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保密期已过,1968—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档案解密
来自:古栈客来
2019年1月3日,新公开档案显示,英国诗人W•H•奥登、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爱尔兰—法国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进入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名单之列。最终,被瑞典文学院称赞为“日本文学的真正代表”的川端康成获胜。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透露,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他。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1966年就已经去世,而诺奖一般不颁发给已故之人,最后,那年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那么,缺席的那位最终候选人,是不是可以猜想为故去的老舍呢?在1968年的角逐中,另外两位日本文学人物:小说家三岛由纪夫和诗人西胁顺三郎,也进入了83名候选人名单。但该学院显然认为,《金阁寺》的作者、43岁的三岛由纪夫,可以今后考虑,这将取决于他未来几年发表的作品。
2020年1月3日,五十年保密期过后,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和评选档案日前对外开放。那一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爱尔兰人塞缪尔•贝克特。《瑞典日报》报道,在1969年的投票过程中,贝克特得到四票,法国人安德烈•马尔罗得到两票。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厄斯特林支持马尔罗,学院常务秘书卡尔 • 朗纳 • 耶罗则力挺贝克特。档案记录表明,厄斯特林曾坚称,贝克特的虚无主义不符合诺贝尔遗嘱中规定的理想主义方向,而马尔罗这种体量的大作家倘若不在获奖者之列,必殊为可惜。但耶罗认为,贝克特如实反映了人类境况,而马尔罗太政治化了。早在1933年,马尔罗就以周恩来领导的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为背景,写出了中国主题小说《人的命运》。1959年到1969年,他担任法国文化部长,期间于1965年访问了社会主义中国,并在《反回忆录》的第五部里记录了延安之行和毛泽东与他的谈话。“自列宁以后,没有人像他那样强烈地震撼历史。”马尔罗写道,“长征对他的描绘比任何笔墨都强,他的决定将是突然而又激烈的。他还在犹豫,他犹豫什么我不清楚,但里面有一种史诗般的东西,他立志改造中国,他做到了;如今他要以同样的决心不间断地革命,因此他需要青年人也愿意继续革命……”(钱培鑫、沈国华、肖云上、彭云译文)冷战期间,东西两大对立阵营的政治较量几乎延伸到了一切领域,诺贝尔文学奖也难以置身事外。瑞典学院的档案还显示,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在1969年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第二年就获奖。塔斯社报道,递交这一提名的人是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两位教授雅科夫•马尔基尔和登泽尔·卡尔。他们认为,索尔仁尼琴是“帕斯捷尔纳克之后现代斯拉夫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诺贝尔委员会对索尔仁尼琴评价甚高,但又担心这会使他落入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后的困难处境。委员们在拒绝他的同时也表达了遗憾。无论如何,1970年,瑞典学院宣布,因为索尔仁尼琴“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而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四年之后,他才有机会到斯德哥尔摩领奖。 (——2020年01月22日《中华读书报 》,作者,康慨)

2021年5月10日,五十年保密期过后,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和评选档案上周对外开放。那一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尽管在1969年才首次获得提名,但他在1970年诺贝尔委员会的投票过程中,差一点就全票通过。《瑞典日报》报道,索尔仁尼琴当时得到了六票中的五票。唯一的一张反对票来自瑞典学院院士阿图尔•伦德奎斯特。档案记录表明,伦德奎斯特认为,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固然继承了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但比起二十世纪欧洲、美国和拉丁美洲的文学进步而言,就显得过于古旧和无味了。伦德奎斯特同时指出,智利诗人聂鲁达和澳大利亚小说家帕特里克•怀特更有资格获奖。无论如何,瑞典学院宣布,因为索尔仁尼琴“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而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四年之后,他才有机会到斯德哥尔摩领奖。聂鲁达在第二年获奖,怀特也在1973年领到了诺贝尔奖章。1970年共有七十六人获得提名,包括第七次入围的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提名名单上还有巴西的若热•亚马多、阿根廷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德国的海因里希•伯尔和比利时的乔治•西姆农。(——2021年05月19日《中华读书报 》,译者:康慨)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链接:https://www.svenskaakademien.se/sites/default/files/1970_ars_forslagslista.pdf
2022年1月4日,五十年保密期过后,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和评选档案对外开放,那一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瑞典日报》报道,那年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巴勃罗•聂鲁达,还有英国诗人W•H•奥登、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进入最后决选名单,尽管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卡尔•拉格纳尔•吉罗选择支持W•H•奥登——他在整个60年代的最后的讨论中都被选中,尽管在最后的投票阶段,共产党员聂鲁达强烈的政治倾向造成了瑞典学院内部的少许犹豫,但1956年就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的他还是顺利获奖。其中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和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973年和197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1971年共有九十人获得提名,包括第八次入围的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提名名单上还有巴西的若热•亚马多、阿根廷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和埃兹拉•庞德等人。德国作家和翻译家阿诺•施密特首次被提名!这在当时是真正的大新闻。其他首次获得提名的包括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后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作家伊利•维塞尔、法国作家罗曼•加里,以及更有趣的选择:秘鲁小说家何塞•玛丽亚•阿格达斯,用孟加拉语写作的印度小说家塔拉桑卡尔•班代帕迪耶,以及第一个也许是唯一的一个蒙古提名人策•达木丁苏伦。
1901—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链接:https://it.abcdef.wiki/wiki/List_of_nominees_for_the_Nobel_Prize_in_Literature
2023年1月2日, 50年保密期过后,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和评选档案上周由主事机构瑞典学院对外开放。从名单中可见,中国作家林语堂获得了提名,但那一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共有100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但此前九年八次入围的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不在其列,未来的获奖者——都在四分之一个多世纪后!——纳丁•戈迪默、多丽丝•莱辛和维迪亚达尔•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首次出现在提名作者名单中,约瑟夫•海勒、阿斯特丽德•林德格伦、诺曼•梅勒以及长期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菲利普•罗思也是如此。罗思时年39岁,堪称历来最年轻的入围者。德国作家和翻译家阿诺•施密特再次获得提名。总的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名单——对日本作家来说却是最糟糕的一年,似乎没有提名者,但对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关注都相当不错,包括阿拉伯语作家赛义德•阿克勒、陶菲格•哈基姆和塔哈•侯赛因,但还没有纳吉布•马哈福兹。提名名单上还有韩国的朴斗镇、越南的武黄遧、民主德国的安娜•西格斯、英国的格雷厄姆•格林、法国的路易•阿拉贡、西班牙的路易斯•布纽埃尔、巴西的若热•亚马多和阿根廷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瑞典日报》报道,学院内的诺贝尔委员会曾斟酌了让伯尔和同胞君特•格拉斯共同获奖的方案。但委员会主席卡尔•朗纳•耶罗反对这种做法。“大家都知道,半个奖很容易给人留下两位获奖者均未全得的印象。”他发言说,“因此只有在明确认定——最好院外也是如此——两人都有资格获奖,而其中一位得奖将使另一位被排除在外时,才可以诉诸此种手段。我是不太相信格拉斯现在完全能与伯尔比肩了。”诺委会最终一致推举了伯尔。仅仅过了两年,瑞典学院就颁发了两个“半个奖”,而且是给学院的自家人。哈里•马丁松院士和艾温德•约翰松院士分享了197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伯尔长格拉斯10岁,两人曾同为四七社成员,但在政治上渐行渐远。1968年,因为要不要支持记者贝亚特•克拉斯费尔德声讨并掌掴前纳粹党员库尔特•格奥尔格•基辛格总理一事,伯尔和格拉斯一度公开对峙。掌掴事件后第二天,伯尔就给29岁的克拉斯费尔德送去了50朵红玫瑰,格拉斯则公开谴责克拉斯费尔德的激进行为,并批评了伯尔的送花举动。格拉斯在27年后的1999年折桂。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完整名单链接:https://www.svenskaakademien.se/sites/default/files/forslagslista_1972.pdf
2023年1月2日, 50年保密期过后,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和评选档案由主事机构瑞典学院对外开放。最新公开档案显示,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竞争非常激烈,共计101个作家参与角逐。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希腊作家亚尼斯•里佐斯、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和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进入最后决选名单,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获胜。其中索尔•贝娄、威廉•戈尔丁和意大利诗人埃乌杰尼奥•蒙塔莱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首次获得提名的作家有19个,包括未来的获奖者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1977)和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78)以及法国作家阿尔伯特•科恩、土耳其作家雅夏尔•凯马尔和亨利•米勒。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尤其是许多美国人在努力推动伊利•维塞尔取得当年的候选人资格,他一共获得了30多个推荐,这在任何一年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维塞尔后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25年1月2日, 50年保密期过后,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和评选档案由主事机构瑞典学院对外开放。最新公开档案显示,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共收到 101 名提名作家,其中 22 位是新提名者, 9 名女性获得提名,这在当时创下了最高纪录。这 9 名女性包括两位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娜丁·戈迪默 (1991 年) 和多丽丝·莱辛 (2007 年)。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Astrid Lindgren) 以及玛丽·安德 (Marie Under)、路易斯·韦斯 (Louise Weiss) 和维多利亚·奥坎波 (Victoria Ocampo) 也获得提名。 被提名的未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尤金尼奥·蒙塔莱(1975年)、索尔·贝娄(1976年)、文森特·阿莱桑德雷(1977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78年)、奥德西斯·埃利蒂斯(1979年)、切斯瓦夫·米沃什(1980年)、埃利亚斯·卡内蒂(1981年)、威廉·戈尔丁(1983年)、 雅罗斯拉夫·塞弗特 (1984)、克劳德·西蒙 (1985)、卡米洛·何塞·塞拉 (1989)、奥克塔维奥·帕斯 (1990)、大江健三郎 (1994)、君特·格拉斯 (1999)、V.S. 奈普尔 (2001) 和哈罗德·品特 (2005)。 1974 年获得提名的其他著名作家包括弗朗西斯·蓬格、斯蒂芬·斯彭德、R. K. 纳拉扬和埃利·维瑟尔,他们后来于 1986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The Swedish Academy opens up the archives regarding Nobel nominations and deliberations fifty years after the fact, and so they've now opened up the archives for the 1974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famously shared by the Swedish Academy's own Eyvind Johnson and Aniara-author Harry Martinson.
Kaj Schueler has published his annual look at the prize-selection in Svenska Dagbladet but it is, alas, paywalled, but the Swedish Academy has released the list (warning ! dreaded pdf format !) of nominations and nominators.
First-time nominees include: Ralph Ellison, Uwe Johnson, Herbert Marcuse, 1980 laureate Czesław Miłosz, R.K.Narayan, 1994 laureate Ōe Kenzaburō, and 2005 laureate Harold Pinter.
Elie Wiesel got a lot of nomination-support in 1974 -- but Borges, Nabokov, and Malraux didn't do too badly either. Not that that helped.
提名全名单
https://sa-admin.lb.se/assets/f10fee04-71ae-457b-b5f3-639423dd1956.pdf/F%C3%B6rslagslista%201974.pdf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还有像石黑一雄的作家吗? (微光)
-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杂青)
- 有没有类似托卡尔丘克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在白壳子里做梦)
- 阿契貝的一句 (竹林清風)
- 理性理性讨论,我有希望拿诺奖吗 (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