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出版
来自:hval
弑君者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邓永忠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2/ 190页 | 18.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游手好闲的鲍里斯在女友劳拉的影响下决定参与政治,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谋杀国王。然而,谋杀的结果是一连串的问题:国王是否死了?开枪的人是谁?目击者是谁? 这是罗伯-格里耶的第一部小说,但直到1978年才出版。 在迷宫里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孙良方、夏家珍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8/ 180页 | 17.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一个迷路的的士兵在大雪天运送一件包裹给死去的战友的父亲,最后自己却成了收件人。小说被认为具有卡夫卡式的荒诞主题,但作者认为:“这个士兵跟连环画中的人物差不多,他的经历和身影只是没有内涵的表面,没有隐藏的灵魂,就像塞尚画的苹果。” 快照集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余中先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4/ 77页 | 9.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三个反射现象 归途 舞台 海滩 在地铁的走廊中 密室 为了一种新小说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余中先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99/ 198页 | 19.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这些文章完全不是构建一种小说理论;它们只是试图得出几行进展,在我看来它们是当代文学中的关键。如果我故意在许多页里用了新小说这个字眼,这并不是为了指一个流派,甚至也不是指由在相同意义上工作的作家们所指定和组成的群体;它只是一个方便的称呼,包含了所有探寻新的小说形式、能够表达(或创造)人与世界的新型关系的人,所有决心创造小说也就是创造人的人。这些人,他们知道,对过去形式的刻板重复不仅是荒唐和徒劳的,而且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它让我们在当前的世界里对我们的真实状况闭起眼睛,最终是阻止我们去构建明日的世界和人类。 ——阿兰·罗伯-格里耶 不朽的女人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徐枫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98/ 213页 | 20.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不朽的女人》是一个刚刚下船初次来到伊斯坦布尔的西方人的梦想。这个城市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希望,并且人们不是直接地感受到它,而是通过洛蒂的小说,通过《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对这个城市形成的所有的概念。这个城市启发了他,唤醒了他的梦想。“东方”这个词让我联想起了环绕着这个城市的那种神秘、色情肉欲、暧昧的交易的气氛。例如,如实的色情场景,或许还有情节本身那极富戏剧性的一面均来源于此:那个牵着獒的男人,那些密探,那些女俘,等等。想象力感受到了现实,由此孕育出了它自己的一些概念,一些用简易的、单线条勾勒出来的简图,然后对这些它所认可的概念和简易图解进行加工。 ——阿兰·罗伯-格里耶 幽会的房子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周家树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95/ 157页 | 19.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我们在一本如此的书中,将比以往更能发现我们长期以来已感觉到的东西:让作者感兴趣的,只是创造一种冲突的文学,一种其张力始终不消除的文学。他也许并不怎么关注什么客观性和主观性,而要创造出一种每时每刻存在于绝对客观性和完全主观性之间的一种冲突。他不屑于知道人是寄寓在自己的内心中,还是在外部,在城市的墙壁上;他所组织起来的,正是位于一种被承认的——或者外露的——肤浅性和一种令人晕眩的坠落之间的这一永恒冲突,这种坠落,在书里每一页中都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我们,等待我们带着发紧的喉咙,带着无法压制的无意识——无论它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跌落到恐惧的深渊中去。 ——阿兰·罗伯-格里耶 纽约革命计划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郑益姣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79/ 203页 | 19.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纽约革命计划》是一部结构复杂、元素繁多的游戏式的作品,它显然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包括各种通俗文化。汤姆·毕晓普说:“这就是纽约的淫乱与犯罪的神话。它向我们指出,美国的大都市好像就是凶杀、强奸和色情狂的联欢节。”而罗伯-格里耶则说:“我可以说出一座真实城市的名字,同时描写一座完全想象出来的城市。” 欲念浮动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徐普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6/ 206页 | 20.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对血有爱好;她对鲜血蔓延流淌的画面着迷:谋杀的血,女人月经的血,失去童贞的血。她被指控犯下一起谋杀(这谋杀看上去像是一幕装饰性场景),在自辩的借口下,她开始讲述那些改编过的故事,编织起一张由残酷游戏、致命事故、细小伤口、咬痕组成的网,她的对话者一一在其中迷失:一个法官,一个年轻女律师,一个神甫,一个修女。自然,为了圆满完成编造的故事,她最后承认了被指控的罪行。 ——阿兰·罗伯-格里耶 一座幽灵城市的拓扑学结构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郑永慧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91/ 165页 | 15.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一座失落的城市,它可能在同一片土地上掩藏着几个相继的文明——重复而矛盾的——沉淀在每一地层(它奇特的地形,它以自然灾害、屠杀、神圣文本、器皿与符号的甲胄为标志的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一道垂直的裂缝,不同类型的痕迹揭示出每个年代特有的空间。但是这些片段互相交迭,互相渗透,互相摧毁…… 然而剧院、监狱、后宫、庙宇和妓院仿佛考古学家,一步步在这个突然变换的动态迷宫里前行,包含着(隐藏或经常全然相反,完全露出)同一桩隐秘的罪行:仪式性的谋杀因一个刚满育龄的妓女变得复杂,她的记忆——或对仪式的复制——在调查者的足迹上留下了疑点。 于是回来的孩子认出了——在那些还崭新的烙印中——喂养他的社会指定给他的性幻想,在学校的书本里,艺术、历史或宗教书籍里,这些书都在不懈地以它们隐秘的方式向他讲述着相同的欲望。 金三角的回忆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张容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1/ 159页 | 15.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在对乌拉圭的灾难性战争之后,城市受到一群野蛮青少年的威胁,他们住在豪华宾馆或防御堡垒的废墟里,从那里开始他们抢劫未受侵害的街区。军队要对城市逐步进行清洗,警察局长要求留下那些最漂亮的女孩,她们被关在妓院里,摩尔根医生在里面实施着他对女性幻想的残酷实验。 叙述者,被自己的弄虚作假拖入陷阱的警察,同时开始对关押他的监狱进行描述,从白色的牢房到审讯室。他怀疑是不是他本人在接受条件反射实验和结构改造。然而多重的谋杀和酷刑还是揭露出他在自己的叙述和身体之间维系的性虐色情关系。 吉娜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南山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5/ 133页 | 13.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巴黎,北站周围,一个陌生女人给主人公指了一条近路,于是他就走了这条近路,以便赶上火车。突然之间,连续的现实之间似乎打开了一个缺口,就像是时态突然发生了变化… ——阿兰·罗伯-格里耶 重现的镜子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杜莉、杨令飞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7/ 267页 | 25.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这本书与他迄今为止所发表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这不是一部小说。但它果真是一部自传吗?众所周知,小说的语言不同于作家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在这本书里,可以说是罗伯-格里耶本人在说话(谈作为小说家的自己,谈他的童年,等等)。与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他以往的作品相比,书中的文字似乎多了一些修饰,因而不那么“难以卒读”。同时,这本书又是一幅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大胆的编织物。这些片断取自作者童年生活中的恐惧或情欲的快感,取自作者家庭内部妙趣横生的轶事,取自由战争或在极右环境中发现的纳粹暴行而导致的精神创伤。这些无足轻重的琐事、温馨的画面、空隙和极其巨大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再一次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把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与整个现代文学的不确定性恰如其分地统一起来。 昂热丽克或迷醉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升华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78/ 300页 | 27.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罗伯-格里耶传奇故事的第二部在某种程度上是《重现的镜子》的延续。实际上,作者在书里继续的是他的大胆探索,通过那些在这位作家或电影人的作品里留下了变形的、交错的、反复的痕迹的童年及青少年的记忆。然而这一次,小男孩的色情幻想占据幕前,同时还有对于成年男子性幻想中的性虐和性犯罪所起的作用的成人思考。但是,在这里“漂亮女孩”将作为一个简单牺牲品的反面出现,突然放射出一个炫目陷阱的所有光芒:女巫的致命诱惑。于是大战脱掉泥糊糊的面孔,如今在一片迷人的森林里展开,法国龙和普鲁士枪骑兵被花仙子们撩人的魔法攫住了,人们有权怀疑,是否她们完全不是别的东西,而只是敌人派来的年轻女间谍。 科兰特的最后日子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余中先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3/ 310页 | 29.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科兰特的最后日子》是构成阿兰·罗伯-格里耶奇特自传的“传奇故事”三部曲的完结篇。显然在此 “我” 不可能全然理性而稳固地符合他自己。从政治错误和反常情欲开始,主题无疑在游荡中这样自我构建起来,通过已成废墟的过去和贞洁的未来。这个精神分裂的我于是将在那些活着的可证实的瞬间和那些让人内心感到如同现实的真实片段的虚构里化成肉身。 于是亨利·德·科兰特这个人物,越来越不具历史性,越来越迷幻,从此可以放任关于他的存在问题的驳斥。而身份的浮动非常“自然”地实现了:科兰特,煽动者和南半球巴西边境的非法交易(交易什么?)者,罗伯-格里耶,在纽约的教授,他或他,在布列塔尼岬角上一座废弃的城堡里被吸血鬼未婚妻咬伤而濒临死亡。 反复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余中先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77/ 235页 | 22.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我们在柏林,1949年11月。HR,一位法国情报和非常规干预处的下属官员,来到了一片废墟的昔日首都,他相信混乱的回忆把他与这里联系起来,要一口气回溯到很早的童年时期。今天他带着一项任务,他的上级们认为向他揭开真实意图并不好,因而选择只为行动提供那些必须的要素,他们指望着他盲目的忠诚。但是事情并不像预料的那样发生…… ——阿兰·罗伯-格里耶 格拉迪瓦在叫您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宫林林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94/ 126页 | 12.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马拉喀什,古伊斯兰教徒区由小路和死胡同所组成的莫测的迷宫中,一个东方学家疯狂爱上了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女奴的幽灵,传说从前她在非常情境中被杀害…… ——阿兰·罗伯-格里耶 情感小说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孙圣英、平原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80/ 198页 | 20.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篇叙述文字是某一种成人童话,这让它有很多次机会超越真实性的律法。 然而写作它时对准确性有着精心考量,让它能与最严谨的现实主义相似,于是超越适度的律法。 它断然是关于别的东西的。另一种适度和另一种真实性。 尽管少女的肌肤色彩柔美,玫瑰色图书馆里却没有成人童话的位置。 ——阿兰·罗伯-格里耶 要塞 [法]阿兰·罗伯-格里耶 许宁舒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490/ 99页 | 12.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午夜文丛 很多导演都渴望围绕着一个生理上无法说话的人物拍摄一部电影。在眼下这部电影里,失声大概是与一段无法言说的过去所带来的剧烈创伤联系在一起的:乱伦的疯狂让一位高级官员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这个在我脑中依然模糊的旧计划,因我与老朋友安东尼奥尼最近的重逢一下子被激活了。如您所知,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在世的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的他——对我来说他无疑是最伟大的——从许多年前开始就几乎失语了,而且身体右半边瘫痪让他无法写字,这却并未让他的头脑本领有丝毫衰退,从他犀利的目光和突然的温柔微笑中都看得出来。有时候,他理解的敏锐,他对所见所闻的参与,不仅毫无减损,还仿佛几乎在他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可怕禁闭作用下增强了。 米开朗基罗对我提出的为一个演员量身(也为他量身)写电影,但它会是一个纯粹虚构的建议明显表现出的热忱,让我激动而迫切地找寻(我立刻推迟了所有其他工作)能够拍摄这部我为他而写的电影的办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1992 我的大作家 [法]艾曼纽·朗贝尔 王金英 译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97500/ 76页 | 8.00元 | 2011年6月第1版 | 湖南文艺出版社 罗伯-格里耶逝世之后,一位年轻的女人感到不安。她长时间地和他一起工作,致力于他的档案、他最后的书籍,她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她这里可以自由地观察他,树立他的形象。 在他逝世一年后,《我的大作家》问世了。这是一个微妙的、感人的故事,其中交融着粗略的回忆和有理有据的反思。一位杰出的、有趣的、凶恶的、成问题的作家的肖像。这位文学巨匠的风格也深深影响了本书的作者,而她在本书中有时则巧妙而愉快地采用相反的风格。 艾曼纽·朗贝尔出生于1975年,取得现代文学教师资格,文学博士,在当代出版纪念协会(IMEC)任职,曾与阿兰·罗伯-格里耶一起工作。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于罗伯格里耶的电影改编 (豆友203568513)
- 【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全套18册湖南美术出版+我的大作家+旅行... (凿书社)
- 两年前的毕业论文结尾 (tom-tom)
- 求格里耶的作品 (余阵)
- 求格里耶《橡皮》改编的电影撒谎的人 (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