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封爵表
来自:唯亲王(今天开始做快乐萌豚。)
正文前的一些说明:
1.参考文献: 本表主要根据钱海岳《南明史》卷十九至卷二十二的表第五至表第八:《诸臣封爵世表一》《诸臣封爵世表二》《诸臣封爵世表三》《诸臣封爵世表四》四篇整理,众所周知钱本《南明史》有不少错误,但整理者完全不懂明史,也没受过史学训练,因此只能基本照抄,只有感觉有明显错误时才参考一下《明史》和网络资料。本表只是为了方便查阅,不能用于专业研究,专业研究请查阅正规史料。
2.转载权限:本表允许转载和修改,欢迎大家订正错误,四处转载,注不注明出处请随意。
3.南明的认定范围:本表所认定的“南明”是指崇祯十七年五月朱由崧入南京到永历三十七年七月明郑灭亡期间弘光政权、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鲁监国政权和明郑五个政权以及服从于他们的各路势力。
4.时间问题:古代年号对应的是旧历年,不是公历年,因此用年号对应公元整理者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本表一律使用旧历,不注明公历。另外要注意,清廷以及南明几个政权采用不同的历法,因此时间上需要格外注意。但整理者没有能力厘清这个问题,因此本表时间只能看个大概。
5.年号问题:年号和皇帝并不能完全对应。
弘光:弘光帝在位时间是崇祯十七年五月至弘光元年五月,五月底弘光帝被捕,弘光元年闰六月隆武帝在福州即位,当年七月改元为隆武,因此弘光年号在大部分地区只计算到弘光元年闰六月(当然肯定有消息闭塞的地区继续使用弘光年号,这里不讨论)。但鲁监国政权不承认隆武帝的帝位,因此在鲁监国政权弘光年号使用到当年年底。
隆武:隆武帝在位时间是隆武元年七月(隆武元年从当年七月开始)至隆武二年八月。隆武年号使用到当年年底。
绍武:绍武帝在位时间是隆武二年十一月至隆武二年十二月。计划第二年改元绍武,但改元前绍武政权就灭亡了,年号没来得及使用。
永历:永历帝在位时间是隆武二年十一月(第二年改元永历)至永历十六年四月,但永历帝死后明郑依然使用永历年号。
鲁监国:钱本《南明史》作监国鲁X年,因为打字顺手,我全打成鲁监国X年,两种写法历史中都存在。鲁监国政权不承认隆武帝地位,因此第一年继续使用弘光年号,第二年开始用鲁监国纪年(鲁监国元年即隆武二年)。关于鲁监国的纪年问题这里不多做讨论,但确定的是鲁监国纪年不会超过鲁监国八年(即永历七年)。
6.爵位问题:本表爵位大致上以生前最终封爵为准,一个人最终的封爵是哪个朝廷封的,就划分在哪一部分里。分为七个部分:前弘光、弘光、隆武、绍武、永历、后永历和无效封爵。追封爵位如果没有后代袭爵,则收入,如果后代承袭的爵位不是追封爵位,则还是以生前最终封爵为准。晋升降级方面,原文能推断出新爵位名称则标注,不能则只写“晋X”或“降X”。当然这部分标准比较混乱,表内也许会有其他情况,要注意注释。
前弘光
本部分收录的是爵位始封于崇祯十七年五月以前,且延续到南明时期的封爵。确定延续到南明的封爵合计27位。
1.魏国公(初代魏国公徐达,洪武帝封):
十代:徐弘基 万历二十三年七月袭,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卒。谥号壮武。
十一代:徐胤爵 弘光元年四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2.临淮侯(初代临淮侯李性,嘉靖帝封):
七代:李祖述 崇祯年间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注:临淮侯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后代。二代曹国公李景隆永乐年间被削爵,嘉靖年间复李文忠六世孙李性为临淮侯。
3.定远侯(初代定远侯邓继绅,嘉靖帝封):
六代:邓文郁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七代:邓文昌 隆武元年九月袭,隆武二年八月卒。
注:定远侯是卫国公邓愈的后代,邓愈之子邓镇袭申国公,洪武年间削爵被杀,嘉靖年间复邓愈六世孙邓继绅为定远侯。
4.灵璧侯(初代灵璧侯汤绍宗,嘉靖帝封):
五代:汤国祚 万历四十年八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注:信国公汤和因子孙曾孙均早死,无法袭爵,爵除。嘉靖年间复汤和五世孙汤绍宗为灵璧侯。钱本《南明史》中在汤国祚后列了汤国祥、汤文琼两位在封爵表中,但这两位袭爵年份和事迹均不详,因此不予计入。
5.荆国公:
初代:刘孔昭 天启三年袭诚意伯,崇祯十七年十二月晋侯,永历三年八月晋荆国公,后卒。
注:刘孔昭是刘基的后代,末代诚意伯。二代诚意伯,刘基的孙子刘廌被削爵。嘉靖年间复刘基九世孙刘瑜为诚意伯,是为三代诚意伯。六代诚意伯刘孔昭天启三年袭诚意伯,崇祯十七年十二月晋侯。隆武二年正月晋诚国公,不受。永历三年八月晋荆国公。
6.黔国公(初代黔国沐晟公永乐帝封):
十三代:沐天波 崇祯元年十二月袭,永历十五年七月卒。
注:黔国公是西平侯沐英的后代。永乐年间沐英之子沐晟晋黔国公。
7.成国公(初代成国公朱能,永乐帝封):
十三代:朱元臣 崇祯十七年八月袭。
注:一般认为末代成国公是十二代成国公朱纯臣,死于崇祯十七年北京的混乱。钱本《南明史》里后面附了一个袭爵的朱元臣,根据表格我判断是朱纯臣的弟弟,逃到南京后袭爵。我没有去查此人的详细信息,有兴趣的可以去扒扒史书。
8.镇远侯(初代镇远侯顾成,永乐帝封):
十代:顾鸣郊 弘光元年二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注:英宗代宗时期,二代镇远侯顾兴祖经过一系列削爵复爵,不过最后恢复原爵。
9.永康侯(初代永康侯徐忠,永乐帝封):
十二代:徐弘爵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10.隆平侯(初代隆平侯张信,永乐帝封):
十一代:张拱日 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注:一般认为末代隆平侯是张拱日,在南京降清。但是钱本《南明史》的《诸臣封爵世表二》“弘光元年五月降清”标在九代隆平侯张国彦后面,我认为是笔误。
11.成安侯(初代成安侯郭亮,永乐帝封):
十一代:郭祚永 崇祯年间袭爵,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12.襄城伯(初代襄城伯李濬,永乐帝封):
十二代:李世弘 崇祯十七年十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注:钱本《南明史》的襄城伯世系比较乱,一会是襄城侯一会是襄城伯,我查阅维基百科显示李濬当时封的是襄城伯,就忽略了各种变化,算这一家从开始到最后都是襄城伯。
13. 忻城伯(初代忻城伯赵彝,永乐帝封):
十代:赵之龙 泰昌元年九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14.丰城侯(初代丰城侯李彬,永乐帝封):
十一代:李茂先 隆武元年十一月袭,永历十年七月卒。
15.西宁侯(初代西宁侯宋晟,永乐帝封):
十五代:李裕祚 弘光元年袭,永历五年卒。
十六代:李国柱 永历五年袭,永历十五年卒。
16.安远侯(初代安远侯柳升,永乐帝封):
柳昌祚 万历年间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柳绍宗
注:明末安远侯的承袭比较混乱,最后几代安远侯的承袭生平没找到什么可靠的说法。结合网络资料和钱本《南明史》,我也没弄清楚柳昌祚是第几代,因此没写。钱本《南明史》的《诸臣封爵世表二》在柳昌祚降清后面还附了其子柳绍宗,但没写任何资料。有兴趣自己去调查一下。
17.宁远伯(初代宁远伯任礼,英宗封):
任暄猷 弘光元年袭。
注:初代宁远伯是正统年间的任礼,二代宁远伯任寿成化年间被削爵。钱本《南明史》的《诸臣封爵世表二》突然在弘光年间又冒出一个袭爵的任暄猷,没有详细信息。清初有叫任暄猷的人,但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有兴趣的考证一下。
18.定西侯(初代定西侯蒋贵,英宗封):
十代:蒋秉忠 隆武元年八月降清。
注:《明史》记载,崇祯十三年袭爵,崇祯十七年死于北京的混乱。
19.保国公(初代保国公朱永,成化帝封):
朱国弼 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袭抚宁侯,崇祯十一年正月削爵,崇祯十六年四月复爵,崇祯十六年九月晋保国公,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注:保国公一系的祖先是景泰帝所封抚宁伯朱谦,二代保国公朱永成化十五年晋保国公,朱永的孙子朱麒降等袭抚宁侯,一直传到末代抚宁侯朱国弼。朱国弼是朱谦七世孙,家族的第九位勋爵。
20.南和伯(初代南和伯方毅,英宗朝袭爵):
八代:方一元 万历四十三年三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注:南和伯一系的祖先是景泰年间封为南和侯的方瑛,其子方毅降等袭爵为南和伯。
21.怀宁侯(初代怀宁侯孙镗,英宗封):
十三代:孙维城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22.东宁伯(初代东宁伯焦礼,英宗封):
八代:焦梦熊 万历年间袭爵,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23.彰武伯(初代彰武伯杨信,英宗封):
八代:杨亦藩 崇祯十七年八月袭。
24.宁晋伯(初代宁晋伯刘聚,成化帝封):
十一代:刘允极 弘光元年四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25.新建伯(初代新建伯王守仁,嘉靖帝封):
五代:王业泰 弘光元年袭,六月卒。
26.惠安伯(初代惠安伯张昇,英宗封):
九代: 张承志 弘光元年二月袭,永历十三年卒。
27.新乐侯(初代新乐侯刘效祖,崇祯帝封):
三代:刘文炤 崇祯十七年八月袭,国亡,隐,卒。
存疑:
成山侯:
成山侯一系的祖先是靖难功臣金乡侯王珍,王真的儿子是王通,先是降等袭爵,后来又晋封成山侯,经过各种起起落落传到明末。《明史》上只记述了传到明亡,但不知道是传到崇祯十七年北京的混乱还是传到弘光元年。钱本《南明史》上最后一位成山侯王道允没有详细信息,因此收入存疑。有兴趣可以去调查一下。
广宁伯:
广宁伯一系的祖先是永乐年间封伯的刘荣,之后爵位也是起起伏伏,曾经晋侯,但也是过程比较乱,所以我就算一直都是伯爵了。钱本《南明史》和《明史》的记载也有所不同。《明史》上只记述了传到明亡,但不知道是传到崇祯十七年北京的混乱还是传到弘光元年。
武进伯:
武进伯一系的祖先是永乐年间封伯的朱荣。情况类似上面两个,不再赘述。
保定伯:
保定伯一系的祖先是洪熙年间封伯的梁铭,末代保定伯梁天秩崇祯末年还活着,但是事迹不可考。
崇信伯:
崇信伯一系的祖先是宣德年间封伯的费瓛,末代崇信伯费尚楫崇祯十一年袭爵,事迹不可考。
靖远伯:
靖远伯一系的祖先是正统年间封伯的王骥。末代靖远伯王永恩崇祯末年还在世,事迹不可靠。
南宁伯:
南宁伯一系的祖先是景泰年间封伯的毛胜。末代南宁伯毛茂龙崇祯十年袭爵,事迹不可考。
丰润伯:
丰润伯一系的祖先是英宗所封的丰润伯曹义。末代丰润伯崇祯元年袭爵,具体事迹不可考。
怀柔伯:
怀柔伯一系的祖先是英宗所封怀柔伯施聚。末代怀柔伯施兆麟崇祯十年袭爵,具体实际不可考。
武平伯:
武平伯一系的祖先是英宗所封武平侯陈友,后代降等袭爵武平伯。末代武平伯陈世恩事迹不可靠。
武靖伯:
武靖伯一系的祖先是成化帝所封武靖侯赵辅,子孙降等袭爵武靖伯。末代武靖伯赵邦镇崇祯年间在世,具体事迹不可考。
伏羌伯:
伏羌伯一系的祖先是成化帝所封伏羌伯毛忠。末代伏羌伯毛承祚崇祯四年袭爵,具体事迹不可考。
武清侯:
末代武清侯李存善崇祯年间袭爵,具体事迹不可考。
弘光
弘光朝廷合计封爵11位。
1.宁南侯:
左良玉 崇祯十七年正月封宁南伯,崇祯十七年五月晋宁南侯。弘光元年四月卒。
2.兴平伯:
高杰 崇祯十七年五月封,弘光元年正月卒。
3.广昌伯:
刘良佐 崇祯十七年五月封,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4.襄卫伯:
常应俊 崇祯十七年六月封,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5.东平侯:
刘泽清 崇祯十七年五月封东平伯,崇祯十七年十二月晋东平侯。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6.同安侯:
黄正陞 弘光元年四月封,弘光元年四月卒。
7.靖国公:
黄得功 崇祯十七年三月封靖南伯,崇祯十七年五月晋靖南侯,弘光元年五月晋靖国公,卒。隆武年间赠淝水王,谥忠烈。鲁监国赠和阳王,谥忠武。
8.城固伯:
卜从善 弘光元年五月封,降清。
9.大兴伯:
邹存义 崇祯十七年八月封,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10.雒中伯:
初代:黄奇瑞 弘光元年三月追封。
二代:黄九鼎 弘光元年三月袭,弘光元年五月降清。
11.保安伯:
黄调鼎 弘光元年三月封。
隆武
隆武朝廷合计封爵33位。
1.澄济伯:
郑芝豹 弘光元年闰六月封,永历七年十二月降清。
2.崇明侯:
杜弘域 弘光元年五月封崇明伯,隆武元年七月晋侯晋崇明侯。
3.靖远伯:
甘良臣 隆武元年十月封,永历二年十月卒。
4.威虏伯:
吴志葵 隆武元年十月追封,谥桓愍。
5.忠威伯:
贺君尧 隆武元年十一月封,永历元年六月卒。
6.平南伯:
陈可立 隆武元年十一月封。
7.仁武伯:
姚志卓 隆武元年十二月封。鲁监国封同。永历八年正月卒。
8.庐陵伯:
刘同升 隆武元年十二月追封,谥文忠。
9.虔威伯:
向明时 隆武元年十二月封。
10.攀龙伯:
王问臣 隆武元年十二月封。
11.婺安伯:
朱大典 隆武二年二月封,隆武二年七月卒。赠沛国公。
12.平粤伯:
丁魁楚 隆武二年二月封。永历元年正月降清。
13.福青伯:
周之藩 隆武二年二月封,隆武二年八月卒。
14.忠州侯:
秦良玉 隆武二年二月封,永历二年二月卒。谥忠贞。
15.安溪伯:
刘全 隆武二年三月封。
16.延国公:
郑香 隆武二年三月封。
17.忠定伯:
林习山 隆武二年三月封,永历十六年七月卒。
18.忠匡伯:
张进 隆武二年三月封,永历十五年六月卒。
19.武功伯:
陈秀 隆武二年三月封,隆武二年八月降清。
20.靖安伯:
郭熺 隆武二年三月封,隆武二年八月降清。
21.忠奋伯:
郭芝英 隆武二年三月封。
22.靖远伯:
杨济时 隆武二年三月封,永历十五年六月降清。
23.平胡伯:
朱寿 隆武二年三月封,永历十五年六月降清。
24.威武伯:
傅复 隆武二年三月封,隆武二年十月卒。
25.文明伯:
黄道周 隆武二年四月追封,谥忠烈。永历改谥文忠。
26.威虏侯:
黄斌卿 隆武元年八月封肃虏伯,隆武二年四月削爵,后复。隆武二年五月晋侯。永历二年九月卒,赠肃国公,谥忠襄。
27.忠义伯:
吴易 弘光元年闰六月鲁监国封长兴伯,隆武二年五月封忠义伯,隆武二年八月卒。
28.辅明侯:
林察 隆武二年三月封辅明伯,隆武二年六月晋辅明侯。永历十四年七月卒。
29.显忠伯:
张鸣凤 隆武二年六月封,卒。
30.海忠伯:
田仰 隆武二年六月封,永历元年四月降清。
31.平国公:
郑芝龙 崇祯十七年八月封南安伯,弘光元年六月晋平虏侯,隆武二年正月鲁王封公。隆武二年六月晋平国公,隆武二年十一月降清。
32.忠勇侯:
陈霸 隆武二年三月封忠勇伯,隆武二年七月晋忠勇侯,永历十六年三月降清。
33.吉水伯:
曾文彦 隆武元年八月封,卒。
绍武
绍武朝合计封爵2位。
1.建明伯:
苏观生 隆武二年十一月封,隆武二年十二月卒。
2.忠惠伯:
王之臣 隆武二年十一月封。
永历
永历朝廷合计封爵358位。
1.武安伯:
初代:郑胤元 永历二年三月袭,永历八年三月卒。赠侯。
注:武安伯郑胤元是初代武安侯郑亨的后代。一般认为末代武安侯是九代武安侯郑之俊,死于崇祯十七年北京的混乱。但是钱本《南明史》后面附了一个永历年间封的武安伯郑胤元,我根据表格判断他是郑胤元的儿子,跟着永历跑路后封了伯爵。因为他是降等袭爵,关系也不是很明朗,我不算他为前弘光勋爵的后代,算为永历新封的爵位。
2.平虏侯:
曾英 隆武二年二月封平寇伯,隆武二年十月晋平虏侯,隆武二年十二月卒。
3.宁西侯:
朱化龙 隆武二年十月封,永历六年十二月卒。
4.浏阳伯:
董英 隆武二年十月封,永历元年二月降清。
5.常宁伯:
刘用楚 隆武二年十月封,永历元年二月降清,永历六年反正,永历七年三月再降清。
6.永寿伯:
胡跃龙 隆武二年十月封。
7.宣忠伯:
王承恩 隆武二年十月封,永历三年正月卒。
8.萍乡伯:
黄朝宣 隆武二年十月封,永历元年四月卒。
9.新淦伯:
杨廷麟 隆武二年十月追封,谥文正。
10.进贤伯:
万元吉 隆武二年十月追封,谥文烈。
11.邵阳伯:
周师忠 隆武二年十月封,永历元年十月降清。
12.长寿伯:
王应熊 永历元年正月封,永历二年三月卒。
13.安国公:
刘承胤 隆武二年六月封定蛮伯,隆武二年十月晋定蛮侯,永历元年二月晋安国公,永历二年十一月降清。
14.武冈伯:
刘承永 永历元年二月封武冈伯,永历二年十一月降清。
15.闽侯伯:
周仕凤 永历元年二月封,永历二年十一月降清。
16.岳阳伯:
王允成 永历元年三月封,永历元年十二月降清,永历六年七月反正,永历十三年卒。
17.威远伯:
秦翼明 永历元年三月封,永历十三年降清。
18.新化伯:
高清浩 永历元年三月封,永历元年十一月降清。
19.城步伯:
郑胤昌 永历元年三月封,永历元年十一月降清。
20.新田伯:
王云程 永历元年三月封,永历元年十一月降清。
21.遵化伯:
郭承昊 永历元年四月封,永历元年八月降清。
22.清江伯:
严云从 永历元年四月封。
23.始兴伯:
汪瑞仪 永历元年四月封,永历三年十二月降清。
24.定南伯:
刘炳 永历元年四月封,降清。
25.临桂伯:
瞿式耜 永历元年五月封,永历四年闰十一月卒,赠粤国公,再赠始安王,谥文忠。
26.祁阳伯:
杨奇 永历元年六月封,永历五年冬卒。
27.石城伯:
施尚义 永历元年八月封,永历八年十二月卒。
28.祥符侯:
侯性 永历元年五月封商丘伯,永历元年八月晋祥符侯,永历五年二月降清。
29.文安侯:
马吉翔,永历元年四月封文安伯,永历元年八月晋文安侯,永历十五年七月卒。
30.芷江伯:
米寿图,永历元年十一月追封,谥忠毅。
31.定兴侯:
初代:何腾蛟 隆武元年九月封定兴伯,永历元年十二月晋定兴侯,永历三年正月卒,赠中湘王,谥文烈。
二代:何文瑞 永历三年二月袭,永历五年卒。
32.岐山侯:
贺珍 永历元年八月封岐山伯,永历元年十二月晋岐山侯,永历十七年卒。
33.封川伯:
何兆宁 永历元年十二月追封
34.武威伯:
向登位 永历元年七月封安化伯,永历元年十二月晋侯,永历二年二月卒。
35.兴明伯:
胡长荫 永历元年十二月封。
36.江宁伯:
王化远 永历元年十二月封。
37.定远侯:
赵荣贵 永历二年正月封,永历三年正月卒。
38.永宁伯:
侯天锡 永历二年正月封,永历四年十二月卒。
39.威远侯:
罗于莘 永历二年正月封。
40.黄平伯:
罗文宿 永历二年正月封。
41.武隆伯:
余奎 永历二年正月封。
42.勇烈侯:
陈宜可 永历二年正月追封。
注:《诸臣封爵世表三》后面附了两代:陈三后、陈斗阳,但没有写明袭爵时间。
43.凤卫侯:
牟文绶 隆武元年七月封凤卫伯,永历二年二月晋凤卫侯,永历七年卒。
44.郧国公:
王祁 隆武二年十二月封建安侯,永历二年二月晋郧国公,永历二年三月卒。
45.定远伯:
冉奇镳 永历二年二月封,永历十二年十一月降清。
46.荆江伯:
张光萃 永历元年二月封荆江伯,永历二年三月晋荆江侯,永历十二年二月降荆江伯,永历十三年卒。
47.忠义侯:
初代:覃进孝 永历二年二月封,永历八年卒。
48.番禺侯:
陈子壮 永历二年四月追封,谥文忠。
49.增城侯:
张家玉 永历二年四月追封,谥文烈。
50.辑亭侯:
赵千驷 永历二年四月封,永历四年九月卒。
51.襄平伯:
佟养甲 永历二年四月封,永历二年十一月诛。
诛:即大清两广总督佟养甲,正蓝旗汉军。李成栋反正后投降南明,后来又企图反正回大清,被李成栋诛杀。
52.武涉伯:
阎可义 永历二年四月封,永历三年十二月卒。
53.安乐伯:
杨大福 永历二年四月封,永历三年七月诛。
54.延平伯:
施天福 隆武二年三月封忠毅伯,隆武二年十一月降清。永历二年闰三月反正,永历二年四月改封延平伯,永历十七年十月降清。
55.阳春伯:
范承恩 永历二年四月封,永历四年十一月降清,反正卒。
56.奉化伯:
黄应杰 永历二年四月封,永历四年二月降清。
57.东安伯:
熊兆佐 永历二年五月封,永历七年七月卒。
58.进贤伯:
胡以宁 永历二年六月追封。
59.豫国公:
金声桓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三年正月卒。赠榆林王,再赠鄂王,谥壮武。
60.威武侯:
曹大镐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五年十二月卒。
61.平夷伯:
张自盛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八年三月卒。
62.荡虏伯:
洪国玉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五年十二月卒。
63.万安伯:
张世举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五年二月降清。
64.兴国侯:
王大勇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七年八月诛。
65.雩都伯:
刘懋寰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三年诛。
66.乐平伯:
盖遇时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五年二月降清,永历六年反正。
67.庆国公:
陈邦传 隆武二年四月封富川伯,隆武二年十月晋思恩侯,永历二年六月晋庆国公,永历五年九月降清。
68.兴国公:
李赤心 隆武元年九月封兴国侯,永历二年六月晋兴国公,永历四年四月卒。
注:即大顺亳侯李过
69.郢国公:
高必正 隆武元年九月封郧阳侯,永历二年六月晋郢国公,永历八年九月卒。
70.文水伯:
陈曾禹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五年九月降清。
71.宁端伯:
茅守宪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五年九月降清。
72.南安伯:
宋奎光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三年正月卒。
73.高陵侯:
马腾云 永历二年六月封,永历十八年正月降清。
74.泾阳侯:
郝登云 永历二年六月封。
75.兴山伯:
蔺养成 永历二年六月封,卒。
76.惠国公:
李成栋 永历二年四月封广昌侯,永历二年八月晋惠国公,永历三年二月卒。赠宁夏王,谥武烈。
77.建武侯:
王得仁 永历二年六月封繁昌侯,八月改封建武侯,永历三年正月卒,赠建国公,谥忠壮。
78.定川侯:
李占春 永历二年正月封綦江伯,永历二年八月晋定川侯,永历五年十月降清。
79.远安伯:
陈友龙 永历二年八月封,永历三年十一月卒。
80.武康伯:
胡执恭 永历二年八月封,永历六年卒。
81.宜章侯:
卢鼎 永历二年正月封宜章伯,永历二年八月晋宜章侯,永历五年二月卒。
82.漳平伯:
周金汤 永历二年十月封,永历十五年卒。
83.汉城侯:
刘一鹏 永历二年六月封安福伯,永历二年十月晋汉城侯,永历三年正月卒。
84.宣威伯:
杨进喜 永历二年十月封,永历三年正月卒。
85.武烈侯:
龚勇 永历二年十月追封。
86.华亭伯:
章旷 永历二十年十一月追封,谥文毅。
87.华阳侯:
杨展 永历二年正月封广元伯,永历二年十二月晋华阳侯,永历三年七月卒,谥忠惠。
88.归兴侯:
牛万才 永历元年三月封新平伯,永历二年十二月晋归兴侯,永历六年二月降清。
89.武陵侯:
杨国栋 永历二年八月封武陵伯,永历二年十二月晋武陵侯,永历七年三月卒。
90.晋阳伯:
韩昭宣 永历三年正月封,永历三年九月卒。
91.开平伯:
林大绶 永历三年正月封,永历三年七月卒。
92.祁阳伯:
蒋甲 永历三年正月追封,谥武烈。
93.广宁伯:
王兴 永历三年四月封,永历十三年八月卒。
94.定国公:
牛化麟 永历三年四月封,永历七年七月卒。
95.靖夷公:
魏豹 永历二年二月封靖夷侯,永历三年四月晋靖夷公,永历十五年七月卒。
96.宁远伯:
王永祚 永历三年五月封,永历四年十一月降清。
97.遂宁伯:
蒲缨 永历三年五月封,永历十五年七月卒。
98.犁庭侯:
武大定 隆武二年四月封临潼伯,永历三年六月晋犁庭侯,永历十二年二月降伯,永历十三年三月降清。
99.永国公:
曹志建 永历元年十二月封保昌伯,永历二年八月晋侯,永历三年六月晋永国公,永历六年十二月卒。
100.缙云伯:
曹维建 永历三年六月封。
101.信国公:
艾能奇 永历三年四月封信侯,永历三年七月承旨晋信国公,卒赠延安王。
注:艾能奇之子艾承业永历十年六月以镇国将军管王府事,永历十三年正月降清。
102.皖国公:
刘体仁 永历二年十月封西平侯,永历三年七月晋皖国公,永历十七年十二月卒。
注:即大顺光山伯刘体纯。
103.光化伯:
堵胤锡 永历三年九月封,永历三年十一月卒,赠浔国公,谥文忠。
104.定虏侯:
袁韬 永历三年十月封,永历三年十二月降清。
105.锦江伯:
曹勋 永历三年十月封。
106.怀远伯:
陈安国 永历三年十月封,降清。
107.宁都侯:
彭顺庆 永历三年十月封,永历五年二月卒。
108.泰和侯:
刘文煌 永历三年十月封,永历七年二月卒。
109.新淦侯:
李文斌 永历三年十月封。
110.忠国公:
王祥 永历二年正月封荣昌伯,永历三年六月晋锦江侯,永历四年正月晋忠国公,永历四年十月卒。
注:王祥的爵位似乎是由王穉琼(可能是他的儿子)降等继承荣昌伯。
111.华阴侯:
马士秀 永历二年六月封华阴伯,永历四年二月晋华阴侯。
112.延长侯:
王朝俊 永历二年六月封延长伯,永历四年二月晋延长侯。
113.定远侯:
谭龙翔 永历四年二月封,永历八年卒。
114.曲靖侯:
周茹荼 永历四年二月封。
115.宁武侯:
马养麟 永历二年六月封临武伯,永历四年二月晋宁武侯,永历五年二月卒。
116.清平伯:
武邦贤 永历四年三月封,降清。
117.长宁伯:
王穉璹 永历四年三月风。
118.镇远侯:
郭达伯 永历四年三月封,永历五年十月卒。
119.宝丰侯:
罗成耀 永历二年四月封宝丰伯,永历四年四月晋宝丰侯,永历四年九月诛。
120.南阳侯:
李元胤 永历四年正月封南阳伯,永历四年五月晋南阳侯,永历六年五月卒。
121.安肃侯:
李建捷 永历三年十二月封安肃伯,永历四年五月晋安肃侯,永历六年五月卒。
122.博兴侯:
张月 永历二年四月封博兴伯,永历四年五月晋博兴侯,永历六年九月降清,永历八年三月反正。
123.宣平侯:
董方策 永历二年四月封宣平伯,永历四年五月晋宣平侯。
124.宣国公:
焦琏 永历元年五月封新兴伯,永历二年正月晋侯,永历四年五月晋宣国公,永历五年九月卒,谥忠愍。
125.开国公:
赵应选 永历二年正月封新宁伯,永历三年五月晋侯,永历四年五月晋开国公,永历二十年四月卒。
126.卫国公:
胡一青 永历二年正月封兴宁伯,永历三年五月晋侯,永历四年五月晋卫国公,永历十三年正月降清。
127.镇安侯:
张道瀛 永历二年四月封镇安伯,永历四年五月晋镇安侯,永历六年二月降清。
128.仪封伯:
殷之荣 永历四年五月封,永历六年二月降清。
129.信宜侯:
李明忠 隆武二年十月封武靖伯,永历二年九月改海康伯,永历四年五月晋信宜侯,永历六年六月卒。
130.凉国公:
贺远途 永历四年六月封。
131.郑国公:
于大海 永历二年三月封靖南伯,永历三年八月晋侯,永历四年七月晋郑国公。永历五年十月降清。
132.尉氏伯:
吴文献 永历四年八月封,永历六年二月降清。
134.襄国公:
王进才 隆武二年十月封襄阳伯,永历三年九月晋侯,永历四年九月晋襄国公,永历六年十二月卒。
135.瑞国公:
杜永和 永历二年四月封江宁伯,永历四年五月晋侯,永历四年十一月晋公,永历六年二月降清。
136.荆国公:
王光兴 永历元年五月封靖虏侯,永历四年十二月晋荆国公,永历十九年正月降清。
137.靖国公:
袁宗第 永历元年六月封靖远伯,永历二年十月晋侯,永历四年十二月晋靖国公,永历十七年十二月卒。
138.陕国公:
党守素 永历元年六月封新平伯,永历二年十月晋侯,永历四年十二月晋陕国公,永历十八年二月降清。
139.襄阳侯:
王光泰 永历元年五月封镇武伯,永历四年十二月晋襄阳侯,卒。
140.宜城伯:
王甲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永历十四年六月降清。
141.宜都侯:
塔天宝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永历十八年正月降清。
142.阳城侯:
马云翔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
143.真定侯:
杨文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永历八年十月卒。
144.渭源侯:
李复荣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
145.新津侯:
谭弘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永历十三年正月降清。
146.仁寿侯:
谭诣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永历十三年正月降清。
147.涪陵侯:
谭文 永历元年封东安伯,永历四年十二月晋涪陵侯,永历十三年正月卒。
148.平夷伯:
谭铉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
149.兴宁伯:
王兴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永历十二年五月降清。
150.江陵伯:
张同敞 永历四年十二月追封,谥文烈。
151.富平侯:
贺道宁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永历十七年正月降清。
152.秦王:
孙可望 永历三年四月封景国公,永历三年七月承旨晋平辽王,永历三年十一月晋冀王,永历五年二月改封秦王,永历十一年九月削爵,永历十一年十月降清。
153.东莞伯:
叶彪 永历五年七月封,永历七年十一月卒。
154.南宁伯:
杨昆 永历五年七月封,永历七年十一月卒。
155.吉国公:
王祐 永历五年九月封,永历十三年十二月降清。
156.康平伯:
陈建 永历五年十月封,永历十三年九月降清。
157.新安伯:
康永宁 永历六年正月封,卒。
158.武宣伯:
成大用 永历六年正月封,卒。
159.马平伯:
谢甲 永历六年正月封。
160.东宁侯:
王复臣 永历六年正月封,永历六年十月卒。
161.沅国公:
张先璧 隆武二年六月封南宁伯,永历二年三月晋侯,用力六年六月晋沅国公,卒。
162.兴安伯:
孙守全 永历六年七月封,永历七年九月卒。
163.雒容侯:
龙韬 永历五年八月封义宁侯,永历十一年二月卒。
164.怀远侯:
周大祯 永历六年十一月封。
165.临潼伯:
郭有名 永历六年十一月封。
166.仁寿伯:
顾存志 永历六年十二月封,永历十二年十二月卒。
167.余庆伯:
张登贵 永历六年十二月封。
168.威胡伯:
周立发 永历七年正月封,永历十一年正月降清。
169.忠正侯:
周大正 永历七年五月追封。
170.新泰侯:
郝尚久 永历二年四月封新泰伯,永历三年十二月降清,永历七年三月反正,永历七年五月晋新泰侯,永历七年九月卒。
171.征定侯:
杨时清 永历七年五月封。
172.威宁侯:
郝承裔 永历六年七月封威宁伯,永历七年五月晋威宁侯,永历十三年十月降清,永历十四年八月反正。永历十五年四月卒。
173.新化伯:
冯起凤 永历七年五月封,永历十七年三月降清。
174.雅安侯:
高承恩 永历六年七月封雅安伯,永历七年五月晋雅安侯,永历十三年六月卒。
175.开化伯:
金子襄 永历七年五月封,永历九年九月卒。
176.梁山侯:
徐邦定 永历六年十月封,永历九年五月晋梁山侯,永历十年六月卒。
177.东乡侯:
杨秉胤 永历六年十一月封(《功臣封爵世表三》未说明初封),永历九年五月晋侯,永历十五年十一月降清。
178.延平王:
初代:郑成功 隆武二年三月封忠孝伯,永历二年十月晋威远侯,永历三年七月晋广平公,永历七年五月晋漳国公(都是公爵,为什么是晋封?)永历九年四月晋延平王。永历十一年十一月晋潮王,辞。永历十六年五月卒,谥武。
二代:郑经 永历十六年十一月袭,永历三十五年正月卒。谥武。
三代:郑克塽 永历三十五年二月袭,永历三十七年七月降清。
注:郑克塽追谥郑成功为潮武王,郑经为潮文王,但是自己始终没有自称过潮王,因此我算在延平王里。《功臣封爵世表三》中郑成功和郑经谥号都是武,疑似钱海岳笔误。
179.祥符伯:
王秀奇 永历九年四月封,永历十八年三月降清。
180.崇明伯:
甘煇 永历九年四月封,永历十三年七月卒。
181.建安伯:
万礼 永历九年四月封,永历十三年七月卒。
182.忠振侯:
洪旭 隆武二年三月封忠振伯,永历九年四月晋忠振侯,永历二十年八月卒。
183.庆都伯:
郝文兴 永历九年四月封,永历九年九月卒。
184.定宁伯:
张弘德 永历九年五月封,永历十年八月卒。
185.益国公:
郝永忠 隆武二年六月封南安伯,永历元年三月晋侯,永历九年十月晋益国公,永历十七年十二月卒。
186.忠靖侯:
陈煇 隆武二年三月封忠靖伯,永历元年正月鲁监国封平南伯,永历九年四月晋忠靖侯,永历十七年九月降清。
187.黔阳王:
皮熊 永历元年八月封定番伯,永历二年十二月晋侯,永历三年十月晋匡国公,永历九年十二月晋黔阳王,永历十八年十月卒。
188.富顺伯:
李先芳 永历九年十二月封,永历十年二月卒。
189.平远侯:
谢上达 永历十年二月封,永历十四年七月卒。
190.定闽伯:
黄素禾 永历九年封,永历十年七月降清。
191.晋王:
李定国 永历三年四月封康侯,永历三年七月承旨晋康国公,永历六年七月晋西宁王,永历十年三月晋晋王,永历十六年六月卒。
192.蜀王:
刘文秀 永历三年四月封泰侯,永历三年七月承旨晋济国公,永历六年七月晋南康王,永历十年三月晋蜀王,永历十二年四月卒,谥忠。
193.保国公:
王尚礼 永历六年七月封固原侯,永历十年三月晋保国公,永历十一年九月卒。
194.夔国公:
王自奇 永历十年三月封,永历十二年四月诛。
195.汉川侯:
张胜 永历十年三月封,永历十一年九月诛。
196.德安侯:
狄三品 永历十年三月封,永历十二年二月降伯,不久后复爵。永历十三年八月降清。
197.岐山侯:
王会 永历七年五月封武功伯,永历十年三月晋岐山侯,永历十一年十月降伯,不久后复爵。永历十三年六月降清。
198.东昌侯:
张虎 永历七年五月封淳化伯,永历十年三月晋东昌侯,永历十一年十月诛。
199.永寿伯:
关有才 永历十年三月封,永历十二年四月诛。
200.宜宾伯:
陈希贤 永历十年三月封,永历十三年六月降清。
201.尝宁伯:
雷朝圣 永历十年三月封,永历十六年九月降清。
202.莱国公:
虞胤 永历十年五月封。
203.六安侯:
李本高 永历十年六月封崇信伯,永历十年十月晋六安侯,永历十一年九月卒,赠徽国公,谥壮烈。
204.建平侯:
郑泰 永历十年七月封,永历十七年六月降清。
205.永城伯:
郑缵绪 永历十年七月封,永历十七年六月降清。
206.同安伯:
郑鸣骏 永历十年七月封,永历十七年六月降清。
207.平原伯:
许世皞 永历十七年八月封。
208.建威伯:
马信 永历十年十月封,永历十六年五月卒。
209.保德伯:
王安 永历十年十月封,永历十三年降清,同年四月反正。
300.临国公:
李来亨 隆武二年封三原伯,永历四年二月晋侯,永历十年十二月晋临国公,永历十八年八月卒。
301.高陵伯:
刘正国 永历十一年正月封,永历十二年十一月卒。
302.宁国公:
王友进 永历四年十二月封宁国侯,永历十一年八月晋宁国公,永历十四年六月降清。
303.巩昌王:
白文选 永历十年三月封巩国公,永历十一年十月晋巩昌王,永历十五年十一月降清。
304.余庆伯:
杨光谦 永历十一年十月封,永历十一年十一月降清,永历十二年反正,永历十三年四月再降清。
305.瓮安伯:
冯天裕永历十一年十月封,永历十二年三月降清反正(同月先降清再反正?)永历十三年八月卒。
306.同关伯:
张国用 永历十一年十月封,永历十五年十一月降清。
307.伏羌伯:
赵得胜 永历十一年十月封,永历十五年十一月降清。
308.偃师侯:
郑文雄 永历十一年十二月封,永历十三年闰正月卒,赠周国公。
309.郁林伯:
李胜 永历十一年封。
310.陆川伯:
李乔华 永历十一年封。
311.怀集伯:
何奎豹 永历十一年封。
312.岑溪伯:
李盛功 永历十一年封。
313.富川伯:
梁忠 永历十一年封。
314.宣化伯:
曹友 永历十一年封。
315.楚国公:
周室鼎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降清。
316.庆阳王:
冯双鲤 永历六年七月封兴安侯,永历九年五月晋兴国公,永历十一年正月晋兴安王,永历十二年正月改封庆阳王,永历十三年八月降清。
注:写作冯双礼的场合比较多。
317.汉阳王:
马进忠 永历元年六月封武昌伯,永历二年十月晋侯,永历三年八月晋鄂国公,永历八年晋嘉定王,永历十二年正月改封汉阳王,永历十二年十月卒。
318.叙国公:
马维兴 永历二年八月封昭武伯,永历六年八月晋宣城侯,永历十二年正月晋叙国公,永历十三年三月降清。
319.镇闽侯:
温丹初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永历十二年六月卒。
320.淮国公:
马宝 永历二年四月封安定伯,永历四年五月晋侯,永历十二年正月晋淮国公,永历十三年五月降清。
321.平阳侯:
靳统武 永历十年六月封平阳伯,永历十二年正月晋平阳侯,永历十三年降伯,永历十六年六月卒。
322.怀仁侯:
吴子圣 永历十六年六月封怀仁伯,永历十二年正月晋怀仁侯,永历十三年降伯,同年十月降清。
333.孟津伯:
魏勇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永历十三年九月卒
334.延长伯:
朱养恩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永历十三年三月降清,永历十三年十月反正,卒。
335.宜川伯:
高启隆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永历十五年三月降清。
336.公安伯:
李如碧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永历十三年五月降清。
337.阳武伯:
廖鱼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永历十三年八月降清。
338.仁和侯:
陈国能 永历十年三月封仁和伯,永历十二年二月晋仁和侯,永历十三年八月降清。
339.广昌侯:
高文贵 永历十年六月封广昌伯,永历十二年正月晋广昌侯,永历十三年十月卒。
340.真宁侯:
李承爵 永历十年八月封真宁伯,永历十二年正月晋真宁侯,永历十二年十二月卒。
341.巫山侯:
李嗣名 永历十二年正月封,永历十七年三月卒。
342.咸宁侯:
祁三升 永历十一年十月封咸宁伯,永历十二年三月晋咸宁侯,永历十三年降伯,永历二十五年二月降清。
343.泰安侯:
窦名望 永历十一年正月封泰安伯,永历十二年三月晋泰安侯,永历十三年闰正月卒。
344.永安侯:
黄廷 永历九年四月封永安伯,永历十二年五月晋永安侯,永历十三年八月降清。
345.广国公:
何九仪 永历七年三月封保康伯,永历十年六月晋侯,永历十二年八月晋广国公,永历十四年三月诛。
346.龙平伯:
罗大顺 永历十二年九月封,永历十九年五月降清。
347.兴阳侯:
齐正 永历十二年十月封,永历二十年四月卒。
348.安仁侯:
莫宗文 永历六年十二月封安仁伯,永历十二年晋安仁侯,永历十四年四月降清。
349.德化伯:
汪龙 永历十二年十月封,永历十三年八月卒。
350.真定王:
郑鸿逵 弘光元年五月封靖虏伯,弘光元年闰六月晋定虏侯,隆武二年正月鲁监国晋公,隆武二年六月削爵,不久后复爵,晋漳国公,后改封定国公。永历十三年正月晋真定王。
注:永历十二年三月郑鸿逵疑似,我猜测永历朝廷不知道他已经死了,给他晋封了真定王。
351.颖国公:
杨武 永历十三年六月封,永历十三年九月降清。
352.瑞金侯:
陈其纶 永历十三年十月封,永历十四年七月卒。
353.通海侯:
李廷玉 永历十三年十月封,永历十四年四月卒。
354.武清侯:
王国玺 隆武二年十一月封武清伯,永历五年十月晋武清侯,永历十三年三月降清。
注:《诸臣封爵世表三》里为:“五年十月晋侯”,由于除了鲁监国只有永历年号用到五年,因此就算永历五年。
355.镇远伯:
马九爵 隆武二年十一月封,永历四年八月卒。
356.镇远侯:
马九功 永历四年九月袭伯(疑似是马九爵的镇远伯),永历五年十月晋镇远侯,卒。
357.长洲伯:
王略 隆武二年十一月封,卒。
358.华亭侯:
王维恭 隆武二年十一月封华亭伯,永历五年十月晋华亭侯,永历十五年七月卒。
注:《诸臣封爵世表三》里为:“五年十月晋侯”,由于除了鲁监国只有永历年号用到五年,因此就算永历五年。
后永历
明郑合计封爵9位。
1.忠明伯:
周全斌 永历十七年正月承旨封,永历十八年三月降清。
2.兴明伯:
赵得胜 永历二十八年五月承旨封,永历三十一年正月卒。
3.德化公:
黄芳度 永历二十年承旨封,永历二十九年十月卒。
4.定虏伯:
刘进忠 永历二十八年六月承旨封,永历三十一年六月降清。
5.荡虏伯:
张学尧 永历二十八年六月承旨封。
6.怀仁侯:
沈瑞 永历二十九年正月承旨封,永历三十五年五月卒。
7.奉明伯:
刘应麟 永历三十五年二月承旨封,永历三十七年七月降清。
8.忠诚伯:
冯锡范 永历三十五年二月承旨封,永历三十七年七月降清。
9.镇国公:
刘国轩 永历三十二年七月承旨封武平伯,永历三十五年二月晋侯,永历三十五年十二月晋镇国公。永历三十七年七月降清。
鲁监国
鲁监国合计封爵61位。
1.定南伯:
初代:徐仁爵 隆武元年四月封,隆武八年正月卒。
注:十代魏国公徐弘基的侄子,鲁监国所封。《诸臣封爵世表一》附在魏国公一系后面,但我认为他不是正常袭爵,所以划在鲁监国封爵里面。
2.永丰伯:
张鹏翼 弘光元年闰六月封。隆武朝廷封为忠勇伯。鲁监国元年七月卒,谥忠烈。
3.崇安伯:
唐彪 弘光元年八月封,永历十六年三月卒。
4.崇仁伯:
王俊 弘光元年十月封,永历十六年二月卒。
5.荆国公:
方国安 弘光元年五月封镇夷伯,弘光元年闰六月晋侯。隆武朝廷封靖虏侯,并晋静国公。弘光元年十一月鲁监国晋为公。鲁监国元年六月降清。
6.宁国公:
王之仁 弘光元年闰六月封武宁侯,隆武朝廷封恭顺伯。弘光元年十一月鲁监国晋为宁国公。鲁监国元年八月卒。
7.震虏侯:
黄蜚 弘光元年十月,隆武朝廷追封震虏侯,弘光元年十一月鲁监国赠震虏侯,谥武愍。
8.威胡侯:
方元科 弘光元年十月,隆武朝廷封武兴伯,弘光元年十一月鲁监国晋为威胡侯。
9.开远侯:
吴凯 弘光元年闰六月封开远伯,隆武朝廷封为诚敬伯,弘光元年十一月鲁监国晋为开远侯。鲁监国元年七月卒。
10.靖夷侯:
陈谦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鲁监国元年五月卒。
11.靖江伯:
王鸣谦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鲁监国元年五月卒。
12.尚义伯:
沈镇东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
13.靖南伯:
方任龙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隆武朝廷封为永功伯,卒。
14.定南伯:
俞玉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隆武朝廷封为永安伯。鲁监国元年六月卒。
15.平虏伯:
马汉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武清伯,鲁监国元年六月卒。
16.勷武伯:
章义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
17.忠卫伯:
章云飞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鲁监国二年三月降清。
18.斫夷伯:
顾勋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隆武朝廷封保宁伯,鲁监国元年六月卒。
19.靖逆侯:
徐瑩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鲁监国元年五月卒。
20.襄勤伯:
谢正让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
21.宁远伯:
沈迴澜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鲁监国元年五月卒。
22.平胡伯:
陈万良 鲁监国元年正月封,隆武朝廷封武成伯,鲁监国二年五月卒。
23.威夷侯:
刘穆 弘光元年十一月封威夷伯,鲁监国元年晋威夷侯,鲁监国元年六月卒。
24.平波伯:
裘兆锦 鲁监国元年五月封,永历十七年卒。
25.建国公:
郑彩 弘光元年闰六月封永胜伯。隆武二年四月改恩宥,除,复;鲁监国元年十一月晋建威侯,鲁监国二年正月晋建国公,永历十三年七月卒。
注:这一段没看懂,照抄了。
26.义兴侯:
郑尊谦 隆武元年隆武朝廷封讨夷伯,弘光元年十一月鲁监国封义兴伯,鲁监国二年晋义兴侯,弘光朝廷晋兴明侯,鲁监国三年卒,赠兴国公,谥武闵。
27.永康伯:
鲁监国二年正月封,鲁监国元年二月卒。
28.荡胡伯:
初代:阮进 鲁监国二年正月封,鲁监国六年八月卒。
二代:阮美 鲁监国六年九月袭,永历十七年十月降清。
29.义英伯:
阮骏 鲁监国二年正月封,永历十年八月卒。
30.镇南伯:
郑斌 鲁监国二年正月封,永历三十七年七月降清。
31.吞胡伯:
杨奇 鲁监国二年正月封。
32.定远侯:
石仲芳 鲁监国元年十二月封平原伯,鲁监国二年二月晋定远侯,鲁监国五年五月降清,永历十三年反正,卒。
33.东乡伯:
艾元凯 鲁监国二年七月封。
34.镇南伯:
金公玉 鲁监国二年十月封,鲁监国三年正月卒。
35.振威伯:
涂觉 鲁监国二年十月封,鲁监国六年三月降清。
36.武定伯:
汤兰 鲁监国二年十月封,卒。
37.忠勤伯:
郭天才 鲁监国二年十月封,鲁监国四年正月卒。
38.武靖伯:
蔡乃汉 鲁监国二年十月封,鲁监国三年卒。
39.安福侯:
邓良藩 鲁监国二年七月封安福伯,鲁监国三年二月晋安福侯。
40.安南侯:
杨耿 鲁监国二年正月封同安伯,鲁监国三年四月晋安南侯。
41.荡虏侯:
孙化庭 鲁监国三年七月封,鲁监国四年三月卒。
42.靖虏侯:
李双槐 鲁监国三年七月封。
43.逐虏伯:
李三帽 鲁监国三年七月封,鲁监国三年八月卒。
44.东昌伯:
周魁轩 鲁监国三年七月封,永历七年二月卒。
45.御胡伯:
陈济宇 鲁监国三年七月封。
46.定东伯:
田嵩山 鲁监国三年十月封,鲁监国四年四月卒。
47.蒙阴伯:
张明宇 鲁监国四年二月封,鲁监国四年十月卒。
48.新昌伯:
俞国望 鲁监国四年三月封,鲁监国五年卒。
49.宁波伯:
徐鸣珂 鲁监国四年三月封,鲁监国五年卒。
50.定远侯:
郑联 鲁监国二年正月封定远伯,鲁监国四年七月晋定远侯,鲁监国五年八月卒。
51.平西伯:
王朝先 鲁监国四年七月封,鲁监国六年二月卒。
52.定西侯:
张明振 隆武二年三月隆武朝廷封义胜伯,晋侯。鲁监国二年正月鲁监国封定西伯,鲁监国四年十一月晋定西侯。永历九年十一月卒。
53.平夷侯:
周鹤芝 鲁监国二年二月封平夷伯,鲁监国四年十一月晋平夷侯,永历八年四月卒。
54.闽安侯:
周瑞 鲁监国二年二月封闽安伯,鲁监国四年十一月晋闽安侯,永历十四年五月卒。
55.义安伯:
顾奇勋 鲁监国四年封。
56.昌化伯:
阮国桢 鲁监国四年封,永历八年十月卒。
57.惠安伯:
林忠 鲁监国五年正月封,永历十一年降清。
58.济胜伯:
顾忠 鲁监国五年正月封,永历十年正月降清。
59.永春伯:
林日胜 鲁监国五年正月封,永历十年五月降清。
60.会稽伯:
张国俊 弘光元年闰六月鲁监国封。
61.保定伯:
毛有伦 弘光元年十一月鲁监国封,鲁监国元年六月降清。
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明郑五大南明政权合计封爵473位。
无效的封爵
吴三桂 崇祯十七年三月封平西伯,崇祯十七年四月降清,崇祯十七年五月晋蓟国公,永历三年正月晋吴三桂为汉中王,永历十二年八月晋吴三桂为济王。
永历二年封马蛟麟沅陵侯,永历四年二月封尚可喜为平虏侯、耿继茂为靖虏侯,永历十二年八月封洪承畴为兴化王。
以上人物封爵时已经降清,并不接受封爵,故封爵无效。
后记
前一段时间写历史架空文学时,比较好奇南明几十年封了多少爵位,就上网查。只查到一处统计,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90551-1.shtml ,是2013年天涯的一个帖子,没有统计鲁监国政权、隆武政权和永历政权的封爵,帖子没了下文。我当时想,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嘛,最多就一百多呗,就决定自己整理一下。(不过还是比我预想的多)
本表没有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只说说我的几个大体感想。
南明封爵确实很滥,但其实并没有网络段子里说的国公王爵满地跑的程度。我估计国公也就二三十,亲王郡王也都是个位数,而且这些国公中不少都是永历晚期才晋封的。南明虽然残破,王公之位并不好拿,按数量来说,南明的国公重要性也赶得上明朝中前期的侯爵了。
但以南明封爵之滥,我猜测如果南明奇迹般恢复天下了,至少是拿到半壁江山了,以这爵位的数量,爵位可能演变成像宋朝一样的一种加衔,够级别就有,不再重要。
满表的“卒”和“降清”不知道打了多少个,不由得思考起生命的意义。李来亨等一票国公在山洞里对大清进行不可能胜利的抵抗时,是什么心情呢?要是我有文学素养的话,也许应该写一部短篇《山洞中的临国公》。
最新讨论 ( 更多 )
- PDD拼单 (八格包包)
- 民族情绪 (郑明兰)
- 聊一聊见诸网络的南明兴朗政权 (取什么名字好呢)
- 南明封爵表 (唯亲王)
- 弘光朝为什么大规模平反前代? (唯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