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作品所能承载的“四维性”
管理圆(已黑化)
你也许看过《星际穿越》,并且可能记得两个有趣的场景,第一个是虫洞“瞬移”的比喻(把一张纸对折,戳一个洞,纸代表二维,对折代表三维,洞表示瞬移)第二个是结尾建立在四维空间基础上的三维空间。
这两个场景告诉我们一件事:高维事物为了以合理性的方式呈现于低维世界,必须以低维事物本身的合逻辑性来呈现,否则在低维视角下将会是不可思议的(比如瞬移)。
我们经常将动漫称为“二次元”,原因动漫常常是以赛璐璐等平面化制作风格为典型的。那么为什么笔者会谈论这种作品能够具有承载“四维”的东西的潜力呢?这实际上基于两个预设:其一即我们所处的可感的三维世界并不是世界最真实的样貌,世界还有其更根本和更真实的面向;其二则是“四维”只是一种比喻意义的用法。
我们可以注意到,很多“二次元”的文艺作品,他们以二次元的形式呈现的仍然是三次元世界的东西,比如“三转二”技术呈现的画面,就具有这种典型特性。可是既然我们在前文说三次元的“(我们认为的)真实”也许并不是世界最真实的一面,且我们把更真实的一面比喻成“四维”,那么“四维”的东西是否可以呈现在二次元的表现形式上呢?
笔者认为,不仅可以,而且比三次元更有优势,因为三次元代表的是我们的生活常态,出于惯性思维,在三次元呈现巨大的东西,我们便认为这是其三维世界中真实的体积描述,而忽视作者更深层次的(“四维”的)表达。反过来看,二次元的作品则以其对比、夸张、特殊笔触等表现手法,从三次元世界中建立起一种疏离性,这种疏离性反而能够使人们接近制作者的内在表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541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推荐有关存在主义哲学的比较通俗易懂的书 (慢慢读书)
- 《红书》与 路 (日出日落)
- 请问大家怎么理解沈从文先生的这句话呀 (豆友95h3NMwtYo)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与《生之欲》 (路懿)
- 《繁花》、上海精神、知性系统。 (管理圆(已黑化))