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White

来自:White(For me a pivot !)
2011-09-06 20:23:2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White

    White (For me a pivot !) 楼主 2011-09-13 19:46:19

    新文化运动及新启蒙运动时代知识分子秉承的是哈耶克所说的“法国式”自由主义传统,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其哲学则是唯理主义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政治哲学热”中的“中国式”自由主义,承续的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或者哈耶克所说的“英国式”自由主义的传统,哈耶克本人的影响可能最大。这一脉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宪政主义者,侧重于自由的制度保障,追求的是宪政、法治,而对“法国式”自由主义所珍爱的民主与科学,即个性解放与唯理主义并无多大兴趣,甚至持一种批评态度。一旦完成了从自由主义向宪政主义的转换,则就使知识分子的视野从文化转向了制度,从文化、精神、社会的全盘改造,转向了比较单一的政治制度的改革。由此自然就不再追求摧毁传统道德、习俗。

  • White

    White (For me a pivot !) 楼主 2011-09-13 20:01:46

    2.法律名词。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

      3.哲学名词。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哲学上所谓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White

    White (For me a pivot !) 楼主 2011-09-13 20:03:06

    自由的翻译在晚清开始使用,据熊月之研究,1900年《万国公报》从第136册起连载斯宾寒尔《自由篇)) , 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了约翰·穆勒(John S. Mill)的on Liberty,定名《群己权界论》,同年,马君武将此书翻译定名《自由原理》出版,把西方的自由思想比较完整地介绍到了中国。

  • White

    White (For me a pivot !) 楼主 2011-09-13 20:13:12

    自由(freedom)有多种含义   意指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 任性意义的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放任。 按规律办事意义下的自由,所谓对必然的认识和改造。 自律意义下的自由。康德在此意义上使用自由一词。 是人在自己所拥有的领域自主追求自己设定目标的权利。 而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中,对自由的定义为—— 绝对的自由在理论上可能存在,但由于社会是由人与人所组成,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议题,而是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彼此互相界定的程度,因此有人认为个人的自由受制于他人的同等的自由,进而有人认为自由与责任相关,有相关之自由即应负相关之责任。 自由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由也是一种社会概念。自由是社会人的权利。与自由相对的,是奴役。 孙中山多次在演讲指出,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如果侵犯他人的范围,便是不自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 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 免于恐惧的自由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重申了这四大自由的精神。 20世纪下半叶,以赛亚·伯林开始用“两种自由”的概念来划分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他认为,积极自由是指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决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由是“去做……的自由”。而消极自由指的是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

  • White

    White (For me a pivot !) 楼主 2011-09-13 20:13:36

    对政治自由的不同认识   西方由资产阶级组成的政治团体,以及自由意志主义者,认同的自由,是消极自由。他们认为,积极自由实际上会去干涉他人的消极自由。因此自由的底线和原则,是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消极自由,而不是去推崇积极自由。他们保护公民的私人劳动所得财产不受侵犯,非法财产可以由人民共同决定起草的法律来解决。应该保证公民人权不受侵犯,他们主张包括法西斯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在内被看作不益于西方社会稳定的政治团体在西方的人权,游行集会权也应该得到保障。这些人的核心思想是“人权高于主权”,即“爱自己就等于爱国家”,坚持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现在已经是西方的主流思潮。 西方的一些其他在野政治团体,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纳粹主义者,则批评消极自由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利,忽视社会权利,忽视平等。他们更倾向于积极自由,认为社会的积极干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平等。由于这些人在过去过于强调所谓的“领袖”的作用,导致个人崇拜泛滥,被西方认为是极权主义。 同时,自由也曾在政治思想史发展过程中被划分为“内心自由”和“外在自由”。 编辑本段词源   “自由”的词源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由”一词实际源自隋文帝的家庭暴力。   隋文帝杨坚有个妃子叫独孤伽罗,他是个“妻管严”。一次,杨坚趁着独孤后生病的时候,悄悄和一位叫尉迟贞的美女发生了关系。独孤后得知他偷腥后,一气之下将尉迟贞杀了。杨坚知道此事之后,觉得自己作为皇帝连小老婆都保护不了,失去了自己做男人的尊严。于是一气之下甩袖子,不听大臣劝,出宫策马狂奔。大臣高颎追上并扣住杨坚的马辔,想劝他回去。杨坚发出哀叹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这就是“自由”一词最早的出处。

  • White

    White (For me a pivot !) 楼主 2011-09-13 20:15:12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 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 免于恐惧的自由

  • White

    White (For me a pivot !) 楼主 2011-09-13 20:15:50

    20世纪下半叶,以赛亚·伯林开始用“两种自由”的概念来划分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他认为,积极自由是指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决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由是“去做……的自由”。而消极自由指的是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