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了中国电影博物馆
小步子(museum flaneur)
从城西辗转去城东,好远,因为爱电影,因为爱博物馆,因为听说那里有电影博物馆。 刚入展厅就欢喜,中央大厅中间上方悬着巨幅的银幕,周围环形墙壁色彩变幻,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近期在线热映,一个个经典难忘的画面流转反复,电影记录着我们的时代,追忆我们的人生,光与影的变幻,虚与实的交接,音乐的婉转中,前尘往事电光火石般闪过,熟悉过的,陌生了的,在心头纷纷扬扬…… 再看却渐疲惫,感动渐悄。从展陈内容看,与其说是电影博物馆,不如称作电影资料馆或科技馆更合适。建筑面积煌煌38000平方米,展厅共20个,记录了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的方方面面,从中你可以了解到有关中国电影的一切,关于电影是什么,电影里到底有什么,可以说这是电影的博览,但总觉有些缺憾。馆内的路线标识有些乱,以致不能确定是否浏览了每个角落,但印象中对于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关系几乎没有涉及。而且,对于普通观众如我,除了了解电影资料和科技知识,可能更多的是想感受并体验。参观中常耳闻目睹观众因为看到熟悉的图片影像而喜悦而惊呼,因为是电影让他们回忆起了过去。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观众的这种感受再丰富再升华呢?如果,在资料堆砌之余,再多一些参与型互动型的活动,而不仅仅只是几个摇动手柄的展示装置,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在电影博物馆里看电影,应该是令人期待的、不同于其他任何影院的体验。时间有限,我只看了一个“魔毯电影”的短片,就视觉冲击力而言,却不如首博的“魅力北京”多媒体展示。在一层大厅内看到还设有IMAX影院,一般的公益影片展映等等,但这些或在普通影院,或在科技馆都可看到,如果电影博物馆内的影片能再有特色一些,相信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此外,馆内四层共20个展厅,展线长近3千米,只匆匆过眼就需要好几个钟头,而馆内餐厅却只在午间营业,馆外四周唯有南皋的荒草陌陌,而且据工作人员说,普通观众的门票一天内只能一次性使用。走出大门回望博物馆外墙上巨大的“体验电影的艺术和魅力”字样,相对于体验艺术感受高科技而言,对于观众来说,更重要的首先应该是享受到服务的人性化。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This is art. (Liunakio)
- 做了一个博物馆特展讲解的公益小程序 (烈桑)
- 粤博波斯特展 (A LONG)
- 浮玉山下临水县,初夏的临安博物馆太美啦! (山茶)
- 青浦博物馆 (परमि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