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隐藏在澳洲荒野之地的教堂1
史杜威
澳大利亚就是所谓地广人稀的代名词,铁矿石与羊毛虽然名声在外,但于我等而言,最直接不过就是文凭出口了(谢谢,我不爱红酒)。疫情以来澳洲以与国内关系日渐僵硬,蜂拥而来的移民现在又蜂拥回国,上个月还打招呼的朋友,这个月就变卖家底回国了,渐渐地熟悉的脸孔都没有了,社交更不需要逃避了。
朋友开玩笑说我隐居于澳洲,但不过是换个地方打工,不过在这里,如果你愿意,确实是可以一天不说话也没有人来找你,澳洲的荒凉不仅仅在于中部那块不毛之地,也在于稀疏的人际,当然还有几分即便同胞稀少你也看不上其中个别人肤浅心机的那份嫌弃。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觉得人生难以托付,心情上也是有点丧,便有了务农的想法,务农的好处是不会被这个世界恶意辜负,控制不了这个世界,控制不了别人的想法,控制个一亩三分地,做做小手工还是可以的。在澳洲这里,一般的农庄是不敢整的,动辄几十个英亩的地就是把自己埋在里面都种不出个屁来,所以在远郊找地的时候我就特别限制了大小,然而在这种条件限制下竟然发现了空置的教堂,而且在澳洲还不只一处。所以就算是用自己隐居路上的意外见闻做个系列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今天介绍的这个,是位于澳洲南部一个偏远小镇的一座天主教堂(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我这里就说具体信息了)。小镇所在地1840年被英国殖民租用后就一直用于畜牧业至今。由于位置偏远,小镇人口稀少,在2006年的时候也才只有200人口。但小镇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超市,酒店,学校甚至弹药铺(应该不是用来打僵尸的吧?)和这座教堂。。
这个天主教堂建成于1901年,主体用砂岩砌筑而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但建筑面积只有150平方。澳洲南部土壤含铁量高,教堂周边的土壤是红棕色,夏季气候严酷,除了少数本地树种,剩下的应该就是李子柒都会绝望的干燥与炎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教堂吧。
















现在澳洲也一种再城镇化的趋势,因为畜牧业和农业在澳洲如果作为生意来做的话,风险其实比较大,一方面是气候变化,其次就是人口逐渐向大城市转移,边远地区很少有足够人力生产。所以有些边远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口衰退。伴随着人口的转移,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就逐步被空置出来,有的被人买走转做他用,有的就成了孤零零的遗迹由政府托管。
我自己也考虑过是否找个这样的地方隐居起来,仔细想了向,结论是我一个人做不来。这样的地方即便接手也要进行一番修整,即便是专业的建筑工人也不可能独立完成,如果考虑上务农种地,那可能在步入正轨之前自己就被拖垮了。大概我所追求的隐居既不是独居也不是苦居吧,要是有几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好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黄山地区,4000平大院子,免费躺平 (峰)
- 隐居之问|失恋了!没地方去!想找个超便宜房租的地方散心!... (小小颖🐾)
- 寺庙隐居 ‖ 做个和尚会怎样? (松果)
- 隐居于云端之上 | 两个汉族人的高原寺庙生活日常 (松果)
- 端掉“老窝” (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