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很可能是阿斯伯格
门下走喵喵
用我妈妈的话来说,我爸爸是一个特别怪的人,不懂得感情,没有亲近的朋友,也不怎么和工作之外的人接触。她一辈子都在尝试理解我的父亲,调整自己的婚姻关系,但除了满腹的疑惑和多年的积怨,她最终没有完全理解问题的症结在于我的父亲非常有可能有阿斯伯格综合征(高功能自闭症),他的很多不近人情之处都和谱系特征有关。
我最先是因为自己的抑郁症,进行了心理咨询后了解到,我的爸爸极有可能是个阿斯伯格。这让我意识到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很多让人疑惑又痛苦的事情,是有解释的,如果我们这个家庭早点了解相关的知识,很多问题是有办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可以避免互相之间造成那么多伤害的。
我和父亲之间,经历了从小时候的尊敬和崇拜,到青少年时期的对立和反叛,以及成年后的隔膜和冷淡。
我现在还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叫 “我的爸爸” 的作文,其中写道“我的爸爸不抽烟,不喝酒,努力工作”, 这大概就是我被成年人灌输的对于父亲评判的最初的标准,从表面上看我爸爸完全符合那个年代对好父亲好丈夫的定义,没有不良嗜好,勤劳养家。但其实,他不会处人际关系,缺乏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除了工作外,生活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母亲打理。经济上他非常节俭,这和他成长于贫穷和饥荒有关,母亲不敢在他面前给我买零食,也不愿意告知他新买衣物的价格,就怕发生矛盾。在我年幼时,母亲希望保护我不要受到父母不和的影响,有什么委屈都一个人咽到肚子里,尽一切努力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在我成年后,母亲终于觉得可以和我聊一些成人之间的家常,她告诉我每次试图和父亲沟通,他总是以自己累了推脱,或者就是不说话,或者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话,完全不存在互相理解和妥协。亲戚家的小朋友到我家来玩,都会很怕我父亲,因为他总是一副很严肃很疲惫的样子,不会逗小孩子玩,又喜欢讲大道理。小表弟童言无忌,有一天来玩的时候突然在餐桌上形容坐在他对面的父亲,"姨父睡着了“,大概就因为他表情缺乏变化,又不怎么在意人们在餐桌上的交谈。
当时比较崇拜父亲是因为他似乎在学习上很有能力。他因为成分不好,上学的时候正处于文革,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却可以辅导我数学,据他说自己曾经因为数学好被称为“数学王子”,对于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也似乎比母亲懂得多得多。他还说自己小时候总是受欺负,如果不是学习好,可能会被欺负得更惨,现在看来,大概更多是因为阿斯博格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总是更容易成为霸凌的对象,这是很多阿斯伯格的共同经历。
到初中的时候,学业的压力开始变大,为了让我专心学习,父亲逼迫我剪了短发,而且不允许我参与同学之间生日聚会和逛街之类的活动。即使在母亲的劝说下我得以出去了,他也会非常不高兴。我当时会偷偷地在作业底下看小说,借用的好朋友的图书社的卡,被我父亲发现以后他找到我的朋友,训斥了她一顿, 让她以后少接触我。后来我不愿意被如此束缚,自己办了书卡又继续看杂书,父亲除了揍我,撕书以外,还跑到书社让他们不要借书给我。在他的眼里,除了学习,取得好成绩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会分心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他都要管住我,因为“子不教,父之过”。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有一次我试图和他有亲昵一点的父女间的接触,向他撒娇,试图抱抱他,开玩笑说他是只大熊,他却觉得我不尊重他,没大没小的,我坚持要叫他大熊,他就翻脸了,开始大声斥责我,最后两个人闹僵,谁都不理谁。这样因为一点点事情大半年两个人互相不理睬,然后冷战当对方不存在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现在回忆起来,甚至不记得大部分是为了什么,只知道当时家里的状态就是一言不合或者我爸爸觉得我有违抗他的地方,两个人就会开始吵架,然后变成一顿打,我爸爸会追着我从客厅打到书房,再到阳台,我多次试图抵住书房的门防止他进来揍我,最后两个人生生把门抵坏了。他还拆了我卧室的门锁,以防我可以跑到卧室锁上门躲避他。他情绪上来的时候,我妈妈怎么都拉不住,他必须要揍我一顿,把怒火发泄出去,才能停下来,完全不具备一个成年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创伤最大的一个瞬间是我被他用拖鞋打得满腿青紫,独自一人躺在阳台上冰冷的瓷砖地上,嚎哭不已,想把满心的痛苦委屈都哭出来,声音太大父亲过来了,继续厉声说起羞辱的话,让我住嘴,免得邻居听到了丢人现眼。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他好像完全看不到我的痛苦。这些经历对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几年前当我接受心理治疗时,问了父亲他当时为什么总是打我,他却说自己不记得具体的了,只记得也许有偶尔的几次,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记仇,在他成长坏境里,大人都是这么教育小孩的,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与此同时,父母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糟,主要因为对我的教育还有经济上的分歧。母亲希望我多和同学接触,而且不要把成绩看得那么重要,于是每当我和父亲发生矛盾,父亲就会冲母亲叫嚷“就是你把她惯的”,每次都是这句话。搬家装修房子的时候,父亲为了省钱,总和母亲意见不合,最后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他自己装了家里的线路,导致频繁跳闸,省钱买小一号的冰箱,导致食物总是放不下,让母亲苦不堪言,类似此类的事情,不可计数。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当时已经发生了改善,家里的亲戚也劝说他,要学会享受生活,但他的消费习惯还是无法有任何的改变,宁可为一件事情跑断腿,甚至忍受诸多不便,也不愿意多花一点点钱。母亲最后觉得甚为疲惫,很多事情上她的态度最后都变成了“我什么都不想说,因为我说了也没用,你还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听人劝”。父亲非常坚持要早睡早起这一点,每天的作息像自然上了闹钟一样,母亲爱好体育,偶尔熬夜看NBA和世界杯的直播,即使把电视开静音,卧室门关紧完全影响不到任何人,父亲就是不接受到时间了不睡觉这一点,要第二天摔门表示不满,长此以往,母亲为了表面上的和谐,连最后的这点爱好也放弃了,后来母亲和我谈到这点,愤恨不已,她的理解是父亲控制欲强,害她丢失了自我。当时父亲每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外出差,他们之间基本上完全不打电话,我有时候好奇问母亲,怎么不给父亲去个电话,她总是说没什么想说的。我也基本没有听到过他们之间,除了事务性的谈话之外,感情上的任何交流。这样的光景下,我们表面看起来是个普通甚至让人羡慕的家庭,丈夫工作拼命,妻子勤俭持家,孩子学习优秀,但是实际上家中的空气是冰冷的,没有任何温情。
那个时候我也留意到,父亲和人打交道的时候非常奇怪。偶尔有人来拜访,他也试图热情地和客人打交道,但是你可以感觉到那种不自然,仿佛那副面孔和那些话是经过演练的一样,每次说的话也都是差不多的,我也不觉得他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了任何快乐。母亲刚结婚时热络爱好社交,朋友也多,但是父亲不喜欢,慢慢家里就很少人来了。后来父亲做了教师的工作,他在家里接家长电话的时候,我会惊讶于他对人情世故的毫不理解。有时家长来电话请假,如果父亲觉得那个学生已经缺课太多,他就会一顿厉声训斥,完全不给对方面子,让人下不来台。即使当时我只是一个中学生,我也明白这样做即使是真心为学生好,也会让家长心里不舒服,做好事却落不到好,但是我父亲却似乎完全不理解,即使我们劝说了,让他对学生家长态度缓和一些,客气一些,他却还是我行我素。
后来离家求学,我故意选择了一个很远的省份,就为了少回家。和家里沟通我也主要和母亲打电话,和父亲在感情上更加疏远。每次听到母亲谈论父亲,大多是因为父亲又做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或者他们又发生了什么矛盾,比如说拆迁的时候,我父亲不愿意浪费旧房子的门,觉得那木材还能用,就把所有的门都一一拆卸下来,搬到新家,新家的阳台上就堆了很多这样的东西。后来还听母亲说,父亲觉得我们之间关系不好,是因为一直是母亲给我打生活费,是因为钱。他对于我们之间问题的症结完全缺乏认识,这让我吃惊不已。
母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的时候,我的父母两个正在闹离婚,因为这个诊断,母亲追求自由之路被迫终止。父亲一方面尽心尽力地陪床,咨询医生,寻找各种疗法,医院里的很多人都觉得他是难得的好丈夫, 另一方面他经常愁眉苦脸地拿着医院的收据在病房里唉声叹气,即使经济上完全没有到我们无法负担的程度,父亲这么做让母亲心里非常不好受,更让我气恼不已,我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给癌症病人增加心理负担,我提醒他很多次,甚至大吵了一次,他却完全记不住,还说自己唉声叹气是控制不住的。我现在可以理解这是刻板行为,他就是对钱无比在意,花钱多了他肉疼,就是要愁眉苦脸,就是要叹气,是刻板行为,但是病床上脆弱敏感怀有多年积怨的母亲无法理解,看到父亲这个样子的每一分钟,都让她想到这个男人是如何做出了各种各样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在心理上折磨了她许多年。母亲去世后,我在一张纸条上发现母亲潦草地写下的一段话 :
"是他的无知愚昧偏执,给我一次次伤害,我的一次次善良的忍让,也没能让他改变。我恨这个男人,哪怕是贫穷一点,我只想像一只鸟儿一样自由地过普通人的生活。可是,上帝不给我这个机会了,遗憾,遗憾!“
最让我难过的是,在我父母的关系里,没有任何一方是真正的坏人,在离婚不被社会主流接受的年代里,他们都努力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承担了在这个小家庭中的义务和责任,最后却是这样悲剧的结果。我的母亲,为了不给其他人添麻烦,把所有的一切不良情绪都留给自己,却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核弹。母亲在对话无效后,用冷暴力作为最后的自保武器,也对父亲造成了的伤害,这些年里我也看到了父亲的痛苦。因为缺乏心理学精神科的知识,不了解阿斯伯格这种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神经多样性,遇到问题,不知道在哪里科学有效地求助,造成了我们这个小家庭的悲剧。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愿意常联系父亲,即使只是听到他的声音,或者是看到他的头像,感受到他讲话的方式,我都会不舒服,仿佛以前家庭中那种压抑沉重的气氛又回来了。我知道我的父亲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坏人,他也从来没有故意地想要伤害我,我也会怀疑自己对他的冷处理是不是太残忍了,但是目前我只能做到在尊重自己心理和情感的基础上,给他我能做到的回应,尽作为子女的责任。只是我觉得那种有温度的亲情,我和父亲之间是很难有了。
最遗憾的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问题没有早一点得到帮助和诊断,在缺少心理学科普和教育,社会总体经济水平较差人们奔忙于生活的年代,我们家庭这样的事情大概并不是个例。写下这些是希望更多的人对于阿斯博格综合症有基本的了解,如果遇到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阿斯伯格是条河,妈妈站在河对岸 (捕云buyun)
- 阿斯伯格互助资源:公众号,qq互助群,视频站点 (门下走喵喵)
- 成年人自闭谱系指数自测量表 (门下走喵喵)
- 怀疑我的妈妈是阿斯伯格 (豆豆球球)
- 免费的帮助自闭症人群及家属的AI (门下走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