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岛云上艺术展览repo
来自:信使
……不会起标题🆘
长长长文警告!!!仅代表我个人表示这期大岛日记超级棒🥰专组就是要夸,你不夸我来夸,有事冲我别冲他,p&l

——————————
小细节:界面左上角有只小青蛙🐸窗口左上角的标签组很像红绿灯🚥

展位1⃣️:致敬《喜剧演员》
展位2⃣️:致敬《石榴的颜色》
因为都是致敬向就放在一起了。文艺必始于模仿(cr. 朱光潜老师)我先说了,但关注点倒也不在于他致敬得像不像,而是在于尝试重现艺术作品,用小巧思点亮乏味日常的生活情趣吧。
小细节:左上角的“展览正在进行中 请保持安静”🤫之后一直都有哦~


展位3⃣️:《人》
有好多想夸的地方!!
你看钟表的“12”处贴了一张纸条,虽然这张纸条一直都有,但结合这个语境它就特殊得刚刚好:“每天不停地转,转来转去还是老样子,像是在做无用功。”转了一圈,又回到“12”这个地方,然后又开始新的一轮,就像每天被机械重复的事件消磨的我们自己😅把这件“作品”起名为《人》真是很形象了,这里人称也从“你”变成了“我们”。然而循环结构的意象总是绝望感与希望感并存的,至于“有用”指的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比方说钟表虽然无法干涉时间本身,但它让时间变得可被观察了,让每个故事有了可被追溯的位置。

还有两个细节我很喜欢。一个是他似乎真的把钟表当成“人”了一样同它对话“心疼你啊”“我给你取一个名字”“如果你指到1的话就是好”(细心的话会发现这几句话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另一个是他给钟表加了个框,使平平无奇一个钟从【物品】变成了【作品】。

以前我设计过一个地景艺术,也是钟的造型,好怀念😚
展位4⃣️:端水(?)
“给自己太多东西,你就会寸步难行,还不如倒掉一点点,这样你走得也快,而且也不会丢失很多。”关于得失取舍。用杯子里的水来比喻人的包袱很直观。喜欢这一段的分镜,尤其是水滴落在镜头上的时候。

展位5⃣️:《角气》(又名:感受存在的意义)
绿色的气球好比是人,里面的气是“存在的意义”。人的一生的确也就是往生命里填充意义和想办法把意义留在世界上的过程。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些比较浪漫的说法,人是由几亿年前爆炸的星星组成的啊,人就算死了化成灰了也会飞到其他地方构成新的生命啊,什么的。以及这张漫画,翻了十七页才翻到,希望有人能get到我的意思。

最后,谐音梗扣钱!💢
展位6⃣️:《对视》——致敬《艺术家在场》
《对视》很有思考力。
从镜头互动开始(看出来他真的很喜欢镜头互动了,三次公演舞台都有和镜头互动的动作👌),观众最先成为了这场行为艺术的参与者。

随后他找了四位朋友参与进来,每个人给他的反馈都不一样:
参与者1因突然的沉默感到局促和疑惑,然后做了个搞怪的小表情,可能是想逗他笑出声;参与者2的眼神有些游弋,像是在思考什么,然后把他拉近了一些,催促他快点;参与者3深感莫名其妙但还是选择了配合,在短暂的沉默后突然“哈”了一下,吓到了他;参与者4做了一个鬼脸,并吐槽(像)在和狗狗握手。
这些是参与者不同个性和情感的表达。而他们感受到的林墨,或许也是不同的吧。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沟通,即使是以非语言的形式;我们的视觉触觉都有意义。人与人共处,并感受彼此,这很重要。

冷知识:《艺术家在场》的“在场”(present)不仅仅有日常口语中的“人在现场”的意思,还是一个哲学术语,和存在的意义有关,所以这件“作品”和上一件是承接的。
展位7⃣️:耳朵
在看这期大岛之前我也没有留意过自己耳朵长啥样……有一说一,他真的很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结合第三期大岛风味更佳。影像的解读角度很多元,它可以也是关于沟通(聆听是沟通的一环)和联系的,或者关于“独特”(每个人的耳朵乍一看差不多,细看很不一样),或者关于被忽视但重要的任何人事物,或者都有。又或者单纯就是展示人类身体侧面的一个部位有多漂亮,未尝不可。

评论区提到了杨德昌老师的《——》,这里不展开了,推荐大家去看🙋🏻♀️
展位8⃣️:《四个点》
别说人了,连动物都知道用体液标记领地。我们总是想去拥有什么,用各种各样的符号去象征、声明某个存在的归属,只有对那些被视作是“我”的一部分的存在才会感到安心。然而我们是否真的能拥有什么,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大厅躺下的一瞬间构图好有电影感。空阔平静的感觉。

小细节:“谢谢后期老师!❤️”

展位9⃣️:放风筝
就不夸在没有水也没有风的游泳池里放章鱼风筝是多艺术的一件事了吧,反正大家都夸过了。在决定写这篇repo之前我也看到很多种解读了,梦想啊,自由啊,说得都很动情。
但我的理解和泪点是比较奇怪的。风筝飞,被参与者“拦截”打下来。又飞,不知道是跑得不够快了还是怎么的又掉下来。一遍遍地飞起又落下,最后“到地上游去了”。在起起落落之间挣扎的过程,真的很像生命本身。

而“这个章鱼它飞不到天上去”的下一句话竟然是“好好看啊”,这句nbcs的话给我的冲击反而是最强的。我愣了好久,和读到三浦樗良的俳句“樱花飘散 朝开夕凋”时的感觉很像。

然后随着风筝线被剪断,它在永远不被束缚的同时也永远失去了飞起来的可能,自由了。

两人放好风筝,朝出口走去。

太电影了瑞斯拜。
找到青蛙(……是青蛙吗?)的时候他说“找到林墨嘞”也让人感觉很奇妙。

另外,放风筝这个片段我也给我妈妈看了。她说:“这个孩子很善良。”我问:“从哪里看出来的?”她说:“他很自然地用了‘放生’这个词形容。”显然我妈妈的关注点也是比较奇怪的。
林导的真实想法只有林导自己知道咯,阅读理解可能比原作者想得还多。不过艺术作品就是镜子啊,映照出的其实是解读者自己的样子。
展位🔟:三公开场动作
这个接在展位6或8后面会更合适。可爱~

🎶推歌时间🎶
皇后乐队的《The Invisible Man》(隐形人),好听,歌词值得看看。(补充今天的NOWNESS,这就是推荐这首歌的原因吗🤔️)
提醒老婆们不要到歌曲评论区刷他哦🙅🏻♀️


小细节:假装网卡了的时候上面信号真的会跳📶

——————————
终于写完了天哪,我快累死了🆘到最后了,写写删删好像有很多话想说,又怕表达得太啰嗦。那就这样吧:请不要吝啬对一个会同时关心飘落在路面上的一片枫叶和宇宙的终结的人的欣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饮装桶水机|来报数 这组还有多少活人 (暴走美玲)
- 好寡 (迎来黎明了)
- 产出星球|镜头的日记:我的十年好友-黄其淋 (momo)
- 搬运 | 记录一下创造营赛时各种投票,林墨如何一骑绝尘 (鱼柳包能吃三个)
- 搬运 | 来看看非粉对林墨的评价~ (鱼柳包能吃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