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塔|理解安德烈·纪德的《窄门》
Melancolía(微信公众号:伊万手记)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圣经《马太福音》
难产的苦恼意识——评纪德《窄门》
幸福是什么?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大约是占有足够多的物质财富,并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如果其中还有人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已经十分难得了。然而站在幸福的岔路口,《窄门》里的女主角阿莉莎却恰恰与现代人背道而驰。明明与人相爱,她却一再努力把爱人推远,明明幸福唾手可得,却选择走上另外一条孤独痛苦的道路,直至死亡。
无怪乎有人说阿莉莎“作”,就像在一个商人眼里所有人都爱钱如命一样,一个现代读者大约也只承认存在以上一种幸福,并且认为所有人都该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它。可事实是,纪德的这本小说《窄门》为我们开启了另外一种视角,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在一个相信上帝存在的人眼里,这幸福并不十分美好,它甚至意味着人的堕落。
第一章中,牧师布道时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进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门和狭道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能找到。”(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其中的宽门和窄门、沉沦和永生的对立就是阿莉莎所遭遇的矛盾困境。爱情之于阿莉莎不只是爱上某个现实的对象而已,她还无意中把它变成了一条通向窄门/上帝的无限的自我提升之路。阿莉莎对向着神性无限升华寄予期待,爱人的不在场(异地通信往来)恰成全了她苦修的理想,也就是那不可企及的德性与真正的幸福的统一。
阿莉莎最开始是通过以有限者(爱人)作为中介的方式去实现对无限者(窄门)的追求,这首先表现在把爱人理念化为想象中的完美对象,并显现出对对方无限的爱慕。杰罗姆亦是如此。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手段本身没有成为目的的一部分,反而变成了阿莉莎前进路上的阻碍。因为阿莉莎对于爱人的爱超过了对于窄门的爱,毕竟具体可感的在场者比一个理念中的绝对者更实在,更易于寄托感情。此时,理性提醒阿莉莎绝不能背叛对上帝的诺言,因此她无法心安理得地去追求爱情。可作为肉体凡胎,又不能完全摒弃对于世俗幸福的渴望。于是苦恼意识降临了,灵与肉的冲突不可调和,双方相互撕扯,在巨大的张力中寻求突破。
最终,阿莉莎在痛苦中选择了灵,割舍了肉,毕竟上帝才是她得以安身立命之根基,而对于肉身欲求(爱情)的贪恋毫无疑问是一个信徒不虔敬的体现。就这样,她决意跳过杰罗姆,直接去奔向彼岸的上帝,孤闯窄门。阿莉莎主动选择离开的同时,也为杰罗姆独自进入窄门创造了条件,帮助他去除了前进路上的阻碍,实现其对无限而非有限的永恒之爱。看似是对爱情的放弃,实则是在这样一种殉道中使自己对杰罗姆的爱得以保全。
但最终事与愿违,我们看到弃绝爱人后的阿莉莎早早地筋疲力竭,垂垂老矣,她仍然害怕被爱情蛊惑,但同时也开始怀疑起神性的虚无,只渴望上帝的统治马上降临,帮助其脱离苦海——在亵渎之前。
阿莉莎是错付了吗?不,她只是把窄门现成化了,以为孤身上路,毅力足够,便可抵达,然后就一劳永逸地进入了上帝之国。
窄门真正的秘密藏在牧师的布道中,但并不是少数人才能进得去,而是只有少数人能找得到。窄门不是现成地摆在那里,不像地图上可见的灯塔,就矗立在远方,等待停泊的船只,而是需要费劲心力去找寻的。准确地说它是在每个人坚持不懈的创造和挖掘中渐渐生成的,并且有志于此的人需要在内心剧烈的冲突中酝酿出超越自身的动力。
阿莉莎错就错在,她顺理成章地想通过取消灵肉冲突中肉的方面来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无谓的牺牲毁灭了自己同时也耽误了她的爱人。
矛盾应该怎样处理是问题的关键,像阿丽莎一样,拒绝接受矛盾的本源性,反而划分出此岸与彼岸,即把自身中的矛盾分解为两个世界的矛盾,是教条的和懒惰的。对于自由的追求被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本不可分的灵与肉被清晰地区分开了。人的双重性就这样被拆解了,上帝的造物不再能够主动地去生成和创造了。
一言以蔽之,阿莉莎的窄门不是在矛盾中生成的,而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对于上帝的信仰不是作为动力源,而变成了庇护所。阿莉莎对于上帝和窄门的偏狭理解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她用行动捍卫了她的信仰,但她的信仰却反过来蒙蔽了她。这种禁欲主义好像是表明了她作为信徒的坚定与虔诚,其实她并没有承担起上帝加在自由人身上的重负和恩典。对于纪德这样的安排处理,我想引用残雪评价布尔加科夫的话,“他身上的宗教包袱太重,他太看轻人的主动性。”
宗教哲学中有所谓基督之外的认识和基督之中的认识,区别两者的关键在于理智是否能够实现自我更新。正如《圣经》中的《罗马书》所启示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此言意在告诫我们,不要教条地接受这个世界教给你的规则和逻辑,并以此为框架去认识世界。理智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信仰之火的燃烧必然要引发思维结构的更新。惟其如此才可认清神的旨意,在更高的境界体会出什么才是来自神的恩典。
- 【法】安德烈·纪德:《窄门》,顾琪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
- 圣经,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8年。
- 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 残雪:《沙漏与青铜——残雪评论汇集》,作家出版社,2019年。
- 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禁止转载
欢迎豆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交流塔|寻找热爱文学、心理学、哲学等人文社科类的读书搭子 (修心悦读会)
- 瑞士《时报》评选1900年至今最好的50本法语文学作品 (巫师的诗)
- 读塔|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阅读记录 (Aulis)
- 读塔|盘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语作家 (无秩序内在几何)
- 读塔|理解安德烈·纪德的《窄门》 (Melancol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