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旅游攻略、出行约伴等信息真伪,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
新安江自驾,古村落一个接一个
傻冒叔(诗酒趁年华)
每次出门,若是与自然相近,我必定要守候天明,因为太喜欢一天开始之初的无人之境,何况这回是沿着美丽的新安江。看新安江山水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在歙县或深渡镇坐船游览,一种是驾车而行,后一种一定要走004县道,因为只有这条路是贴江而行的。
开出不多久,来到南源口大桥附近,就贴着江边了,此时一条路通向深渡镇,一条通向卖花渔村。我猛然想起几天前国家地理中文网某篇10万加的文章提到这里,朋友晓良也转过相关帖子给我看,看看才清晨6点,就改变了直达深渡镇的计划开往卖花渔村的洪岭——这里因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因村形如鱼,但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为渔村。大清早路上只有我一辆车,山路曲折,约莫半个小时才抵达,整个村子刚刚醒来,偶有早起的人遇到我,都问:这么大早就赶来啊!但我却有点迷茫:图片里漫山遍野的梅花景象呢?村人说你来晚啦,不免有些失落。但看着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无数株老梅的样子,不难想象,这个以卖梅花为业的村落,在某个时间点,该是多么热闹。有时候就是这样,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人因到来的时间不同、心境不同,便判若两地。我急吼吼地爬上村旁的山顶,大概是没吃早饭的原因,到达顶上时大脑缺氧,险些昏厥过去。眼前的村落被山峦环抱,水雾弥漫,时而见山不见村,一会又见村不见山,我一个人坐在山上的亭子里,任饱含水分的空气扑面而来,不久,毛发、衣衫皆湿,我才默默地离开这个独特的小山村,自我安慰:也许梅花盛开时就不能这样独享清静和pm20左右的优良空气了。





洪岭下来,便直奔深渡了,哪知刚回到南源口大桥,就被对岸的淪岭下村吸引,一路经过汪家淇、南屏村、金滩村、坑口村,春雨无声如丝,烟水弥漫山间村落,油菜花初绽,鸟儿在草木间穿梭啁啾,早起的村民驾上轻舟,安静地划过江面,静等鱼儿上钩,面对如此美景,我止不住地停车发呆或拍照。









到达漳潭村时,这样的美景达到极致,江水在这里温柔地拐了几个大弯,对岸的黑瓦白墙,被鲜嫩的绿色包围,高高的马头墙上,烟云漂移,缓和的山顶便时而出现,时而隐没,远近、虚实、动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感,我停下车,沿着新安江步行了好一段。停泊于岸边的渡船,看到有人挥手,便缓行而来,载客而去。眼前的无声画卷,仿佛让人身置与世隔离的另一个时代。
过了漳潭,深渡就不远了,只是越抵达目的地,越让人失望。作为新安江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因为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显然要热闹而“繁华”多了,宽阔的码头,停满了机动船,岸上摆满了零食小摊,船头站满了揽客的船主。这些都无可厚非,毕竟生活的进步与便利更为紧要,但看到镇郊烂尾的高楼和别墅时,这种失望感就越加浓重,这些新楼无论体量、形制还是格局,已经没有了徽州的影子。其实,城市和乡村的更新是必然的,新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抛弃一个地方的基因与传统,不顾周遭环境而盲目地追求新、高、大,我很怕它们建好时被涂上明艳的色彩,在新安江畔“艳压群芳”。离开深渡前往石潭村,再一次感慨,往往目的地并没有照片那样美好,反而是路上风景,最是难忘。



深渡镇作为新安江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显然要热闹而“繁华”多了,宽阔的码头,停满了机动船,岸上摆满了零食小摊,船头站满了揽客的船主。郊外,已经没有徽州特色的烂尾楼劈山而建,这个镇越来越像徽州以外的普通乡镇了。



以上图文选自我的新作《长歌行》: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337870/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4-27号上海或江浙古镇有一起逛逛的吗? (逍遥)
- 相约出游|旅行下一站云南,六月粗发 (阿拉斯加-方形)
- 自驾拼人|六月初冈仁波齐转山 (卡基波)
- 相约出游|6.14- 南疆自驾组队 (云在青天水在瓶)
- 25年独库公路自驾组队 (JurgenV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