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律|与众不同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成为与自己小时候完全相反的人
来自:花酱
与众不同(中性词)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成为与自己小时候完全不同的人,并且依然与众不同,只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觉得可能有这几种原因:
1.他的不同总是受到外界的评价,无论好坏。比如长辈会总是说“哎这个孩子怎么这样”,或者是同龄人觉得他很异类。因此成长过程中他会不断纠正自己这一点,最终走向完全相反的另一面。
2.他的优秀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甚至遭到误解。比如一些格外善良又乐于助人的孩子,因为经常帮助别人却没得到赞美和认可(这种孩子还有可能因为太好说话被坏孩子欺负),最后变得冷漠,甚至成为校园暴力施暴者。
3.他小时候做了很多“坏事”(比如残害生灵、参与校园暴力之类的),长大后随着大脑发育,突然良心发现。这会让他更加在意自己在道德方面的问题。
4.他的某方面太超前于同龄人,以至于他得意忘形,在这方面永远停留在了小时候。(类似伤仲永)
-举个例子-
比如我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永远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我自愿帮着老师打扫教室),即使我爹妈来接我了我也让他们等我收拾完…学校有什么活动我一定是最积极的那个,没拿小红花都要伤心好几天。上小学后最喜欢的事就是跑到老师办公室帮老师干活。
结果现在我成了一个完全不想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志愿活动,也不在乎任何荣誉、奖项的,超级无敌佛系的人。我现在想想,可能就和我很小的时候太在乎这些,但常常事与愿违,甚至被别人误解有关(比如被说爱出风头之类的)。
身边朋友的例子也很多,不一一举例了。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儿时的伙伴。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会规律|我发现有些人就是以让人难堪为乐 (momo)
- 社会规律|我发现国内只有两种新闻 (望穿秋葵)
- 社会规律|不要看人说什么,只看这人怎么做就可以规避人生大... (千亿富翁黄耀仪)
- 社会规律|国人爱插队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六个夏天)
- 社会规律|我发现年轻人的能量好像在降低 (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