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4/5 为韦恩斯坦作证的心理学家:记忆是可以被操控的活物
来自:Peace
Past Imperfect
by
Rachel Aviv
2018年10月,著名好莱坞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因强奸和性侵被起诉。即将面临审判的韦恩斯坦焦急地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教授伊丽莎白·洛夫斯特。他希望洛夫特斯在法庭上为自己作证。
一位大学教授,和好莱坞扯不上半点关系,韦恩斯坦为何偏偏指望洛夫斯特呢?原来,今年76岁的洛夫斯特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她的重要研究成果是记忆的不可靠和可操纵性。韦恩斯坦希望洛夫斯特证明,指控他的女性的记忆不一定可靠。
过去45年间,洛夫斯特曾经为300多个案件提供证词或者咨询。她参与过不少轰动全美的案件,比如Bill Cosby(著名脱口秀演员)性侵案、Jerry Sandusky(大学橄榄球队教练)性侵案,以及2006年被告集体强奸的杜克大学棍网球队员一案。

去年1月,韦恩斯坦的案件开庭审理。洛夫斯特在庭上陈述了关于记忆的基本理论,试图让陪审员认识到,当一些女性得知韦恩斯坦有性侵历史后,即使她们和他以前发生的性关系是中性的,在她们的回忆里也倾向于把那段性关系塑造成负面的。
洛夫斯特在法庭上说:“如果你被催促着要想起些什么,你可能会制造出某种类似于猜测或想法的东西,并且觉得那就是你自己的记忆。”
韦恩斯坦的律师问:“发生时没有造成伤害的事件,有可能在之后被当事人认为是有伤害的吗?”
洛夫斯特回答:“如果你给某件事打上了某个特定标签,就可能扭曲关于那件事的记忆。你可以把整件事情无中生有植入正常人的脑海中”。
洛夫斯特的职业生涯就开始于对记忆扭曲的研究。1973年,她采访了一些车祸当事人,请他们回忆车祸发生时的车速。她发现,提问题时用不同的词会影响他们的回忆。如果她说“撞得粉碎”而不只是说“撞”,当事人认为车速更快。

1975年,洛夫斯特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人类记忆的可操纵性会影响司法正义吗?”的文章。这以后,她开始陆续接到辩护律师的请求,希望她上庭证明证人和当事人的回忆可能被各种因素扭曲,比如向他们提问题的方式、警察的草率行事,以及对不同种族面孔的识别能力等等。
90年代早期,洛夫斯特接到了一类新的案件咨询。当时的美国人渐渐开始敢于承认家庭乱伦现象的存在。比如说,有些女性曾在幼年被父亲或近亲侵犯,她们长大后终于有勇气说出真相。
当时非常流行用催眠等方法让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回忆起那些被他们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儿时曾经遭受虐待的记忆,很多人在治疗心理疾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原来曾经遭受过亲人的暴力或性侵。
这让洛夫特斯十分担心。她认为没有根据证明创伤性记忆能在人脑中潜伏10年之久后突然被想起来。她更担心那些人回忆起来的儿时被虐待的记忆根本不存在,是被心理治疗师通过催眠和其他暗示性的手段诱导出现的。
在洛夫斯特参与的一个案例中,女儿状告父亲在20年前性侵并杀害了她8岁的朋友。后来发现,女儿因抑郁症一直接受催眠治疗,她是在治疗期间回忆起这件事的。洛夫斯特对女儿的回忆是否可靠十分怀疑。最终,法庭判决她的证词不可采信,父亲无罪。【2018年,通过DNA测试找到了真正的杀人凶手。】
发现人可能被植入虚假记忆后,洛夫斯特做了一个实验,也是她最有名的一个实验。她给24名被试验者每人发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详细描述了他们小时候的四段经历,其中三段是真实的,但第四段——被试验者小时候在商场里迷路——是虚构的。
她要求被试验者尽可能回忆起小时候这四段经历的细节。在这24人中,有6人真的把在商场迷路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真实经历,甚至能栩栩如生的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心情,来帮助自己的好心人长什么样子,周围的人都说了什么,等等。
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这6个人都感受到了儿时迷路的害怕和伤心,虽然这一切从来不曾存在过。洛夫斯特由此证明,能感受到回忆中真切的情绪,并不保证你的回忆一定真实。

当然,对拥有这段回忆的当事人来说,无论事件是真实还是虚假,他们的感受都是真实的。曾让洛夫斯特陷入官司的一个著名案例就是如此。
1984年,一位儿童心理治疗师记录了他和6岁女孩妮可的谈话。妮可的父母正在打离婚官司,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妮可的父亲说,她妈妈有一次把手指放进女儿的阴道里。在跟治疗师的谈话中,妮可也说了这件事。因此,妮可的妈妈没有得到抚养权。
10年后,妮可的父亲去世了,她被安置进了一个寄养家庭。当时她已经完全记不得自己为什么不和妈妈在一起,便向当时的心理治疗师询问,同时和妈妈恢复了联系。
一年后,她去心理治疗师那儿看了当时谈话的录像。她有点怀疑是不是爸爸为了得到她的抚养权才编出妈妈虐待她的故事,而且诱导6岁的她指控妈妈。因为她记得自己说过那些指控,但记不得真的发生过妈妈虐待她这件事。
但后来和心理治疗师聊起这件事时,过去的记忆突然浮现,妮可甚至能清楚记得当时自己在洗澡,以及自己感到的疼痛。之后,她立刻和妈妈切断了联系。
得到妮可同意后,心理治疗师用她的案例发表了一篇论文,讲述被遗忘的儿时受虐经历如何在11年后重新浮上水面。他还附上了妮可参加心理学专业会议时接受采访的录像。
洛夫斯特看到了这些录像。她怀疑心理治疗师的结论,便自己进行调查。洛夫斯特聘请了两名私家侦探帮忙搜出妮可的真实身份,以及她父母离婚时的法庭记录。她还访问了妮可的养母、继母和亲生母亲。
愤怒的妮可控告洛夫斯特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洛夫斯特在的华盛顿大学禁止她继续跟进这个案例,于是她干脆跳槽去了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妮可败诉了,2002年,洛夫斯特发表了关于妮可案例的论文,认为她对她妈妈的指控没有根据。
妮可后来取得了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也成为了一位心理治疗师。洛夫斯特的论文让她非常困扰,因为论文中确实呈现了一些有力的论点。有时候,她相信妈妈确实被错怪,但另一些时候,她又觉得自己的回忆是真实的。这种对回忆的不确定影响了她后来人生中的每一段关系。

多年来,洛夫斯特出版了24本学术著作,发表了600多篇论文,一直探究着记忆的奥秘。她的时间被研究、实验、讲课、咨询和庭审排得满满的。因为给一些影响力大的被告作证,洛夫斯特颇遭人诟病。有人开玩笑说,她是女权主义者最想讨伐的前十大人物之一。其实,洛夫斯特也为很多被冤枉的弱势群体做过证。
这一次替韦恩斯坦作证让洛夫斯特又成了众矢之的。她所在的尔湾分校有学生提出抗议,要求学校停止她教学;一位同事在路上碰到她时质问:“你怎么能这么做”?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她为什么答应给这个臭名昭著的人作证。
但洛夫斯特说,自己才是最感觉震惊的人,因为大家好像都忘了无罪推定原则,忘了即使是恶人也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最终,法院判决韦恩斯坦三级强奸、一级不法性行为的罪名成立,另3项罪名不成立,包括一级强奸与最重可判无期徒刑的掠夺性性侵(predatory sexual assault)。

洛夫斯特的研究促成了心理学理论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二十世纪心理学对记忆的主流认识——认为我们的记忆像档案一样分门别类地储存在大脑图书馆中。洛夫特斯说,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在重新建构记忆,而不只是单纯地把过去的事情“重新播放”出来。
她写道:“我们对过去的重现表现为一种活动中的,不断变换的真实。它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一个刻在大脑深处,就像刻在石头上似的。记忆是一个活物,在不停变换形状,扩展,收缩,再扩展,是一个阿米巴变形虫一样的生物。”
不知道大家体验如何,反正我经常发现,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与其它同样经历过这件事的人有差别,偶尔甚至有巨大差别。碰到这种情况一般就开玩笑说,大概世界程序出bug了,平行世界交叉了,什么什么的。
但有时候想想,一个人的性格和人生全靠记忆一点一滴的积累。记忆就像砖块,垒起人的城堡。如果我的记忆变幻不定,那我这个人岂不成了飘摇的海市蜃楼?我以为自己经历过,塑造了我这个人的事真的发生过吗?
洛夫斯特说:“这就是让人恐惧的部分——一个真正可怕的想法: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事情,我们全心全意相信的事情,不一定是事实”。
公众号:NotesofTheNewYorker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25 2/24 为什么一半美国人为混乱欢呼 (Peace)
- 2017 12/18&25 吉姆西蒙斯 数字之王 (Peace)
- 2024 1/6 为何美国的饮食如此致命? (Peace)
- My Life Is a Joke By Sheila Heti (Ingrid)
- Safari By Jennifer Egan (Ing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