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决定音响文化
风木
1中低价位成本限制 ,所以箱子设计就有所取舍!。 美国箱子 讲求 高 和低 动态 看AV绝对爆 听音HIFI的类型就欠奉, 音乐文化决定音响文化,美国人喜欢听爵士,摇滚; 英国箱子 讲求突出中频 牺牲2头延伸 典型代表 L3 /5的先祖之类 至今大名在,更有众多JS热炒。英国的意大利的歌剧,人家的音乐文化中,人声的比较多。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 丹麦德国箱子 讲求中性 精确 在AV HIFI上都有极佳表现,但是即使是入门价格一般也不低 人家音乐文化,看看德国的3B,勃拉姆斯,巴赫、贝多芬,交响对还原器材的分析力之高,速度之快,动态要求大,爆棚感绝不在电影之下,同时还要保持声音细腻,通透,精准的监听水准。 2 有一定财力和听音水平的玩家,一般就升级到2套系统或者丹麦德国箱子的更高一级箱子,当然HIFI和AV功放分开是必然的。 3 高端顶级价格成本上去了,所以基本2头都有极好表现,但钱烧到这个价位,同时听音水平达到这个境界,HIFI和AV的箱子又可以合二为一了。当然功放还是2套。 所以,盲目下结论说不可以兼顾的人,人云亦云的人确实不可取,入门,主听AV 美国箱子入门的一般价格便宜,所以可以重点考虑,主听HIFI入门,英国箱子有比较多的选择,如果AV HIFI都比较有要求的入门,可以重点考虑丹麦德国系的牌子 ,所以我认为 入门级丹麦德国系的牌子 是可以兼顾的,这个层次的消费者的听音水平绝对可以满足 如果到第2阶段,有一定财力和听音水平的玩家听音水平升级了,就可以考虑选择2套箱子或者升级更高一级丹麦德国系的牌子 如果到第3阶段,一般来大部分一线名牌的顶级,HIFI和AV的箱子又可以合二为一了。 之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认为要2套箱子的系统,追本溯源,因为AV电影大片火爆的标准是美国人制定的,从制片录音到美国箱子的重放都是为这个标准制定的,以美国人的火爆牛仔性格,某些方面追求是变态的,在这样文化下,他们有2个人做出了60寸的低音炮,所以要迎合这样的标准,从功放到箱子都按照这样变态要求设计思路下,于是就有看AV,当然美国炮,美国箱子,美国功放前级是世界第一的结论。这个结论在这个标准下,当然正确,甚至是真理。但是 AV不只有有美国大片一个标准撒? 欧洲的电影就不是大片了?在我看来欧洲的电影普遍比美国的爆米花电影来得有深度,电影中配乐的水平也相当之高,也就是说对箱子的HIFI性能也有一定要求。美国大片追求的刺激,其实不合适家庭,特别是长时间聆听,在成熟的欧洲市场,我想绝对不是美国箱子大行其道,人家消费者不仅十分懂行,也懂什么环境怎么玩,绝非一听到什么媒体一鼓吹,就盲目跟风; 家庭音响应该更多地考虑全面性,美观性,通用性,而不是一味追求单方面的极致,其实就是某种程度的变态刺激。 玩AV到高烧程度的玩家,发现空间才是最大的瓶颈,因为他的居住环境,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高级电影院那样的浩瀚声场; 玩HIFI到高烧程度的玩家,发现就是地下通道的有些艺术家的音乐更HIFI,更能够打动他,现场音乐会才是真正的HIFI。 所以在现在的电声技术下,还不能够做到绝对真实的还原现场声音,这是科学界的公论,非本人杜撰;但是不同设计思路的音响却是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玩音响其实就是玩音色玩不同电声设计思路的风格。不同的工程师兼调音艺术家为我们烹调的一道道艺术作品。好的音响是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杰作,而非靠高级材料堆砌而成的冰冷数码产品。艺术是有生命的,是灵动的,无法量化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驱动 (风木)
- 音乐文化决定音响文化 (风木)
- 名言?明言 (风木)
- 生命的长度就是时间的长度,无法拉长但可以拉宽 (风木)
- 未来无法预见 但可推测 (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