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享|Research Project Notes (1): 选题 & 文献搜索整理阅读
来自:今川澄
开始前
- Pharmacology 专业大四/Masters,做 literature review + meta-analysis, 不进lab,没有敲代码(LaTeX不算代码吧?)
- 出于隐私保护的考虑,模糊、修改了一些细节。
- 之前没有过任何科研训练和相关经验,写出来更多的是对这段日子的一种记录?都是我的经历,可能缺乏普适性。
- 水平不高,预期是对高中以上大四以下的朋友们有用。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大佬们指出~捉虫也欢迎!
- 中英夹杂🈶️ 电脑端观看效果更佳。
本文目录
- 确定选题的过程
- 文献搜索和整理
- 读文献+整理笔记
- How to review a paper
如何确定选题
我的导师是没有给选题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了我一些 topics,和大致选题的方向,然后让我自己做research。
导师希望我的research question是那种PICO structure,即某种药如果用来治某种病的话会多有效。PICO的具体意思如下:
因为我没有特别想做的方向,所以除了看一看导师给我的那些topic之外,还广撒网式的去看了其他文章。
我找选题的网站是 New Scientist(https://www.newscientist.com),在Health这一栏下面挑感兴趣的文章点开来看。一般来说,在文章最后都会有journal references,就可以顺着文章和作者找到更多的文献读。
在我选题的时候(20年10月),有非常多COVID相关的文章,但是我又不想做COVID,翻了两天没找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
我也顺着journal impact factor去了几个知名的期刊,在他们的官网上找最近新发布的文章列表,从中挑出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列表是在NIH找到的(https://tools.niehs.nih.gov/srp/publications/highimpactjournals.cfm),挑了那些名字看起来像是医学、健康、生物、脑神经科学相关的点进去看。
还有就是从病情入手。我在MSD manual和NHS A to Z里面随机找各种病点开看,看到有趣的就去学校图书馆的database里面搜索一篇review,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地方。
我也想过要不要无脑选导师现在在做的topic,因为如果他现在在做的话,肯定比较懂,或许能给我更多的指点?但是他的那个topic我实在是很难打起兴趣来,遂放弃。不过身边有同学是这么选了的,他说如果有方向上的细微不同,导师也不太了解,所以这么选择的助益可能非常小。
如此下来,大概花了五六天,我的手头上留下了五个病+药的组合。
.
想要了解这些病/药并发展出自己的想法,我一般会从一篇五年内的review开始。
我的经验是,越有名的期刊上文章的质量一般就越高,比如BMJ, Lancet和Cochrane的,结构清楚,语言简练,读起来很舒心。
先大概了解一下这个病是什么,这个药是什么,它为什么能治这个病。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类别的药,这些药的原理和效果有哪些不同,各自又有哪些不足。
我还会标记有哪些地方是我感兴趣、或者可以拿来extrapolate写文章的。
对这个病/药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顺着reference list一个一个去找,大概读一下abstract,看能不能用。或者在我已经有了基本的想法之后,看看这些文章能不能对我的文章有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找的是现有研究中的gap。比如作者常会在introduction提一句limitations,比如「之前的文章大部分都focus在A,但是我们发现它有一个limitation」,或者「还有一个问题,……」。这些点就是可以拿来extrapolate成我自己文章main idea的地方。
通过这些地方,想出几种PICO的排列组合可能,最终确定下来一个main focus.
.
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也是了解这个领域内科研术语、专有名词的过程。一边读,一边在手头留一个word list,可以用来搜索相关文献的关键词。有一些review里面会在methodology里面写它用了哪些search terms,像这些就可以记录一下。
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参照上文的PICO来写。分别列出P, I, C, O四个类别,把记下来的各种词填进去,再想一想有什么替换词可以放进去。
搜集到这些terms之后,把他们写成搜索的那种复杂格式(MEDLINE),然后放进一个大的database里面搜索,看看有多少篇文章。为了能有成果,首选的当然是文章多的。
Advanced search教程我是看的这一篇(PMID: 24614997),还有之前选修课教过的东西。一般来说学校官网会有相关教程,也可以发邮件给librarian,看看它们能否提供帮助。
.
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三四天的样子。因为一直读文献很累,所以和上边的找topic穿插进行,就不那么累。
如此两步下来,最后剩下三个topic。我对每一个都写了简短的notes,说明现状、问题,还有关于最终文章的想法,做了个PPT。等和导师见面的时候就一一解释过去,列出preference 1-3。最后选了第一个。导师和我一起想了一个scientific的题目,报给学校,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PS. 虽然有些topic被舍弃掉了,讲这些的review也不要急着删,写得好的可以酌情留下,可以作为后面写作时候的参考。
文献搜索和整理
确定主题之后,就可以找相关的文献了。上面记录的search terms就可以再次拿出来使用。
我大概有60+条rules:25%是population/disease相关,40%是intervention相关,10%是control相关,25%是outcome相关。这些数字只是大概估计的数字。
.
我用到的Database是:PubMed, Scopus, ScienceDirect, Ovid.
还有一些Gray literature/未发表的site:BioRxiv, Opengrey, eTHOS.
微博上搜索「灰色文献」还能找到更多网站。我做的这个topic更新换代的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什么都没搜到。
这个时候也可以选择subscribe to alerts,如PubMed的按钮就在这里,其他网站也有类似的。可以选择alert的频率,这样未来一旦有了符合搜索条件的文章,就会发邮件通知你。

找文献,包括后期读文献的时候,如果发现了眼熟的名字,说明这个人肯定在这个领域内有一定的话语权。顺着名字和co-authors继续找,有的时候还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同样地,在读文献的时候也可以扫一眼reference list. 如果有或许有用,但是没有在database里面找到的文章,也能借此机会发现。
.
在各个database搜索过后,导出文献列表,丢进文献管理软件,记住这里的文献数量。然后选择 remove duplicates,记住有多少条剩下。
放进软件的也不一定要下载了PDF,只要标题和abstract完整就可以了。
按理说,如果文献不多的话,在database的搜索结果里面一个一个读了之后,选择性下载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么做,一来不方便画PRISMA flow chart,二是搜索结果可能有波动,网络也可能有波动,一不小心就丢失进度,可能会影响结果。
虽然说糊弄过去也是可以的,但是这只是写论文的第二步就开始糊弄了,是不是不太好……!!
.
以上这些大概一两天就可以做完了。下一步就是对已下载文件的初步筛选。
在文献管理软件里,我分了几个文件夹:
- 未读
- Introduction有用
- 符合要求,正文要用
- Future possibilties
- 参照物
- 已读无用
- 待定
大部分文件夹的名字很好理解,「参照物」个可能需要解释一下。
我没什么科研写作的经验,俗话说,最好的起步就是模仿他人。
所以我读这个领域文章无聊的时候还会偶尔读一读别的topics,挑出它们写得好的文章放进来,写的时候可以模仿句式、结构等。
上面说到把topic舍弃不用,但内容很好的review留下来也是放到这个文件夹里的。
为查重计,里面的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也不要多到看不过来。
.
读文献的时候,先过一遍题目和abstract。有些文章一看题目就知道它和我想要做的毫无关系,在确认过abstract后还是毫无关系的就丢进「已读无用」。
其它的就按照它们或许有用的类别丢进相应的文件夹里。如果有哪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用的话,就复制一下,保证各个folder里面都有。
「Introduction有用」的一般都是领域相关,但是focus几乎没关系的地方。
「Future possibilities」一般也是领域相关,不过可能focus的是novel treatment,或者前沿科技,比如干细胞之类的。
只要确保「正文要用」这里的数量是对的,PRISMA应该就没问题。
如果读过题目和abstract之后还是不确定,就放进「待定」,等筛过一轮之后再精细阅读。
.
第二遍读的时候,就要读正文了。
我读的顺序是:Aim (Intro最后一段) → Conclusions → Methods → Results.
检查是否会有用的方法还是 “The PICO Rule”: 是否是我做的populations;是否是我做的那个intervention;是否和我有一样的control;是否有我需要的outcome.
如果有余力,可以重点关注一下Methods里面给的各项数据是否齐全且match。我这次就是在写的过程中发现有个作者的control没写n,让我一口老血吐出来……这种事还是能早预防就早预防的好(泪)。
这样再筛一轮之后,「未读」「待定」两个文件夹里应该就空了。记录下此时「正文要用」的文献数量,就可以进入精读部分了。
读文献
这个时候读,我会选择把文献下载下来,最好是可以电脑/iPad同步的,然后慢慢读。
趁机可以稍微了解一下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是怎么写的,读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第一次能挑出来最好。
对我来说,要用的文献都是clinical trial类的。所以我在读的时候,会格外关注:
- Study population demographics
- Drug dose, frequency, route of adminisration
- Outcome and relevant measurements
这些信息就分别用一个颜色的高光笔标注。
其他的比如「这个结果的interpretation很有意思」「这点可能造成bias」,也用别的颜色标注一下。
一定要把颜色分得清清楚楚的,不然后面找起来会很费劲。如果有可能的话,control 和 intervention最好也用不同的颜色。
这些colour codes最好能在所有文献里保持统一,如果担心记不住的话,就写下来吧!一定要写下来!不要太相信脑子!它会骗人!被骗的话会哭出来的!
.
一边标注,也可以一边总结。
虽然导师建议了Excel,但我是资深Excel for Mac黑,所以是用Numbers记录的,即Mac端的Excel equivalent。
Sheet 1: Result Summary 的题头是:
Ref code里就是我给每一个study设定的reference key,用BibTeX的时候有用。这个放到后面讲写文章的时候再说。
所有的 dose 相关问题都放进了一栏里面,因为我发现这些数据都占地不大,学会拉丁文和缩写的话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frequency其实可以写很短。而且学这个还蛮有意思的。
Notes里面会写一些我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某一篇用的测量方法和其他不同,诸如此类。
之后还有一些subgroup analysis,用的也是类似的格式。
⚠️:有些做efficacy的时候用的是standard deviation, 有些用的是risk ratio。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所以读的时候要注意标注。
.
Sheet 2: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的表格是这样写的:
因为每个criteria的名字都很长,为了方便阅读,选择了这样的layout。
读到了就记一下,并不追求读过第一次就全部写完。
“Notes” 里面写不寻常的地方。
H/L/UC 分别代表 高风险、低风险、不确定风险 (unclear risk of bias)。
同时,Numbers可以设置conditional highlight,这样填写之后每个格子就有自己的颜色。截图调整一下就可以放到正文里了!
.
读的时候也可以想想,这些发现我可以怎么用,有哪些地方是可以用来discuss的。我把这些想法统一丢进了scrivener,暂不管可行性,就放在那里,有空的时候再来看。
另外,读文献的时候发现很多都用到了forest plot, heterogenity,之前的review也有很多evaluate了publication bias,所以也在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了一下这些是什么。
推荐几个视频,都是我看过觉得有用的:
Forest plot: https://youtu.be/py-L8DvJmDc
Heterogeneity: https://youtu.be/KSKCTXciGjI
Publication bias: https://youtu.be/UUk0zas0VL4
(都是同一个人,但是我真的觉得他讲的很有用……)
不喜欢看视频的话可以看Cochrane Handbook (https://training.cochrane.org/handbook/current)。我试了,但是看不懂……所以还是主要推荐视频。
Review a paper
因为导师偶尔会让我给他分析一篇文章,所以我也总结出了一个自己的template,做PPT也是基于这个思路来的。见面和presentation非常不正式,所以仅供参考。(懒得翻译了)
[Experimental]
- What is the problem that they want to solve?
- How does the authors design the study? Is it based on previous methods? Any remarkbale improvements?
- How does the authors appraise their methodology? How is the trial set up? Any problems? Anything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 What conclusion has the authors made? To what extent does it solve the authors’ research question? How strong are the solutions?
- (Optional) Anything worth noting that’s not described above.
- (Optional) Relevant articles that might be useful to look at and research on.
[Opinions]
- What is the main argument?
- What evidence are for the author(s)’ main argument? What evidence are against the author(s)’ main argument? How did they suppport the argument?
- How did the author reach the final conclusion?
- How strong are the evidence?
- 6. Ditto.
接下来可能会写
(虽然我大纲都写好了但是能不能写出来真的难说……如果懒得写我就丢大纲上来啊哈哈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 学习与效率|Journal it!的Tracker/跟踪器功能真的很强大!!
- 娱乐与生活|Becord:轻度可视化事件追踪/记录/打卡,简洁好用
- 电子手账 /时间管理 - Notion Calendar 📅 & Toggl Track ...
- 把Latex写作和Grammarly语法检查, Git版本管理, Vim键位集成...
- ansy教程大全 PDF+视频教程 400多G【52cae.cn】
- 推荐一个help你中英夹杂的插件,适合love用computer的uu,not...
- 我用过最好的rss推送服务,真心推荐wheremylife
- 分享|给大家推荐一个networking 网站 lunchclub
- 工具推荐 | 小众目标达成app advance
- 插件安利|【Generate Timeline】自制插件是我的第一个新年礼...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资讯分享|【生物/生物信息/发育生物学】9个全奖PhD岗位|荷... (ccd)
- 已经被n个老师拒了😭😭😭 (苏璃呀呀)
- 不更新的日子 偷偷读了个博士 (Lili-turbooo)
- 提问/讨论|文学硕选hku还是爱丁堡 内含投票 感谢大家! (Charlottée)
- 资讯分享|法国PRAIRIE项目|多学科AI交叉领域博士岗位开放申... (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