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篆新农贸市场
f2.0(新的开始)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希望你可以脚步放缓,去感受一下人间烟火,在一粥一饭之间,感受生活的气息。如果有人一心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吧,如果必须要选一个,那应该有篆新的名字。
篆新农贸市场(新闻路270号)
篆新农贸市场,全称是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在新闻路那边,云南日报斜对面。
菜市场人人都逛过,但如此鲜活极具魅力的,还真不多见。水果、海鲜、蔬菜、肉类、南北干货是一般市场的标配,并不稀奇,篆新最让人迷恋的,是让人选择困难症爆发的各类熟食、小吃。

油淋牛干巴:腌渍风干的牛肉,切薄片下入宽油中炸,焦香酥脆。

油淋牛干巴:牛肉特有的油脂香味让人欲罢不能,很远就能闻香而来。

码放整齐的早春枇杷,光是看的,就令人赏心悦目。

拳头大小的香水菠萝

新鲜的红心芭乐,蘸上酸梅粉也是一绝。

水性杨花:又名“ 海菜花 ”,大理特产,因其对水质要求极高,被视为“水质试金石”。

皱皮椒:外表其貌不扬,但口感脆爽劲辣,比那些炒出来水水的菜椒过瘾的多。

金雀花:云南人以花入菜,是家常便饭,金雀花最适合用来煎蛋,清香扑鼻,一试难忘。

姜柄瓜:云南人俗称 “ 小瓜 ”,脆的适合爆炒,面的可与火腿同煲,滋味悠长。

弯葱:弯如月芽,杆如膏脂,生吃甘甜不辛辣,产量不高。

甘蔗:比蜂蜜甜,不信你试!看到这个广告语,不知道旁边卖蜂蜜的老板怎么想。

吃不完的鸡纵,用油炸了可以保存很久,吃面的时候,捞上一点拌一拌,给肉不换。

农家自己做的豆豉丸子,纯天然的调味佳品。

猪肝胙,骨头参,都是用猪的内脏和排骨一类,拌以辣椒盐巴等调料腌渍数月,制成后可蒸可炒,是白族农家款待亲友的上好下酒菜。

路过鸡脚摊,没有人能止住口水,除了酸辣的底味,在云南你还要习惯木姜子的味道。

新鲜出炉的洋芋片,是云南人从小就吃的街头 “ 乐事 ” 。

辣辣小吃豆花米线,几乎每一个来逛市场的人,都会在这里朝圣一碗。

座位少,很多人站在路边就吃了起来,筷子熟练的搅拌,让豆花、肉末、米线充分混合,老饕吃粉,几乎是喝进去的,都不见咀嚼,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一碗。

吃过米线,还可以点一份豆面汤圆,豆粉的干香,汤圆的软糯,美妙极了。

吃过太多油腻的东西,木瓜水是肯定要来一杯的。

云南人对玫瑰花的热爱,注入在每一种食物当中,除了网红的鲜花饼,木瓜水里面也放入大量玫瑰花酱,喝上一口,感觉花香在口腔中炸裂,冰爽的凉粉迅速刮去唇齿间的油腻,舒坦!

很多人会疑问里面没有木瓜,为啥叫木瓜水,其实此 “ 木瓜 ” 非彼 “ 木瓜 ”,是一种假酸浆植物的种子,云南这边称为“木瓜籽”,故而得名 “ 木瓜水 ”。跟那种据说有丰胸效果的木瓜没有任何关系。

身为猪皮料理爱好者,除了烤猪皮,对炸猪皮当然也不会放过,在篆新农贸市场里面,看到一家现炸现卖的,立刻买来,大快朵颐一番,因为吃的忘乎所以,连店名都忘了记录。

炸猪皮很脆,跟薯片那种薄薄的口感不同,炸过的猪皮咬下去,会瞬间崩开,再咀嚼几下,就会变成粉末,在口腔中化开,带着动物油脂迷人的芳香,混合着辛香干料的刺激,唾液不断的分泌,越吃越嗨。

野生的白芨,用蜂蜜浸泡,止咳有奇效。

干木瓜,其实是傣族的酸木瓜(非一般的水果木瓜),生吃难以下咽,用来煲鸡汤,鲜美无比。

炭火慢烤出来的辣椒和茄子,加个皮蛋一起凉拌,炎炎夏日,配个冰啤酒,多开心!

买不到正宗的土鸡?不存在的,你看这鸡油,多黄多亮!

米酒甜不甜?当然是蜜蜂说了算!

这油汪汪的咸鸭蛋,应该不比汪曾祺笔下的高邮咸鸭蛋差吧?

刚出锅的八宝饭,还冒着热气儿,确定不来一碗?

刚下山的鸡油菌,刚出土的鲜百合,我保证这两样你都没尝过。

粉蒸肉也是可以三五片的卖。

扣肉你可得带上一整碗。

脆哨来一点边走边吃,放心,都是瘦肉,不会胖的。

盐焗鸡、手撕鸡、加上一点云南大芫茜,来点柠檬汁,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走出篆新。

我已经饱了,真的,我不吃,我就是看看他们咋做的。

虽然要忙着赶赴下一场,但我仍在这条牛尾前徘徊了很久,到底是清蒸还是红烧好吃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国内菜市场|昆明 春天是最好的调色盘 (潮见薰)
- 广西十八线小城市的菜市场 (🐚)
- 国内菜市场|武汉光谷菜市场 (平时都是你先脱)
- 国外菜市场|坐标罗马 离家三分钟路程的美丽菜市场 (快乐小房)
- 国内菜市场|洛阳状元菜市场牡丹早市 (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