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典古文一篇

冉阿让

来自:冉阿让 学习委员
2011-08-11 09:16:1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KuaiziZhang

    KuaiziZhang 2011-08-12 01:42:41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喜欢这句

  • 素其味

    素其味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2011-08-12 09:08:44

    好文!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12 20:14:40

     与博昌父老书 某月日,骆宾王谨致书于博昌父老:承并无恙,幸甚幸甚。 云雨俄别,风壤异乡。春渚青山,载劳延想。秋天白露,几变光阴。古人云:别易会难,不其然也!    自解携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无半在。张学士溘从朝露,辟闾公倏掩夜台。故吏门人,多游蒿里;耆年宿德,但见松丘。呜呼!泉壤殊途,幽明永隔。人理危促,天道奚言?感今怀旧,不觉涕之无从也。况过隙不留,藏舟难固。追惟逝者,浮生几何?哀缘物兴,事因情感。虽蒙庄一指,殆先觉于劳生;秦佚三号,讵忘情于怛化?啜其泣矣,尚何云哉?   又闻移县就乐安故城,廨宇邑居,咸徙其地;里闬阡陌,徒有其名。荒径三秋,蔓草滋于旧馆;颓墉四望,拱木多于故人。嗟乎!仙鹤来归,辽东之城郭犹是;灵乌代谢,江南之陵谷已非。   昔吾先君,出宰斯邑,清芬虽远,遗爱犹存。延首城池,何心天地?虽则山河四塞,是称无棣之墟;松槚千秋,有切维桑之里。故每怀夙昔,尚想经过。于役不遑,愿言徒拥。   今西成有岁,东户无为。野老清谈,怡然自得;田家浊酒,乐以忘忧。故可洽赏当年,相欢卒岁。宁复惠存旧好,追思昔游?所恨跂予望之,经途密迩。伫中衢而空轸,巾下泽而莫因。风月虚心,形留神往;山川在目,室迩人遐。以此劳怀,增其叹息,情不遗旧,书何尽言。

    译文   博昌的父老乡亲:   接到来信,得知乡亲们都平安无事,我很高兴!我们像云与雨一样突然分别,之后我就流落到了异乡。每当看到春天长满青草的小洲,望见夏天苍翠碧绿的青山,我就不禁引发对故乡长久的思念。秋天的白露呀(白露前后,大雁南飞,令人思乡),也更让我想起分别后那些易逝的时光。古人说:离别容易相见难,不正是这样吗?   自从我和父老乡亲们离别,一晃已经一十五年了。朋友们有的已经去世,活着的大概没有一半了。张学士如同早晨的露水一样忽然逝去,接着辟闾公也突然到了阴间地府。原来的下属宾客学生等,也多半离开人世。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现在也只能看到他们长满松柏的坟地。哎!阴阳之间,人鬼殊途,生死永别。人生短促,天道也说不清楚呀!感慨今天,怀念过去,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滚滚而下。况且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死生无常即使是保藏的很好的船只也难以幸免。在追忆死者的同时,不禁感慨我又能在世上活有多久呢?情绪因睹物思人而悲哀,感情因事随境迁而伤感。虽然庄子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手指那样轻,他大概也是早就觉悟到人生的劳苦吧。秦佚大哭三声,又岂能因为老子之死而忘记两人之间的情谊呢?除了哽咽哭泣,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   又听说把博昌县城迁移到了乐安旧城,官署衙门,全都迁往乐安。博昌的街道巷里,只留下一个个空名。荒无人迹的道路上,多年来杂草丛生,野草长满了旧时的房舍。站在断墙残壁上四下一望,坟地上的树木比故人还多。哎!仙鹤归来,辽东的城郭已物是人非了;时光流逝,汉南的陵谷已今非昔比了。   以前我的父亲,曾经出任博昌县令,他良好的政治名望虽然已经久远,但给百姓留下来的仁惠至今犹存。遥望博昌故城,天地是怎样一幅心肠,竟能忍心令人如此悲伤?虽然博昌城四周有山河之险,但这时却成了无棣的废墟;虽然到处长满坟松冢柏,但仍有家乡的亲切之感。所以每当想起以前的事情,就总希望能再回故地重游。只因公务繁忙,空有心愿罢了。   今年丰收,世事太平。田家父老能够无事闲谈,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畅饮农家的浊酒,高兴得忘记了烦忧。正是应当及时行乐,高高兴兴的度过岁末呀。我们还能怀念旧日的友谊,追想从前游玩的快乐吗?我怀恨的是经常一踮脚尖就可以看到家乡,所经之路离家乡很近了却无法回到故乡。我常无缘无故的在路旁停下车子,长时间地站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为自己不能回故乡一探而感到哀伤。尽管我的身体停留在自然美景之中却无心观赏,因为我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家乡。家乡的山河一切应该还是历历在目吧,可离故乡近了而离父老乡亲却仍然很远。因为这些我的内心无比苦闷,又增添了许多无尽的叹息。这些难以忘掉的旧日情谊呀,哪里是一封信能够写完的啊!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13 11:52:27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①:“高山仰止②,景行行止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④,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⑤。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⑥则已⑦焉。孔子布衣⑧,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⑨,可谓至圣矣!

      ①以下两句诗,见《诗经·小雅·车辖(xiá,匣)》。 ②高山:比喻道德崇高。仰止:敬仰。 ③景行:大道,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止:语助词。 ④礼器:祭祀用的器具。诸生:许多儒生。以时:按时。 ⑤祗回:恭敬地徘徊。 ⑥布衣:老百姓。 ⑦折中:这里是判断的意思。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当时是光荣的,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内容来自互联网)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14 20:56:25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兵权,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归隐江湖,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 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盅》卦的“上九”爻 (yao) 都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屯》卦的:“初九”爻,阳气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大。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8-14 21:13:45

    [内容不可见]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15 09:11:29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北面的兰亭聚会,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埋藏在心中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一辈子。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如果碰到和我想法一样的,(我)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谬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以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作的诗。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 陶烧烧

    陶烧烧 (自由自在) 2011-08-15 11:12:58

    MARK 慢慢学习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16 09:10:38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内容来自互联网)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17 09:22:11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以:因   险衅(xiǎnx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险,艰难,坎坷;衅,灾祸   夙:早时,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凶:这里指他家中不幸的事   【慈父见背】   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这是死的委婉说法。指弃我而死去。见,由被动句发展而来,但这里已不再用作被动,类似结构为见谅,译为"我"的意思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年:经历的年岁   母志:母亲守节之志。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悯:怜悯   躬亲:亲自   【至于成立】   至于:直到。至:达到;于:介词,引出对象    成立: 成人自立   【终鲜兄弟】   终:又;   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祚:zuò,福分   儿息:同子息、生子;息:亲生子女。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废:停止服侍   离:离开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这里指疾病缠身   蓐:通“褥”,坐卧时铺在床椅上面的垫子,草席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到   奉:承奉   圣朝:指当时的晋朝   沐浴清化:恭维之辞,指蒙受清平的政治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考察和推举   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举:推举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除:拜官受职   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猥:谦词,鄙贱的意思   微贱:卑微低贱   当:担任    东宫:太子居处,借指太子   陨首:指杀身。陨,落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切峻:急切而严厉   逋慢:逃避命令,态度傲慢   【急于星火】   于:比   【刘病日笃】   笃:病重,沉重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苟:姑且   告诉不许:陈诉苦衷,不蒙许可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伏惟:表示恭维地伏在地上去思忖、心想、认识,是古时下对上陈述己见时的谦敬之辞。   故老:年老而德高的旧臣   矜育:哀怜、养育。矜。这里指怜悯的意思    【且臣少仕伪朝】 伪朝:蔑称,指被灭亡蜀朝承认的前朝政府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历职:连续任职   郎署:尚书郎的官衙   宦达:官场上发展。宦,做官;达,显贵   不矜:不看重。矜,这里是自尊、自夸的意思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南朝《文选》加),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拔擢(zhuó):提拔   宠命:恩宠任命 优渥(wò):优厚   盘桓:徘徊不前的样子,指拖延不就职    希冀: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日薄西山】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   【人命危浅】   危浅:指生命垂危。浅:不长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更(gēng)相:相继,相互   是以:因此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古今异义);另一说指“我”,自称的谦词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乌鸟私情:乌鸦反哺之情,比喻对长辈的孝养之情   终养:养老至终   【臣之辛苦】   辛苦:这里指辛酸苦楚的处境(古今异义)   【二州牧伯】   二州:指梁州(在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益州(在今四川省)   牧:古代称州的长管;伯:长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皇天后土:文中指天地神明   鉴:审察,识别   【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以保卒余年】   矜愍:怜悯   听:准许   庶:庶几,或许,表示希望或推测   保:安;卒:终   【死当结草】   结草:指报恩。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1]。见成语“结草衔环”,说春秋时,晋大夫魏武子有爱妾,武子病时,   嘱咐 其子魏夥说,自己死后,令妾改嫁。到了病危时,又说令妾殉葬。武子死后,魏夥把父妾嫁   出,说是 遵守父亲神志清醒时的遗命。传说后来魏夥和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老人结草绊倒了杜   回,夜间魏夥梦见老人说是魏武子妾的父亲,帮助他,是为了报答不令女儿殉葬的恩德。现在表   示死后也会像结草老人一样来报答恩情.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不胜:禁不住。胜(shēng),承受,承担。    犬马恐怖之情: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与上文“具以表闻”的“闻”用法相同。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18 15:36:39

     读《孟尝君传》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    ②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秦昭王曾欲聘孟尝君为相,有人进谗,秦昭王又囚而要杀他。孟尝君像昭王宠姬求救,宠姬提出要白狐裘为报。而孟尝君只有一白狐裘,已献给秦王。于是门客装狗进入秦宫,盗得狐白裘献给秦王宠姬,宠姬为孟尝君说情,昭王释放孟尝君,继而后悔,派兵追赶。孟尝君逃至函谷关,关法规定鸡鸣才能开关,门客有能为鸡鸣者,引动群鸡皆鸣,孟尝君才脱险逃出函谷关,回归齐国。    ③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雄,长、首领。 耳,罢了。    ④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23 09:09:16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j 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á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 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ūn);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dì 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guàn);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tāo)陪鲤对;今兹捧袂(mèi),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yán)难再,兰亭已矣,梓(zǐ) 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23 09:11:12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fú)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chán)畏讥(jī),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 吾谁与归?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8-24 23:19:04

    [内容不可见]

  • 叔山無趾

    叔山無趾 (自由 宁静 闲暇) 2011-08-24 23:44:12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说到颓废美,中国当属第一。

    我顶喜欢这帖子。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25 06:38:22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下载更多资源请到:我爱语文。本资源来源:我爱语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8-26 13:36:19

    [内容不可见]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26 18:14:03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26 18:15:34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w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ì)!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8-26 18:17:28

    渔 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9-03 16:28:51

     五人墓碑记(1)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4);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5)。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2),抶而仆之(1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4)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5),则噪而相逐(16)。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8),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9)。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20),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3),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4),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5)?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1)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2)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3)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4)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5)旌(jīng):表扬。   (6)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7)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8)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   (9)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10)声义:伸张正义。   (11)缇骑(tíjì):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12)堪:忍受。   (13)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14)“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   (15)其:指毛一鹭。呵:呵斥、责骂。   (16)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17)匿于溷(hùn)藩:藏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   (18)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19)傫(lěi)然:聚集的样子。   (20)詈(lì):骂。   (21)函:匣子。这里是用棺材收敛的意思。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人,即士大夫。缙,同“搢”,插。绅,大带。   (24)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假托君命颁发的诏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28)株治:株连惩治。   (29)逡(qūn)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发,突然发动。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吊死在路上。投缳,自缢。投,掷、扔。 缳,绳圈,绞索。    (32)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35)暴(pù):显露。   (36)赠谥(shì)褒美: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   (37)加其土封:增修他们的坟墓。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指家里。户,门。牖,窗。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 隶,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41)屈:使屈身,倾倒。   (42)扼腕墓道: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振奋或惋惜。   (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44)匹夫:指平民,这里指五义士。社稷:国家。   (45)冏(jiǒng)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   (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9-03 16:31:59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29)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1.率:都,皆。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当:如果   35攻取:用攻占(的方法)而攻取。   36厌:同“餍”,满足。   37判:决定。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9-03 16:40:33

    尼玛的豆娘,古文能违反社区指导原则?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9-03 17:07:55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1],王业不偏安[2],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3]?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4]。宜先入南[5]。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6];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7],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8]。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9],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10]。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11],谋臣渊深[12],然涉险被创[13],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14],而欲以长计取胜[15],坐定天下[16],此臣之未解一也[17]。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18],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19],遂并江东[20],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21],其用兵也,仿佛孙、吴[22],然困于南阳[23],险于乌巢[24],危于祁连[25],逼于黎阳[26],几败北山[27],殆死潼关[28],然后伪定一时耳[29]。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30],四越巢湖不成[31],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32],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33],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34],中间期年耳[35],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36],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37]。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38]?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39],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40],当此时,曹操拊手[41],谓天下以定[42]。然后先帝东连吴越[43],西取巴蜀[44],举兵北征,夏侯授首[45],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46],秭归蹉跌[47],曹丕称帝[48]。凡事如是,难可逆见[49]。臣鞠躬尽瘁[50],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51],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52]。

    [1]汉:指蜀汉。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   [2]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3]孰与:谓两者相比,应取何者。   [4]惟:助词。   [5]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7]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8]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9]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   [10]进趋:快速前进。   [11]高帝:刘邦死后的谥号为“高皇帝”。并:平列。   [12]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   [13]被创:受创伤。这句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屡败于楚军,公元前二○三年,在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市)被项羽射伤胸部:在汉朝初建时,因镇压各地的叛乱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还遭到匈奴的围困。   [14]良: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   [15]长计:长期相持的打算。   [16]坐:安安稳稳。   [17]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   [18]刘繇(yóu):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军阀袁术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势力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   [19]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孙坚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20]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1]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22]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吴:指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   [23]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   [24]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攸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   [25]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204)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   [26]逼(bì)于黎阳: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   [27]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勉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   [28]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   [29]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   [30]昌霸:又称昌豨。建安四年(199),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   [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   [32]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据胡三省云:“李服,盖王服也。”   [33]夏侯:指夏侯渊。曹操遣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汉中,蜀将黄忠于阳平关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击杀夏侯渊。   [34]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古称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东)。   [35]期(jì)年:一周年。   [36]赵云、阳群等都是蜀中名将。曲长、屯将是部曲中的将领。   [37]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賨(cóng)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   [38]图:对付。   [39]夫:发语词。平:同“评”,评断。   [40]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阪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   [41]拊手:拍手。   [42]以定:已定,以,同“已”。   [43]本句指刘备遣诸葛亮去江东连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   [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势力进入刘璋占据的益州,后来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区。   [45]授首:交出脑袋。参见前注[33]。   [46]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吕蒙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   [47]本句指刘备因孙权背盟,袭取荆州,杀害关羽,就亲自领兵伐吴,在秭归(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吴将陆逊所败。蹉跌,失坠,喻失败。   [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220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49]逆见:预见,预测。   [50]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   [51]利钝:喻顺利或困难。   [52]睹(dǔ):亦即“逆见”,预料。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1-09-03 17:08:05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4>,欲报之于陛下也<5>。诚宜开张圣听<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7>;不宜妄自菲薄<8>,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9>。   宫中府中<10>,俱为一体,陟罚臧否<11>,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1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15>,悉以咨之<16>,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17>,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18>,性行淑均<19>,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20>,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22>,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6>,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8>。先帝不以臣卑鄙<29>,猥自枉屈<30>,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1>。后值倾覆<3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4>。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5>;故五月渡泸<36>,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37>,攘除奸凶<38>,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40>。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41>,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42>。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43>,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先帝: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国的大业。   (2)中道:犹言半路。   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   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   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4)此:这。   诚:的确,实在。   之:的。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5)然:然而。   侍,侍奉。   卫,护卫。   懈:松懈,懈怠。   于:在。   内:皇宫中。   (6)忘身:舍身忘死。   (7)盖:大概,原来是。   追:追念。   殊遇:优待,厚遇。   (8)诚:的确,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9)光:发扬光大。   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   恢,大。   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   妄,过分。   菲薄,小看,轻视。   气,志气。   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喻:比如。   义:适宜、恰当。   以,以至,从而。   塞,阻塞。   谏,劝谏。   俱,通“具”全,都。   (13)宫:指皇宫。   府:指朝廷。   (14)陟(zhì):提升。   罚:惩罚。   臧(zāng):好。   否(pǐ):坏。   臧否(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   (16)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   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   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17)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刑,罚。   (18)昭:显示,表明。   平:公平,   明:严明。   理:治理。   (19)偏私:偏袒,有私心。   (20)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   (22)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23)简:挑选。   拔:选拔   遗(wèi):给予。   (24)悉以咨之:都拿来跟他们商量。   悉:全部。   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25)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补。阙:通“缺” 缺点,疏漏。.   (26)有所广益:收到最多的好处。   广益:增益。   益,好处。   (28)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端正。   淑,善良。   均,公平。   (29)晓畅:精通。   试用:任用。   (31)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áng)陈: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4)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36倾颓:倾覆衰败。   (37)痛恨:痛惜,遗憾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   (40)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百姓。   (42)躬:亲自。   耕:耕种。   苟:苟且。   全:保全。   (43)闻达:显达扬名。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卑,身份低下。   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   (45)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枉驾屈就。   (46) 顾,拜访。   (47)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许:答应。   驱驰:奔走效劳。   (51)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   夙,清晨。   (53)不毛:不长草的地方,比喻地方偏远。   (54)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55)驽(nǔ)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56)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商讨,考虑。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5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   效,重任。   (60)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有成效。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   (63)咨诹(zōu)善道:征求好的建议。   诹(zōu),询问。   (64)察纳:考察采纳。   (65)雅言:好的言论。   (66)深追;深切地追念。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67)涕零,落泪。零:流(眼泪)   (68)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09-28 19:16:01

    [内容不可见]

  • 蝴蝶🔥

    蝴蝶🔥 (星星虐我千百遍,我待星星如初恋) 2011-10-18 11:53:11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有感觉。

  • 我本山人

    我本山人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2011-12-18 21:01:29

    好贴,加油啊

  • 林边驻马

    林边驻马 2011-12-21 23:36:37

    与古文中得古人所思所感所想,千载以降,性情历历可知。

  • .

    . 2011-12-21 23:55:15

    等着看

  • 间闲室主人

    间闲室主人 (淡酒一杯足堪乐,粗茶两盏亦能安) 2011-12-21 23:59:01

    海甯王國維先生紀念碑碑文 陳寅恪撰文

    海甯王先生自沉後二年,清華研究院同人成懷恩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曰宜銘之貞瑉,以昭示於無竟。因以刻石之辭命寅恪,數辭不獲已,謹舉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後世。其詞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附:《王觀堂先生挽詞》並序 序: 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以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其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于《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Eiaos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鮑叔。其所殉之道,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夫綱紀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託,以為具體表現之用。其所依託表現者,實為有形之社會制度,而經濟制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託者不變易,則依託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國古來亦嘗有悖三綱,違六紀,無父無君之說,如釋迦牟尼外來之教者矣。然佛教流傳播演盛昌於中土,而中土歷史遺留綱紀之說,曾不因之以動搖者,其說所依託之社會經濟制度,未嘗根本變遷,故猶能借之以為寄命之地也。近數十年來,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劇疾之變遷,綱紀之說,無所憑依,不待外來學說之掊擊,而已銷沉淪喪於不知覺之間。雖有人焉,強聒而力持,亦終歸於不可救療之局。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竟變窮,則經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運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為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至於流俗恩怨榮辱委瑣齷齪之說,皆不足置辯,故亦不及雲。

    漢家之厄今十世,不見中興傷老至。一死從容殉大倫,千秋悵望悲遺志。 曾賦連昌舊苑詩,興亡哀感動人思。豈知長慶才人語,竟作靈均息壤詞。 依稀廿載憶光宣,猶是開元全盛年。海宇承平娛旦暮,京華冠蓋萃英賢。 當日英賢誰北斗,南皮太保方迂叟。忠順勤勞矢素衷,中西體用資循誘。 總持學部攬名流,朴學高文一例收。圖籍藝風充館長,名詞愈野領編修。 校讎鞮譯憑誰助,海寧大隱潛郎署。入洛才華正妙年,渡江流輩推清譽。 閉門人海恣冥搜,董白關王供討求。剖別派流施品藻,宋元戲曲有陽秋。 沈酣朝野仍如故,巢南何曾危幕懼。君憲徒聞俟九年,廟謨已是爭孤注。 羽書一夕警江城,倉卒元戎自出征。初意潢池嬉小盜,遽驚烽燧照神京。 養兵成賊嗟翻覆,孝定臨朝空痛哭。再起妖腰亂領臣,遂傾寡婦孤兒族。 自分琴書終寂寞,豈期舟楫伴生涯。回望觚棱涕泗漣,波濤重泛海東船。 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自天。江東博古矜先覺,避地相從勤講學。 島國風光換歲時,鄉關愁思增綿邈。大雲書庫富收藏,古器奇文日品量。 考釋殷書開盛業,鉤探商史發幽光。當世通人數舊遊,外窮瀛渤內神州。 伯沙博士同揚搉,海日尚書互倡酬。東國儒英誰地主,藤田狩野內藤虎。 豈便遼東老幼安,還如舜水依江戶。高名終得徹宸聰,徽奉南齋禮數崇。 屢檢秘文升紫殿,曾聆法曲侍瑤宮。文學承恩值近樞,鄉賢敬業事同符。 君期雲漢中興主,臣本煙波一釣徒。是歲中元周甲子,神皋喪亂終無已。 堯城雖局小朝廷,漢室猶存舊文軌。忽聞擐甲請房陵,奔問皇輿泣未能。 優待珠盤原有誓,宿陳芻狗遽無憑。神武門前禦河水,好報深恩酬國士。 南齋侍從欲自沉,北門學士邀同死。魯連黃鷂績溪胡,獨為神州惜大儒。 學院遂聞傳絕業,園林差喜適幽居。清華學院多英傑,其間新會稱耆哲。 舊是龍髯六品臣,後躋馬廠元勳列。鯫生瓠落百無成,敢並時賢較重輕。 元佑党家慚陸子,西京群盜愴王生。許我忘年為氣類,北海今知有劉備。 曾訪梅真拜地仙,更期韓偓符天意。回思寒夜話明昌,相對南冠泣數行。 猶有宣南溫夢寐,不堪灞上共興亡。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苛活。 但就賢愚判死生,未應修短論優劣。風義平生師友間,招魂哀憤滿人寰。 他年清史求忠跡,一吊前朝萬壽山。

    由于陈寅恪的要求,其文只能以繁体形式呈现。诸君将就一下,此真是至情文字呀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2-10-19 09:54:34

    闲情赋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本作忄旁,从辞海,通)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3-02-08 09:19:29

    没有坚持每天往上贴,惭愧。

  • 冉阿让

    冉阿让 学习委员 楼主 2013-07-02 21:07:06

    《聊斋自志》(1)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2);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3)。自鸣天籁(4),不择好音,有由然矣(5)。松,落落秋萤之火(6),魑魅争光(7);逐逐野马之尘(8),罔两见笑(9)。才非干宝,雅爱搜神(10);情类黄州,喜人谈鬼(11)。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12),因而物以好聚(13),所积益夥。甚者,人非化外(14),事或奇于断发之乡(15);睫在目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16)。遄飞逸兴(17),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18)。展如之人(19),得毋向我胡卢耶(20)?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21);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22)。放纵之言(23),或有未可概以人废者(24)。 松悬弧时(25),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26),偏袒入室(27),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28)。且也,少羸多病(29),长命不犹(30)。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31),则萧条似钵(32)。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33)?盖有漏根因(34),未结人天之果(35);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36)。茫茫六道(37),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38),灯昏欲蕊(39);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40),妄续《幽冥》之录(41);浮白载笔(42),仅成孤愤之书(43)。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44),偎阑自热(45)。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46)! 康熙己未春日(47)。

    字词注释 (1)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龄将已作成的篇章初步结集,题《聊斋志异》,作此文为序,自伤半生落拓,执著撰写志异之文,寄托忧愤,而少知音,情词凄切。文中历数典实,含自辩自信且亦由自负之意。 (2)“披萝”二句:屈原曾为三闾大夫,《离骚》是其代表作。“披萝带荔”,语本《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3)“牛鬼”二句:晚唐诗人李贺有吟诗之癖。每出行,辄骑弱马,背古锦囊,得句即投其中。其诗风以奇谲幻诞著称。杜牧《李长吉诗序》云:“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贺字长吉,以其身材细瘦,指爪修长,故有长爪郎之称。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云:“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4)天籁:语出《庄子·齐物论》,意为自然之音。后用以指称诗文发自胸臆,无雕琢之迹。 (5)由然:因由,来由。 (6)松:作者自称,“松龄”之省文。落落:形容孤独寡合。 (7)魑魅(chī mèi)争光:晋裴启《语林》载,嵇康于夜间灯下弹琴,见一鬼怪,于是将灯吹灭,说:“耻与魑魅争光。”这里反用其意;颇含自嘲之意。 (8)逐逐:竞求,急于得利。野马之尘:《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喻尘世名利。 (9)罔两见笑:《南史·刘损传》:刘损族人刘伯龙家贫,及为武陵太守,贫窭尤甚,慨然欲贩卖营利,一鬼在傍抚掌大笑。伯龙曰:“贫穷固有命,乃复为鬼所笑也。”罔两,亦作“魍魉”,传说中的鬼怪。 (10)“才非”二句:干宝,东晋著名作家,集古今怪异非常之事,作成《搜神记》,为六朝志怪书中的代表作。雅,颇,甚。 (11)“情类”二句: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载,苏轼以“谚讪朝延”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日与人聚谈,强人说鬼,或辞无有,便说:“姑妄言之。” (12)邮筒:古代传递书札、诗文所用的竹筒。 (13)好:喜好。 (14)化外:未开化的地方。 (15)断发之乡:蛮荒之地。《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 (16)“睫在”二句:言眼前所发生的怪事,竟比飞头国的事更为离奇。飞头之国,古代传说中的怪异地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异境》:“岭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 (17)遄(chuán)飞逸兴:意兴飞扬。 (18)不讳:不避忌。 (19)展如之人:语出《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朱熹《诗集传》:“展,诚也。”展如,诚实,老实。 (20)胡卢:形容笑声。《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 (21)“五父”二句:《史记·孔子世家》载,叔梁讫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颜氏讳言叔梁讫葬处。颜氏死后,孔子“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五父衢,道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滥听,无稽传说。这里用其事,意甚曲微。 (22)“而三生”二句: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叙僧圆观能知前生、今生、来生事,他与李源友善,同游三峡,见一妇人汲水,对李源说:“是某托身之所。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君相见。”届时李源到杭州,见一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牧童就是圆观后身。后遂以“三生石”表情谊前生已定,绵延不断。 (23)放纵之言:随便说的话。(24)概:一概,完全。以人废:以人废言。 (25)悬弧:《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弧,木弓。后以“悬弧”表男子诞生。 (26)先大人:死去的父亲,指蒲盘。瞿昙:梵语,原为佛教始祖姓氏,后泛指僧人。 (27)偏袒:和尚身穿袈裟,袒露右肩,故称。《释氏要览·礼数》:“偏袒,天竺之仪也。” (28)墨志:黑痣。 (29)羸(léi):瘦。 (30)长命不犹:长大成人后命运不好。不犹,不如别人。《诗经·召南·小星》:“实命不犹。”(31)笔墨之耕耘:犹谓卖文度日。 (32)萧条似钵:像托钵和尚一样清贫。钵,梵语“钵多罗”之省文,俗称钵盂。 (33)面壁人:《五灯会元》卷一载,佛教禅宗祖师达摩来中国,面壁而坐九年。此处泛指佛僧。 (34)有漏根因:佛家语。《景德传灯录》卷二载,梁武帝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问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世求。”按,佛家谓三界之情,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泄漏。“有漏根因”,谓未断绝尘缘,归于寂空。 (35)“未结”句:承上句而言,谓未得“证果”。人天,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人天之果,即行善者得到的果报。 (36)藩溷(hùn)之花:《梁书·范缜传》:“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佛,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溷,粪坑。这里是借以自喻。 (37)六道:佛教语,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样轮回去处。 (38)荧荧:烛光微弱貌。唐许浑《下第贻友人》:“夜寒歌苦烛荧荧。” (39)蕊:指灯油将尽,灯芯结花。 (40)腋:指狐腋下毛皮。裘,皮袍。 (41)《幽冥》之录:南朝刘义庆著《幽冥录》,记神鬼怪异事。这里泛指志怪小说。 (42)浮白:本义为罚满饮一杯酒。浮,旧时行酒令罚酒之称,后指满饮。白,古代罚酒用的杯子。后以“浮白”泛指饮酒。 (43)孤愤之书:战国韩非著有《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索引云:“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此指代《聊斋志异》。 (44)吊月:望月哀伤。 (45)阑:栏干。 (46)青林黑塞:语本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比喻冥冥中。 (47)康熙己未:康熙十八(1679)年。 全文翻译 身披香草的山鬼,引起屈原的感慨用骚体把他写进诗篇;牛鬼蛇神,李贺却嗜吟成癖。直抒胸臆,不迎合世俗,他们各有理由。我孤寂失意,犹如萤火,而魑魅争此微光;追逐名利,随世浮沉,反被魍魉讥笑。虽无干宝之才,却痴迷于奇异之事;颇类当年的苏轼,喜人妄谈鬼怪。耳闻笔录,汇编成书。久之,四方友人以书信相寄,加之喜好和搜集,所积益多。甚至:人在中原,发生的事比竟荒蛮之地发生的更为奇异;眼前出现的怪事,竟比人头会飞的国度更加离奇。逸兴飞动,狂放不羁,在所难免;志托久远,如痴如醉,不必讳言。诚实之人,能不因此见笑?然而在五父衢头所听到的,或许是些无稽之谈。而三生石上的故事,颇悟因果之理。恣意放言,或可有理,不必因人废言。 我生之时,先父梦见一个病瘦和尚,袒露右肩闯进屋中。铜钱大小的一块膏药粘在乳旁。父亲醒后,正好自己生了下来,乳旁果有一块黑痣。并且:小时体弱多病,长大命不如人。门庭冷落,如僧人凄清幽居;笔耕谋生,似和尚持钵化缘。每每搔头自念,那和尚真是我的前身吗?因果相报,不能成佛升天。而随风飘荡,转生人间,身为贫贱。六道轮回,岂无天理。半夜灯光,昏昏欲灭,书斋冷清,桌案似冰。集腋成裘,妄想写成《幽冥录》的续编;把酒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实是可悲。唉!霜后寒雀,栖树无温;冷月秋虫,依栏自暖。知我者,只有那些冥冥之中的魂魄了! 康熙己未春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698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