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分析|中国家长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东西只交一半。

希宇宝宝的小哨

来自:希宇宝宝的小哨
2021-04-18 22:15:10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EP

    EP 2021-04-19 12:19:47

    我只反驳你一点。我看不到有任何数据和例子说明外国的家长会很全面地教东西,他们也许连一半都没有教......也许唯一会教的就是要他们在18岁后出去住别赖着父母结账要AA.

  • 208591759

    208591759 2021-04-19 15:56:27

    对对,楼上说的全对,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只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规矩 不是教小孩干什么,怎么干,而是让她独立,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干什么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1 00:06:08

    我只反驳你一点。我看不到有任何数据和例子说明外国的家长会很全面地教东西,他们也许连一半都没 我只反驳你一点。我看不到有任何数据和例子说明外国的家长会很全面地教东西,他们也许连一半都没有教......也许唯一会教的就是要他们在18岁后出去住别赖着父母结账要AA. ... EP

    你有毛病吧?有提到一句国外了?中国有问题跟国外好不好有半毛钱关系?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1 00:08:20

    我只反驳你一点。我看不到有任何数据和例子说明外国的家长会很全面地教东西,他们也许连一半都没 我只反驳你一点。我看不到有任何数据和例子说明外国的家长会很全面地教东西,他们也许连一半都没有教......也许唯一会教的就是要他们在18岁后出去住别赖着父母结账要AA. ... EP

    国外好与不好我不关心,好与不好也不代表我说的问题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比较才能提出问题,比着还行的就高枕无忧了谢谢。没事儿跟我提什么国外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1 00:13:50

    我只反驳你一点。我看不到有任何数据和例子说明外国的家长会很全面地教东西,他们也许连一半都没 我只反驳你一点。我看不到有任何数据和例子说明外国的家长会很全面地教东西,他们也许连一半都没有教......也许唯一会教的就是要他们在18岁后出去住别赖着父母结账要AA. ... EP

    最烦你这种人。别人说一句西瓜不够甜,非得说但是香瓜没西瓜解渴。我提香瓜的事儿了?没事儿别脑补别人的话。想探讨外国自己开贴去

  • EP

    EP 2021-04-21 03:38:21

    最烦你这种人。别人说一句西瓜不够甜,非得说但是香瓜没西瓜解渴。我提香瓜的事儿了?没事儿别脑 最烦你这种人。别人说一句西瓜不够甜,非得说但是香瓜没西瓜解渴。我提香瓜的事儿了?没事儿别脑补别人的话。想探讨外国自己开贴去 ... 希宇宝宝的小哨

    你将家长教育比喻成西瓜,而题目是说“某个区域的西瓜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甜”,对吧? 而我的回复是 “其他区域的西瓜似乎更不甜,可能连甜都算不上。” 引申的意思是:哪个区域的西瓜甜呢?既然这是某个特指区域的最大问题,那甜不甜的参考界定标准又在哪里?

    请问我的观点关香瓜有什么事么?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1 23:11:32

    你将家长教育比喻成西瓜,而题目是说“某个区域的西瓜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甜”,对吧? 而我的回复 你将家长教育比喻成西瓜,而题目是说“某个区域的西瓜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甜”,对吧? 而我的回复是 “其他区域的西瓜似乎更不甜,可能连甜都算不上。” 引申的意思是:哪个区域的西瓜甜呢?既然这是某个特指区域的最大问题,那甜不甜的参考界定标准又在哪里? 请问我的观点关香瓜有什么事么? ... EP

    你非得找出个甜西瓜,这就是问题。大家都一般般,都凑乎过了,就不能提问题了是么?其他区域愿意甜不甜,跟我说的都没关系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1 23:16:54

    你将家长教育比喻成西瓜,而题目是说“某个区域的西瓜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甜”,对吧? 而我的回复 你将家长教育比喻成西瓜,而题目是说“某个区域的西瓜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甜”,对吧? 而我的回复是 “其他区域的西瓜似乎更不甜,可能连甜都算不上。” 引申的意思是:哪个区域的西瓜甜呢?既然这是某个特指区域的最大问题,那甜不甜的参考界定标准又在哪里? 请问我的观点关香瓜有什么事么? ... EP

    矮子里拔高个,就可以不用提问题了因为比下有余是么?我就单纯就现状提出问题,没在跟你做国内外比较研究。你的任何引申都和我的贴没任何关系。自己出去发散去

  • EP

    EP 2021-04-22 04:59:45

    矮子里拔高个,就可以不用提问题了因为比下有余是么?我就单纯就现状提出问题,没在跟你做国内外 矮子里拔高个,就可以不用提问题了因为比下有余是么?我就单纯就现状提出问题,没在跟你做国内外比较研究。你的任何引申都和我的贴没任何关系。自己出去发散去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当然可以提问题。例如有人说中国疫情的最大问题,是只防控了一半,不够全面。如你所说的“中国家长教育不够全面” 或者 “西瓜不够甜”

    那当然会有人会质疑,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经是世界前列了,那你所谓的”全面/甜“的标准和参考数据是什么呢?你所谓的“不够甜/全面” 是和谁在比较和作参考呢?

    如果没有参照物和比较标准,那所谓的“不够甜/全面”的界定就不成立了。例如你可以说百米9秒9的运动员们也是矮子里拔高个,所以他们也当然可以被质疑最大的问题是“跑得还不够快”。但是没有相对的参照物和跑得快的标准,这样的问题有意义么?

  • 苹果只喝芬达味

    苹果只喝芬达味 2021-04-22 20:53:30

    国外好与不好我不关心,好与不好也不代表我说的问题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比较才能提出问题 国外好与不好我不关心,好与不好也不代表我说的问题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比较才能提出问题,比着还行的就高枕无忧了谢谢。没事儿跟我提什么国外 ... 希宇宝宝的小哨

    我并不觉得这是问题。相反,一下子全教了才是问题。自发地认识到问题去接受远比被一次性被动习得且可能不知道根本逻辑和原因要好得多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3 01:04:32

    我并不觉得这是问题。相反,一下子全教了才是问题。自发地认识到问题去接受远比被一次性被动习得 我并不觉得这是问题。相反,一下子全教了才是问题。自发地认识到问题去接受远比被一次性被动习得且可能不知道根本逻辑和原因要好得多 ... 苹果只喝芬达味

    又习得又不知道,你这话不矛盾么。知道是一回事,不理解是另一回事。教小孩子当然要用适合小孩子的方法,又没让你用大学教授的方法。就像小学物理初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内容甚至很多都推翻了,但在小学那个层面上可以理解,并且前因后果是完整的,就行。没人说必须一个学科全通了才叫完整,但你交了的那部分必须完整,浅显的要求也要有浅显的解释通俗易懂的解释,而不能只有要求没有解释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3 01:06:08

    当然可以提问题。例如有人说中国疫情的最大问题,是只防控了一半,不够全面。如你所说的“中国家 当然可以提问题。例如有人说中国疫情的最大问题,是只防控了一半,不够全面。如你所说的“中国家长教育不够全面” 或者 “西瓜不够甜” 那当然会有人会质疑,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经是世界前列了,那你所谓的”全面/甜“的标准和参考数据是什么呢?你所谓的“不够甜/全面” 是和谁在比较和作参考呢? 如果没有参照物和比较标准,那所谓的“不够甜/全面”的界定就不成立了。例如你可以说百米9秒9的运动员们也是矮子里拔高个,所以他们也当然可以被质疑最大的问题是“跑得还不够快”。但是没有相对的参照物和跑得快的标准,这样的问题有意义么? ... EP

    那你说话之前记得都先下定义,要不然不配说话。对别人的要求自己先做到。我就想简简单单说个话谢谢,您这尊大佛我这儿供不起

  • momo

    momo (啊) 2021-04-23 02:03:37

    一楼太好笑了,还我只反驳你一点,居然还是原文里没有的一点,牛逼

  • 苹果只喝芬达味

    苹果只喝芬达味 2021-04-23 03:14:00

    又习得又不知道,你这话不矛盾么。知道是一回事,不理解是另一回事。教小孩子当然要用适合小孩子 又习得又不知道,你这话不矛盾么。知道是一回事,不理解是另一回事。教小孩子当然要用适合小孩子的方法,又没让你用大学教授的方法。就像小学物理初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内容甚至很多都推翻了,但在小学那个层面上可以理解,并且前因后果是完整的,就行。没人说必须一个学科全通了才叫完整,但你交了的那部分必须完整,浅显的要求也要有浅显的解释通俗易懂的解释,而不能只有要求没有解释 ... 希宇宝宝的小哨

    不矛盾。比如说,父母可能教孩子省钱,孩子行为上知道量入为出了,但是这个底层逻辑不知道为什么,他养成这个节约的习惯,但是并不情愿,内心是不满父母的,这样确实可以让你省钱,但是同样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快和隔阂,且这些背后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个五岁小孩子能够想清楚的。所以我不认为一下子强行灌输是好的,而且以一个孩子的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理解。 你说要告诉孩子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这个分类过于具体和刻板了。我个人更倾向于让小孩子自己去摸索这个边界,让他们来找家人提问,我这个东西要不要买,而不是大人一刀切地给分类好

  • 哟!牙

    哟!牙 2021-04-23 09:32:45

    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知道做了之后出了问题要怎么处理😂

  • ss

    ss 2021-04-23 10:27:30

    我觉得以大部分家长的素质水平不教才是最好的。。。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4 09:35:08

    不矛盾。比如说,父母可能教孩子省钱,孩子行为上知道量入为出了,但是这个底层逻辑不知道为什么 不矛盾。比如说,父母可能教孩子省钱,孩子行为上知道量入为出了,但是这个底层逻辑不知道为什么,他养成这个节约的习惯,但是并不情愿,内心是不满父母的,这样确实可以让你省钱,但是同样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快和隔阂,且这些背后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个五岁小孩子能够想清楚的。所以我不认为一下子强行灌输是好的,而且以一个孩子的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理解。 你说要告诉孩子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这个分类过于具体和刻板了。我个人更倾向于让小孩子自己去摸索这个边界,让他们来找家人提问,我这个东西要不要买,而不是大人一刀切地给分类好 ... 苹果只喝芬达味

    看过你的回答,只能说你完全没有理解我说的话,懒得解释了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4 09:39:53

    不矛盾。比如说,父母可能教孩子省钱,孩子行为上知道量入为出了,但是这个底层逻辑不知道为什么 不矛盾。比如说,父母可能教孩子省钱,孩子行为上知道量入为出了,但是这个底层逻辑不知道为什么,他养成这个节约的习惯,但是并不情愿,内心是不满父母的,这样确实可以让你省钱,但是同样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快和隔阂,且这些背后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个五岁小孩子能够想清楚的。所以我不认为一下子强行灌输是好的,而且以一个孩子的能力并不一定能够理解。 你说要告诉孩子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这个分类过于具体和刻板了。我个人更倾向于让小孩子自己去摸索这个边界,让他们来找家人提问,我这个东西要不要买,而不是大人一刀切地给分类好 ... 苹果只喝芬达味

    你说的这些就是我说的教东西只教一半。我的重点是,教东西要把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教了,只是小朋友那就用小朋友能理解的糖果玩具来举例子讲,但是要讲完整。而不是指同一个体系上的完整,任何知识都得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课本一样循序渐进,这点我不反对,跟我说的也不矛盾。而你说的完全就是我说的不完整里的内容,你完全对我的话理解跑偏了

  • 苹果只喝芬达味

    苹果只喝芬达味 2021-04-24 14:22:09

    你说的这些就是我说的教东西只教一半。我的重点是,教东西要把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教了,只 你说的这些就是我说的教东西只教一半。我的重点是,教东西要把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教了,只是小朋友那就用小朋友能理解的糖果玩具来举例子讲,但是要讲完整。而不是指同一个体系上的完整,任何知识都得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课本一样循序渐进,这点我不反对,跟我说的也不矛盾。而你说的完全就是我说的不完整里的内容,你完全对我的话理解跑偏了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可是我也说了,那些根本的东西小孩子在一定阶段是不会懂的,家长告诉他只会适得其反,让他更加难受。有一期说,对象怕狗,要不要把狗送走,正方来了一段煽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听话的狗”对主人的祝福和接受。但是有一点很关键,狗即便通人性,它只会知道“现象”而不清楚后面的东西,你送走它,哪怕告诉它各种原因,将这种行为合理化,它绝对不会理解你,它只知道“你不要他了”。对于孩子是一样的。不接受那种深层次的强行灌输,不应该成为一个小孩子被指责或者被要求改变的地方

  • mirror

    mirror 2021-04-25 01:48:54

    中国家长最大的教育问题是,明明打小孩是为了撒气,偏要说是要求严格,自己是煞笔,就以为小孩也是。

  • player_one

    player_one (believe in odds than luck) 2021-04-25 11:59:38

    你说的只是表象,真正问题在于没有沟通,中国教育是单向的,“听话”,“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等

    诚然,作为小孩子肯定思想有不成熟的地方多于大人,但是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是更蠢的做法。

    比如说父母老师的意见比重为1,婴儿的比重0.1,5岁0.3,8岁0.5等等(只是举例),但凡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话语权,起码他们能学会责任。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5 13:34:49

    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知道做了之后出了问题要怎么处理😂 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知道做了之后出了问题要怎么处理😂 哟!牙

    哈哈哈哈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5 13:36:04

    可是我也说了,那些根本的东西小孩子在一定阶段是不会懂的,家长告诉他只会适得其反,让他更加难 可是我也说了,那些根本的东西小孩子在一定阶段是不会懂的,家长告诉他只会适得其反,让他更加难受。有一期说,对象怕狗,要不要把狗送走,正方来了一段煽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听话的狗”对主人的祝福和接受。但是有一点很关键,狗即便通人性,它只会知道“现象”而不清楚后面的东西,你送走它,哪怕告诉它各种原因,将这种行为合理化,它绝对不会理解你,它只知道“你不要他了”。对于孩子是一样的。不接受那种深层次的强行灌输,不应该成为一个小孩子被指责或者被要求改变的地方 ... 苹果只喝芬达味

    ………你还是看不懂别人的话。而且小孩子不是狗。算了不说了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5 13:38:25

    你说的只是表象,真正问题在于没有沟通,中国教育是单向的,“听话”,“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你说的只是表象,真正问题在于没有沟通,中国教育是单向的,“听话”,“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等 诚然,作为小孩子肯定思想有不成熟的地方多于大人,但是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是更蠢的做法。 比如说父母老师的意见比重为1,婴儿的比重0.1,5岁0.3,8岁0.5等等(只是举例),但凡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话语权,起码他们能学会责任。 ... player_one

    确实。但是没办法不说表象只谈沟通,因为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沟通是什么,还觉得他自己很乐于沟通很开明很人性化

  • player_one

    player_one (believe in odds than luck) 2021-04-25 13:53:06

    确实。但是没办法不说表象只谈沟通,因为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沟通是什么,还觉得他自己很乐 确实。但是没办法不说表象只谈沟通,因为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沟通是什么,还觉得他自己很乐于沟通很开明很人性化 ... 希宇宝宝的小哨

    我主要是看到你说“最大问题”……把表象当“最大问题”就值得商榷……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5 13:55:12

    我主要是看到你说“最大问题”……把表象当“最大问题”就值得商榷…… 我主要是看到你说“最大问题”……把表象当“最大问题”就值得商榷…… player_one

    ………我错了,我不该在奇葩说这种小组里发这种贴

  • 希宇宝宝的小哨

    希宇宝宝的小哨 楼主 2021-04-25 13:55:50

    我主要是看到你说“最大问题”……把表象当“最大问题”就值得商榷…… 我主要是看到你说“最大问题”……把表象当“最大问题”就值得商榷…… player_one

    果然都很能杠。不能正常说话

  • player_one

    player_one (believe in odds than luck) 2021-04-25 13:56:27

    果然都很能杠。不能正常说话 果然都很能杠。不能正常说话 希宇宝宝的小哨

    ???祝你好运,你会用的上的

  • 苹果只喝芬达味

    苹果只喝芬达味 2021-04-25 13:56:29

    ………你还是看不懂别人的话。而且小孩子不是狗。算了不说了 ………你还是看不懂别人的话。而且小孩子不是狗。算了不说了 希宇宝宝的小哨

    不说了

  • EP

    EP 2021-04-26 07:44:55

    ………我错了,我不该在奇葩说这种小组里发这种贴 ………我错了,我不该在奇葩说这种小组里发这种贴 希宇宝宝的小哨

    呵呵,我终于看到我认同的观点。不是其他人要杠你,而是你的题目/辩题太多槽点并不够严谨,而且楼主你也不见得能坦然接受反方观点,实在不适合在一个辩论的小组里李涛。

    中国的家长教育当然有自己的问题,但”够不够全面“,”是否最大的问题“,如何界定只教了 “一半”等等,都是一种比较式的论断,没有具体的定义和参考是无法辩论的。例如我说丁真不够帅,最大问题是他的穿着不够时尚,那我必须又一个参照物(假设丁真和吴彦祖比,不是和我比)才有这样比较式的论断吧?

    再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教东西只交一半” 这般的论断,楼主你跳过和默认了几个的前提条件:

    1. 全面教育是最大的问题
    2. 教东西是越全面越好。
    3. 家长懂得如何全面地教东西,但他们只选择教一半。
    4. “全面地教东西”的状态是真实存在的,且可行的。

    这些的答案都是可推敲的。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学校里,教育并不单只是要求学生去掌握要教的“知识”,而是要锻炼学生的领悟,总结,和学习能力。家里也是一样,家长要求孩子“节俭”也有众多含义,但也未必是要求孩子做到和父母一样的节俭,也许只是一种体面地拒绝孩子要求的方式,或者希望孩子懂得感恩和体贴家里的不容易等等,很多时候连家长们都不懂得自己的内在复杂要求和情绪,又如何要求他们言传身教地把所有的东西教给孩子?

    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国家长是最负责最有心最肯为孩子付出的一群家长,他们希望把自己能认知的东西教给孩子,但因为他们要教的东西实在太广太多了,所以根本无法全面地教;而且他们又不知晓东西的全部和如何配合孩子的成长和接受能力去教,所以也不懂得如何全面地教东西。

    那么,中国家长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要求家长们去做一件他们无法做,且不懂得做的事么?还是 “觉得他们真的懂得做且能做到,却偏偏选择不去做” 的问题呢?

  • 天然

    天然 (盖茨是我的守护灵!) 2021-04-27 20:14:12

    我觉得以大部分家长的素质水平不教才是最好的。。。 我觉得以大部分家长的素质水平不教才是最好的。。。 ss

    你说的是对的,我就是放养的,我觉得我自己还可以,我妈说的全是错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610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