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催眠,放开执着
来自:阿平(最美的是心与心的交汇。)
“执着”,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对于执着的态度,虽然精神可嘉,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另一种态度:放开,似乎更能让我们达成目标。 一位参加“海普诺斯催眠无极限”工作坊的同学对这个深有体会。他在和我分享时说:“当我们想要过于控制时,当我们强迫事情发生时,当我们想要刻意地操纵一件事、劝诱、挑剔或者做戏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动作总是真正地产生反作用,阻碍我们真正想要的目标的实现。” 确实如此,人们执着,是因为害怕和不安全。这是一种极度不良的负面情绪,会有损工作效率。执着更多时候是一种担忧,是陷入“如果怎样”的陷阱。当我们总是想“如果这样……?如果那样……?”时,我们会让自己疯掉。 我记得斯大林的一句名言:“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而我们无一例外地似乎都会觉得,如果要完成一件事情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去奋斗,那么我们为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并不感到快乐,而目标又总是那样地遥不可及,路途中酸甜苦辣,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呢? 在催眠的学习和实践当中,我更加了解了意识和潜意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力量配比。执着是属于意识的一部分,是我们的will power,我们的意志力。意识占我们心理能量的百分之十左右,这当中除有意志力的同时,还包括我们的逻辑、分析、判断等等能力。而心理能力的更大一部分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就像我们心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弗洛伊德所说的,是冰山下面的那一部分。潜意识主导了我们的行为习惯和反应模式,这是为什么当我们想要做出一个改变,建立一个习惯,仅仅靠我们的意志力,心理能力的10%当中的一部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我们确立一个目标,并放开执着之后,我们真正的力量才能够发挥出来。当了知了这个道理之后,才真正地敬佩佛学的玄妙之处,“至无为处,变成神通。” 真正的放开所带来的快乐,生活当中随处可见: 你是否曾经注意到,当你想要回忆起某件事,一个名字、一个电话号码,一部电影中的演员的时候,你越是努力,似乎就变得越难?而当你放弃,不去努力回忆,或者只是不去管他的时候,这个信息就忽然“蹦到了你的脑海里”? 你是否曾经记得,搜索一下你以往的生活历史和经验,列一个清单,真正的好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遇到某个非常特别的人,得到一个真正好的工作,捡到钱,遇到发财的机会,你可能会发现它们似乎常常在你最没有想到的时候发生! 那么,当我们真正期待某个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需要放弃执着,放开自己。可以连续三个星期做自我催眠来练习打破“执着”的幻相。 给自己的暗示的要点可以有两个选择: 1.注意细节,放开结果。这意味着你做一些帮助你实现你的目标的工作,然后放开对于那个目标的结果的执着。通过放开对于结果的执着,你实际上更有可能实现目标。你还可以在面对一些情境的时候记得告诉你自己:“我想要这个发生,但是它没有发生,可能是因为一个好的原因。”这是一个潜意识容易接受的可以放开你所渴望结果的语句。(适合于躯体型) 2.用正面的情绪代替忧虑。正如Eckhart Tolle在他的书《现在的力量》所提醒我们的:“忧虑是对未来负面结果的投射,但是没有实际和现实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种情绪“平静、宁和”来代替既无效的又让人产生焦虑,浪费时间和情感精力的忧虑。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通过对于当下的清醒的意识觉知(例如:看你手表或手机上的时间),同时告诉你自己“现在我拒绝为这个忧虑,我会平静、宁和地专注于当下、现在。”(适合于情绪型) 放开执着,让正面的情感主导你的生活,我们也会变得更快乐,同时吸引到更多快乐的人。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明心工作室催眠公益讲座 (明心)
- <远去的飞鹰>是一部好电视剧 (阿平)
- 慎勿信汝意 (阿平)
- 催眠帮孩子重返校园 (阿平)
- 自我暗示帮你轻松约会 (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