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室|今日学习:刻奇效应
烂瞓
一、什么是刻奇?
刻奇 (kitsch) 在百度翻译中被译为“庸俗的艺术作品;无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 品位不高的伤感作品”。
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描述是:
“kitsch引起两种前后紧密相连的泪流。
第一种眼泪说:看见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着,多好啊!
第二种眼泪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
作者所说的“刻奇”指的是一种令人身不由己进入一种看似崇高的氛围的情景。比如在电影院听到隔壁哭泣的声音我们也忍不住鼻子发酸,再比如参加某活动时“随大流”开心、难过等等。
刻奇的解释应该更偏向“我觉得某种事物是这样的,所有人都应该认同”。
二、人们为什么喜欢刻奇?
满足角色扮演的心里需求:“刻奇”的人喜欢将自己带入某件事某个角色,分享别人的感动与感伤。类似同理心的泛滥。他们无论是听闻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马上投入到与经历者相同的角色中,并因为意识到还有和自己是一路的人而加倍伤感。
满足“颅内高潮”:当刻奇行为受到了他人的赞赏、认可或者共鸣的时候, 会产生满足感和被关注感,进而会产生“脑高潮”。
满足自我认同感:刻奇的人在对外表达的同时, 也在别人的反馈中反观自身, 会模仿最受欢迎的社交形象, 力求站在多数的一方达到一种具有象征意义、貌似精美实则廉价的情感认同和抚慰。“刻奇”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倾向,可以带给人满足,也会伤害人,习惯性刻奇的人往往会难以进行深度思考, 甚至会无法思考。
⚠️⚠️⚠️重点👇
泛滥的同理心、追求共鸣、追求赞赏、追求认同以及难以进行深度思考,这些都是刻奇效应的表现。
文字来源:互联网产品是如何利用“刻奇”的?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woshipm.com
(原文有互联网利用刻奇效应进行产品设计的案例,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麻将馆|都勇闯内娱了哪有不拉表的之5.18院人超话 (🍜)
- 麻将馆|都勇闯内娱了哪有不拉表的之5.12院人超话 (🍜)
- 麻将馆|20250514 11直播楼 唠嗑! (一只小碗)
- 麻将馆|202505xx 11直播楼 (一只小碗)
- 麻将馆|都勇闯内娱了哪有不拉表的之5.11院人超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