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平,为啥最后魏婴对蓝湛说我们也走吧,然后牵着小苹果走的时候蓝湛却不动身也不回头?
来自:霜林醉
2021-05-12 17:05:44
没看过原著,只看了剧版陈情令,而且还是今年才看的,一看就停不下,反复刷了很多遍,我一直搞不懂最后一集温宁和思追一起去岐山了,在魏无羡想来他和蓝湛肯定是一起走的,所以他对蓝湛说我们也走吧,于是牵着小苹果转身就走了,可没想到蓝湛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也不回头,魏婴感觉到蓝湛没跟上来,回头看了看,说:蓝湛,你,不走了吗?蓝湛半天才回头看了看魏婴,一言不发,当时魏婴心里一定五味杂陈,眼睛立刻潮红起来,忍着一眶泪水,看到这我不禁黯然神伤,蓝湛啥意思?经历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终于可以和魏婴一起并肩前行了,蓝湛却为啥犹豫?你可知这犹豫让魏婴很难过很伤心吗?这一点很让我意难平啊。


最赞回复
-
明扬 2021-05-13 00:20:33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各自回归的身份是没有门派的魏无羡和蓝氏含光君。 妆造师没有刻意强调蓝忘机的年龄,如果剧里突出蓝忘机和魏无羡容貌上的年龄差,估计你更加能理解蓝忘机的表现。 魏无羡把蓝忘机引为知己,是因为蓝忘机在探案过程中的剖白,他看到了蓝忘机跟他一致的信和义。这就是他们关系能快速转折的深层原因。 但是魏无羡忽略了其他,不是说他不知道,是因为信任,就产生了盲点。 所以结尾,魏无羡能说出我们一起走,因为他理所当然觉得同道的人应该一起走。可是他不知道,那个道,是他自己的路,却是别人的风景。 所以,蓝忘机没有动,盲点消失,他回味过来了,表情是理解,带点哀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他的独木桥始终都是他一个人的。十六年前的这句话就是他在陈情世界的一生写照。
-
明扬 2021-05-13 00:20:33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各自回归的身份是没有门派的魏无羡和蓝氏含光君。 妆造师没有刻意强调蓝忘机的年龄,如果剧里突出蓝忘机和魏无羡容貌上的年龄差,估计你更加能理解蓝忘机的表现。 魏无羡把蓝忘机引为知己,是因为蓝忘机在探案过程中的剖白,他看到了蓝忘机跟他一致的信和义。这就是他们关系能快速转折的深层原因。 但是魏无羡忽略了其他,不是说他不知道,是因为信任,就产生了盲点。 所以结尾,魏无羡能说出我们一起走,因为他理所当然觉得同道的人应该一起走。可是他不知道,那个道,是他自己的路,却是别人的风景。 所以,蓝忘机没有动,盲点消失,他回味过来了,表情是理解,带点哀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他的独木桥始终都是他一个人的。十六年前的这句话就是他在陈情世界的一生写照。
-
仰望星空 2021-05-13 10:50:34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各自回归的身份是没有门派的魏无羡和蓝氏含光君。 妆造师没有刻意强调蓝忘机的年龄,如果剧里突出蓝忘机和魏无羡容貌上的年龄差,估计你更加能理解蓝忘机的表现。 魏无羡把蓝忘机引为知己,是因为蓝忘机在探案过程中的剖白,他看到了蓝忘机跟他一致的信和义。这就是他们关系能快速转折的深层原因。 但是魏无羡忽略了其他,不是说他不知道,是因为信任,就产生了盲点。 所以结尾,魏无羡能说出我们一起走,因为他理所当然觉得同道的人应该一起走。可是他不知道,那个道,是他自己的路,却是别人的风景。 所以,蓝忘机没有动,盲点消失,他回味过来了,表情是理解,带点哀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他的独木桥始终都是他一个人的。十六年前的这句话就是他在陈情世界的一生写照。 ... 明扬写得太好了,有些东西我以前注意到了,但是一直没有清楚的知道它是什么。
剧中有特别多的前后对应,其实结局他俩分别的那段对话和穷奇道雨夜是一模一样的,纵然有再多不舍,也是“我去那边”,“我走这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对魏婴江澄是,对魏婴蓝湛也是。
-
肖喵945 2021-05-14 11:53:53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各自回归的身份是没有门派的魏无羡和蓝氏含光君。 妆造师没有刻意强调蓝忘机的年龄,如果剧里突出蓝忘机和魏无羡容貌上的年龄差,估计你更加能理解蓝忘机的表现。 魏无羡把蓝忘机引为知己,是因为蓝忘机在探案过程中的剖白,他看到了蓝忘机跟他一致的信和义。这就是他们关系能快速转折的深层原因。 但是魏无羡忽略了其他,不是说他不知道,是因为信任,就产生了盲点。 所以结尾,魏无羡能说出我们一起走,因为他理所当然觉得同道的人应该一起走。可是他不知道,那个道,是他自己的路,却是别人的风景。 所以,蓝忘机没有动,盲点消失,他回味过来了,表情是理解,带点哀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他的独木桥始终都是他一个人的。十六年前的这句话就是他在陈情世界的一生写照。 ... 明扬看过原著的我,这个结局当时挺意难平的。但也知道改编就是改编。后来发生的事,四十证明,各走各的路是对的。
-
阿咦呀哦 2021-05-16 22:54:15
魏无羡怎么会不得要领呢?就他俩的生气不弃,互相信任支持,有啥是不明白彼此的,是必须说出来的?这部剧一直在讲道义,蓝忘机身上还有更多的责任和牵绊吧。而且电视剧追求的就是有悬念,给你更多开放性的遐想,很多话不说出来,意会更美!
-
Huajuan 2021-05-18 19:30:49
魏无羡也不是16年前的魏无羡了。金麟台他也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先跑再说。会妥协,处事也不那么尖锐锋芒毕露了。
蓝湛更不是16年前的蓝湛了,他更清醒的认识到蓝氏的迂腐,仙门百家虚伪的嘴脸,他信任魏婴,也愿意为了他放下刻在骨子里的家规。
结局嘛,主题曲里不是都有吗?天涯一曲共悠扬。偕行云游后,世间皆是据传闻。看客散去唯你我不忘。与君在身旁,别来无恙。
-
竹影清风 (愿无岁月可回头) 2021-05-20 11:11:03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各自回归的身份是没有门派的魏无羡和蓝氏含光君。 妆造师没有刻意强调蓝忘机的年龄,如果剧里突出蓝忘机和魏无羡容貌上的年龄差,估计你更加能理解蓝忘机的表现。 魏无羡把蓝忘机引为知己,是因为蓝忘机在探案过程中的剖白,他看到了蓝忘机跟他一致的信和义。这就是他们关系能快速转折的深层原因。 但是魏无羡忽略了其他,不是说他不知道,是因为信任,就产生了盲点。 所以结尾,魏无羡能说出我们一起走,因为他理所当然觉得同道的人应该一起走。可是他不知道,那个道,是他自己的路,却是别人的风景。 所以,蓝忘机没有动,盲点消失,他回味过来了,表情是理解,带点哀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他的独木桥始终都是他一个人的。十六年前的这句话就是他在陈情世界的一生写照。 ... 明扬哎!你这个分析看着挺感伤的。 就如同上面高赞说的“羡羡是16年前的羡羡。蓝是16年后的蓝”
-
豆友189046155 2021-05-24 06:46:10
因为你没看原著,所以你感到奇怪。 原书写的是两人间的爱情,而剧版则分裂了,前十六年演的是爱情,甚至比书中发展得还快(书中是蓝忘机单恋暗恋,剧中是彼此倾慕爱恋),后十六年又演成了知己兄弟情,这样就没法自圆其说了,因为知己兄弟情下,这种分开各走各路的决定是没什么不可说的,彼此间完全可以坦诚以告,甚至相互辅佐,如同当年魏与江澄的关系。可是,如果观众在十六后只看到了魏蓝知己兄弟情,那么,这种难分难舍的(实际是情人间的感觉)行为就完全失去了感情基础,所以,观众会感觉莫名其妙了。其实,蓝有许多行为,在十六年后知己兄弟情的关照下,显得莫名其妙。比如对胸口烙铁印、背上戒鞭痕的难以启齿,对醉酒后吐真言的惊慌等等,这不是知己间的态度,这是对情人、对心中至爱的态度。
-
Huajuan 2021-05-24 07:18:49
因为你没看原著,所以你感到奇怪。 原书写的是两人间的爱情,而剧版则分裂了,前十六年演的是爱 因为你没看原著,所以你感到奇怪。 原书写的是两人间的爱情,而剧版则分裂了,前十六年演的是爱情,甚至比书中发展得还快(书中是蓝忘机单恋暗恋,剧中是彼此倾慕爱恋),后十六年又演成了知己兄弟情,这样就没法自圆其说了,因为知己兄弟情下,这种分开各走各路的决定是没什么不可说的,彼此间完全可以坦诚以告,甚至相互辅佐,如同当年魏与江澄的关系。可是,如果观众在十六后只看到了魏蓝知己兄弟情,那么,这种难分难舍的(实际是情人间的感觉)行为就完全失去了感情基础,所以,观众会感觉莫名其妙了。其实,蓝有许多行为,在十六年后知己兄弟情的关照下,显得莫名其妙。比如对胸口烙铁印、背上戒鞭痕的难以启齿,对醉酒后吐真言的惊慌等等,这不是知己间的态度,这是对情人、对心中至爱的态度。 ... 豆友189046155其实16年后能拍的也都拍了,背,醉酒,蓝爸蓝妈的故事,蓝湛牵驴魏婴吹忘羡,莲花坞三拜和金丹真相,甚至还加了那个看花灯,和金麟台并肩。其他的实在也拍不了了。眼神感情都到位了,就是台词使劲知己知己知己的,最后还不愧是你的强行知己情。
感觉就是前面拍的太浪了怕不过审,后面就太收了。最后再来个下次见面你要想好这首曲子的名字,弄个叫魏婴却不给蓝二镜头,让观众自己纠结去把。
-
豆友189046155 2021-05-24 09:25:24
我是从电视作品品质本身而言的。这种展示造成剧版作品永远的遗憾。至少,白瞎了千挑万选出的那么形神兼备的两位主演(蓝忘机的选角从外貌气质上无可挑剔,演技差了点。魏无羡形貌略差,太形销骨立,不够丰神俊朗,但演得非常好,笑如春花,娇俏动人)。忘羡在姑苏山门初见那场,真有一种宝黛初会的感觉。十六年前拍的是小儿女的爱情感觉。但是,十六年后,看上去啥都拍了,但味道是完全不对的。这种强行曲解,不但让十六年前的彼此感情白忙乎了,还把蓝忘机的三十三戒鞭、醉酒烙印、私藏天子笑、问灵十三载,喝他喝过的酒,走他走过的路,受他受过苦,这种荡气回肠的痴情完全没了支撑点。只留下个尬。成了不能理直气壮去正视的暗搓搓的笑话。从观众层面看,如果你没看过书,你真是完全看不出还有一丝丝的爱情的味道,几乎所有的剧情,都可以用知己兄弟情去解释。书版的精华,难道不是蓝忘机长达二十年的痴吗?如果剧版的痴全没了,这段情,还有什么支撑下去的理由?因此,逻辑上的不能自圆其说,最终导致剧版作品品质上的重大缺陷。从艺术作品的角度上看,十六年后的问题不在于拍没拍,而在于怎么拍,从什么立场去拍。从十六年前的剧情发展看,十六年后只有一条路可走:光明正大的拍爱情,而不是兄弟知己情。爱情的表现可以含蓄、婉约,但是,应该是毫不迟疑、全无暖昧的。应该让观众毫无异议的明白这是最美好的爱情。就是那种:你特别好。我喜欢你。心悦你。想要你。
-
豆友189046155 2021-05-24 09:45:58
背,醉酒,蓝爸蓝妈的故事,蓝湛牵驴魏婴吹忘羡,莲花坞三拜和金丹真相,看花灯,金麟台并肩。这些都拍了,可目的不能是拍个MV给看过书版的人过干瘾。而是应该为剧情服务的。拍这些是为了展示什么?是爱情?还是知己兄弟情?如果需要意难平的观众一帧一帧的去抠画面背后的似是而非,靠慢速去抠蓝忘机木讷表情下的笑、痛、痴,那还不如去直接看书了。书甚至比它展现的立体形象。
-
Huajuan 2021-05-24 09:53:35
书版的精华,爱情只是一部分吧。粗心的人,看原著看个80%,都看不出来爱情。忘羡灵魂深处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感情基础。剧里就是把知己情放大罢了,剩下的感情可以从眼神和暗示中去细品。讲真,dan gai剧拍成这样很不容易了。电视剧要考虑收视率和广大观众的接受程度的。陈情令比隔壁那什么令受众广,就是因为它的含蓄吧,不同的人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忘羡之间无论是什么感情都能让人感动。
剧版这样拍法是有些头重脚轻了,这不也是不得已的权衡之计吗?我以前从来没看过dan mei小说,不歧视也不会特意有兴趣想看。也就是误打误撞看了陈情令,才开始试着去理解超越性别的爱情。我身边真有人完全不接受的,我安利了都没用。我们那可是同性婚姻合法了,身边同事朋友就有如此结婚的,这样还一堆人绝对不看呢。陈情令里对社会人性的刻画很深刻,因为那些原因不看,真的可惜了。所以虽然遗憾,我还是很赞同这样的拍法的。
-
豆友189046155 2021-05-24 10:16:33
书版的精华,爱情只是一部分吧。粗心的人,看原著看个80%,都看不出来爱情。忘羡灵魂深处的共鸣 书版的精华,爱情只是一部分吧。粗心的人,看原著看个80%,都看不出来爱情。忘羡灵魂深处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感情基础。剧里就是把知己情放大罢了,剩下的感情可以从眼神和暗示中去细品。讲真,dan gai剧拍成这样很不容易了。电视剧要考虑收视率和广大观众的接受程度的。陈情令比隔壁那什么令受众广,就是因为它的含蓄吧,不同的人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忘羡之间无论是什么感情都能让人感动。 剧版这样拍法是有些头重脚轻了,这不也是不得已的权衡之计吗?我以前从来没看过dan mei小说,不歧视也不会特意有兴趣想看。也就是误打误撞看了陈情令,才开始试着去理解超越性别的爱情。我身边真有人完全不接受的,我安利了都没用。我们那可是同性婚姻合法了,身边同事朋友就有如此结婚的,这样还一堆人绝对不看呢。陈情令里对社会人性的刻画很深刻,因为那些原因不看,真的可惜了。所以虽然遗憾,我还是很赞同这样的拍法的。 ... Huajuan我们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你站的角度是受众的接受面(包括官方送审部门),我是完全基于剧版作品本身的展现角度而分析的。我无意去讨论通过不通过审查,有多少人接受不接受。好的作品,是给懂它的人看的。红楼梦在问世时还是禁书呢。陈情令这部剧的音乐画面服饰选角都非常出色。除了爱情以外,对人性的刻画也很深刻。但是,缺了情痴这条贯穿近二十年的感情主线,丧失情感逻辑的尬改,使它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经典作品。这太遗憾,太暴殄天物了(主演、配乐、画面等等都是不可易得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且,这种剧情安排也直接影响了演员的表现力。由于剧组本身对表现爱情的不坚定,也导致了蓝忘机这个角色塑造的不稳定感。剧版蓝忘机给人的感觉是其实自己都不太尊重这种刻骨铭心的同性之爱。没有投入的忘情的进入到角色中去。但是,如果不够忘情投入,这种银幕表现是很难让观众共情的,更多的是观众尴尬。 如果,让古天乐和张国荣同框,不知道能否表现出这种忘我之爱。 演员只有自己相信了,观众才会共情到,也相信了。
-
Huajuan 2021-05-24 10:32:12
我们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你站的角度是受众的接受面(包括官方送审部门),我是完全基于 我们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你站的角度是受众的接受面(包括官方送审部门),我是完全基于剧版作品本身的展现角度而分析的。我无意去讨论通过不通过审查,有多少人接受不接受。好的作品,是给懂它的人看的。红楼梦在问世时还是禁书呢。陈情令这部剧的音乐画面服饰选角都非常出色。除了爱情以外,对人性的刻画也很深刻。但是,缺了情痴这条贯穿近二十年的感情主线,丧失情感逻辑的尬改,使它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经典作品。这太遗憾,太暴殄天物了(主演、配乐、画面等等都是不可易得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且,这种剧情安排也直接影响了演员的表现力。由于剧组本身对表现爱情的不坚定,也导致了蓝忘机这个角色塑造的不稳定感。剧版蓝忘机给人的感觉是其实自己都不太尊重这种刻骨铭心的同性之爱。没有投入的忘情的进入到角色中去。但是,如果不够忘情投入,这种银幕表现是很难让观众共情的,更多的是观众尴尬。 如果,让古天乐和张国荣同框,不知道能否表现出这种忘我之爱。 演员只有自己相信了,观众才会共情到,也相信了。 ... 豆友189046155演员的表现和态度版上已经讨论过很多了我不多说,可那时候只有一个人愿意接这个角色,这根本不是一个好中取优,而是不得已的选择。这就是现实。当时他们拍戏的时候愿望只是能顺利播出,已经是顶着挺大的压力了。
我其实也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如果真的拍出了,也这么宣传了,我可能也不会点开看了,就像蓝宇。可能我比较狭隘吧,但我相信不少人是和我一样的。
可能十年后再拍,能拍出不一样的东西塑造另一个经典吧。但现在这样,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比较好的结果了。
-
豆友189046155 2021-05-24 10:48:56
人和人差异是很大。这部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同性爱情电视剧。同性爱的小说几乎没看过,也没什么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版是看了剧版后再去追的。看完书以后,剧里面许多难解之处才了解。然后就是深深的遗憾。我周围没发现有同性爱情。但我从这部书和剧中,从头到尾没感觉到任何违和之处。就觉得是理所当然之爱,无关性别。
-
Huajuan 2021-05-24 11:02:03
人和人差异是很大。这部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同性爱情电视剧。同性爱的小说几乎没看过,也没什么留下 人和人差异是很大。这部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同性爱情电视剧。同性爱的小说几乎没看过,也没什么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版是看了剧版后再去追的。看完书以后,剧里面许多难解之处才了解。然后就是深深的遗憾。我周围没发现有同性爱情。但我从这部书和剧中,从头到尾没感觉到任何违和之处。就觉得是理所当然之爱,无关性别。 ... 豆友189046155说来惭愧,我有两个挺好的朋友都是txl都结婚了,但我似乎从来没有想着去理解他们的感情。哪怕和他们couple吃饭,我也就像和两个朋友吃饭一样,没特殊的感觉。
其实这部剧是完全是艺术加工。忘羡应该都不是天生的喜欢同性的,只是因为对方太特殊太重要了才离不开的,不是他就不行,除了他谁都不想要。但现实不是这样的,大多都是天生的,和一个分了可以找下一个。我那些tx朋友也不看陈情令的。
-
豆友189046155 2021-05-24 11:27:04
我丝毫没把这部剧看成TXL,平常也从不关心这类型的人事或各类书剧。我看这部书剧就是觉得是爱情,没往性别上去多想。相反,我对网上讨论的什么发糖之类的反而觉得尴尬,很多美好爱情作品的表现并不需要多么直白,宝黛之间没有一句我爱你。杨过小龙女之爱也是至直至纯。此剧书版我看了,觉得到观音庙表白就该结束,后面倒有违人设画蛇添足了。但是书版从魏视角去描述,无一句蓝心理描写,却把蓝二十年的深情刻划的扣人心扉。这种对无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产生的深刻联结,表现得异常动人。这种关系上的强联结,注定不仅是肝胆相照的结义兄弟情,也不止步于互相倾慕的知己情。而是此生唯一的知心爱人。是那种肉中骨、骨中肉的高阶爱情。这种罕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強联结,是世人所向望而不可得的,是没法在同性异性这个层面上再加条件的。所以,它并不是在歌颂同性爱情。它只是在歌颂爱情。歌颂那种人与人之间深刻的关系联结。而对方,恰好是个同性而已。
-
Huajuan 2021-05-24 12:24:38
我丝毫没把这部剧看成TXL,平常也从不关心这类型的人事或各类书剧。我看这部书剧就是觉得是爱情 我丝毫没把这部剧看成TXL,平常也从不关心这类型的人事或各类书剧。我看这部书剧就是觉得是爱情,没往性别上去多想。相反,我对网上讨论的什么发糖之类的反而觉得尴尬,很多美好爱情作品的表现并不需要多么直白,宝黛之间没有一句我爱你。杨过小龙女之爱也是至直至纯。此剧书版我看了,觉得到观音庙表白就该结束,后面倒有违人设画蛇添足了。但是书版从魏视角去描述,无一句蓝心理描写,却把蓝二十年的深情刻划的扣人心扉。这种对无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产生的深刻联结,表现得异常动人。这种关系上的强联结,注定不仅是肝胆相照的结义兄弟情,也不止步于互相倾慕的知己情。而是此生唯一的知心爱人。是那种肉中骨、骨中肉的高阶爱情。这种罕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強联结,是世人所向望而不可得的,是没法在同性异性这个层面上再加条件的。所以,它并不是在歌颂同性爱情。它只是在歌颂爱情。歌颂那种人与人之间深刻的关系联结。而对方,恰好是个同性而已。 ... 豆友189046155你看看首页飘着的几个置顶帖。众口难调啊。
-
吃瓜. 2021-06-28 01:25:18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 同声同气,坦率,在查询聂明玦身死和魏无羡被陷害这件事上,他俩确实这样的。 但当真相揭露了,各自回归的身份是没有门派的魏无羡和蓝氏含光君。 妆造师没有刻意强调蓝忘机的年龄,如果剧里突出蓝忘机和魏无羡容貌上的年龄差,估计你更加能理解蓝忘机的表现。 魏无羡把蓝忘机引为知己,是因为蓝忘机在探案过程中的剖白,他看到了蓝忘机跟他一致的信和义。这就是他们关系能快速转折的深层原因。 但是魏无羡忽略了其他,不是说他不知道,是因为信任,就产生了盲点。 所以结尾,魏无羡能说出我们一起走,因为他理所当然觉得同道的人应该一起走。可是他不知道,那个道,是他自己的路,却是别人的风景。 所以,蓝忘机没有动,盲点消失,他回味过来了,表情是理解,带点哀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他的独木桥始终都是他一个人的。十六年前的这句话就是他在陈情世界的一生写照。 ... 明扬是啊,因为习惯,没醒过神来的魏婴以为蓝湛还会继续陪着他一起走接下去的路,短暂的忘记了,他们每个人都有归属,都有来处和去处,明白过来的一瞬间他就理解了蓝湛,但也藏不住,只有自己是孑身一人的难过,所以一瞬间他红了眼眶,但接下来他的表情是释然 像后来,他说:天大地大,自有我的容身之处…他像风,留不住,也不停留,但我还是心疼他!羡羡啊😭
-
吃瓜. 2021-06-28 02:14:33
我是从电视作品品质本身而言的。这种展示造成剧版作品永远的遗憾。至少,白瞎了千挑万选出的那么 我是从电视作品品质本身而言的。这种展示造成剧版作品永远的遗憾。至少,白瞎了千挑万选出的那么形神兼备的两位主演(蓝忘机的选角从外貌气质上无可挑剔,演技差了点。魏无羡形貌略差,太形销骨立,不够丰神俊朗,但演得非常好,笑如春花,娇俏动人)。忘羡在姑苏山门初见那场,真有一种宝黛初会的感觉。十六年前拍的是小儿女的爱情感觉。但是,十六年后,看上去啥都拍了,但味道是完全不对的。这种强行曲解,不但让十六年前的彼此感情白忙乎了,还把蓝忘机的三十三戒鞭、醉酒烙印、私藏天子笑、问灵十三载,喝他喝过的酒,走他走过的路,受他受过苦,这种荡气回肠的痴情完全没了支撑点。只留下个尬。成了不能理直气壮去正视的暗搓搓的笑话。从观众层面看,如果你没看过书,你真是完全看不出还有一丝丝的爱情的味道,几乎所有的剧情,都可以用知己兄弟情去解释。书版的精华,难道不是蓝忘机长达二十年的痴吗?如果剧版的痴全没了,这段情,还有什么支撑下去的理由?因此,逻辑上的不能自圆其说,最终导致剧版作品品质上的重大缺陷。从艺术作品的角度上看,十六年后的问题不在于拍没拍,而在于怎么拍,从什么立场去拍。从十六年前的剧情发展看,十六年后只有一条路可走:光明正大的拍爱情,而不是兄弟知己情。爱情的表现可以含蓄、婉约,但是,应该是毫不迟疑、全无暖昧的。应该让观众毫无异议的明白这是最美好的爱情。就是那种:你特别好。我喜欢你。心悦你。想要你。 ... 豆友189046155给我看笑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原著,无论从原著还是电视剧来看,蓝忘机这个角色一出场形象上我就是失望的,完全不符合蓝湛的形象,演技更是一言难尽…全靠配音撑着(随着剧情发展对这个角色的感觉才渐入佳境,一则形象有所改善,二则演技上只能算没演崩,实际觉得还是配音加成和对手演员出色的演绎带动才有的结果)你说魏无羡这个演员外貌不行,形销骨立,不够丰神俊朗,但又说他笑起来好看,娇俏可人。先不说你自身表述上的矛盾,我完全不赞同你对演员外貌的说法,打一开始我就是被魏无羡饰演者的外貌吸引才继续看下去的,因为一开始肖战的演技也是有点夸张了,但魏无羡演员的俊美(其他角色也好几个好看的比如思追比如江澄比如聂怀桑等等)是我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后台真的是被肖战的演技折服,完完全全演活了魏无羡!灵动可爱三岁羡羡有,丰神俊朗世家公子有!邪魅狂狷夷陵老祖有!魏无羡简直太多太多绝美镜头了,想看随便搜,网上到处都是。再说剧情,十六年前完全就是同窗情谊,魏对蓝湛不过是对和自身一样优秀者的赏识,想和他做朋友,而蓝就是口是心非,心念动但是又受自身家规道德约束的对魏婴感觉复杂的矛盾体。以至于后来,因为没有和他站在一起,眼看他认同的人,无错的人一步步落得百家讨伐的地步,落得绝望自戕的结局。他后悔他也有愧。十六年后,像你说的,就是把魏婴当知己(因为以前魏婴拿他当毕生知己),毕竟不夜天魏婴陨后,他已经认清了熟黑熟白,愧对魏婴拿他当知己的这份情谊,现在魏婴重生,他做的就是和他站在一起,不让自己再后悔一次,也是对前世魏婴拿他做知己的情谊的修补和延续。所以十六年后是蓝湛全然认可魏婴后主动维护的知己情,剧情完全没毛病。原著有爱情,但是不只讲爱情,格局已经摆在那里了,这也是原著在一众耽美文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影视剧要以讲爱情为主,那完全就过不了审啊,也就根本看不到剧┐(─__─)┌。改编后电视剧保留了原著大的格局,好的故事内容,丰满的人物形象,忘羡之间到底什么情,几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最好的局面,书粉磕得动,不磕CP不看耽美的观众也能接受。
-
吃瓜. 2021-06-28 02:23:56
我丝毫没把这部剧看成TXL,平常也从不关心这类型的人事或各类书剧。我看这部书剧就是觉得是爱情 我丝毫没把这部剧看成TXL,平常也从不关心这类型的人事或各类书剧。我看这部书剧就是觉得是爱情,没往性别上去多想。相反,我对网上讨论的什么发糖之类的反而觉得尴尬,很多美好爱情作品的表现并不需要多么直白,宝黛之间没有一句我爱你。杨过小龙女之爱也是至直至纯。此剧书版我看了,觉得到观音庙表白就该结束,后面倒有违人设画蛇添足了。但是书版从魏视角去描述,无一句蓝心理描写,却把蓝二十年的深情刻划的扣人心扉。这种对无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产生的深刻联结,表现得异常动人。这种关系上的强联结,注定不仅是肝胆相照的结义兄弟情,也不止步于互相倾慕的知己情。而是此生唯一的知心爱人。是那种肉中骨、骨中肉的高阶爱情。这种罕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強联结,是世人所向望而不可得的,是没法在同性异性这个层面上再加条件的。所以,它并不是在歌颂同性爱情。它只是在歌颂爱情。歌颂那种人与人之间深刻的关系联结。而对方,恰好是个同性而已。 ... 豆友189046155再同意不过!当初看完书,我就觉得忘羡之间的感情,印证了也让我理解了那句话—爱情是不分性别的。我相信魏无羡绝对不是喜欢男人,只是喜欢的人是蓝湛,他的性别是男子罢了。
-
吃瓜. 2021-06-28 02:43:05
我们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你站的角度是受众的接受面(包括官方送审部门),我是完全基于 我们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你站的角度是受众的接受面(包括官方送审部门),我是完全基于剧版作品本身的展现角度而分析的。我无意去讨论通过不通过审查,有多少人接受不接受。好的作品,是给懂它的人看的。红楼梦在问世时还是禁书呢。陈情令这部剧的音乐画面服饰选角都非常出色。除了爱情以外,对人性的刻画也很深刻。但是,缺了情痴这条贯穿近二十年的感情主线,丧失情感逻辑的尬改,使它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经典作品。这太遗憾,太暴殄天物了(主演、配乐、画面等等都是不可易得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且,这种剧情安排也直接影响了演员的表现力。由于剧组本身对表现爱情的不坚定,也导致了蓝忘机这个角色塑造的不稳定感。剧版蓝忘机给人的感觉是其实自己都不太尊重这种刻骨铭心的同性之爱。没有投入的忘情的进入到角色中去。但是,如果不够忘情投入,这种银幕表现是很难让观众共情的,更多的是观众尴尬。 如果,让古天乐和张国荣同框,不知道能否表现出这种忘我之爱。 演员只有自己相信了,观众才会共情到,也相信了。 ... 豆友189046155看完你的这一条,如你所说,如果能像小说一样,把故事全然呈现出来,确实是最佳的,也是最完美的流畅的,我不否认,但那必须条件和大环境允许才行,目前是不能的,期待未来也许环境改变,这部小说迎来翻拍,或许能够实现,但也确实如你所说,未必能再遇到这么优秀的演员这么优秀的音乐和制片人。目前的这部剧,有且不止一点不足,但已是瑕不掩瑜了,时间会证明,它会成为经典的。
-
吃瓜. 2021-06-28 03:06:58
我是从电视作品品质本身而言的。这种展示造成剧版作品永远的遗憾。至少,白瞎了千挑万选出的那么 我是从电视作品品质本身而言的。这种展示造成剧版作品永远的遗憾。至少,白瞎了千挑万选出的那么形神兼备的两位主演(蓝忘机的选角从外貌气质上无可挑剔,演技差了点。魏无羡形貌略差,太形销骨立,不够丰神俊朗,但演得非常好,笑如春花,娇俏动人)。忘羡在姑苏山门初见那场,真有一种宝黛初会的感觉。十六年前拍的是小儿女的爱情感觉。但是,十六年后,看上去啥都拍了,但味道是完全不对的。这种强行曲解,不但让十六年前的彼此感情白忙乎了,还把蓝忘机的三十三戒鞭、醉酒烙印、私藏天子笑、问灵十三载,喝他喝过的酒,走他走过的路,受他受过苦,这种荡气回肠的痴情完全没了支撑点。只留下个尬。成了不能理直气壮去正视的暗搓搓的笑话。从观众层面看,如果你没看过书,你真是完全看不出还有一丝丝的爱情的味道,几乎所有的剧情,都可以用知己兄弟情去解释。书版的精华,难道不是蓝忘机长达二十年的痴吗?如果剧版的痴全没了,这段情,还有什么支撑下去的理由?因此,逻辑上的不能自圆其说,最终导致剧版作品品质上的重大缺陷。从艺术作品的角度上看,十六年后的问题不在于拍没拍,而在于怎么拍,从什么立场去拍。从十六年前的剧情发展看,十六年后只有一条路可走:光明正大的拍爱情,而不是兄弟知己情。爱情的表现可以含蓄、婉约,但是,应该是毫不迟疑、全无暖昧的。应该让观众毫无异议的明白这是最美好的爱情。就是那种:你特别好。我喜欢你。心悦你。想要你。 ... 豆友189046155看到您对书中蓝忘机痴情的推崇将之当做书的精华,忍不住叹一句,蓝忘机人设无敌,果然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哈哈哈。当初看完书,确实是内心激荡,恨不得也能拥有个蓝忘机。可是看过多次后,除开感性上让人动容的爱情,值得理性去思考的书中各种人性的展现,因践行“愿我一生除强扶弱,无愧于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致一生跌宕起伏的魏无羡,我更愿意称之为精华。
-
豆友189046155 2021-06-28 10:42:39
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晰,我感觉你并没有领会我这段话的意思。魔道祖师原书中的忘羡之恋是不可回避的主线,也是此书读者众多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有蓝忘机的痴,没有蓝魏的惊世之恋,单有魏无羡的义,和对众生的爱,这本书能在众多仙侠书中脱颖而出?打个比方,例如,红楼梦里,宝黛之爱肯定不是原著唯一主题,也不是唯一精华点。神雕侠侣里,杨龙之爱肯定也不是原著唯一主题,也不是作品唯一精华所在。可是,如果拍一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沉浮录,或者神雕侠江海成长录,然后,把宝黛改为情深义重的兄妹情,杨龙改为义重情深的师徒情,那么,这还是红楼梦吗?还是神雕侠侣吗?就算其他主题拍得再深刻,原著精神是肯定没有了。我从观众角度上看,陈情令这剧,在忘羡感情线上,其实展现的是一种游移不定、含含糊糊,并不是坚定的同性知己情。十六年前的戏,忘羡感情线其实拍得很精采,演员演得也好。从山门初见,屋脊比剑、同窗共读到除水行渊,醉酒、寒潭洞、放天灯、送别晓星尘宋岚,清河话别以及岐山见面一直到玄武洞同舟共济,过后种种至不夜天死别,把两人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历程表达得丝丝入扣,非常动人。然而,十六年后呢?历经千辛万苦,见面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都想通了,是知己情,没有爱情。十六年前那些,看错了,都看错了。是大伙儿想多了哈。 这,是大伙儿侮辱了爱情?还是剧方侮辱了爱情啊? 这样子的含含糊糊不着四六的感情线呈现,能成经典?不尬吗?
-
豆友189046155 2021-06-28 11:11:47
给我看笑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原著,无论从原著还是电视剧来看,蓝忘机这个角色一出场形象 给我看笑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原著,无论从原著还是电视剧来看,蓝忘机这个角色一出场形象上我就是失望的,完全不符合蓝湛的形象,演技更是一言难尽…全靠配音撑着(随着剧情发展对这个角色的感觉才渐入佳境,一则形象有所改善,二则演技上只能算没演崩,实际觉得还是配音加成和对手演员出色的演绎带动才有的结果)你说魏无羡这个演员外貌不行,形销骨立,不够丰神俊朗,但又说他笑起来好看,娇俏可人。先不说你自身表述上的矛盾,我完全不赞同你对演员外貌的说法,打一开始我就是被魏无羡饰演者的外貌吸引才继续看下去的,因为一开始肖战的演技也是有点夸张了,但魏无羡演员的俊美(其他角色也好几个好看的比如思追比如江澄比如聂怀桑等等)是我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后台真的是被肖战的演技折服,完完全全演活了魏无羡!灵动可爱三岁羡羡有,丰神俊朗世家公子有!邪魅狂狷夷陵老祖有!魏无羡简直太多太多绝美镜头了,想看随便搜,网上到处都是。再说剧情,十六年前完全就是同窗情谊,魏对蓝湛不过是对和自身一样优秀者的赏识,想和他做朋友,而蓝就是口是心非,心念动但是又受自身家规道德约束的对魏婴感觉复杂的矛盾体。以至于后来,因为没有和他站在一起,眼看他认同的人,无错的人一步步落得百家讨伐的地步,落得绝望自戕的结局。他后悔他也有愧。十六年后,像你说的,就是把魏婴当知己(因为以前魏婴拿他当毕生知己),毕竟不夜天魏婴陨后,他已经认清了熟黑熟白,愧对魏婴拿他当知己的这份情谊,现在魏婴重生,他做的就是和他站在一起,不让自己再后悔一次,也是对前世魏婴拿他做知己的情谊的修补和延续。所以十六年后是蓝湛全然认可魏婴后主动维护的知己情,剧情完全没毛病。原著有爱情,但是不只讲爱情,格局已经摆在那里了,这也是原著在一众耽美文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影视剧要以讲爱情为主,那完全就过不了审啊,也就根本看不到剧┐(─__─)┌。改编后电视剧保留了原著大的格局,好的故事内容,丰满的人物形象,忘羡之间到底什么情,几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最好的局面,书粉磕得动,不磕CP不看耽美的观众也能接受。 ... 吃瓜.各人审美略有不同。我觉得蓝忘机演员的外貌气韵是非常符合原著的,很漂亮也很有辨识度。但是遗憾的是,角色表现上忽好忽坏。一些名场面表现不差。可大多数的非名场面,感觉就很平常平淡,给人一种感觉是:只有在名场面要表现时,他才想起来他是蓝忘机,是魏婴的蓝湛。其他时候,就经常给忘记了这些个身份。魏无羡演员,感觉太瘦了,穿白衣有点撑不起来风度。换黑衣就好多了。感觉演得很投入,把魏无羡的惊才绝艳和如婴儿般不染尘埃的赤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有感梁力。另外,配音的确出色,边江的蓝忘机倒显平常,除了魏无羡配音配得出神入化,很多配角也很精彩,给角色添彩太多。有几场戏我硬是给这配音加配乐给听哭了:一是温情赴死前说的两句对不起,谢谢你。二是师姐临死前说:羡羡,你怎么跑得那么快⋯,还有就是温宁的几场戏以及结尾思追认亲那段,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配乐一出,真是太感人了。 这么上好的配音和配乐,怎么着也要和最好的爱情相配啊。 那么缠绵悱恻的无羁曲,那么如痴如醉的醉梦曲,咋能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般的知己大兄弟情来配对呢?
-
豆友189046155 2021-06-28 11:26:23
在红楼梦中,宝黛之爱是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神雕侠侣中,杨龙师徒之爱也是惊世骇俗的。但这不影响他们成为现世中人向往的美好感情。这也充分说明,那种忘我的、认真的感情是值得人去正视和珍惜,赞美和向往的。忘羡之恋同样如此。反而是遮遮掩掩生搬尬改让人觉得生硬不自信,上不了大堂了。
-
吃瓜. 2021-06-28 13:25:23
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晰,我感觉你并没有领会我这段话的意思。魔道祖师原书中的忘羡之恋是不可回 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晰,我感觉你并没有领会我这段话的意思。魔道祖师原书中的忘羡之恋是不可回避的主线,也是此书读者众多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有蓝忘机的痴,没有蓝魏的惊世之恋,单有魏无羡的义,和对众生的爱,这本书能在众多仙侠书中脱颖而出?打个比方,例如,红楼梦里,宝黛之爱肯定不是原著唯一主题,也不是唯一精华点。神雕侠侣里,杨龙之爱肯定也不是原著唯一主题,也不是作品唯一精华所在。可是,如果拍一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沉浮录,或者神雕侠江海成长录,然后,把宝黛改为情深义重的兄妹情,杨龙改为义重情深的师徒情,那么,这还是红楼梦吗?还是神雕侠侣吗?就算其他主题拍得再深刻,原著精神是肯定没有了。我从观众角度上看,陈情令这剧,在忘羡感情线上,其实展现的是一种游移不定、含含糊糊,并不是坚定的同性知己情。十六年前的戏,忘羡感情线其实拍得很精采,演员演得也好。从山门初见,屋脊比剑、同窗共读到除水行渊,醉酒、寒潭洞、放天灯、送别晓星尘宋岚,清河话别以及岐山见面一直到玄武洞同舟共济,过后种种至不夜天死别,把两人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历程表达得丝丝入扣,非常动人。然而,十六年后呢?历经千辛万苦,见面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都想通了,是知己情,没有爱情。十六年前那些,看错了,都看错了。是大伙儿想多了哈。 这,是大伙儿侮辱了爱情?还是剧方侮辱了爱情啊? 这样子的含含糊糊不着四六的感情线呈现,能成经典?不尬吗? ... 豆友189046155我理解你的意思了,不过还是不认同,你把剧里前世他们之间的感情只看做是爱情,十六年后蓝湛的种种行为倒是比较让观众察觉到某种意思。很多耽美小说的书粉强烈抵制影视化,就是如你所说,现在拍就是要改爱情为兄弟情,简直是侮辱了爱情和原著粉。这部剧成功就的点就在于在克制的范围内把它能拍的尽量都拍了,忘羡之间的感情,可以有两种解读,观众自行理解,结局也是开放的,就给了书粉一个很好的尊重,不存在侮辱了爱情和观众一说
-
吃瓜. 2021-06-28 13:29:25
各人审美略有不同。我觉得蓝忘机演员的外貌气韵是非常符合原著的,很漂亮也很有辨识度。但是遗憾 各人审美略有不同。我觉得蓝忘机演员的外貌气韵是非常符合原著的,很漂亮也很有辨识度。但是遗憾的是,角色表现上忽好忽坏。一些名场面表现不差。可大多数的非名场面,感觉就很平常平淡,给人一种感觉是:只有在名场面要表现时,他才想起来他是蓝忘机,是魏婴的蓝湛。其他时候,就经常给忘记了这些个身份。魏无羡演员,感觉太瘦了,穿白衣有点撑不起来风度。换黑衣就好多了。感觉演得很投入,把魏无羡的惊才绝艳和如婴儿般不染尘埃的赤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有感梁力。另外,配音的确出色,边江的蓝忘机倒显平常,除了魏无羡配音配得出神入化,很多配角也很精彩,给角色添彩太多。有几场戏我硬是给这配音加配乐给听哭了:一是温情赴死前说的两句对不起,谢谢你。二是师姐临死前说:羡羡,你怎么跑得那么快⋯,还有就是温宁的几场戏以及结尾思追认亲那段,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配乐一出,真是太感人了。 这么上好的配音和配乐,怎么着也要和最好的爱情相配啊。 那么缠绵悱恻的无羁曲,那么如痴如醉的醉梦曲,咋能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般的知己大兄弟情来配对呢? ... 豆友189046155同意你第一句话,确实审美不同
-
吃瓜. 2021-06-28 13:32:35
各人审美略有不同。我觉得蓝忘机演员的外貌气韵是非常符合原著的,很漂亮也很有辨识度。但是遗憾 各人审美略有不同。我觉得蓝忘机演员的外貌气韵是非常符合原著的,很漂亮也很有辨识度。但是遗憾的是,角色表现上忽好忽坏。一些名场面表现不差。可大多数的非名场面,感觉就很平常平淡,给人一种感觉是:只有在名场面要表现时,他才想起来他是蓝忘机,是魏婴的蓝湛。其他时候,就经常给忘记了这些个身份。魏无羡演员,感觉太瘦了,穿白衣有点撑不起来风度。换黑衣就好多了。感觉演得很投入,把魏无羡的惊才绝艳和如婴儿般不染尘埃的赤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有感梁力。另外,配音的确出色,边江的蓝忘机倒显平常,除了魏无羡配音配得出神入化,很多配角也很精彩,给角色添彩太多。有几场戏我硬是给这配音加配乐给听哭了:一是温情赴死前说的两句对不起,谢谢你。二是师姐临死前说:羡羡,你怎么跑得那么快⋯,还有就是温宁的几场戏以及结尾思追认亲那段,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配乐一出,真是太感人了。 这么上好的配音和配乐,怎么着也要和最好的爱情相配啊。 那么缠绵悱恻的无羁曲,那么如痴如醉的醉梦曲,咋能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般的知己大兄弟情来配对呢? ... 豆友189046155除了审美,我们对剧也有不同的理解,还是要感谢这部剧,因为有了它,才让我们有了不同的解读和讨论。
-
豆友189046155 2021-06-28 19:00:07
是的,的确看法有很大不同。其实结尾蓝二当仙督我认为就是败笔,并不会拔高剧作立意。以蓝二的人设,能驾驭仙督这个职位,还能改变规则护住魏婴,这是真正太理想主义了。不忘一初一心,牢记一使一命更多是一种口号,真正不折不扣践行下去,以蓝魏两人的人设,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魏的惊才绝艳照样让他前世在现实面前无路可走至殒命悬崖。而后世,指望有个当官的知己罩着就能所向披靡,这两人何其天真!如果有蓝二仙督续集,恐怕不是黑化就是再一次美强惨。看破世情后的相隐于世纵情山水才是这两人设的最好出路。蓝二去当仙督是一种异想天开的天真。是一种强行拔高。
-
吃瓜. 2021-06-28 19:05:27
是的,的确看法有很大不同。其实结尾蓝二当仙督我认为就是败笔,并不会拔高剧作立意。以蓝二的人 是的,的确看法有很大不同。其实结尾蓝二当仙督我认为就是败笔,并不会拔高剧作立意。以蓝二的人设,能驾驭仙督这个职位,还能改变规则护住魏婴,这是真正太理想主义了。不忘一初一心,牢记一使一命更多是一种口号,真正不折不扣践行下去,以蓝魏两人的人设,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魏的惊才绝艳照样让他前世在现实面前无路可走至殒命悬崖。而后世,指望有个当官的知己罩着就能所向披靡,这两人何其天真!如果有蓝二仙督续集,恐怕不是黑化就是再一次美强惨。看破世情后的相隐于世纵情山水才是这两人设的最好出路。蓝二去当仙督是一种异想天开的天真。是一种强行拔高。 ... 豆友189046155同意你说的
-
豆友189046155 2021-06-28 19:31:09
如果剧版在十六年前的互动里没有爱情意味,那么,贯穿全剧的许多暧昧就尬了。我从观者角度理解,摄制组主观上是想从知己情呈现两人情感的,但又舍不得放弃原著中许多爱情意味浓厚的名场面。书中那些对白和举动是明明白白描绘两人之恋的。淋漓尽致的忘羡之恋是原书重要精华所在。剧和书差就差在淋漓尽致四字上。剧中这部分精华给含含糊糊整没了。而且从逻辑上也没法用知己情来完全涵盖替代。只能不了了之。
-
吃瓜. 2021-06-28 20:42:21
如果剧版在十六年前的互动里没有爱情意味,那么,贯穿全剧的许多暧昧就尬了。我从观者角度理解, 如果剧版在十六年前的互动里没有爱情意味,那么,贯穿全剧的许多暧昧就尬了。我从观者角度理解,摄制组主观上是想从知己情呈现两人情感的,但又舍不得放弃原著中许多爱情意味浓厚的名场面。书中那些对白和举动是明明白白描绘两人之恋的。淋漓尽致的忘羡之恋是原书重要精华所在。剧和书差就差在淋漓尽致四字上。剧中这部分精华给含含糊糊整没了。而且从逻辑上也没法用知己情来完全涵盖替代。只能不了了之。 ... 豆友189046155有你说的情况,我觉得大部分出现在十六年后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复盘陈情令接力!击鼓传花! (晶晶亮233)
- 当我用Deepseek 问魏无羡怎样能避免悲剧 (mildseven)
- 爱看花絮是吗? (晶晶亮233)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他cp争议看为什么魏无羡被cp贬低... (是二次元)
- 【意难平】之前被搞基宣传吓得夺路而逃,延迟两年追剧结束,... (人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