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二本二战上岸复旦,我是幸存者偏差但是仍然有些建议可以给你们
来自:信陵信陵君呀(你在看我的主页呀)

好像被质疑写手贴了,昨天发文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刷豆瓣看到小组推送,之前也看过小组推送,就趁吃饭时候拿了手机码字,看到可以加入就点进来,心头一热发了贴。嗯再贴一点证据吧,是不是写手贴就看各位看官认为的了。虽然确实好像我的经历蛮像写手的,手机随意码字可能语病什么的也有,无所谓不管了。
仔细想了想,还是删除了自己专业信息,还有回复的专业或者楼里说的涉及到专业的,我都删除了。豆瓣平时主要是写写日志水水贴,偶尔偷偷嘚瑟下朋友圈不好秀的稿费,满足自己虚荣心,大家不用因为这个关注我。


下面是刚开始发帖的正文。
一战复旦差几分,还工作了一个月,待遇不错之后还是想再来一次。我觉得我的复习思路没问题,出问题在我看简章不够仔细别的专业一下子换去我们代码,我只看了自己专业代码没换。同时我外语没考英语考的小语种没有真题,专业课答题技巧出问题。
二战期间其实我就是精神压力大,没有第一年用功,期间我还顺带裸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进入面试了,事业单位第一名,公务员第三名。但是我坚定要考研,没准备面试就去感受了一下。二战期间我还准备了自己出书的事情和接商业稿养活自己。考完后我觉得差不多了但是担心像去年第一年情况,所以就准备考编考公了,我给了自己第二次机会,如果失败我再也不考复旦,我就去工作。后来出分分数高分,但是复旦不给排名,我也不知道多少名,认识了一些人,发现在他们里面我的分数最高,但是还是很难相信我可以最高。等到收到复试通知出名单才知道自己考了七八个专业的第一名,这些专业五个是试卷一样,其他几个专业一一样。
—————————分割线—————————
好了介绍下楼主情况,楼主数学学渣,第一年高考时候考了二本,心有不甘复读。明明平时211分数,数学也提高了,但是那年很多题型很新,一遇到就死了,只考了60左右,最后还是二本。最后只能去读了,心有不甘可是复读了结果还是这样。
楼主喜欢写作,高中就得过一些奖项而且在期刊上发文。在大学期间,我就各种写作参加比赛,然后也兼职很多文学工作,差不多收入四万多。但是我的专业里面,我就专业课学得好,其它水课很差,因为我觉得没必要花时间在这些上面,我有更重要事情要做,四年没拿过奖学金。但是一战失败毕业我也很容易找到了工作了,因为我会写稿,写稿能力太突出了,在那个单位我一个月内写的稿子发了所在部门最高级别的机关报纸。
楼主想要说的就是第一个经验就是:尽量在大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并且用各种办法,让它变成你的长板,有些东西可以选择放弃。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楼主就是写作,我要发挥我最擅长的,牢牢把握住。
关于选择复旦,楼主专业课一直比较好,但是这也不是我敢选择复旦理由,是因为当时是我17岁去上海比赛去到复旦,那时候只敢幻想学校。然后又因为大学很多专业课大佬都是复旦老师们,而且很好的朋友在复旦这个专业,他经常聊起,更加向往。
但是楼主第一年选择考复旦时候,舍友都不知道,不敢和他们说,我说我要考华东师大。因为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们学校是很一般二本,从来没有考上的,学院考研最好成绩去的也就是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我考的复旦学硕,名额全国就两个,还是各种985名校一起考,即使我觉得专业课学得好,我很努力,为了考研专业付出很多很多,但是很多客观差距存在那里。
当然考复旦的谁付出不多,只是因为我差距让我真的需要更多。一战失败了,最后选择二战。
第二个经验:复盘,找到考差的原因,还可以找别人帮你找,知道为什么失败很重要。
后来二战我很轻松,一方面是当最后一次尝试,一方面是我其实对自己复盘有信心。
第三个经验:我不会建议二本学生随便报考复旦和很好的985学校。考上后,朋友和我开玩笑你可以去开讲座,那种类似二本逆袭复旦。我拒绝了朋友,我说我绝对不会忽悠大家去考,或者鸡汤式鼓舞。因为真的太难了太苦了要付出太多了,而且客观差距在那里,很难逾越。我是幸存者偏差,我这种类型的喜欢闯,喜欢制定计划,想要的各种方法争取的人很少。
下面我会慢慢更一些考研查找信息和答题技巧,适用于任何学校吧,大家到时候可以看看。(我到时候系统整理好也会放去日记,那个比较系统)
—————————-技巧分割线———————
考研技巧一:在考研前要去看你学校十来年出题目的风格,带着了解真题目标去复习。
我是纯种文科生,题目也很文科。你在阅读真题后就会大概知道学校出题风格。然后看到真题有针对性去复习,你就知道重点了。
比如复旦出题目真的非常活,它喜欢考你一个概念演变,在教科书是不会一次性告诉你怎么变,当你知道这个它喜欢考这个以后,你就可以自己整理很多概念,包括从教科书各个部分哪里提过,我基本上把学科重要概念和学科书籍演变等等,都整理好了。
考研技巧二:把专业老师论文专著这几年都看一下
这个非常重要,可以知道老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出题目就在这些老师之间。有几个学科概念可以说说出来绝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结果一看论文,刚好人家新研究的……占了几十分专业课比重,可以想象这些分能带来多少差距。
考研技巧三:尽量找考研目标学校的学生买期末考卷和Ppt,本科学生期末考卷,还有上岸学长学姐咨询一下他们上课导师最新课题。
信我,文科真题重复率绝了
考研技巧四:吃透真题
我把二十多年真题全写完了,自己写加论文补充,而且做题目时候,我会自己思考拓展类似的问题应该是怎么补充完善,针对同一个概念,我可以延展出哪些。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经验分享|华东大二生如何打破信息差? (AAA龙尾虾灯)
- 提问求助|转专业应该转汉语言文学还是知识产权 (豆友hRKXZTj7I4)
- 【无偿互助】PPT/Word基础排版优化 (月儿湾湾)
- 提问求助|找访谈对象:目前已成年的(18-25)有随父母从户籍... (照沐望)
- 经验分享|二本学历从月入2000到年入50万,分享下我的职场经... (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