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画背后的故事:《撑阳伞的女子》
来自:林仕奚@HG(治愈美术馆)
微风拂面的花园里,沐浴在阳光下的人,只要轻闭双眼,莫奈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妻子兼缪斯——卡米耶,撑着阳伞的曼妙身影。

此时,莫奈的人生处在低谷:沙龙展中的画无人青睐,富商父亲由于不满意他与卡米耶的结合而断绝了金钱资助,卡米耶此时又怀孕了,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就在莫奈不知如何处理这些烂摊子、甚至因无法面对卡米耶而当了“逃兵”时,弗雷德里克·巴齐耶仿佛白衣骑士从天而降,给予莫奈资助,也挽救了他的第一段婚姻。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生于蒙彼利埃,他出身于一个信奉新教的资产阶级上流。
他在巴黎时学习医科和绘画,医科使他厌烦,并很快导致学业的失败,绘画则使他心旷神怡。
同样在1862年,在瑞士画家格雷尔的画室报名和习画时,他结识了莫奈、雷诺阿、西斯莱三位画家,并很快结为挚友,成为印象派诞生之前的画坛F4。

除了促成莫奈与卡米耶的美满婚姻,巴齐耶在印象派的创立中也起到了至关作用:
当所有印象派画家都在为自己的画作无法入选沙龙展而沮丧时,巴齐耶提出了将这些画家集合到一起来办展览,资金由他来出。

举办沙龙也许是因为巴齐耶本人对印象派绘画的热爱,但他对挚友莫奈的资助却持续了巴齐耶短暂的一生:
与父亲断绝关系的莫奈常常穷的连颜料都买不起,还要照顾卡米耶与孩子,巴齐耶就如恩格斯之于马克思,一直支持着莫奈的创作梦想。

就在巴齐耶自己都认为,他能够为莫奈保驾护航一辈子时,普法战争爆发了。年轻又热血的他为了保家卫国上了前线,最终不幸牺牲,年仅29岁。
巴齐耶去世后,缺少了资助的莫奈和卡米耶的生活日渐窘迫,此时百货业大亨兼艺术收藏家贺希德看中了莫奈的才华,委托他为其位于巴黎附近的城堡宅第绘制装饰镶板。
贺希德的妻子爱丽丝也非常欣赏莫奈,就在莫奈即将走出人生低谷时,又一个噩耗传来。

1877年,贺希德的百货公司破产了,莫奈自此失去了贺希德的经济支持。而贺希德为了逃避生意上的财务纠纷所引发的诉讼,不得不逃亡到了比利时。
此时,失去丈夫照顾的爱丽丝,在贺希德逃亡之后,为了节约开支,不得不决定带着孩子回到乡下维持生计。而莫奈也因拉米耶病重又无法兼顾两个孩子,为了节约开销,便和爱丽丝一起来到了维特伊乡下。两家人相偎相依,就这么相互照应着生活在一起。

1879年,卡米耶还是没能躲过病魔的纠缠,溘然长逝;1891年,贺希德去世,次年,爱丽丝同意嫁给莫奈;在爱丽丝的陪伴下,莫奈创作了《日本桥》《睡莲》等经典作品,只是很少再画人像了。

回想莫奈的前半生,既有挚友资助,挚爱陪伴,虽然贫苦但充满浪漫;与爱丽丝相伴的后半生,则回归平淡,更多是相濡以沫的深情。
在卡米耶刚生下第一个孩子时,莫奈为她画了一幅《撑阳伞的女人》:

在与爱丽丝在一起后,莫奈时隔11年又画了一幅《撑阳伞的女人》,只不过模特变成了他的继女苏珊娜:

爱丽丝与贺希德的二女儿也嫁给了莫奈的儿子,成为了莫奈的儿媳,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对莫奈人生最重要的三个人都先他而去,在晚年,莫奈创作了四幅《睡莲》长卷,如今成为了法国巴黎橘园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莫奈可能最想回到1862年,再去看一眼他的挚友巴齐耶,以及挚爱卡米耶。
但人生是条单行道。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学术|扶植敌人的敌人 (吃吃喝喝睡睡觉)
- 读书|看《北魏冯太后》对大女主人设和历史背景的缝合( 上 ) (亢龙无悔)
- 艺术|新入手的三清纸版画 (丘耳)
- 有点老? (孔希岛1960)
- 美不是用来感受的吗?为什么还有关于美的理论? (薄月淡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