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水|"中国人没有为音乐花钱的习惯"是特定时代造成的偏见
阳间大律丝
总是看内娱组抱怨以前听歌不用钱,音乐人活的好好的,现在电子专辑就是割韭菜。我单方面认为他们应该出生于2000年后。
明明在电脑和mp3兴起前中国人也是给音乐花钱的,只是可能把钱花给了盗版😌
俺爸妈那个年龄的文青就在省吃俭用攒钱买磁带了。如果不花钱的,那也根本就不听歌。毕竟中国人解决温饱也没几年,谈什么娱乐。
至今我家还有不少不知真假的she专辑。我的同学们买的飞轮海专辑我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盗版磁带害人,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深蓝色的情书》是周杰伦的歌。后来才发现这首歌不是周杰伦的,原名也不叫《深蓝色的情书》,甚至原唱是黎明,我听的那个是陆虎改编版……
当然,我还是很满意现在的电子专辑,一点也不希望回到CD磁带时代。
救命吧,我才不会把CD player带着到处跑,录音机也早就丢了,新电脑都不带光驱了。
除了实体专辑做的特别漂亮,歌词本有收藏意义的,非我爱豆的专辑我是不会买实体的。(内娱现在流行实体专辑做u盘倒是不错的选择)
试听一分钟后在app上花几块钱单曲购买就是对听歌路人最友好的消费模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开一个藤谷太辅故事会 (恨煞)
- 十一月读书记录 (Lucian)
- 在杰难逃|杰尼斯的女装,有哪些好看的啊 (沉舟)
- 原帖被🔒给真金遗珠开个更新提醒楼! (拉得温普斯)
- 气泡水|调理日记 (パピヨ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