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舍得》中田雨岚?
深刻如此(《认识爱,重建亲密关系》作者)
最近也在追《小舍得》这部剧,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自己,对剧中蒋欣饰演的田雨岚这个角色很有感触。她有一上小学的儿子,她近乎偏执地想让儿子上重点中学,为了让儿子上重点费尽心思。这种状态下的父母,其实现在随处可见,今天就打算从心理学角度聊聊 “蒋欣在《小舍得》里饰演的田雨岚为什么很偏执?”
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里面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其实田雨岚也不列外,作为人母的她也期望孩子能足够优秀,这本可以理解。
但蒋欣饰演的田雨岚的这种“望子成龙“的程度已经到了一种偏执的状态,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可怜、可叹。同时,其实这部剧中蒋欣饰演的田雨岚也折射出很大一部分当代年轻家长的普遍 “焦虑”心态,剧中的偏执的田雨岚在现实中其实我们随处可见,并不陌生,有为人父、为人母的你我的影子。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对于儿子上重点中学变成一种执念的呢?
今天想和大家用心理学的思维看看,在这个剧情的背后,田雨岚为什么会对于儿子上重点的这件事如此偏执?
1、自卑催生的补偿心理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剧情设置:田雨岚的母亲是单身时做了别人的小三。尽管后面结婚了但田雨岚的母亲一直在家里也抬不起头。在耳濡目染之下的田雨岚一直也比较自卑。
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
但是田雨岚自己的情况基本确定,想要让自己彻底翻身已然行不通。身为母亲的她自然而然的会想到“母凭子贵”,在我们的文化里也常常是被允许的。
在心理层面,田雨岚把儿子作为的她的延伸自体(自体心理学概念,是指在关系中把他人经验为自己的一部分)。
其无意识的内在逻辑是:“儿子作为我的一部分,儿子强则我强,儿子优秀则我优秀。”
在世界知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第三章里有这样的阐述,所谓自卑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在类似田雨岚这类的家长面对儿子小升初的问题是,这种无所适从又一次“犯病”。
引用阿德勒的一段话,具有自卑情结的人:
“他想要跟生活中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以此方式,他为自己筑起了一座窄小的城堡……他们会在他试过的各种方法里,选出能够最有成效地达成其目标的一种。然而,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他的目标却是一样的——获取优越感。”
在田雨岚看来,让儿子上重点中学就是一个被广大家长朋友所实证的有效的方式。只要能上重点中学,好像“自己和孩子就能够筑起一座通往优越感的城堡。”
在某种程度上,儿子能上重点中学就补偿性的满足了她本人的自卑和匮乏!她也可以借此体验到成为“人上人”的美好感觉。

2、无辨别的文化认同
在我们的文化里从来都还有滋养着另一个东西,我们把它叫做“从众心理(conformity)”。从众心理(conformity),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不被从众,因此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小升初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如何去重视它都不为过。在剧中田雨岚近乎偏执的想让儿子上重点,放在普遍焦虑的家长的大环境下显得并不突兀。在这一群焦虑的家长面前,谁能跻身重点中学,谁就站在了胜利的起跑线上!
尽管这样的想法很普遍,但这样的想法又真的正确吗?我们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长大,很容易不做任何区分的就认同这样的文化。毕竟,要背叛大众所信服的文化信条,需要一颗强大而独立的灵魂,而田雨岚没有!
3、不能忽视的原生家庭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内在的轨迹。尽管剧情给到的材料并不充分,但很容易脑补,回到田雨岚的早年经历里她都经历了什么,她的内心里在承受着什么?

因为田雨岚母亲的小三身份,她的童年里缺少支柱的!作为强大力量象征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存在。今天他是自己的父亲,明天这个强大的存在就成了别人的父亲。
在她的成长经历中,父亲的缺位和母亲的身份,都造就了她的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这也是她为什么对总是对丈夫放心不下的原因。
在这样背景下长大的她要如何才能让自己感到安全呢?无疑是要“制造”一个强大的存在!而她儿子就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她“制造”强大的最好工具!能上重点中学又是“制造”强大的毕竟途径。
所以,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田雨岚对儿子上重点的执念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执念,也是她的原生家庭里所需要的执念!
因为和强大的东西产生连接,会让她感到自己也是强大的。这样她才会觉得自己的未来才是有希望的。
关于《小舍得》大家还看到了些什么呢?欢迎一起讨论!
觉得我的分析有点道理,感谢你的一个赞,码字确实辛苦。
——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 ,深刻如此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挽回爱情,教你怎么挽回前任》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 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年纪不轻,懂点道理,有些阅历,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深刻课堂】女人应该不应该迫于年龄而将就结婚 (深刻如此)
- 两颗心怎么重新走到一起 (阿宙99)
- 他想主动联系你吗 (落花)
- 不要试图用虚假的你去追寻你所谓的真 (古一)
- 分手复合我很准 (诗诗Ta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