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濠碑石初辑
来自:HUAIHAI(数字让人清醒)
达濠碑石初辑 图文版请见: 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ad.php?tid=18009&from=indexheats 或 http://jixiong51.blog.163.com/blog/static/6630320117291919609/ 碑石能补史籍之阙。历史上有多少碑刻留存到现在?他们在哪里,记录了什么内容,给我们留下哪些信息?对碑石的搜集记录整理解读乃至研究,达濠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北海所学粗浅,此项非我所能胜任。下面仅将目前所了解记录到的达濠历代碑刻做一罗列,其补充完整与释读有待来者,北海权作抛砖引玉耳。 宋 目今达濠发现的宋代石刻有四处,如下: 北宋 河渡威武寨石刻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 发现于2006年,包括“威武寨”、记事石刻、凯旋记事石刻和“南无观世音菩萨”四处。 http://www.gdwh.com.cn/whyc/2009/0722/article_1742.html 岗背叠石石刻 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 全文:东都王凰之吴越钱颐仲因过此地见此石有人留题遂立马观之是处巨石平然可爱次日携酒乐饮扶暮而还因兴命工刻石谩记岁月耳绍圣二年三月 两块石头相近,原先应为同一石,后裂为两块,之间有宽约20厘米的缝。石头置于高约三米的土岗上,因名叠石。土岗周围俱为平地。 两块石头,近处为皇祐四年刻石,旁边为年代更久远的石刻。 可惜此石刻字迹漫不可识,无从知晓年代。 南宋 东湖修路碑记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 可见 达濠岛东湖乡宋碑《路记》释文(纪相奎): 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ad.php?tid=1753 昔此路始乃莊子成、陳愈首爲之唱 ,憫泥塗/ 之阻,乃裒衆資,招來石匠,鑿石以濟泥淤,未/ 克全功,以 經二十餘年矣。至加定 五年七月吉日,/ 乃預會侶人而續其餘,收什 諸門,施資移化,/ 些少裨添脩造,以全終始之基,併於廟門夾路/ 一條,四界□計三百二十四丈,坐刄 一伯 二十□/ 貫。庶幾考古驗今,永爲一鄉子孫久遠□/ 矣。 旹 加定七年歲次甲戌二月日脩造/ 通昌昭□陳全立/ 緣首莊成陳伸莊榮幹工莊連翁□ 磊口摧锋军石刻 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 铭文:“摧锋军伦黄景定四年十一月念九日部兵抵此”。 西风兄拍摄: 元 岗背杏坛石碑 元延祐三年(1316年) 石碑来历未详。 目前已发现明代石刻有五处,如下: 明 澳头升旗山“震武寨”石刻 明洪武九年(1376年) 1988年《達濠區地名志》“升旗山”條記——前清时代,该地是海防“烟墩”地点,称“烟墩城”。汕头开埠后立旗杆于“烟墩城”上。进入汕头港的轮船先由该处升旗,报告入港船号,通知海关派引水船出港导航。……附近有一石,上刻“振武寨”,明嘉靖九年(1530)立。 1996年《汕頭市地名志》沿用此說。 我至今未曾上升旗山。據天縱兄照片,煙墩城石刻應為“震武寨”,時間非嘉靖九年(1530),而是洪武九年(1376)。另《達濠區地名志》“葛洲村”條記——明洪武年间(1368—1398)设古“烟墩”于东南面的“大岭山”上。 葛洲大嶺山此處洪武建的煙墩我亦未去過,按描寫的方位來看,葛洲大嶺山非澳頭升旗山,則明洪武間在達濠北部山上設有“烟墩(城)”两处。但仍有待以後實地探訪。另,《達濠區地名志》記埭頭馬鞍山東與“烟墩山”相接。此处“烟墩山”或亦因山上設有烟墩而得名,待訪。 以下三张震武寨石刻为天纵兄拍摄: 上红漆后。天纵兄说“洪武”两字是比较清晰的,洪武九年正是丙辰年。“震武寨”字體與河渡北宋“威武寨”相似。 大明洪武九年歲(次) 震武寨 丙辰四月吉日謹誌 青云岩 明嘉靖五年(1526年)五月初五。 “一為竖造聖神佛僧,嘉靖伍年伍月初伍日建。鄉民 王朝爵 李永連 林宜尚 李癸兴 何廷茂 李十香 張太公 蔡元九 黃志光 李孔連 何連昌 陳卅三” 刻字朴拙 此是青云岩最早的石刻,明、清、民国有石刻多处,青云岩历代石刻有待搜集整理,或可见: 蕴涵深厚的青云岩墨迹石刻 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ad.php?tid=17836 青云禅寺内壁上有石碑五方 (内容具体待查) 三寮四顾台石刻 明天启元年(1621年) 1988年《达濠区地名志》“四顾台”条: 在三寮村南的铳城山上,距区驻地6公里,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该台遗迹已湮没,仅存碑记一幅,刻于山麓之花岗岩巨石上,位于三寮村与广澳村交界处的磊广公路旁。碑坐西南,仰向东北…… 今此石移置于三寮村口。 照片来自濠网:http://www.haojiang.org/showart.asp?id=120 “此台總截濱海要路,四顧海澳。東顧蓮澳,東南顧廣澳,北望馬耳澳,西應河度門,五顧無遺,一方保障。建自天啟元年,邑侯朱君諱本吳,號澹修,浙杭錢塘人,系明進士,申詳兩院,道府委官鼎建,劄兵防守,此萬年鞏固基也。特書之,以垂不朽。” 文後署款:“前督建官潮陽縣縣丞豫章劍邑傅高麟,後督宅官潮陽縣縣丞金陵雲陽賀煜 仝書記,督工官招寧司巡檢趙應忠,效勞冠帶耆民庄嶺典。” 鼎建河渡、三寮、磊口层台颂碑 在河渡门咀山上 明代 1988年《达濠区地名志》“河渡炮台”条: “……台西临海处,另有一挡土墙,长14米。南面5米处有一长2.02米、宽1.1米的石碑倾倒于地,碑首篆文刻“鼎建河渡、三寮、磊口、层台颂碑”十二字(分6行),内文字迹模糊难辨,系明代所建。……” 此石碑若能拓下,兴许可以识读。 从碑名并结合“三寮四顾台石刻”来看,或为同时——天启元年(1621)鼎建。“层台”应非地名,而是指“台”(如四顾台之台)。可看出,除了河渡、三寮这两处,磊口也建有“台”,只是后来荒废,未被人发现。河渡门咀山明代所建之“层台”,即建在北宋“威武寨”基础之上。到了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又营建河渡炮台。 永安桥石刻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位于山顶青云禅寺正门前十几步外。石桥栏不知是否为明代原物,2009年夏青云禅寺扩建,当时桥一侧半边桥栏已被撞坏。两年来未上青云岩,不知此碑尚在否。 清 建桥碑记(范起烈) 乾隆元年 据光绪《潮阳县志》卷四乡都?津梁: “東溝橋 西溝橋 溪頭橋 下澮橋俱在縣東四十里,路通河渡、廣澳、蓮鞍、三寮、溪頭、下澮等處,乾隆元年例貢陳榮祖創建 (達濠守備范起烈有碑記)” 達濠島東南,大瞭望山與河渡山、廣澳大山之間有長三公里餘的沙脊,由北而南依次有埭頭、溪頭、大澮(下澮)、三寮諸村,再南則為河渡和廣澳,蓮鞍有蓮澳炮台,在廣澳大山北角。光緒縣志記乾隆元年例貢陳榮祖創建四橋以利來往,達濠守備范起烈有碑記。此碑今未見。 放牛岭奉宪禁碑 乾隆二十年(1755) 放牛岭 据1988年《达濠区地名志》“象山”条: 在达濠村北面,海拔125米,山貌似象,故名。达濠区政府治所在其南麓。左侧放牛岭,有400米长的灰路,年久破旧不堪,1987年,乡人集资重修,昔为达濠通汕头的交通要道。岭旁原有一古寺(三甲碗岩),百年前被烧毁,遗有一甘泉石窟,称达濠名泉。岭旁巨石刊刻“奉宪禁碑”一幅,禁止乡人在此取沙石,系清乾隆二十年所勒,字迹完好清晰。(参见《三甲碗岩》条) 此碑暂未见。 达濠育婴堂记 并碑数方 藏于达濠中学 楚兄拍摄 2008年5月 早年达濠的慈善机构 李明齐 (备查) 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ad.php?tid=1339 达濠中学前身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陈耀振创建的“河东书院”,今达中“河东书院”石匾尚存(曾遭砸,断作两块)照片暂阙。 永宁桥碑 及南无碑 乾隆二十八年(1763) 在达埠南门内 达埠南门内為关帝古庙和普德善堂,门外為达濠坑,是达埠与赤港自然分界,有永宁桥跨达濠坑接对岸赤港苏州街。20世纪90年代改坑为路,永宁桥亦拆除。永宁桥碑尚在。 赤港大道通达门外石碑两方 两通石碑立于赤港大道通达门外,大部分碑面为地衣所覆盖,无上漆,拓片应可识读。内容、年代未详。 赤港龍田雙忠古廟前有碑 未拍照。 田心古廟香燈牌記 嘉慶拾年五月念陸日(1805) 青籃田心宮外 竊思我里自開創以來,沐成於 三山國王之神由來久矣。然香燈之資誠……(崇) 禎十四年,四社裒捐買到招三八甲林必盛下九囗戶中田七畝二分下田十畝…… 本都河西土名石鼓溝,橫囗去廬年帶铁租谷三十八石正當神拈囗投税…… 加芳照社輪流以奉香燈祭費至乾隆五十四年囗田佃私賠囗久四社酌議…… 求囗私賠河浦陳十僅囗二廽憶頑佃如此若不早圖,不特無租田根亦幾亡矣…… 四社齊集呈官,存業於十年五月十一日,將田變賣,價銀五百一十四元,囗將原價…… 二十六日附近另置招三十甲……(此行餘字被凿去)…… …(字凿去)…木坊石囗囗囗囗戶再寄入黃囗芳…… 共艮五百壹拾肆元。其縣堂囗稅紅囗契當神卜樂付二社治子徐光盛新…… 年間錢粮等項係就每年值辦收租之人納清條脉分明流傳後人永垂不朽…… 計開 一園囗囗囗囗稅錢捌千貳百文囗囗囗囗囗稅錢壹千捌百文…… 小塊稅錢四千五百文一囗囗囗囗囗稅錢柒千貳百文一囗囗囗坵稅…… 黃榮耀徐光盛林元釗蔡榮耀徐振名黃邦捷詹宗雄林兆…… 碑上多处人名被凿去。在碑中可见“河浦”,可知“河浦”一名在清中页便已存在。 宫外地上有断作两块的“三山國王”石匾,左题:四社等修立 另田心宮內壁上有石刻一方,曾遭砸,有裂纹,字迹不清。年代暂未明。 东湖岭示禁碑及南无碑 有云波亭、岭顶雨亭两处 道光二十九年(1849) 雲波亭的示禁碑和南無碑 岭顶雨亭的示禁碑及南无碑 示禁 潮陽縣招寧分司加五級紀錄五次鄒 給示勒石嚴禁事本年十一月初十日,據青籃鄉職員李建銘、生員徐維祺、東湖上下鄉耆老林篤香、李文喜等聯名僉稟為懇准給示勒石以安行旅,而口 永遠事稟稱竊招收都地處海濱道路崎嶇惟東湖嶺路上高嶺口 年久損壞乃係通衢商旅往來之區歷年以來人烟叢口 牛馬輻輳一適父雨泯海難堪非特無以便行人唯恐黑夜有損當值口 巡鄉人樂善紳士願解囊捐金倡修此地道路遂建上下嶺兩雨亭施給茶水以為寒暑行人歇息之處拘各踴躍捐題共成嘉舉……(全文有待整理抄录)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 十三 日示 厂前街关爷宫示禁碑 咸丰二年(1852) 厂前街关爷宫内 示禁 特授潮陽縣招寧分司 洋背鱼头宫待渡雨亭内有石碑一方,清末。 鱼头宫(伯公)此原为河西通达濠埠的诸渡口之一,河西其他渡口据1988《达濠区地名志》“过渡仔”条还有河浦、玉石、赤砂(下牙、岗背、华里、钱塘)、林厝塍(马滘)、跳白港(马滘)、横渡(渡江亭)、凤岗、南山等。 碑刻清晰,然雨亭内光绪昏暗,肉眼不易全部辨明,即使是照片拍下来仍看不大清。 達埠北門外鄉紳議禁碑 光緒二年(1876) 一議此地是龍脉若有偷挑 塗者被人拿獲罰影戲一台 一議此處不許堆積糞穢等物若有違 者被人查覺將糞穢擔淨並罰錢貳百 以買香紙火炮祀神 吳(寶?) 達濠紳士 張囗囗 李樹囗 光緒二年六月 吉立 达埠东门喜建修路牌记 光绪三年(1877) 碑在达埠东门真君古庙外靠墙处,碑旁有一井,井口刻画桃纹,有“救世平安”四字。 井口刻“救世平安”四字 真君古庙外壁墙上的石碑,地衣斑驳。 真君古庙外壁墙上门匾 治子劉文宗喜 真君古廟 辛巳年葭月吉日 現真君古廟門匾 嘉慶丙寅穀旦 (1806,嘉慶十一年) 华里奉宪牌示碑 光绪 西风兄拍摄 河浦叠石山有石刻,因為還不曾去過,暫留空。 石匾 達濠城“達善門”、“西濠門”匾 無意外,應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原物。 河東書院 藏於達濠中學 河東書院 陳耀振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創建。 巡司埠雙忠古廟 時乾隆己亥年臘月穀旦 乾隆四十四年(1778) 保障濠江 永保生靈 乾隆五十年(1785) 王爺宮門匾背面 王爺宮正門 方公書院 位於通興街天后聖廟旁,單開間,兩進。跟方耀有關,具體未詳。曾作為善德古堂堂址。 濠海流芳 紅字祠 紫誥垂芳 西风兄拍摄 大夫第 達埠八房巷14號 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 ... &extra=page%3D3 烟光凝紫 嘉慶歲次己巳年梅月鄉眾立 達埠東門 朔方舊鑰 達埠北門 南塘澂鑑 赤港南門 西河潆帶 赤港西門 北斗輝映 赤港北門 嘉慶己巳年葭月榖旦重建 東峰挺秀 赤港東門 赤港 大道通達 嘉慶己巳年葭月 赤港 友助淳風 赤港 紫氣東來 暫無照片 樹德門 青籃大樹腳 見 達濠寨·寨門篇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 ... &extra=page%3D3 達濠寨之赤港寨 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ad.php?tid=17964、 東湖 東海怡情 東海怡情 里仁為美 歲進士張國棟撰 咸豐十年葭月立 (1860) 照片來自:http://tieba.baidu.com/p/1111745956 列岫環青 河浦西門(新宮寨門) 玉石 玉石南輝 洋背 黃道拱南 岭脚桥 年代未详 其他古庙门匾因标记无年代或只有干支,不能确定年代,便不列出。 塋墓相關 墓碑、墓道碑 宋潮州刺史陳公墓道 明嘉靖 陳層樓 立 陈憺墓 河浦街道河东居委 除保留两小块石件为原物外,其余俱为2006年新造之物。2003年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点。 厦门前营把总玉书黄公墓道碑 於珠浦山上 嘉慶廿二年端月吉旦 誥贈武議都尉原任福建廈門 皇清 前营把总玉书黄公暨配 誥封太淑人靜仁徐氏之墓道 浙江黃巖總兵官長男耀武 立 道光八年八月布政司理問 嫡孫 天年等 考太学君兆王公墓碑 乾隆 在珠浦山上 下尾周厚洲墓 周同俊,周凤来之父。据清光绪潮阳县志,周同俊、周凤来父子墓俱在下尾。今只见周同俊墓。下尾庵前两匹石马即是其守墓品。 皇清寵錫 考文林郎庶吉士厚洲周公 妣正七品太嬬人梅花鄭氏 雍正乙卯元甲翰林嫡長…… 南澳总兵梅春魁 据说墓在今东湖学校,曾遭掘,有墓道碑。暂无照片。 宋户部检法郎吴继祖墓 在青蓝山 据西风兄说,此墓完好,待访。 钟英墓 河浦街道河南居委 待访。 林梅轩墓 在钱塘 待访。 明佥事李龄墓 在河浦楼下 待访。 明进士林有源墓 在上头 待访。 封庶吉士周同俊墓 ,子庶吉士周凤来墓俱在达濠下尾园。 待访: 金门总兵汤宽墓 在砂都广澳。父赠怀远将军顺和也葬于此。祖赠怀远将军宅俊葬赤港赤石埔。 封武功大夫黄天申墓 在招都赤港乡后。祖赠武翼大夫衍球葬砂都东湖乡后。 台湾副将黄凤墓 在澳头乡竖旗石。子游击锡侯葬东湖。 於潜知县陈泰年墓 在砂都鹤头山(今河浦街道河北居委猫山)。 赠昭武都尉吴开茂墓 在葛州牛头山。子赠昭武都尉祥腾葬砂都三层岭。 赠武翼都尉黄龙骧葬砂都苏澳。孙赠征仕郎黄遇春葬砂埔乡前。 盐城知县姚逢熙墓 在鸡母石脚(今大脚虾水库附近)。曾祖赠奉政大夫邦梁葬招都新寮乡尖石山。 陈梅林墓 河浦街道河北居委叠石山。 陈作舟墓 玉新街道燎原居委龙角墓。 石件: 青篮凤头三山国王庙前石鼓一对,刀工朴拙,具体年代未详。 下尾庵前兩匹石馬 为周同俊(或周凤来,周凤来墓不见)守墓品,今移于下尾庵前。 下尾“赤血槽” 西风兄拍摄 (年代:明或清??) 有“赤血槽”传说,关涉林道乾可能性最大。此石槽用于盛血耶?或者曾有多个?想应非为盛血而专门打造,应是当时某种生产工具。“赤血槽”传说待考,此为实物。 在潮安龍湖寨有相似的方石槽 赤港石狮巷石狮子 清初或之前 达埠八房巷14大夫第 前埕的一对石件,高约半米,中通。用途、名称未详。年代:乾嘉间。 在其他老厝前埕也曾见过一样的石件,对成出现,总体数量不多。 下面门斗正门两侧下方的石刻 同出自八房巷14大夫第 风化比较厉害 赤港南雄巷9号陈氏石鼓厝外旗杆夹 西風兄拍攝 陈高 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恩科武举 青篮通南路旁旗杆夹一对 紅字祠門斗 群鹿石雕 西风兄拍摄 年代:乾隆(据《潮汕乡土建筑》) 达濠碑石初辑 图文版请见: http://www.chxw.net/bbs/viewthread.php?tid=18009&from=indexheats 或 http://jixiong51.blog.163.com/blog/static/6630320117291919609/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汕头图书馆藏地方图书索引 (HUAIHAI)
- 1947年 最新汕头一览 曾景辉 (HUAIHAI)
- 已租到房,勿扰|想找个汕头市濠江区达濠一房一厅或者大单间... (.....)
- 从潮汕高铁站怎么去达濠 (大熊猫是熊熊啊)
- 《潮州府志》周硕勋 全文下载 PDF (HUAI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