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说北平》
平淡看世间
我未见过旧时的北平,但在林语堂的散文里,我领略到了旧时北平的面容。 那时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有胡须苍白的画家,有新式汽车与洋车和驴车,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摇着芭蕉扇,踢毽子的老人,高超的踢毽子技术,让毽子从头顶一点一点由背后掉下来,再用脚接住。作者用素朴的语言刻画了各种人物形象,仿佛我们眼前就是这个样子,但北平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对这些统统不理会。 北平又像一个珠玉之城,有紫金的御色屋顶,西山,玉泉,天坛,先农坛,三海,旧时帝王皇宫彷佛是一场梦。 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到处能买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贫富共居。 随着作者的笔端,我们仿佛走进了旧时的北平。有人,有景,有物件,活生生的在眼前展现。北平包容着新旧,不会瞧不上新的,也不会鄙视旧的,就像一个魁梧的老人,老成,豪爽,宽大,无论新旧,都不为之动摇。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三个提领句用比喻的方式先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紧接着就以朴素的文字展开有特色的事物,让我们进入作者的世界,为我们描写了那样一个真实鲜活的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