跃出海面 〔金花蛇〕 又名飞蛇 〔海星〕 可以将胃吐出捕获食物 〔眼斑双锯鱼〕 群居的,全是中成鱼无生殖能力,最大的一条会变成雌鱼与第二大的变成的雄鱼组成护卫组 〔鮟鱇〕 深海鱼(底栖鱼类),头部有个小灯笼来诱捕食物,遇到天敌会将灯笼含在口中,雌性体长为雄性10倍,因为是非群居,在辽阔的海洋中雌雄很难相遇,一旦相遇,雄鱼会终身附身于雌鱼,一旦附身,就只有精巢会继续长大,其余部分会退化,营寄生生活 〔海马〕

〔体积〕 一个大体积的生物会产生大量的热,这就是为什么寒冷地区的熊体积会更大,而大生物可能会因此而中暑,所以要有它们的散热装置,如大象的耳朵充当散热板,皮肤的褶皱增大了表面积 〔怪诞虫〕 寒武纪最著名的动物,曾经这个星球数量最庞大的生物,背部有七对斜向上的强壮的长刺,象触手一样的肉足

〔管水母〕 由多数异性个体(水母体)集合成的
〔斑马〕
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舌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昆虫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咬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让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这种保护色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因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条纹不明显的斑马,由于目标明显,所以易于暴露在天敌面前,遭到捕杀,最后灭绝,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条纹分明、十分显眼的种类尚能生存到现在。人类从这种现象中得到了启示,将条纹保护色的原理应用到海上作战方面,在军舰上涂上类似于斑马条纹的色彩,以此来模糊对方的视线,达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目的。
〔舌蝇〕
非洲吸血昆虫, 能传播人类的睡眠病以及家畜的类似疾病——非洲锥虫病
〔克氏螯虾〕 又名大龙虾,牙齿在胃里,有足部味蕾,将其倒置几分钟就会睡着,右螯是碎螯,左螯是刺螯 〔旋齿鲨〕

〔火烈鸟〕
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而是来自其摄取的浮游生物
火烈鸟的繁殖是集群式的(所以有些动物园会采取摆放镜子的方式促进火烈鸟繁殖),成百上千只聚在一起,组成一个求偶群,但婚配主要是“一夫一妻”制,交尾时,雄鸟跳到雌鸟的身上,只有这时候,才能清楚地分辩它们的性别。
虽然鸟不是哺乳动物,但有些鸟类也可以产奶。火烈鸟是为数不多的产奶的鸟类,而且雌鸟和雄鸟都会产奶。当然它靠的并不是乳腺,而是靠其食管后端暂时贮存食物的嗉囊。雄雌火烈鸟共同筑巢并孵化一个鸟蛋。在此期间,成鸟会产出丰富的嗉囊乳,之后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火烈鸟幼鸟都将以此为食。另外幼鸟向父母乞食发出的声音会刺激成鸟的大脑释放催乳素。神奇的是这与帮助人类产奶的催乳素是同一种,它可以促使父母嗉囊中的细胞膨胀并分泌乳汁。 这种乳汁不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抗氧化剂和各类免疫抗体 ,也含有部分血红素。
〔加州地松鼠〕
响尾蛇狩猎攻击猎物,是靠感知热源的红外线辐射,而加州地松鼠非常聪明,就是利用热源这点,通过不断摆动尾巴,让尾巴升温,迷惑响尾蛇,让响尾蛇靠感知热源这一技能失效,难于准确攻击加州地松鼠。
响尾蛇已难于威胁加州地松鼠,因为加州地松鼠体内血液中还进化出一种蛋白质,专门对抗响尾蛇蛇毒,被响尾蛇咬中,却不会因蛇的毒液而致死,所以成年加州地松鼠已不在响尾蛇的食谱上,当然一些地松鼠幼鼠还是会被响尾蛇吞食。
加州地松鼠会寻找响尾蛇蛇皮,并且啃食蛇皮,这是一种奇特行为,据动物学家介绍:这也是地松鼠一种自保方法,地松鼠找到蛇皮后,会咀嚼蛇皮,然后舔舐自己的皮毛,地松鼠就有响尾蛇的味道,害怕响尾蛇动物,就不敢攻击地松鼠。
〔鳄冰鱼〕
鳄冰鱼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血液中是没血红蛋白或有生物活性的红细胞。它的代谢仅仅是依赖于溶解在体液中氧气,而这些氧被科学家认为是从通过流经皮肤的水体中直接获得的。鳄冰鱼所生活的海域是冰冷的,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水中的溶氧量就越大,这也为它能进化出如此特别的代谢方式提供可能。
其血液携带的氧气较具红血球的鱼少得多,但其心脏及鳃血管较大,循环血量较大,能从含氧丰富的南极海水中吸取足够的氧。

〔Erythropsidinium〕
Erythropsidinium是一个非常小的单细胞有机体,只有一只眼,没有脑。它是地球上最奇怪的捕食者之一。Erythropsidinium进化出一只相机一样的眼睛,用来探测透明猎物。
Erythropsidinium的独特眼睛叫单眼状(ocelloid,这个单眼状是修改版的叶绿体)。它是一个结构类似于眼球的透明球体,通过探测偏振光使这只动物看到猎物。然后,它会射出一个刺一样的飞镖,打昏猎物,将其捕获。
Erythropsidinium属于鞭毛类(鞭毛藻类, 有核、有叶绿体的单细胞藻类以鞭毛为特征所组成的植物界的一门 )。鞭毛藻类用一个小尾巴在水里游动。它的一些种类像植物一样从日光中获取能量,还有一些种类向猎物发射刺一样的飞镖。

〔眼睛〕
草食性的动物眼睛在两侧,肉食性的动物眼睛在正面
〔蛇的吞食〕
蛇类下巴的骨头可以左右打开,没有胸骨,这样肋骨可以扩张(但没有胸骨就导致它不能有手),就可以吞下大块的食物
〔听力〕
抛物线的形状最适合聚集声音,所以碗形的耳朵听力好
〔猫头鹰〕
猫头鹰的左右耳是不对称的,这方便了它们通过声音来定位猎物,因为动物可以通过左右耳哪一个先听到声音判断声音的方向,不对称的话就还可以判断竖直位置
发翔羽上带有锯齿,可以分散风声,减小飞翔时的噪音
眼球很大,拨开耳朵就可以看到眼球

〔龟〕
龟的背甲是脊椎和肋骨(在体外),它的肩胛骨在肋骨里面,并且由肩胛骨带动肺部呼吸,这种结构导致它呼吸的时候手会动,为了增强肋骨,采用的是双重错开的结构



蛇颈龟与乌龟同属龟鳖目,其中蛇颈龟是,乌龟是曲颈龟亚目、龟科、乌龟属,蛇颈龟是侧颈龟亚目、蛇颈龟科、蛇颈龟属的,闭壳龟与乌龟同是龟科的,它属于乌龟亚科、闭壳龟属,它腹甲与背甲借韧带组织相连,胸盾与腹盾间有明显的韧带组织,腹甲可完全闭合于背甲
〔娇鹟 〕
〔湍蛙〕
〔冠海豹〕
〔蟹奴〕
虽然说这是藤壶类的生物,但它在分类学上与藤壶相去甚远:
藤壶是 节肢动物门 、 甲壳亚门 、 颚足纲 、 鞘甲亚纲 、 无柄目 、 藤壶亚目 、 藤壶科
蟹奴是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 蔓足纲 、 根头目 、 蟹奴科
且蟹奴体软而藤壶硬
相同点是二者均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蟹奴里有寄生寄居蟹的蛣蟹奴,还有寄生粗腿厚纹蟹、肉球近方蟹及平背蜞等的网纱蟹奴
〔企鹅〕
企鹅的腿和膝盖都藏在了它的肚子里,脚生于身体最下部

企鹅的舌头以及上颚有倒刺,以适应吞食鱼虾等食物,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的牙齿
〔裸鼹鼠〕
哺乳动物的杰出代表
裸鼹鼠表面皮肤上几乎无毛,并完全没有疼痛感
裸鼹鼠的寿命可达到30岁,是其它鼠类生物寿命的10倍。它们从来不会出现身体恶化,直到死亡一直可以繁殖,并保持外貌和大脑组织不会衰老。 它们可以随意地吃有毒植物,能够应对高温环境 。缺氧耐受性是普通小鼠的6倍 ,其身体中具有癌症的天然抗性物质 ,对癌症具有超级免疫力
裸鼹鼠是变温的冷血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本来应该是恒温动物) ,因为和天气多变的地面相比,地下冬暖夏凉,温度变化不大,保持恒定体温就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同样在地下生活的其他十几种非洲鼹形鼠都是恒温的 。
鼹鼠的基础代谢率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低的,与爬行动物的相当。
鼹形鼠的主要食物是块茎,因为它储存着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老化〕
老化是十分合理的机制,如果生物不会老化,就代表这成年体必定会强于幼体,这样一来,幼体就会被吃掉而导致这个物种没有下一代,从而失去了多样性,一旦某种疾病流行就可能造成种族的灭绝。
〔灯塔水母〕
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属于刺细胞动物门
多数刺胞动物的生活史中都包括两个基本的形态阶段:一个是水螅型,一个是水母型。在刺胞动物一个完整的生活史中,存在着一个无性生殖的水螅型阶段和一个有性生殖的水母型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交替出现的。在学术上,动物生活史中具有这种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我们称为世代交替。
灯塔水母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征是性成熟的(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个体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但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这被称作分化转移。理论上这个过程没有次数限制,这种水母可以通过反复的通常生殖和转分化获得无限的寿命。所以也被人称为“长生不老的水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返老还童”。
〔灰蝶〕
幼虫为蛞蝓型。即身体椭圆形而扁,边缘薄而中部隆起;头小,缩在胸部内;足短。体光或多细毛,或具小突起。幼虫从腹部第七节背面的腺体,分泌出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的蜜露,献给嗜甜如狂的蚂蚁。作为报酬,蚂蚁会驱赶食肉昆虫和寄生虫,防止它们伤害灰蝶幼虫。

〔 奇异多指节蟾 〕
该种为蛙类中蝌蚪与成体相差最大的一种。蝌蚪大小是成年蛙的3-4倍,长度一般为22-25厘米。
〔华丽琴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日本的设计环境真有趣 (鹿仙人 FM)
- 上帝的天启—甲方的心思 (木木枭)
- 仿佛在看动物世界 (Humpback Whale)
- 番里知识点记录 (watcher)
- 与其说是动物科普番,不如说是设计师的官方吐槽 (Mau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